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早就好奇这块金锁了,见状也不推辞,拿绢子垫着手拾了来看。心下暗暗将其与自家的比了比。一时到是放了心。那锁片大到是大,可只得一正一反八个字,却是没有自己做的精致呢。宝玉接了茶抿了一口,在旁笑道:“如何?这‘不离不弃 ;芳龄永继’可不与我这玉上写的‘莫失莫忘仙寿恒昌’是一对?吉利话虽多,但这般对得工整的,我还是头回见呢。”
黛玉不接话,只将那“不离不弃 ;芳龄永继”八个字也放在嘴里念了两遍。眼睛不由就往月梅她们身上瞄了瞄,说道:“这两句话,好似在哪里见过的……”
莺儿才进来,没觉出宝钗的别扭,只当她们仍说笑呢,是以接口笑道:“林姑娘可是记差了,咱们姑娘这八个字可是个和尚专门给的。那和尚极有神通,不仅治得了咱们姑娘的病,还特地儿留下这八个字,说是必须錾在金器上,留待日后与有玉的相配……”
“莺儿更胡说了,还不住嘴。”宝钗不由嗔道:“真真是个多嘴的丫头,你不说话,可没人将你当哑巴卖了。”莺儿这才瞧出宝钗是有些恼了,只得咬着唇不服气地退到一旁。
作者有话要说:1、来看个好玩的,原著宝玉去宝钗处的描述:
却说宝玉因送贾母回来,待贾母歇了中觉,意欲还去看戏取乐,又恐扰的秦氏等人不便,【甲戌侧批:全是体贴功夫。】因想起近日薛宝钗在家养病,未去亲候,意欲去望他一望。
——真不知侧批者何人,全不提黛玉在何处,是不是也知宝玉是有了姐姐就忘了妹妹?正是宝玉最不体贴之时,可侧批者却说宝玉全是一番体贴功夫。真真让人费解。
2、原著中宝玉出门的排场,第八回
宝玉的奶母李嬷嬷因说道:“天又下雪,也好早晚的了,就在这里同姐姐妹妹一处顽顽罢。姨妈那里摆茶果子呢。我叫丫头去取了斗篷来,说给小幺儿们散了罢。”宝玉应允。李嬷嬷出去,命小厮们都各散去不提。
李嬷嬷因吩咐小丫头子们:“你们在这里小心着,我家里换了衣服就来,悄悄的回姨太太,别由着他,多给他吃。”说着便家去了。这里虽还有三两个婆子,都是不关痛痒的,【甲戌侧批:写得到。】见李嬷嬷走了,也都悄悄去寻方便去了。只剩了两个小丫头子,乐得讨宝玉的欢喜。
61第61章
“姑娘不记得了?月梅姐姐的金锁上好似也是这两句呢。”润妍不负黛玉所望;果然蹦了这么一句出来。
“噢?月梅姐姐也有金锁,快取来看看。”宝玉听得这一句;更是有兴趣了。转头瞧着月梅,只他素知月梅有些厉害;不敢过去攀拉她,只得又转头瞧着黛玉央道:“好妹妹……”
黛玉放下宝钗的金锁,转头笑睇了润妍一眼;道:“她们戴得哪算什么金锁;不过是往年里母亲为我求的几句吉祥话罢了。有薛姐姐这等珠玉在前;哪好叫她们出来现丑呢;没得让人笑话。……”
宝钗面上虽说淡淡地,但这金锁到底是她日日带在身上的;要说她于那和尚的话半分未往心里去却也太假——哪个少女不怀春,且又是许得这么一段极贵重的“金玉良缘”。似莺儿这般没皮没臊地直说出来虽不象个样子,可听说黛玉的丫头有与她相同的东西,宝钗也多少有些不忿,遂也笑道:“妹妹看过了我的,却怎好不将你的也拿出来瞧瞧,岂非不公。”
黛玉本就是来恶心这“金玉”之说的,却偏要吊吊她的脾胃,笑道:“姐姐原是有个金锁的,自是拿得出来,不比我这个什么都没有的,可叫我拿什么出来呢,丫头们虽是为我带的,到底是她们在带着,怎好与薛姐姐的东西比……”
这话一说,宝钗却是听懂了的,是以停了停方笑道:“不过看个顽意儿,哪里这许多讲究了,你休要借机躲过去。”
黛玉心想,招呼我可打过了,一会儿再难受,可怨不得我了,故而笑道:“这么着,可让薛姐姐你见笑了……”说着向月梅道:“你且取下来给薛姐姐瞧瞧罢,谁叫你家姑娘先瞧了人家的呢。”
月梅听了无奈,只得背过身去自衣内璎珞上解下金锁来,回身交予黛玉。黛玉瞧了瞧,将之放在桌上,一面笑道:“时间长久了,又是一套里的,一时倒真没记起来……”
宝玉忙伸手托了,宝钗也侧身在旁凝神细看,只见那锁片不大,正面自右至左,横錾了上下八个字,正是那两句“不离不弃 ;芳龄永继”,再看背面,也有竖着錾得三行字“一祈平安 ;二祈康健 ;三祈福延”就算不论金锁做工样式,只单看吉谶的内容字数,倒是月梅的金锁更与宝主的相仿些。
宝玉反复看了两遍,却又问道:“妹妹方才说一套,不知还有几个,却又是錾得哪两句话?”
