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联主席》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足联主席- 第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让徐有亮对你产生失望或怀疑的情绪。还有,在此期间,您所受的压力必定会比以往要多一些。因为我与阎副主席会通过正规的渠道,为足协,为我的方案造势。作为我们敌对的势力。球迷对您可能会有所攻击。”

    “这没什么问题。”张祥龙一直保持着面上的笑容。“身在足协,没几天不挨球迷们骂的,早就习惯了。只要您李董事长未来能够带领着华夏的足球,冲入世界的舞台。这么一点点的骂名,我张祥龙还是承受的起的。”

    阎龙在一旁插嘴道:“张副主席对您很有信心。他认为你的方案是目前华夏足球唯一的,可快速提升足球整体水平的方案。我们都认为,你是目前国内,唯一拥有快速提高国家队水平资本的投资者。您在欧洲拥有众多的球员,有些球员甚至已经在当地的俱乐部取得了主力。若再加以数年的磨炼,这些球员的水平,必定是要比在国内踢联赛的球员,高出一截的。”

    李宁商愣了一下,海外球员是他目前一直想要提及,但却又没敢提及的方面。合作之前,阎龙一把将国奥队引入自己在海外的球员的愿望堵死之后。李宁商便认定了,这个话题,是自己与阎龙谈话时的一个禁忌。今日,阎龙忽然将此话题重新引了进来,是绝对出乎他的意料之外的。“华夏之前的足球,最大的弊病在于急功近利。面子工程、形象工程的思想,左右了数届领导班子的思维。十数年足球职业化,并没有给后来者以更多的资源,相反,许多资源,都在发展的中期,被消耗掉了。我的观点,要尽快的将华夏足球成绩抬上去,这也属于面子工程之一。但这是由于目前华夏球迷大量流失的状况而决定的。对于华夏足球的未来,长期而有效的培养后备力量,是毋庸置疑的必要手段。之前,我一直试图将那些国外留学的孩子纳入国家队各级球队,开一些眼界,多一些经验。但事后想想,也许是我太心急了。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还太小了。太早的得意,会消磨光他们的斗志。现在华夏的足球,最缺乏的是如同姚明一样的标志性人物。让这些孩子多受些挫折,他们成为球星的可能性会更高些。”

    李宁商此时摸不清阎龙提及自己手下海外球员的用意何在,他立刻将话题引向了足协对于后备力量培养的问题上,本着淡化对方企图的原则,李宁商率先摆出了拒绝的架势。


第十四章悬崖(三)

    第十四章悬崖(三)

    对于李宁商的海外军团,包括阎龙在内的所有足协领导,都曾经仔细的观察过,甚至让足协专门的部门,做过相应的调研报告。李宁商所采用的这种模式并不是一种创新,在他之前,许多俱乐部,甚至早期的足协,都进行过此方面的尝试。但效果并不明显。此前的健力宝青年队,包括各个俱乐部的海外留学军团。最终都以平淡而告终。

    但李宁商做的比任何人都彻底。虽然这些海外球员,绝大多数都被打上了世唐俱乐部的标签。但李宁商仿佛从来就没有打算将这些球员带回国内的意愿。最优秀的球员,直接与海外的俱乐部签了约。稍具潜质的球员,亦被安排到了欧洲的二、三流联赛,磨炼技艺。只有那些适应不聊欧洲生活的球员,才会被带回国内,接受世唐俱乐部的考核,然后纳入世唐球队的编制。这简直就是烧钱的行为。

    阎龙正是从李宁商的这套球员培训体制中,看到了李宁商对于足球的执著。而他本人亦对李宁商手中的这批后备力量异常的眼热。之前,他曾经多次拒绝李宁商试图将这些球员送入国家队的想法。那是由于,这些球员只属于李宁商。取得什么成绩后的光环,也绝对不可能凌驾到他们足协的头上。为竞争对手做嫁衣的事情,他阎龙是绝对不会做的。

    但此时事情又发生了变化,阎龙与李宁商已经成为了合作的伙伴。阎龙期望在自己离位之前,将李宁商的海外体系,纳入足协的范畴之内。为自己的政绩,添上闪亮的一笔。他笑着说道:“李董事长的这番话说的实在太对了。华夏足球目前几乎已经到了青黄不接的一个阶段。各个俱乐部虽然都配备了二三线队伍,但却远远不能满足竞争的需要。我个人认为,若是能够将您手下的这些海外后备力量,纳入宣传的策略,必将可以推动您的进度。徐有亮对于后备力量的建设,没有太多的涉及。而您在此方面,已经积蓄了丰富的经验。我想,徐有亮经受我们越多的压力,他对于张副主席的依赖便会越大,张副主席的工作,便越容易开展。”

    “若是可能,最好挑选些无关紧要的职位,让予徐有亮,这让,我就更容易迷惑徐有亮的视线了。”张祥龙并不清楚阎龙话语中的另一层用意。不过作为最为密切的利益结合体,顺水推舟的事,他还是要去做的。

