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何旭能够想到这种另辟蹊径的方法,主要还是得益于原著中,小凡屡受佛道功法互相抵消的启发。
书中,小凡在同时修行《太极玄清道》和《大梵般若》的第一重功法时,因为两派真法迥然而异的行功方式。导致他往往前脚才以太极玄清道将一身毛孔打开,收得灵气入体;后脚却因大梵般若讲究“体悟自省,自成一界”的心法,切断了自身与自然的联系,刚入体的灵气又被化得干干净净……
也正因此,资质其实并不太糟的小凡,反倒生生耗费了比普通人更多三倍的时间,才将太极玄清道的第一重功法练成。
但不可否认的是,在这三倍于常人的时间里,他在一放一收的过程中,却筑下了比旁人更深三倍不止的根基。
否则以他区区玉清境第四层的修为,即便有噬魂棍相助,也绝无可能挡下陆雪琪的神剑御雷真诀!
而现在,何旭显然不会再让小凡去练什么劳什子的《大梵般若》。但他既然有了好好调教小凡的念头,自然也是挖空心思绞尽脑汁。
功夫不负有心人,还真让他想到了可行的办法。值得一提的是,这种别出心裁的法门,还是他从自己身上联想到的。
却说,这些年他为了完美掌握对于南明离火剑的控制;又隐隐感到,即便在臻入上清境后可以对其自如使用,却总有些不够完美。所以便一直压制境界,同时反复思考加固根基的法门。
而他又在某次灵机一动后,触类旁通的从南明离火剑的炼制之法中,创出了燃烧真元的法门!
说实话,这种近乎于天方夜谭的主意,也只有他这种穿越人士才想得出来。换作其他任何一个“土著”,则根本想都不会那样去想。
要知道,在此之前并非没有其他一些类似于燃烧真元的秘术。但那不仅仅是要修为到底一定层次的修士才能施展。
更重要的是,此类法门一经施展后,往往会对施术者的身体造成极大的负担。稍一不慎,可能还会元气大伤,导致道基受损。
所以若非十万紧急的生死时刻,没有哪个修士会去使用这种方法。更别说是用于修炼。
但何旭因为深受上一世爆炸式信息的洗礼,所以其思维的发散性和创造性又远非此时的“土著”所能想象。
而他悟出的法门,又紧紧抓住“精炼”二字要诀。并结合身怀灵根的优势,以南明离火剑无物不焚的属性,在将体内真元注入剑内加以燃烧后;又以其器灵根的特质,反哺出精炼后的真元。同时,还无需担心会伤及根本。
如此一来,何旭的真气总量虽比精炼前少了一半以上,但经过南明离火剑淬炼后的真元,却比从前更为锐利,甚至连真元流转的速度,也比从前更快了几分。
何旭还隐隐察觉,这些精炼后的真元,似乎比以前更多了某种说不清的特质。只是这种特质,却淡淡的让他无法摸清……
除此之外,因为真气总量的减少,让他不必再为随时可能突破境界而烦恼。——但不得不说,居然有人为会随时可能突破境界而“烦恼”。这的确是一种让那些一辈子卡死在瓶颈上的修士,知道以后就会排队跳楼的奇葩心情……
言归正传。何旭在悟出这门秘法后,又将此术传授给了小凡。说起来,因为对小凡极为偏爱的缘故,他也难得的在对待三小的问题上,产生了私心。
不过他倒没什么心理压力。
老子想怎样就怎样,谁还敢来管我咋的?
反倒是小凡心底,却是颇不平静。
他入门虽只区区三年,但因为有何旭时时耳提面点的缘故,其见识早已远非昔日那个稚幼村童可比。对于何旭传给他的秘术,他当然清楚其中的分量。
何况何旭还毫不吝啬的将朱雀环送给他。虽然何旭本人是报着与其“鸡肋”倒不如“物尽其用”的想法,但在小凡眼中却全然不是那么简单。
因此,对于这位改变他命运的师兄,小凡早已将他看作如父如兄般的存在。只是他永远也不会知道,何旭所改变的,又岂仅仅是让遁入了仙门?
