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我为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春秋我为王- 第1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的胄已经不翼而飞,被蒸发得有些枯萎的总发在夜风中飘拂,浑身乌黑发亮的甲衣沾满了灰土。



  但,这却丝毫不影响众人眼中,他如天神一般伟岸高大的身影!



  赵无恤睁开了眼睛,晃了晃满头的灰土,嘴角露出了一丝微笑,口中说起了无人能听见的轻言细语:“鬼神之力?其实,只是初三化学课上,演示的面粉爆炸实验而已……”



  狭小空间里,当粉尘悬浮于空中,并达到很高的浓度时,一旦遇有火苗、火星、电弧或适当的温度,瞬间就会燃烧起来。



  粉尘先发生燃烧,燃烧释放出的热量迅速传给附近悬浮的或被吹起的粉尘,这些粉尘受热后使燃烧循环进行。随着每个循环的逐次进行,其反应速度逐渐加快,通过剧烈燃烧,最后形成爆炸,其威力不亚于炸弹。



  赵无恤前世是化学渣,也不看穿越小说,什么火药配方,也只记得硫磺、硝石、木炭,比例早就忘得一干二净。



  但这化学课上的小实验,他倒是记得清清楚楚。前世时,类似的新闻报道数不胜数,他记得穿越前,某地的面粉加工厂就来了这么一出。



  人都是被逼出来的,当手边没有太好的御敌法子时,赵无恤便想到了这一招。刚好成乡就是制作这东西的中心,虽然目前产量不多,但库存却不少。



  想到这时代的迷信,以及战国时田单火牛阵借助怪力乱神,就能造成敌人的巨大惊恐。他便死马当成活马医,在墙内备下横阵作为御敌的“正”道外,也以麦粉爆炸作为御敌的“奇”道。



  当然,这也得看老天帮不帮忙,恰好今夜一直是吹吹停停的南风,而对面的兵卒好死不死恰好钻到了狭小封闭的门洞内。所以,说成是天帝鬼神助他,也并无不可。



  赵无恤这边嘴唇微动,周围的成乡众人看起来,像是在和看不见的神明说话一般。不少一年前经历过社庙公议,站队表决冬种和代田法的国人,便想起来了。



  “当时,君子确实是向鬼神献上了卜辞,被本地的山鬼、水伯选中了,认可了!”



  他们望向赵无恤的眼神,越发崇拜。



  此刻,处于爆炸外围,只是被气浪轰翻的进攻者们,也从震惊中反应过来,每个人眼中不由浮现出极度的恐惧。其实,方才发生的爆炸只是雷声大雨点小,死伤者,不过十多人。



  但这是一种他们从来不曾见过,甚至连听都没听过的力量,方才对面只是射了一箭,居然能引发如同雷泽雷神发怒般的炸响。然后就有人莫名其妙惨死,是吾等冒犯了本地的山鬼、水伯么?或许这根本就是天帝、雷神的惩罚?



  所以,范、中行氏还剩下的五百余人,都被吓得惊骇不已,联想到赵氏庶子以童男童女之血炼制瓷器的可怕传闻,他们的士气更是瞬间降到了冰点。



  因为无知,所以恐惧,他们中的部分人,真的以为是天降神雷。便哐当一声扔掉了手里的兵器,跪在地上,五体投地式嚎啕忏悔,朝各种神灵祈求原谅,甚至有向赵无恤磕头的。



  要是对面的那位总发君子再射上一箭,那还了得?正这么想着,却见他真的开始摸腰后的箭壶,箭壶空了,便开始低头寻找地上的箭矢,还欲再射!



  大部分人立刻起身,惊慌失措地狼奔豕突。



  什么后退着戮于社,什么其家眷徙为城耐,都无所谓了!



  只要逃离了这道充满死亡气息的墙垣,这个雷神降世的惩戒之所就可以!



  所以墙外的豫让远远见到,如同被灌了开水的蚁穴一般,从被彻底荡平的墙垣里奔逃来无数兵卒,完全丧失了胆气,只知道逃跑。



  恰逢此时,那座在摇摇晃晃中坚持已久的望楼也撑不住了,歪歪斜斜地砸倒下来,正中他们头顶,又引发了一阵惨叫。



  至此,中行氏的五阵,“前拒”彻底崩散,“前锋”先是被爆炸冲击,又挨了倒塌的墙垣望楼,像是被天神持巨锤砸过一般,七零八落。后面的三阵也匆忙后撤,范氏那些殿后的徒卒更加不堪,如同逃寇般跑得到处都是。



  豫让看得目瞪口呆,半天没回过神来。



  “若赵氏君子真有这等能耐,那我方才跳崖遁走,自以为得计,可在他眼里岂不如同笑话一般?莫不是故意放我离开的?”



  而中行黑肱和范嘉则两眼失神,跪在地上,口中喃喃说道:“这小邑为何如此邪门,他赵无恤难道真的是祥瑞加身,连天雷都引下来了!?”



  他俩对视一眼后,不由得打了个寒颤,大声喊道:“鸣金,撤!快撤!”



