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联主席》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足联主席- 第27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没有任何的犹豫,王楚跟着球做了一个踩单车的假动作,见对方的重心有些偏移之后,他立刻将足球轻轻一磕,并立即跟上了射门的动作。

    王楚倒地了。一连串的奔跑,让他感觉到一阵疲劳。倒地的一瞬间,他感觉到对方后卫的脚接触到了自己的脚裸,他在等待主裁的鸣哨。不过他并没有听见哨音,迎接他的却是一个个沉重的身体。他能够见到的最后一个镜头便是,足球躺在了对方的球门内。


第九十三章世界杯前夜

    第九十三章世界杯前夜

    “一年前的华夏队到哪里去了?”这是德国媒体连续第二年这样的喊叫。随着华夏与德国足球交流的频繁。华夏与德国国家队曾在前年交手过一次,当时德国队一比零获得了胜利,但激烈的比赛,令到场的德国媒体感到了窒息。一比零的结果,亦令他们感到异常的失望。当时德国媒体产生了是华夏队很强,还是德国队太弱了的思考。最终前者成为了官方的解释。

    去年,华夏队参加了一个热身赛。比赛的对象是德甲的汉堡队。比赛成为了单方面的屠杀。四比零的结果,令德国媒体第一次喊出了“一年前的华夏队到哪里去了?”的声音。在他们的眼中,仅仅一年的时间,华夏队便变的不堪一击,实在是太令人意外了。

    今天,德国媒体叫出了一年前同样的声音。他们实在有些看不懂华夏队了,又相隔了一年的时间。华夏队再次成为了德国队没能羞辱的对象,他们甚至在德国的国内逼平了自己的国家队。到底是什么原因令华夏队取得了如此巨大的进步,这成为了德国媒体讨论的最为热烈的论题。而华夏庞大的球迷团,亦成为了德国人讨论的第二论题。

    同样在欧洲,地点转到了苏黎世。国际足联的官员亦在热烈的讨论着华夏国家队与德国国家队的比赛。只不过他们讨论的重点则与德国媒体调了个个。在战平了德国队之后,国际足联再一次明确了华夏队的进步。这将大大加重华夏队在国际足联的位置。

    但华夏球迷狂热的支持,却更令国际足联成为了重点关照的对象。华夏到德国,这可是长途旅行。欧洲的消费也不低。但华夏人来了,带给了德国人上百万欧元的收入。这实在是一个值得国际足联探讨的问题。

    对于钱的问题,国际足联的大佬们可是非常关注的。在这帮大佬的口中,发展足球已经排到了第二位。商业开发才是最重要的词语。这也怪不得他们,没有资产的支撑,他们拿什么去推动世界足球的进步呢。

    由于给过李宁商暗示,布拉特顺理成章的利用这一次的轰动,为华夏稍稍造了些势。其结果是非常良好的,面对未来最有潜力的市场,和华夏足球队良好的发展态势。国际足联的上层,对于给予华夏队一些优惠的想法,最终得到了默许。

    会议结束之后,布拉特便与李宁商通了电话。告知了其这一好消息,并将自己在其中起到的关键作用,予以了夸张。

    对于布拉特的关心,李宁商表示了自己最为热切的感谢。他告诉对方,世界杯小组抽签的之前,自己一定会赶到苏黎世,并将对布拉特的私人帮助,当面再次表示感谢之后。便挂上了电话。在这一刻,李宁商的心,还轮不到世界杯的排名,华夏队中场的最终名单此时卡壳了。

    由于最后一场比赛的表现,希丁克最终决定放弃郑聪明,而带戈登·陈、左自在与王楚的阵容,进军南非世界杯。在他的眼中,私人的表现差不多,但郑聪明的存在,会令其他的球员产生压力。而且相对而言,其他三人更年轻,更加的有前途。

    将名单上报到华夏足协之后,这一决定便遇到了分歧。许多华夏足协的官员都认为作为华夏近几年的队长,郑聪明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在其足球生涯中的巅峰时刻,华夏队没有理由将其排除出球队之外。

    不过在足协之中,暂时可能还没有人敢于直接对李宁商传上来的最终名单给予否决,在一番推诿之后,他们将名单又上传给了体育总局,并私下的加注了一些个人的见解。

    华夏是一个充满了排资论辈的国度。在某一时刻,苦劳往往要比功劳更加的恐怖。因为功劳永远只能是少部分人的产物,而苦劳,却是人人都可以在口中喊上一番的理由。大众效应往往在这个时刻,会被无限的放大。

    就郑聪明而言,其的实力是毋庸置疑的,长期外战的经历,其亦不仅仅只拥有苦劳。虽然李宁商亦向上级提到了为了培养未来球员的理由。但青少年培养,在华夏的足球界,向来都不是一件关键的事情。他被喊回了国内,被要求就排除郑聪明出名单的事件,向上级做一个汇报。