其实,从何旭的角度来说,如果刚开始对于小凡的亲切,是出于某种对于主角的偏爱。但真正通过四年的相处,何旭倒也的确与这个木讷中带着执拗的小家伙产生了深厚的感情。
事实上,连何旭自己也没有察觉的是,他已不仅在不知不觉中,将小凡当成了弟弟;还在调教他的过程中,下意识的有了让他“继承衣钵”的想法。
………【034。因材施教与破禁而出】………
说起来,何旭对于三小,实也采用着不同的调教方式。
比如林惊羽。像他这样的天才,何旭一直是采取启发和引导的模式——属于“放养式”管理。
基本遵循“只讲大纲、不讲细节”的原则,以便让他拥有充分的举一反三的空间。因为对待这种人,如果将一切说得太细,反而会限制住他的思路。相反,在适度自由的前提下,加以正确的引导,则能最大程度发挥他本身的天赋。
相较之下,田灵儿虽然同样天赋惊人,但她一个女孩子,又生于青云门这样的名门大派,父母更是当今天下第一流的顶尖修士。属于标准的“仙二代”。
因此她在修道的动力上,便远远不如旁人来的积极。所以何旭对她的指导,便是在启发之余,“强加”了一些硬性指标。
例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动作;又或者在一段时间内,修为达到某种标准。如果不能完成,则需付出相应的惩罚。至于奖励……
问你爹娘要去~
虽然小丫头对于这种“不公”待遇再三提起申诉,甚至还把官司打到了爹娘那里。怎奈何田不易夫妇对其毫不理会,反还帮着何旭说话。倒将小丫头给气得不轻。好在她本身对于何旭也是颇为服气的。无可奈何下,只能乖乖听话。如此,才有了她现在玉清境第五层的修为。
至于张小凡却又有些不同。
他最大的天赋,不在于悟性,反在于执着。只要是他认定的事,一百遍、一千遍的做下去,他都不会放弃。也正是这一点,恰巧与何旭一路走来的修炼经历,有着某种程度上的异曲同工。
鉴于小凡的特殊情况,何旭在教导他时,往往只告诉他“怎么做”,却不太告诉他“为什么”。因为像小凡这类人,在对于相同的事情,做出不断的重复后,往往会于不经意间悟出一些深刻的道理。所谓“读书百遍,其意自现”,便是如此。甚至这类人,“一朝顿悟”的几率也远远高于旁者。届时所得的好处,更非外人所能想象。
事实上,小凡也早已将何旭所说的任意一句话,都当成了金科玉律。完全是无条件的、不折不扣的执行。
虽然他目前的精进不如林惊羽与田灵儿那样勇猛,但他却是难得的,能够全盘接受何旭“步步为营”式的修炼方法的人。
因此,即便他眼下的修为比之林、田二人稍有不如,但厚积薄发之下,将来的成就却未必会比他们逊色。
却说小凡在行功良久后,终于吐气收功。感觉到朱雀环与自己的联系,似乎隐约间又更强了一些,心底也不由暗感高兴。
“小凡,还好吧。”何旭关心的问了一句。
“还好。”小凡强忍着“散功”后的虚弱说道。
何旭知道他的性子,便笑笑也不多言,只道:“你休息一天,明日再行运功回气吧。否则经脉只怕会吃不消。切记,运功时不可过急过猛,当以缓为先,以稳为主。很多时候,快,并不意味着好;慢,也并不意味着弱……”
小凡似懂非懂的听着,却见何旭忽得脸色一变。
“四哥,你怎么了?”小凡不免担心问道。
何旭勉强稳住表情,随口道:“我内急……”
内急?
小凡看着何旭如电般隐入黑竹林深处,脸上不由写满了古怪:“四哥不是说,随地大小便的人,不是好孩子嘛……”
————————
何旭如果知道自己随口说的“七不规范”,反被小凡套到了自己身上,只怕也要苦笑的说一句:“老子也算作茧自缚了。”
只是他现在虽然不是要去随地大小便,但至少也得“丢点儿垃圾”。不知道这算不算犯了“七不”的条例?
闲话扯远。
何旭之所以会突然色变,自不是如他所说的人有三急。而是因为那颗噬血珠!
三年前,普智将噬血珠甩给何旭后,便就此渺无音讯。何旭也曾试图探听一些有关于他的消息。但很可惜的是,所得到的回答,不是“仍在云游”,便是“不知所踪”。
另一方面,他也有意识的关注过龙首峰“那位”的动静。有意思的是,“那位”也于三年前,便一直处于“闭关”状态。
当然,何旭绝不认为这是一种巧合。反而心底隐隐觉得,普智那老和尚……可能是凶多吉少了。
他当然不会傻傻的等到“活要见人、死要见尸”才下定论。毕竟在这个修士纵横的世界,想要毁尸灭迹、人间蒸发,实在是很容易的一件事。
只是这样一来,他心底不免对老和尚有了一些歉疚。虽然老和尚即便真的死了,也不过是他自己求仁得仁。而且看样子,多半也把“那位”伤得不轻,否则怎么会连续闭关三年不见动静。
但无论如何,何旭都觉得有必要为普智做些什么……比如说,取下“那位”的脑袋,给老和尚祭奠一下之类。
至于老和尚给他的噬血珠,他当然没有照他所说的那样扔掉。不过,他也没想过要去用。
毕竟,那玩意儿名气实在太大了。莫说是正道中人见了,会人人喊打;魔教之辈见了,更是人人眼红。
因此对于此物如何处理,他也一直伤透了脑筋。用不敢去用,丢不舍得丢……还能有比这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