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绛玉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绛玉珠- 第1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黛玉淡淡笑道:“她才知道什么叫感同身受,一时受不住走了。”

    宝玉大约听得“受不住”几个字,只当是宝钗身子不适先走了,就同黛玉道:“……你来同我们评评理,四妹妹方才连输了三回,居然抱着果匣盒不松手……”

    未隔了几日,林家在京里唯一的长辈,自来最是散淡的林侍郎居然携妻亲自上贾府拜访,林侍郎这几年虽不曾升迁,但品阶总在贾政之上,兼他又是礼部尚书的得意门生,这两年老尚书年事渐高,礼部各项事体早已交给下面人等处理,林侍郎这两年纵是再躲懒,日子也没有往日轻闲了。谁知今日竟有空过府一叙,很是让贾政受宠若惊,自个儿急急往外院赶时,又特特地叫人往内宅里送了信。

    主客坐定,相互寒暄了两句。为着林夫人问候起两人提起娘娘省亲一事来,王夫人掩不住喜色,不由多说了两句,林夫人也笑着接道:“……要说贵府确是块福地,先时善慈仙姑就是在府上得遇仙母,从而认祖归宗,重拾天伦,此等善事自是早已传遍京都,人人都是赞叹的,如今作了娘娘省亲之所,正是……”

    贾母听着前话就抬了抬眼,善慈仙姑一事……说什么英雄不问出处,真若如此,汉高祖不会有个赤帝之子的传说,蜀主刘备也不会自予中山靖王之后,以善慈仙姑如今的身份,有又多愿意被人提及当日的看菱呢。且似这等由人下人的小丫头变着人上人的仙姑……再是传诵的天花乱坠,于卫道士而言,也没什么可称道的——就连她都是不大愿提起的。这位林夫人性子虽温婉,但因有个在礼部供职的夫君日日耳濡目染,于礼数上素来是一丝不错的。如今好好的,却提起这个来……平素里为着黛玉的原故林家人年节里也是要来拜见于贾母的,只这般特地造访,倒是头一回……

    贾母的心思王夫人是没有的,她一时高兴,只想起香菱是她姐姐院子里出去的,早将宝钗出宫的原由忘得一干二净,听得林夫人这般一说,深觉有理,心里将那几分怪婆婆不曾另选址的怨念消了几分,遂点头附和,“谁说不是呢……”

    好一会儿之后,林夫人终于说到了正题,却是让贾母惊怒不已;“你们要接了玉儿去?”

    “瞧老太太说的,都是在京里,能到哪里去呢。”林夫人笑得温柔,“老太太是玉儿的亲外祖,玉儿虽说是来给您尽孝的,但也没让您少操了心去。如今你们府里上下都忙着迎接宫里的娘娘,若还要分心照顾玉儿,我们老爷也太过意不去。就想着能将玉儿接家去住些日子,一则与我作个伴,二来也与府上分分忧。”

    王夫人只觉今日有些喜不自禁了,只是客气话还知道说两句,“林夫人客气了,大姑娘性子好静,平素……不大出院子,倒也不曾让我们操多少心……”要王夫人说黛玉句好话着实太难,一句“平素只在老太太跟前尽孝”要打她嘴里吐出来,也太难为她了,“你们本就是她的亲长……”她的话中的转折将将要出口,却被贾母半路岔了去,“当初她父亲将这孩子交给我,纵是瞧在她母亲的份上,但凡我有一口气在,也不会薄待了她去。林夫人大可放心!”说是林家,真算起来不过是出了五服的宗亲,贾母心下忿然。

    贾母这话说得已是十分地不客气,林夫人却只笑笑,“老夫人是玉儿的亲外祖母,海兄弟既将玉儿送到您老人家的身旁,再没有不放心的。不过,如今老太太年事渐高,连您的媳妇、孙媳妇都不再敢劳你操心,更莫说玉儿……”

    王夫人还在笑辞,“不过是儿孙辈该当做的罢了……”贾母却一针见血地问道:“玉儿?玉儿受了什么委屈,为何不来与我说?”

    王夫人的脸色就白了白,只是听得贾母后半句,也忙附和道:“正是,纵是怕老太太受累,也该同我才是,我到底是她亲舅母,哪里能瞧着她受气的理。”

    “老夫人多虑。玉儿在您身边,又有谁敢给她气受。” ;林夫人笑容不变地看了王夫人一眼,“只是如今贵府上,有些传言……”

    “你只管说来,万事有我做主!”事关黛玉,贾母有些关心则乱。

    林夫人理了理衣袖,方道:“这话原不该我来同老太太说的,只是,到底事关玉儿的声誉……”

    “玉儿的声誉?”

    “听闻老太太新近又认了位外孙女,不知可否请来一见?”

    “此话从何说起?”连王夫人都有些怔了,再来一个外甥女?难道是林姑爷的庶出姑娘?

