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极化境-sunline》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无极化境-sunline- 第5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就没有“文明”吗?这也可以理解,因为他们可能存在这么个理由。即使你先天没有那么多的钱,你后天可以攒啊,所以有“文明”就是有“钱”啊,你没有“钱”,也就是没有“文明”,这不是很正常的逻辑吗?

  据此推测,以后,这个书店,或者其他什么场所,的厕所可能会发生的全新的发展趋势,以此区分不同的等级。

  我们都知道,银行ATM的玻璃屋,要进入的话要用张卡拉一下。这可以理解,你没有卡,那么你进去作什么呢?

  那么厕所也划分等级会怎么样呢?

  举个例子吧,

  第一个是“贵宾”厕所,只有用“贵宾卡”才能进入。

  第二个是“会员”厕所,只有用“会员卡”才能进入。

  这样的话,第三个厕所的存在可能就像是被施舍似的。

  即使这么弄,我也想象不出不买书的就不能进入的厕所存在的理由啊?

  如果一个有“贵宾卡”或者“会员卡”的人,进来看看,不一定每次都要买吧?

  要购买才能进入,依据什么呢,购物小单或者发票吗?找个专人检查吗?

  你说,进银行ATM的玻璃屋你没有卡没有必要进去可以理解,那么进厕所和你有没有卡和有没有购物有什么关系啊?

  这个关系不是又回到“金钱”这个标准上了?

  只不过这个书店冒出的趋势更加极端一点,你有“卡”或者什么“资格”都没有用,你不买东西,就不要用这里厕所,爽吧?

  如果这么并不违反“道德”,那么以后所有的超市,饮食场所,一部分、一部分地,都可以逐步推广,那么是不是你也不能说他们是无理的呢?因为你没有理由去阻止他们怎么作啊?谈论一下都不行的?

  对于那些区分等级的强权者来说,个体甚至个体全体的利益是毫不足道的。

  为什么说是强权者者呢?或者说他们是tyrant,这个好像过分了,可以去翻翻字典,我这里只是说它的象征意义的一种而已。

  举个例子吧,同样是“大众书局”,前几年上海所有的现在的“大众书局”的位置上的书店,都不叫“大众书局”,叫“思考乐”,当时你去那边的时候看不出它会倒闭的样子,比现在的可能都要兴盛一点。想想每年或多或少地都会买点书,那么办一张会员卡(50元)可以打九折,凭积分还可以换新卡,倒还合算的念头下,付费办了一张,谁想得到还没买完500元的书,但是也快了到500元了,这个书店怎么就倒闭了呢?那个取代的书店的tyrant们,给出这么一个区分来,你用“思考乐”的会员卡那么有效期限内,仍然可以使用,但是积分换“大众书局”的卡?你就想都不要想了!请问有多少“思考乐”的会员用老卡换了“大众书局”的卡的?我犯得着去和那书店的工作人员争论吗?只当我当时的投资打水飘了吧。你说我现在能相信现在的“大众书局”,去办它的卡吗?

  再说2007年,网上有这么一条消息,图文并茂呢,卡都显示出来了,生平我不知道似的,不知道是不是误导,用百脑汇的会员卡可以享受购书折扣,记得好像也是九折的,我去过一次,带了卡,工作人员一问三不知,我犯得着去和那书店的工作人员争论吗?只当网上这条信息是个不诚信的东西发的,当时我确实是相信它了,我确实会相信的,现在上当了,还不行吗?

  由此可见,消费者,不管你有没有“钱”在这么个潜在思想构成的环境中,都不得不如此啊?

  你说,我思考有什么用呢?在这里谈论这些有什么用呢?

  2008年1月26日星期六

  上面我写了三段,方法运用上像“接生”的苏格拉底,写作风格上可能被人当作是“情感”丰富的卢梭。最后却不知道“接生”出了什么?下面写点确定性的东西吧,希望不会有人连这个都看不懂吧,因为关于上面的文章,确实有不少人告诉我,他们的确是连一点点都是看不懂的,好像我是用一门古老得好像已经消失几个世纪的文字写出来一样的。

  今天将探讨立这块牌子的另一个动机,希望只是这个动机才是真正的动机吧?

  “未购买书籍、请勿入内、谢谢配合”一句可能导致误解,无数的误解,在于其定义的不确定性,如果改成“请勿将未结帐的书籍带入、谢谢配合”这一句可能就比较恰当一点。

  前者“请勿入内”限定的是主语“未购买书籍”的人,请问有何必要作出这样的限定?虽然前者并没有用“未购买书籍者”,而用了“未购买书籍”来限定行为,但是即使是这样,同样由于限定范围的不当,所以仍然可能导致误解。

  不知道“购买”这个字单独与“结帐”相比有何区别?

