《洪荒之大巫青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洪荒之大巫青云- 第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青云无奈的点点头,当即便告辞了烛九阴,再次向洪荒而去。



………【061 千年不见 封神已起】………

    061千年不见封神已起

    青云离开千年时间,再次回来时,巫族却已经发生了大变化。人族中再也没有人以巫族自称了,即便是曾经的九黎族也变成了苗疆人,他们一个个生活在荒芜的大山中,虽依然在祭拜着盘古、祖巫,可却已经不如以前强盛。

    十万大山中,巫族被困在了那里,每次有巫族出来,都会被人猎杀,好似一时间巫族就变成了妖魔。

    最好的还是罗浮,可千年时间过去了,青云也察觉了罗浮的变化,那就是很少再有人说自己是人族,而是说自己是巫族。罗浮地盘虽大,可此时青云也看出来了,自己被圣人们耍了。

    “人族变巫族,自己千辛万苦营造的氛围消失了。”站在太玄山巅,青云看着下面的人苦笑。仅仅千年时间,巫族和人族的气运就分离了,如不是现在巫族有了至宝,恐怕圣人们依旧不会放过巫族吧。

    “唉!”轻轻叹口气,青云把胡夏叫了过来,寻问他这些年人族发生的事情。

    在青云离开的这段时间了,人族倒是发生了不少的大事。自夏启得了天下后,废除自人族流传至今的禅让制。改为世袭制,以使天下子自己后代继承,妄想使夏万世流传。

    不过夏启虽然由武力得了天下,打破了人族的传统,为各部落不喜,但是他还算得上是一位明君。为了扰络各部落,夏启招集各部落首领,许诺只要他们拥护自己为王,便把九州分封诸郡,让他们代代相传,惠及子孙。

    当时人各部落首领也实行推选禅让制,一旦失族长之位,不过数世子孙便生活窘迫。诸部首领为夏启所惹,纷纷拥立其为夏王。

    夏王朝由此而建,后夏启病死,将帝位传于其子太康,再传仲康、相、少康、予、槐、芒、泄、不降、扁、胤甲、孔甲、皋、发,再传至桀。

    自启至桀凡十三代,十六传,历四百七十二年。

    夏桀即位后不思改革,骄奢淫逸,筑倾宫、饰瑶台,挥霍无度。他日夜与妹喜饮酒作乐,置百姓的困苦于不顾,百姓指着太阳咒骂夏桀。大臣关龙逢忠谏,他囚而杀之。四方诸侯也纷纷背叛,夏桀陷入内外交困的孤立境地。

    他建造许多豪华宫殿,无休止地征发百姓,强迫他们劳役。平民和奴隶纷纷怠工,反抗桀的暴政。桀还自比为太阳,以为可以和太阳一样永存。老百姓恨死他了,咒骂他说:你这个太阳啊,什么时候灭亡,我们愿意与你同归于尽。在位53年,国亡,被放逐而饿死,葬于南巢卧牛山(今安徽省巢县卧牛山)。桀力大无穷,能空手拉直铁钩。他仗着这股蛮力,经常无端伤害百姓。他为政残暴,破坏农业生产,对外滥施征伐,勒索小邦。

    他即位后的第三十三年,发兵征伐有施氏。有施氏抵挡不住,进贡给他一个美女,名叫妹喜。他十分宠爱妹喜,特地为她造了富丽堂皇的琼室、象廊、瑶台和玉床,供他俩荒淫无耻地享乐。

    这一切的负担都落在百姓的身上,人民痛苦异常,敢怒而不敢言。桀重用佞臣,排斥忠良,有个名叫赵梁的小人,专门投桀所好,教桀如何享乐,如何勒索,残害百姓,得到了桀的宠信。桀即位后的第三十七年,东方商部落的首领汤将一个德才兼备的贤人伊尹引见给桀。

    伊尹以尧、舜的仁政来劝说桀,希望桀体谅百姓的疾苦,用心治理天下。桀听不进去,伊尹只得离去。

    到了晚年,桀更加荒淫无度,竟命人造了一个大池,称为夜宫,他带着一大群男女杂处在池内,一个月不上朝。

    幸好此时人族有汤氏。

    汤为帝喾之子契的14世孙,姓子,名履,又名天乙。他在夏朝末年一举成为商族的首领,由于爱护百姓,施行仁政,深得民众得拥护,以至于周围的一些小国也前来慕名归附,其势力便迅速强大起来。他本居于亳,是夏朝的方伯,专管征伐之事。夏末时,帝桀为君,残暴无道,国内日趋动荡不安,他见其形势,便产生了代夏的雄心。

    汤以仁厚收揽人心,争取人民的支持,有一次,他外出游玩,看见一人在树上挂起一张网,然后喃喃自语说:“不论天上来的,还是地面来的,凡是从四面八方来的鸟,都飞进网里来。”

    想到自己当年自夏逃回的路上见一南汉也与他一般,汤便对此人说:“你太过分了吧,怎么可以这样网尽杀绝呢!你撤掉三面,留下一面的网就可以了。”农民依言照办。

    汤又对鸟儿说道:“鸟儿啊,你们愿意往左的就往左。往右的就往右,只有不听我话的鸟儿,才飞进网里来。”