    林夫人笑了笑,“京中如今许多人都在说呢,我家老爷也是才知道的,说是才不久前贾府的老太太于席上瞧见一位梨园出身的姑娘同我家玉儿长得十分得像,待得细问,方知竟是您老人家流落在外的外孙女……”

    “荒唐!胡闹!”贾母再忍不住,一掌击在案上,将茶盏震到了地上,却无人敢上前收拾。

    林夫人瞧了眼站起身来低头不语,似被贾母怒气吓到的王氏,也站起身来,“老夫人息怒,此事已传遍了京中街头巷尾,我同老爷再是不信,也不得来确认一二。”

    贾母仍在上首连连拍案,她被气得除了“岂有此理!”一时再说不别的来。林、王夫人也均不敢出言,气氛顿时沉重不已。

    谁知没得一会子,却有婆子进来传话:“老爷带林老爷进来给老太太请安来了。”

    林夫人听了就要往后堂去,王夫人瞧着忙也跟了上去。丫头们忙趁这功夫上前来收拾了,贾母沉着脸瞧着贾政引着林侍郎进前问安,按着性子瞧着两人坐了,不待林侍郎开口,就问贾政:“此事你如何看?”

    作者有话要说:1、大家六一节快乐!

    2、本章我写得很艰难,内容很难处理,黛玉及林家的反应太软~~同原著就没什么区别,太硬,又不太符合当时的环境,毕竟是大家族,又都在官场,谁也不会轻易得罪人,又不能叫人看轻了~~要想的东西太多了,写了很多遍,总是几百字后就写不下去了,改来改去,改成现在这样,也许还是有处理太硬的嫌疑,但~~~管它的呢,人活着,不论男女,总得有些血性,人不自重,何来尊重!
116第115章
    贾政见贾母垂问,忙起身回道:“儿子以为;此事或可同林兄所言;先让外甥女暂避风头,待……”

    “风头?避什么风头?”贾母已一声喝断了贾政的话,“那闲话里还编排了我呢;你是不是要我也避避风头?好,好;原是我们祖孙碍着你们眼了;我们也不在这里讨你们的嫌,这就收拾了回南边老宅去;免得污了你们的名声。”

    贾政被贾母一番话唬得站不住;噗通一声跪在贾母身前;连声道:“儿子万没有这个心思……”王氏在内室也呆不住走了出来;也不避林老爷在场,同贾政一处跪了,口中也连诵:“老太太息怒。”

    一对年近五旬的儿子儿媳跪在跟前,让贾母更是气往上涌,偏偏有外客在,一时发作不得,只得在贾政背上拍了两下,喝道:“还不起来,外客在此,你要跪到何时?”

    贾政这才敬了茶打地上起来,又同林侍郎赔礼道:“在下一时情急,叫林兄见笑了……”

    林侍郎也拱拱手,笑道:“不敢不敢。”

    正低着头吃茶顺气的贾母顿了顿:不敢!看来林家这回怨气不小啊~

    一时双方重又坐下上过回茶,贾母过了急怒,精神头已不大好,同林侍郎告了个罪倚在了枕上,商商量量地同他道:“今个儿失礼了,这事我已听你媳妇说了,”贾母笑向林侍郎道:“也怪我性子急,你家媳妇可别被我吓着了。”

    “哪里哪里,玉儿能得老太太这般关心,可是她的福气。”

    “她是我嫡亲的外孙女,又素来乖巧可人爱的,我再疼她也是不够的。倒是今次这事,全是我一时疏忽,倒要劳动你们前来告知,真是惭愧。你放心,此事我一定还玉儿一个清白。只是这接人一事……”贾母抬眸看了林侍郎一眼,“老身以为有过于莽撞之嫌:一则她老//子既将她交到我手里,我再没有撒手不管的理儿;二来此事如今不是些闲言碎语,可你们若真将她接了去,外头不知情的知道了,还当确有其事,岂不是坐实这些闲话,于玉儿的名声反而不美。第三么,则是老身的一点私心了:玉儿虽年幼,但自打到我身边,却也为我分了不少忧,如今真要离了她……可真真是要我老婆子的命了。”

    林侍郎往上拱了拱手,道:“老太太一片慈心,小侄万没有不体谅的,今日之来,确是为着府上近来繁忙,想接玉儿去散散心。”人家老太太已先下手为强,在他面前演了回三娘教子,他再穷追猛打倒失了礼,只是这侄女,他还是要接的。

    “说来惭愧,养这许多儿女有什么用,全都各忙各的,倒不如一个玉儿来得贴心……”

    ……

    若要林侍郎总结今日于贾母的一番言谈,那么他心里想的一定是“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当然这话林侍郎不便出口,最多他也只能叹口气道,“哎,秀才遇着兵,有理说不清。”——贾母女王气场全开,一忽儿老当益壮,辩才无双;一忽儿年老体弱,可怜可叹。而林侍郎,在礼部呆得实在是太久了……在贾母再三保证会将此事查个水落石出后,林侍郎不得不铩羽而归,无功而返的他沮丧之余只好自我安慰——哎,虽说没接到人,但好歹为侄女儿出了气,撑了腰不是……

    拜访的结果于林侍郎差强人意,而王氏也对谈话的内容于十分不满,并在之后贾母训话时自以为委婉地表达了这个意思。

    “……你觉着,同他们再说明当日席上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