    于是乎,希丁克不得不将中场之争的悬念继续的保持下去,带着四个中场,赶赴了南非。在其他位置都已经确定了的情况下。中场的悬念,引发了队伍中的猜疑。对于队内的这一不稳定现象,希丁克亦感到了一丝无奈,向李宁商叮嘱了句,“要尽快。”二人在多特蒙德分手,各自飞向了自己的目标。

    关掉了投影,会议室内的灯光重又明亮了起来。作为体育总局派下来的调查员,张良并不敢对李宁商做出以上压下式的质询。相反,他反陪起了笑脸,道:“这是我们让电视台的工作人员,特意将四名中场的表现单独提取了出来,做出的专辑。说实话,我并不能从中间找出郑聪明与其他人有任何的差距,甚至在经验方面,其更是要高出一筹。但为何希丁克先生与您决定让其离队呢?”

    望着张良,李宁商心中很是有些郁闷明明是足球界的问题,却扯到了体育总局的身上。这点很是有些令他想不通。虽然体育总局的局长,还挂着足协主席的名号。但也仅仅是挂着名号而已。实际的业务,他是从来都不参与的。

    不过此时发泄自己的不满是完全没有意义的事情,相反,这更是会令他降低在上层的印象分。“我想我的理由已经通过之前的报告陈述了。郑聪明并没有表现出超人一等的表现。为了华夏足球的未来,我们决定选择另三名更加年轻的球员。”

    “郑聪明参加了十强赛,在比赛的过程中,为华夏队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这个时候放弃别人,是不是有些过分了些。这样做,是会让球员们心寒的,是会影响球队士气的。”张良依然不敢太过大声,依然选择商量的语气,笑容还是挂在了脸上。

    “这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十强赛时的参赛队员被淘汰的也不止他郑聪明一个。我们的决定只是为了更好的打好世界杯,并为下一届有所准备。总不能又如同日韩世界杯那样,赛完了,就结束了。下一届再次陷入冲击世界杯的泥潭中吧。”李宁商语气中,稍稍带有了一丝怒意。

    “那些球员都还年轻,而且都在欧洲的一线队伍中出任主力,他们的状态只会越来越好,不是吗?可是郑聪明只有这届世界杯了,难道真的还要他30多岁打下一届世界杯吗?”

    “不选择郑聪明事实上还有一个理由,通过几场比赛的观察,我们发现只要他在场上,队员们就会以他为核心,双核的战术并不能发挥其最佳的作用。最后一场战德国,这一现象尤为明显。对方只要防守他,便控制局面了。要知道,他可不是齐达内,还不能以一敌百。”

    “你们可以找所有中场的球员聊聊啊,这点我相信并不难解决。”张良依然在微笑,这体现出了他有着非常良好的耐心。

    李宁商真的有些火了,这个时候,他是应该与队伍在南非的,可是为了该死的名单问题,竟然被找回了华夏。“请问。”李宁商的声音有些大,这让张良皱了皱眉头。“您这是在征求我的意见,还是逼迫我更改国家队的名单?”

    李宁商不再理会对方有些激动的神情,继续说道:“我不清楚你们为什么一定要让郑聪明进入国家队的名单。可是我要告诉你们的是,当我接受华夏队的时候,其连通过十强赛的结果都不敢保证。到现在这段时间的热身赛屡屡创造佳绩。我相信自己的眼光,相信希丁克主教练的眼光。我们上交到足协的名单,是经过教练组仔细斟酌过的名单。这里面凝聚了大多数一线教练员的心血。请体育总局能够慎重的考虑一下我们的意见。”

    一番话,让张良坐回了椅子上。对于李宁商,他还真没有什么办法。除了官面上的原因。却是目前华夏队的战绩摆在那。球迷目前都站在他的一方,李宁商确实有与体育总局叫板的资本。

    “这样吧,我将您的建议向总局的领导在反馈一下,看看他们有没有什么建议,再与您协商。”张良公式化的说道。

    “请尽量快些。尽快确定最终的名单,将有助于平定球队内由此而产生的不稳定情绪。”李宁商追了一句。“国家队抵达南非后,我们还有很多事需要安排,与巴西,与阿根廷的比赛都需要人去安排。”

    起身,与李宁商告辞。出门后,张良便取出了电话,拨通了一个号码。

    “李宁商的态度很坚决。他在这件事上根本不肯让步。”没有任何的开场白,张良直接说道。

    电话内传来了一阵阴冷的笑声,紧接着,一个略带得意的声音传了过来。“我早就知道他会这样。有时候,李宁商就是太执着了。”紧接着,对方又问道:“足联那块现在的态度怎么样?”

    “经过煽风点火之后,许多人都认为应该给郑聪明一个机会,那些人都是有些同情心泛滥的家伙。”张良呵呵的笑了起来。

    “这事现就这么着吧。与上面如实汇报,让李宁商回南非去。这次真的谢谢你了,我给你准备了份礼物,现在估计已经送到你儿子的手上了。”

    “真是太客气了,谢谢了。”挂上电话,张良又拨了个电话给阎龙,告知自己的调查没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