    汤网开三面,恩及禽兽的事传开后,人民都称赞他对待百姓宽厚仁慈,纷纷拥护,汤的势力进一步壮大。

    经二十年治理商族,积蓄实力,最后汤觉得自己实力已经很大了,遂决定起兵。汤历数夏桀的暴虐无道,号召夏的附属小国背弃桀,归附商。

    商汤攻夏,先从征服葛开始,前逐步扩大灭夏和统一周围方国的战争。商汤经过十一次征战将韦国、顾国和昆吾灭掉的,基本上剪除了夏朝的羽翼,占据了兖、豫大平原。最后商汤带兵直逼夏的重镇鸣条。桀得到消息,带兵赶到鸣条。两军交战,桀登上附近的小山顶观战。忽然天降大雨,桀又急忙从山顶奔下避雨。

    夏军将士原来就不愿为桀卖命,此时,也乘机纷纷逃散。夏桀制止不住,只得仓皇逃入城内。商军在后紧追,桀不敢久留,匆忙携带妹喜和珍宝,登上一艘小船,渡江逃到南巢。后又被汤追上俘获,放逐在这里。

    这时,桀还不悔悟,反而狠狠地说:“真后悔啊,当时没有把汤杀死在夏台监狱里!”桀和妹喜养尊处优惯了,在这荒僻山乡,无人服侍,自已又不会劳动,就活活饿死于卧牛山,夏朝宣告灭亡。

    放逐桀于南巢之后,商汤回师亳邑,众多诸侯前来朝贺表示臣服。

    后商汤称武王,国号为商,定都亳。商朝正式建立。

    只是,一个王朝注定以兴衰为历史,世间万物谁也逃不开轮回之命。商朝开始后经历了三个大的阶段。第一阶段是“先商”;第二阶段是“早商”;第三阶段是“晚商”。这就如一个王朝的大战历史一般,先是实力的积累,然后爆发,到了最后,就是因为子孙的不孝,使得王朝崩塌。

    夏朝有桀,是为无道昏君,商朝亦有纣,乃千古暴君。

    商纣王,乃是帝乙第三子。帝乙在位时曾生三子:长子微子启、次子微子衍、三子寿王。曾闻帝乙游於御园。领众文武玩赏牡丹,发现飞云阁塌了一梁,寿王托梁换柱,力大无比;首相商容,上大夫梅伯、赵启等见状,均与帝乙上本立东宫,乃立三子寿王为太子。

    而后帝乙在位三十年而崩,托孤寿王与太师闻仲,随立寿王为天子,名曰纣王,都朝歌。文有太师闻仲,武有镇国武成王黄飞虎;当是文足以安邦,武足以定国。中宫原配皇后姜氏、西宫妃黄氏、馨庆宫妃杨氏,三宫后妃皆德性贞静,柔和贤淑,纣王坐享天下。

    其时,虽外部叛乱不止,商境内倒也万民乐业,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四夷拱手。八方宾服。又有八百镇诸侯尽朝於商,有四路大诸侯,率领八百小诸侯,东伯侯姜桓楚,居於东鲁;南伯侯鄂崇禹,西伯侯姬昌,北伯侯崇侯虎。每一镇诸侯,领二百镇小诸侯,共八百镇诸侯属商。

    当纣王七年春二月时,忽然报到朝歌反了北海七十二路诸侯袁福通等,太师闻仲奉敕征北不题。

    有一日,纣王早朝登殿,设聚文武。但见:瑞霭纷纭,金銮殿上坐君王;祥光缭绕,白玉阶前列文武。沉檀喷金炉,则见那珠高卷;兰麝氤氲笼宝扇,且看他雉尾低同。好一派帝王气象,与武丁朝之前简朴大为不同,尽显奢华。

    见到文武百官列朝,纣王当驾官大声唱道:“有奏章出班,无事朝散。”话未毕,只见右班中一人出班,俯伏金阶,高擎牙笏,山呼称臣道:“臣商容待罪宰相,执掌朝纲,有事不敢不奏;明日乃叁月十五日。女娲娘娘圣诞之辰,请陛下驾临女娲宫降香!”王曰:“女娲有何功德?朕轻万乘而往降香。”

    商容又奏曰:“女娲娘娘乃上帝神女,为远古圣人,生有圣德;曾闻那时有大神共工氏头触不周山,天倾西北,地陷东南;女娲乃采五色石之,以补青天;故有功於百姓,黎庶立祀以报之。今朝歌祀此福德圣人,则四时康泰,国祚绵长,风调雨顺,灾害潜消。此福国庇民之正神,陛下当往行香!”

    纣王听后,觉的商容说的在理,如此大圣德圣人,前往行拜香,当可护佑他王朝万世而安,便开口说道:“准卿奏章!”

    朝罢,纣王还宫,令宫中内官发旨意,传出朝歌。次日。绪王乘辇,左右又带两班文武百官,前往女娲宫进香。

    此一回,纣王不来还好;只因进香,惹得四海荒荒,生民失业。正所谓:“漫江撤下钩和线,从此钓出是非来。”此有诗为证:“天子銮舆出凤城,旌旄瑞色映簪缨;龙光剑吐风云色,赤羽幢摇日月精。堤柳晓分仙掌露,溪花光耀翠裘清;欲知巡幸瞻天表,万国衣冠拜圣明。”

    此时,正值七圣与紫霄宫商定封神榜后六百年,也是商朝气数将尽,上天欲借此时机兴大劫,众圣奉道祖之命,二劫合一,而欲起封神之战,代天封神,镇压三界。

    再说纣王摆驾由朝歌南门而出,帝王出宫,当是家家焚香设案,户户结彩铺毡;随帝王护卫有三千铁骑,八千御林。武成王黄飞虎统军保驾,满朝文武随行。前至女娲宫后,纣王离辇上殿,王宫内官烧香奉于纣王面前。

    拜香完毕,但见得香焚炉中,紫烟袅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