  ……



  与此同时,赵氏下宫,一脸焦急的虞喜身上全是山石和荆棘的划痕。他跪在地上,面对阴沉着脸的董安于、邮无正、尹铎、傅叟四位大夫,高高捧着晶莹洁白的昆仑玉环,口中言道:



  “小人来时,情形便是如此,如今成乡或许已经遭到围攻,君子言,是胜是败,他心中也没有把握。还请诸位大夫发兵救之,不需太多,只用一旅,定能全歼来犯之盗寇。”



  “盗寇?吕梁的群盗……”傅叟惨然笑了笑。



  董安于言道:“若是间谍之报无误,那山中的群盗,正是中行氏布置多年的偏师,老夫不信,这背后没有他们的影子。”



  尹铎叹气道:“也少不了范氏,局势如此紧张,主君又还未醒,若是新绛附近六卿真的全面开战,后果不堪设想。”



  邮无正也在思索,若是赵氏的掌舵人赵鞅去世,或是不能理事,至少一半的赵氏小宗和领地便会阳奉阴违。在这种情况下交战,赵氏几乎是有败无胜的。



  “所以,成乡的得失,关系到下一步的局势,吾等不可不救!”最后,还是董安于站起身来,做出了决定。



  只希望赵兵过去时,一切还来得及。



  正在众大夫商议着要派多少人去驰援,要留多少人守备下宫的时候。距离这里数百步外的偏殿内,一阵猛烈的风吹开了殿门,卷起了帷幕。



  在赵鞅跟前守夜的季嬴揉着眼睛惊醒过来,看着闪烁不停的灯烛,心里也扑通扑通地跳个不停。(未完待续。)
第216章 秋日之阳(一)
  季嬴刚才又做梦了,梦到那个尚在襁褓中的她,手里紧紧攒着晶莹洁白的昆仑玉环。她只敢躲在母亲的怀抱里,埋头闭眼,不敢看惨烈的战场和血腥厮杀,因为那血海里的,正是浑身是伤的赵无恤……



  “只是梦,无恤说过,他只去一夜,不会有事的。”



  她咬了咬红唇,深呼吸了几口气,在守卫在外的黑衣侍卫过来前,便将偏殿的门关上了。季节有些反常,今夜的南风,特别的大。



  门扉合上后,原本如同她的心绪一般闪烁不定的铜架灯烛,也渐渐稳了下来。



  季嬴踱步过去,将一件秋衣披到趴在病榻前入睡的乐灵子身上……她在休息了半宿后,又开始没日没夜地陪着季嬴,照看父亲赵鞅。



  随后,季嬴曲身坐到了赵鞅的病榻旁,为他掖了掖被角,口中喃喃地说起了自己的担心。



  “父亲便像是赵氏的大树,为女儿遮风挡雨了十多载,这一年里,无恤的努力,女儿都看在眼里,但还不够。若是父亲不在,无恤恐怕不能彻底掌控局势,真不知到时候,宗族要如何支撑,女儿或许又会像浮萍一般,没了去处……”



  就在这时,她却发现,晋国上军将那只往常由她擦拭干净,稳稳放入被下的左手,却不知什么时候伸了出来。



  季嬴不可思议地揉了揉眼睛,却只见那手掌已经紧紧握成了拳,仿佛在与命运抗争一般!



  ……



  成乡。



  墙垣外的敌人开始撤了,鸣金声敲得十分匆忙。



  乡内的众人却不让他们走的轻松,在赵无恤的号召下,紧随其后,他们列阵小跑,追逐残敌。



  虽然古军礼上说“古者逐奔不过百步;纵绥不过三舍 (九十里 )”。但现如今是“礼乐崩坏”的春秋季世,这规矩几乎没有军队会遵守,更何况对方可是该杀该死的“盗寇”。



  但对方五阵,只残了两阵,其余三阵还保持着完整的建制。退回粟米地里后,护着他们的指挥者,开始时还稳稳慢行,到最后越跑越快,大队扬尘而去,只留下满地尸体。



  成乡众人经过一夜鏖战,已经疲惫不堪,追出墙垣后,只来得及或杀或俘了数十散乱残敌,其他人,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朝山下撤去。



  等到视野内的敌人已经消失,扬起的尘埃也落地后,成乡兵卒们都有些失神。



  阵列里有人喃喃说道:“胜了?”



  “胜了!”他们爆发了一阵欢呼,有人忍不住哭出声来,他们庆幸活命,也为死难的亲友邻居哀伤。期间夹杂着部分人的哈哈大笑,这是众人从未经历过的生死关头,极度的紧张之后的放松最容易让人情绪失控。



  “会不会杀回来?”等到情绪稳定下来后,部分国人、野人还是心存忐忑,方才那些如雨一般的箭矢,让他们死伤惨重。



  “谁敢回来!?”田贲的大嗓门却叫了起来,他的手夸张地一挥:“只需要君子一个天雷,此辈皆为粉末!”



  众人想想也对,顿时都松了口气,随后看着赵无恤,又发出了一阵阵欢呼声。



  “君子万胜!”



  每个人都在高举双臂呼喊,眼中充斥着狂热的崇拜和仰望。



  从赵无恤在山道上遇袭开始,到入夜后的成乡攻防。敌人总计上千人,名为盗寇,实则精锐族兵,有强弓过百,甲士前驱,最后连晋军最强悍的“魏献子方阵”都布出来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