黛玉笑道:“这是当年母亲为我求的一套四个平安锁。至于是哪两句话……到底不是我自个儿带着的,哪里记得清了……”
润妍倒是侧头想了想,接嘴道:“我记得春柳姐姐那块上錾得是‘勿嗔勿怒 ;馨德长驻’雪雁的那块是‘无争无怨福泽久远’;云莺那块是……哎,我一时也记不全了……”
宝玉听了更是啧啧称奇。黛玉却瞧见宝钗在旁默默不语,知她定是不大痛快,却也不说破,这金锁虽是“金玉良缘”的引子,却也没说定是宝玉这块玉罢,天下间有玉的男子多了去了。你们薛家却非拿这个做引子来埋淘人,虽说就是没了这个,那起子人只怕还是会另想些法子出来的,不过,可再寻不着这么个天经地义的“借口”了……黛玉破了这“金玉”之说的目的既已达到,倒也不愿再落井下石。是以听得宝玉在那厢感慨时,她也只笑道:“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今日这事倒也算是一宗巧缘罢。”
哪知莺儿听得有这等稀奇,早就按耐不住悄悄走到宝玉身边探看。这时却狐疑道:“林姑娘在府里住了这许久,宝二爷你都不知有这金锁么。”
月梅听了一竖眉,劈手打宝玉手中夺回金锁,冷笑一声道:“我们姑娘的东西,宝玉没见过得多了去了。谁青天白日有事无事地一样样拿出来炫耀。”
宝玉是素来让着女孩儿们惯了的,倒不与月梅生气,只向黛玉笑道:“好妹妹,你倒是藏得紧,有这般好顽的东西也不与我说。”
黛玉乜了他一眼,“什么叫好顽的东西,这可难为是我母亲为着我的一片心……那些年里我母亲为着我身子弱,也不知给我求了多少长命锁、平安符……”说着撇嘴横了他一眼,嘲道:“可见你是个笨嘴拙舌不讨喜的,要不然也不会只到我来,你才吃上薛姐姐的茶。”
宝玉讪讪一笑,道:“只这般成套的平安锁却真少见,倒不知姑妈是往哪里求来的。”
黛玉笑道:“还有谁,就是那年要渡我出家的和尚,虽说没渡成,母亲求了他两日,就给下这一套吉祥话来,说是给素日近身之人带着,保我四方平安的……”死和尚,一个出家方外之人,偏在红尘多生出许多事来,你即喜欢管闲事,就都算在你名下好了。
两人正说着呢,谁想那厢里莺儿遭了月梅一通抢白,也自回嘴讽道:“即是见不着的,怎地这会子偏又一说就拿出来了。”
月梅冷笑一声,道:“我们姑娘可不是瞧着你们姑娘的面上才让我们拿出来的么,难道给你们姑娘面子还给错了?若不是你们姑娘,宝玉再不能见着我们姑娘闺阁里的物件。可不是我们要和什么什么配才拿出来的……”
黛玉不待她们再说下去,嗔道:“死丫头,胡诌什么,这也是女孩子该说的话?回头钱嬷嬷知道了,可仔细你的皮。”月梅听了这话,方撇着嘴扭过头去,不再答理莺儿。
宝钗这会子回过神来,瞧见润妍伶俐讨喜,不由逗弄她道:“你姐姐们都有金锁带,你有没有呢?”
润妍笑道:“怎么没有……就连紫鹃姐姐,姑娘出孝后也赏了个金麒麟璎珞呢。……”
黛玉含笑听着,润妍虽要比闲雅爱说话,可也并不是没眼力劲的。倒是……黛玉含笑一转题,问道:“说起来,姐姐这里熏得什么香,这般淡雅?”
“我最怕熏香了,没得将好好一身衣裳熏得烟燎火气的。”
“可这香……”这回就连宝玉也偎到宝钗身边笑道:“姐姐身上可好闻,却是我没闻过的味呢。”
宝钗伸手推了推宝玉,笑道,“且好好儿坐着罢,又来闹人……这香气,想是我早起吃的丸药的气味罢。”
“什么丸药,也赏我吃一丸罢。”宝玉仍涎着脸笑闹。黛玉瞧不过眼,不由冷哼了一声,转过脸去。宝玉晃眼瞧见了,心下一个激灵,知自己忘形了。方换了换身形坐好,又问道:“可是方才莺儿说的那个和尚给得?”
“正是……我这病原是胎里带来的,先时多少药都吃不好,还是那和尚给了个海上方,但凡不好时,服上一丸也就罢了。”
黛玉捧了茶在手里暖着,叹道:“这和尚真小气,即有些本事,何不将人治好了,偏让人这般一时一时地受罪。”
“噫,我记着那要渡妹妹出家的和尚也给了妹妹一丸药罢……”
“呸,偏你又记得了……我那药可没有薛姐姐的这般神妙,就药味都带着这么一股子香甜呢。好姐姐,这药可是拿什么做的?”
“说起这药可絮叨了……”
三人说笑间,外厢薛舅姨发派完了活计,又忙置了些果子,留宝、黛二人吃茶。黛玉捧着把瓜子嗑着,冷眼瞧着宝玉东要一样、西要一样,硬是将个下午茶吃成了午后小酌。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