    李宁商拿了一杯茶水,细细的喝着,仿佛是在品味着茶中的香味。他仍然不明白阎龙的用意所在。但对方忽然的热心,却不得不令他有所怀疑。与阎龙的合作,也只是一个利益的结合体,随时都会有分手的可能。在未确定对方真实意图的情况下,李宁商实在不敢将自己手中的牌,随便打出去。海外球员对于李宁商而言,绝对是一个强势的武器。香港足协为了那二十几名球员,甚至搬动霍老为说客,向自己索要。在没有确实可得利益的情况下,李宁商是绝对不会,将这张牌打出来的。阎龙的话听起来是很有道理,但并不能吸引李宁商就这么轻易的抛出。

    “您认为我们应该怎样宣传这些海外的球员,可以对徐有亮造成最大的压力呢?”李宁商试探道。

    “我们可以先挑选几名最为优秀的海外球员,比如您在阿贾克斯的那名球员。通过中央电视台,为这几名球员,做些专访。让国内的球迷,对他们有所了解。说实话,国内许多球迷,对于这些小球员,并不是很熟悉。然后我们便可以静等国奥队此次的奥运会之旅。一旦国奥队的战绩不佳,我们便可以安排一场国奥队与这些球员的友谊赛。只要他们能够获得比赛的胜利,便可以扭转球迷们失望的情绪,同时给您第二阶段的计划,垫上一块厚厚的砖石。”

    “这样做的结果确实对我门第二阶段的计划很有利。但对足协的冲击好像也很大。我们已经是盟友了,这种损害你们形象,为我造福的事情,我是绝对不会做的。”李宁商面上说的义正严词。心底里,他默默的等待着,等待着阎龙将他的底牌摊给自己。只要对方认为此事可以给其带去相当的利益,自己不断的拒绝最终是可以迫使阎龙将心中的想法给说出来。

    “为了华夏足球的未来,颜面上的损失算的了什么。”阎龙依旧保持着自己正义凛然的态度。“不过。”他话锋一转:“您也是有办法让我们光荣的离去的。只要您愿意,之后将您的海外球员培训计划,纳入足协的试点项目。让我与张副主席体面的离开就成了。”

    笑了笑,李宁商并没立刻附和对方的提议。他在心中高速过滤着,答应此事后可能对自己产生的不良因素。任何事情都会有利、弊两个方面,若利大于弊,则要行之。反之,则不能。考虑了半天,李宁商认为,此事的实施,唯一能损害自己的,只是少了些名声,为他人的离位加些光环。对于这点,李宁商倒不是太过在意。点点头,他道:“这点应该没有什么问题。不过我需要予具体操作此事的人有所交待。三天内我给您答复,您看可以吗?”

    在内心中,李宁商事实上已经同意了此事的操作。双方既然成为了合作者,给予对方一些甜头,也是必要的。正如阎龙自己说的那样,对方都是已经要走的人了,李宁商觉得对要离开的人好些,也是有必要的。不过做事一向谨慎的他,依然认为,与自己的智囊团商量之后,再做决定,是比较稳妥的方式。

    推脱与拖延的区别,阎龙还是能够分辨的出的。他与张祥龙二人相视一笑。便又与李宁商话起了风月。三人见面最主要的目的,是将张祥龙拖出水面,确立同盟的三人核心地位,同时商谈下一步的策略。而关于体面离位的问题,则只是一个附带。成是惊喜,不成,对于阎、张二人来说,也不算什么太大的问题。正事之后话风月,则是男人之间的交际手段。许多人都认为,男人可以一起外出泡妞,是关系到达一个层次的体现。这等于是将自己的一个小辫子,交到对方的手段。如同李宁商与阎、张二人的这种利益小团体,相互抓着点什么,心里都会感到心安些。

    徐有亮最近的应酬很多。他很担心到嘴的肉,再次飞掉。所以在奥运会开幕前的这几天。他将自己全身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对上层领导的交际中去了。每天,他都会抽出一点点时间,以倾听手下向自己汇报相关的工作进展情况。但每天得到结果,都令他极其的不满意。足协中安置的人手,显然不能与阎龙为首的大势力相提并论。虽然他们都已竭尽全力,但一个个看着熟透了的岗位,徐有亮就是争取不到。要么被李宁商安置了副手进去。要么在岗的领导,拽都不拽他。

    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徐有亮再次请出了张祥龙,要求对方可以帮助自己,去谋取一些职位。为了坚定张祥龙的决心。徐有亮甚至带着张祥龙,参加了一些社交的饭局。给他介绍了一些在位的领导。徐有亮每每在饭局后,向张祥龙暗示,刚刚在座的某某领导,对其的未来,很是有帮助。

    这招显然起到了效果,张祥龙很快,就帮助徐有亮在足协内部扳平了局势。虽然他并没有为徐有亮,带来实质性的结果,但据徐有亮在足协内部的暗线汇报说,阎、李二人扩张的速度明显放缓了,足协内部很多人,都重又采取了观望的态度,决定等待确切的消息出来之后,再选择自己最终的归属。就这点而言,徐有亮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