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山海遗- 第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部分限制时,黄老道家就会复活,并带来经济文化上的繁荣(统治者的无为而治仅限于经济和文化),像唐玄宗、宋徽宗、朱元璋、康熙这样的明君,都曾注解过《道德经》,“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康熙盛世”,以及两宋时期经济文化的高度繁荣、明末清初的启蒙思潮、今天改革开放的成就,都与黄老思想有密切关系,因此民间有“治世道,乱世佛,由治到乱是儒家”的说法。

    河上公注解了《道德经》,与徒弟安期先生在接受黄老哲学的基础上,与东海地区的狐仙和神仙文化相结合,采仙药,炼仙丹,创出一条得道成仙的新路——方仙道。

    李白为河上公和安期生所感,诗云:

    《寄王屋山人孟大融》我昔东海上,劳山餐紫霞。

    亲见安期公,食枣大如瓜。

    中年谒汉主,不惬还归家。

    朱颜谢春晖,白发见生涯。

    所期就金液,飞步登云车。

    愿随夫子天坛上,闲与仙人扫落花。

    《五古?古风其七》五鹤西北来。飞飞凌太清。

    仙人绿云上。自道安期名。

    两两白玉童。双吹紫鸾笙。

    去影忽不见。回风送天声。

    我欲一问之。飘然若流星。

    愿餐金光草。寿与天齐倾。

    当青龙来到天台山的时候,这里还只是荒山野岭,他的推荐和后来女娲娘娘采石补天,为人类后世留下了太多太多美好的故事、传说和诗篇。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 ; ;

    天台山。

    气候骤变。

    时而急风暴雨,泥浆沙石俱下。

    时而烈日当空,山火热焰灼蒸。

    接到青龙的传讯,女娲娘娘和青鸾、玄甲带着寻找到的五色晶石已经赶到了天台山。女娲娘娘站立山头,看着天崩地裂、山河破碎一阵心痛。

    女娲娘娘寻一平整之处,取出五彩晶石,利用晶石自身相互吸引的特性,结合成厚3丈、宽9丈、长18丈的五色巨石。巨石已成,只等朱雀传回天漏的勘察情况。此刻,天地或许也感悟到了娘娘补天救世的赤诚之心,竟也变得温和起来。虽然,天空依旧灰沉阴霾,但山火不再热烈,风也轻柔,偶有雨星飘落。女娲娘娘和青鸾、玄甲、青龙向西北望,神情凝重。

    西北天空,黑云滚滚,电闪雷鸣,突然从黑云之中窜出一个光点,滞黑云边界逐渐汇聚成一个大火团,紧接着大火团开始向四周扩散、拉平,在空中形成一面巨大的圆形火焰镜。镜中映现着一个巨大的黑洞,不时有鸟兽树木石块被吸入,又不时有石块火光残骨被喷出;有些鸟兽刚要被吸入黑暗,却又被突然喷出的火焰化为灰烬,景象惨不忍睹。这正是朱雀传回的天漏情形。

    女娲娘娘缓缓回转过身,蹙着眉头对众灵说道:“你们在这里等我,我去去就回。”说完施展咒语,举起五彩巨石向空中飞去……

    隋、唐时《金光明经疏》云:外国呼神亦为天。

    宋《太平御览》卷622引《天仙品》中云:飞行云中,神化轻举,以为天仙,亦云飞仙。

    据今考证:战国甚至更早时期的墓葬中就有成仙飞天的场景,东汉以后随着道教的传播,把羽化升天的人称为“仙”,在空中飞行的仙称为飞仙。

    印度把空中飞行的天神称为飞天。佛教传入中国后,与西域文化、中原文化相结合,形成特有的飞天形象,大量出现在石窟壁画中。并由最初的马头人身的形象,逐渐演化为眉清目秀,体态俏丽,或撒鲜花,或抱乐器,借助彩云、衣带翩翩起舞,翱翔天空的飞仙形象。唐代后期的飞天,衣饰由艳丽丰厚转为淡雅轻薄,人体由丰满娇美变为清瘦朴实,神态由激奋欢乐变为平静忧思。元代飞天乘黄色卷云从空而降,衣裙巾带很短,身体沉重,飞动感不强,至此没落。

    吾以为,这些飞天形象的演变,也许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对“女娲飞天”的心理(可能是不自觉,潜意识里),从最初的凶险惊叹(马头人身),到感慨庆幸(鲜花、乐器),再到顿悟觉醒(平静忧思)。正是从来的地方来,回到来的地方去。看来是圆,又是直线。或对也错,是是非非,夜已凉……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 ; ;

    所有的飞天形象当中,唯女娲娘娘的飞天最为壮烈宏伟。

    当女娲娘娘托举着五彩巨石飞身去向天漏处时,朱雀已是奄奄一息、岌岌可危。原来,天漏不仅仅吞吐有形的物质,也吸食消损万物的元神。当朱雀耗尽全力,在乌云边界拼出巨大的火焰镜时,他已经显出原形,双翅开始石化。朱雀发出一声悲壮的尖啸,用爪子紧紧抓牢天漏的边缘,即便死去,也将化为一块小小的石头,将天漏堵上一些。朱雀的心中没有懊悔和遗憾,竟然还残存着一丝暖意——那是拥抱青鸾那一刹那的惊艳。那一刹那是微乎其微的,渺小到不比一粒沙、一颗尘、一缕风;那一刹那却又是硕大无朋的,巨大到竟然惊动了九霄天之外的一位异世神仙,这位异世仙人的到来,改变了世间运转的法则,也成就了他旷世的英名。