  如果将对象限定为“未结帐的书籍”而不是将主语或者行为限定为“未购买书籍(的人)”是不是就从“入内”这个行为中排除了我上面三段描述的可能导致的误解?

  要得到这个判断,估计用不到等到毕业的中学生都可以看得出来,这两者之前的区别。

  所以我不会以为,出于这个动机订这块牌子的可能性有多么的大。

  支持我的如此判断的理由是:

  1、下令作这块牌子的所有人不会是没有我前面所说的那么一点基本的文化都没有具备就站在他们现在的位置上作出这么荒谬的集体行为了吧?不知道,如果仅仅用“疏忽”这两个字可以对此加以解释吗?

  2、我在网上贴这篇文章之前,访问过该公司的官方网站。()

  未发现有效反馈渠道,因为论坛无法注册,直接返回404错误。

  于2008…1…15 11:08向下面两个从该公司的官方网站上找到的信箱发过意见和本文。

  (popularbook@; jianggong@)均未返回任何结果。

  2008…1…26,我因为去上海佳能相机维修,为了消磨等待的时间,又去了福州路的大众书局一次,那块牌子照旧存在。我询问了该处服务台的工作人员,该书局是否有“意见箱”,他们反映均不知道有这个事物的存在,之后,我将我的改进意见特别打印出来,并交给服务台的工作人员,请其转交相关管理人员,上面并附有我相关的联系方式。

  今天是2008…1…31,直至现在,我仍然得到没有任何与此相关的信息。

  我写这篇文章并积极地与该书局多次联系距今已有半个多月的时间了,却从未收到过任何返回信息,此书局的管理工作在我见过的企业中的确具有可以排一下名的必要了。

  综上所述,所以我认为他们立这块牌子的动机并非是我在今天谈到的这一个的理由是存在的,因为我多次尽可能地提醒了,但是他们被提醒的可能不是我提供的,他们不愿意被提醒的意图也由种种具象在这个世界上表现出来,十分地显目,他们却默认如此。是他们自己精心地创造了他们自己,而不是我去把他们创造出来的。

  有人可能认为这篇文章比较绕圈子。我的回答是,不是。在仔细看了这块牌子后可能就可以发现,这是由这块牌子导致的,而不是我,可以认为是立这块牌子和默认这块牌子的相关人员在绕圈子!最后导致这篇文章绕的圈子的其实就是立这块牌子和默认这块牌子的相关人员苦心研究出来的,而不是我。我只是提出可能而已,而且并不是一次性地提出的,我希望有人能够觉醒,并作出改进,哪怕是默默地,所以是一次一次地,逐步地提出来的。但是现实就是现实,和真实极其流出是存在区别的,和我感到的并流出的思想也是存在区别的,所以不要以为是我在绕圈子。

  2008年1月31日星期四

  昨天略微补充了点,今天考虑到我是中国人,看这篇文章的绝大部分人可能都是,而上面的文章中似乎没有反映出中国古老的智慧,不知道是真的没有反映出吗?

  想到前几天,正好有人回答过我,说因为立牌子的既没有违反道德也没有违反法律,所以看到的这个现象的人都应该默不作声,如果一旦支声了,那么支声的人就好像是罪大恶极似的,造成的影响就似乎要比十恶不赦地去抢劫银行那么还要恐怖。

  我当时回答几乎顺应着回答者的意愿,让他自己思考一下自己作出这个判断的逻辑。

  如果一个存在的问题,即不违背法律,也不违背道德,可能仅仅是作出者的缺乏思考,那么如果面对这种缺乏思考的思维所造成的结果,国人就能够无动于衷吗?

  今天又回过来想了想,他说的是道德啊?什么是道德啊?我不明白,若道之不存,德将何依?

  某主体,如果部分不符合道,那么自己对道默而不视倒也罢了,还要把得知道的可能也一一亲自去堵塞掉,即使主动告知其道的意愿和行为存在的话,在反复被堵塞的情况下,可能也就知难而退了,毕竟即使是道是沉默的,何况人呢?

  这么没有道,我说的是某部分不符合道,那么还有德吗?至少这部分的德是不存在的吧?在违背道的情况下,“德”再强烈,结果也只能增加其丧失道德的程度而已。

  就像一只没有皮的鸡,不管它的毛是自己还是哪个剥的,如果它想拥有华丽的羽毛,那么不知道在它什么地方插好呢?我看到的就是这么只鸡,它的道的皮并不存在,或者说没有那么严重,只是缺了一块皮吧,那块没有皮上的德的毛,又哪里会插得上去啊?即使硬插上了,又如何呢?

  道并不虚无缥缈,它时刻存在在我们的身边,如果我们注意,就具有发现它的可能。下面,我就用我在这个书局经历简单地说明一下吧。

  众所周知,店,不管是什么书店什么的,开门就是为了作生意的吧?如果不是,那么很简单,就在大门上立一块旧中国时候人民公园的那块牌子就行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