    女娲娘娘飞天来到天漏处,听到朱雀的尖啸,看到朱雀的险境,急施护身法咒,同时输出一节元气给他,看着他石化的部分慢慢恢复如初,放下心来,对朱雀说道:“雀,你下去吧,往天台山!”朱雀知道在这里不能帮娘娘的忙,还可能分娘娘的心,只得遵命,应了一声,折身坠下云霄,挥舞双翅,向天台山飞去。

    此刻,天漏向下倾泄着洪水,女娲娘娘顶着巨大的水流,将五彩晶石镶嵌在天漏一端。不知何故,晶石镶进去的时候,天漏的水流竟然越来越小,并慢慢开始凝结,最后把镶进去的晶石冻住,并形成了许多倒挂着的冰凌。这些冰凌,在光线的照耀下,光彩夺目,五彩斑斓、煞是好看。

    女娲娘娘暗自念道:真是天助我也!多日的阴霾心情散去,展露出笑容。娘娘没有留下继续欣赏风景,只身飞向天台山,她要抓紧时间将天漏全部补好。然而,娘娘一离开,天漏却又发生了变化,喷吐着火焰将冰凌融化,接着是倾泄而下的洪水。那块五彩晶石在火焰的炙烤和水流的冲击下,逐渐脱离,掉落下来。

    巨石落下,落在古南巢地区(今安徽),生生地砸下了一个深不见底的大坑。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地壳的运动中,此地逐渐抬升,形成一座大山,名“黟(yī)山”。那块五彩晶石,因与其它石头材质不同,而被孤立;又在风化剥蚀、冰川流水和重力崩塌的作用下,最终兀立于高座平台之上。唐天宝六年(公元747年)六月十六日,玄宗改名黟山为黄山。那块五彩晶石就是今天的黄山飞来石。明朝旅行家徐霞客登临黄山,赞叹黄山的秀丽:薄海内外之名山,无如徽之黄山。至此,才有了“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之说。

    《魏书?卷六四?列传第五二》记载:夏桀**,南巢有非命之诛。是年,琴丫父女为躲避夏桀的迫害,隐居黟地(今安徽黄山地区),后遇上金银乌和情义树,挥泪离开,加入讨伐夏桀的战斗。夏桀兵败逃来南巢,欲寻找女娲娘娘掉下的这块五彩晶石,试图东山再起,不想命丧于此。

    '本书首发来自17k,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 ; ;

    女娲娘娘听到身后传来声响,回头看到五彩晶石下坠,痛心不已,却没有停下身形,飞落在天台山头,远远地望向天漏,陷入了沉思。五灵也看到了这一幕,围上来,没有说话。天色暗下来,风大了一些。

    不知过了多久,娘娘回转身,对青鸾说:“鸾,你去找到祝融,让他把太阳神火带来。”又吩咐四灵到山下运些巨石上来。女娲娘娘没有心灰意冷,但心理清楚,补天之事不易,必须非常之法。

    不多时,四灵已经运来几块大石,女娲娘娘便在天台山顶堆起巨石,砌石为炉,将大块的五彩晶石置于炉中,只待祝融的太阳神火。收拾妥当,女娲娘娘迎风而立,想起当初师从盘古大神学习创世造人时,大神云:创世不易,必得牺牲;创世不易,无序不立。后——大神头顶天,脚踏地,每日长高一丈。接着——身化洪荒:为日,为月,为繁星;成江河湖海,成千里沃野;成草木,成道路,成金石;为风云,为雷霆,成雨露;成五岳,成不周山脉……成幽冥血海。娘娘自造人以来,虽有困难疑惑却并无牺牲,不明白牺牲什么,牺牲为何;不明了序为何物,如何而立。

    “娘娘!”

    女娲回头看到祝融,见他灰头土脸狼狈不堪,想来这天塌的时候他正在下面。

    “娘娘,要太阳火做什?”

    “呵呵!”女娲娘娘被祝融莽撞的样子惹笑了,说:“你帮我把炉火点燃。”

    祝融二话没说,折身来到炉旁,取出太阳神火,默念咒语将五彩晶石点燃,向娘娘鞠了一躬,说:“娘娘,我走了!”

    “融,你这要去哪里?”女娲娘娘急忙叫住祝融。

    祝融回过身,此时眼中却噙满泪水,呜咽道:“娘娘,都是我的错,我要去找共工。”说着紧握双拳,向天地跪下来。

    娘娘走上前,扶起祝融,说:“融,你什么时候才能改了这火爆脾气?”五灵也围过来,安慰着祝融,青鸾更是伏在祝融肩头泣不成声。炉中火发出“哔剥”声响,火光映红了半边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