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神做官》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土地神做官- 第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书记怎么会……”

    “这次推广,其实是市农委搞的项目。”方心怡也不瞒他,轻蹙眉头,苦笑道:“按市农委的意思,还想全县推广呢,于同书记没同意。”

    原来市农委同样有三产,北澜农业服务公司。这个农业服务公司除了麦公司、肥料、农药外、农机具外,最后和南方某公司合作,搞了个推广蚕桑项目。

    南方某公司提供蚕种、桑种,农民养蚕出茧后,承诺按照国标,只要合格的合收。

    市农委不知是穷得发疯,还是急欲出成绩,没经过调研,没和县里吹风,就要在全市推广。后来不知有哪位通天人物插个嘴,就变成先在各县搞几个试点,如果效果好,再推广。

    齐山县委书记傅于同,是个有实干精神的,接到市里通知,虽知无法拒绝,但总不敢把摊子铺大——蚕种、桑种都不是免费的,相反据说是最新品种,价格还挺高。除此之外,齐山县从来没有什么养蚕植桑的历史,市农委就要派出农业技术员,搞培训、指导,这也是一笔花销。

    这些费用,市里不补贴,县里也拿不出这部分费用,只有委屈农户出了。

    傅于同还是比较同情农民的。虽然大政策、大气候他不能抗拒,但至少可以在份内,为农民减轻点负担。

    所以,经过思考后,傅于同决定在两个乡搞试点,一个是地理环境好、有水有田的柳湾乡,另一个就是坐落在山中腰,缺水少田的云台乡了。

    如果这两个乡都能搞成,那就证明,蚕桑产业,是可以在齐山县推广的。

    当然,如果有不同的结论,那么傅于同也有思想准备,哪怕两个乡全失败了,所造成的损失,也不是承担不起。

    日后要有人说话,傅于同也有反驳:试验总有失败的,总不能因为试验失败,就说明工作有失误吧?真要不经过试验,而强行在全县推广,最后造成巨大损失,这才是真正的失误、渎职。

    储茂荣了解了来龙去脉,心里就有了底。问道:“方县长,县里决定在我们乡推广多少户?”

    “100户左右吧,柳湾乡是150户到200户,每户1500株左右桑树。”

    这些数据,来之前农委和绿野公司的人都向方心怡汇报过,所以她心里有数,张口就来。

    见储茂荣有点不明白,知道他对这些不懂,就解释道:“一亩地能种3000棵左右桑树,所以每户出半亩地,对农民的负担也不太重。”

    储茂荣在心里暗自盘算了下,觉得在用地方面不成问题,又问道:“蚕、桑是什么个价?”

    “呵呵,这个我也不知道,等下会有专业人员为你解答。”方心怡见主要目的达到,站起身来,“我告诉你啊老储,这事县里没补贴,你们要克服困难,多做做农户思想工作。等蚕茧卖上钱,农户就会理解政府的苦心了。”

    信你才怪!储茂荣老奸巨滑,却不会傻到去对抗县委书记。只得含笑应允。

    “走吧,休息够了,开会去,统一一下认识……这个王土地做事靠不靠谱?”

    “没问题,王土地同志来我们乡时间虽然不长,但做事很踏实,也肯耐下心来钻研,前一段时间还扑到驻村点,研究发展经济致富呢。”储茂荣不阴不阳地表扬了王土地一番,两人并肩出了门。

    王土地进入会议室时,突然想到,这还是自己第一次进会议室呢!

    方心怡坐在会议室首位,左边是她带来的人,右边是储茂荣、白振杰,其余人依序就坐。

    韩延超坐在旁边,算是记录员——无奈苟凤莲的字实在是拿不出手。

    会议室原本还有点窃窃私语,方心怡默默地放下茶杯,原先还有点柔婉的脸,一下子变得庄严、神圣起来。象是感受到了方心怡的气场,短短十来秒内,整个全场变得鸦雀无声。

    储茂荣见人来齐了,就咳嗽了一声,开口道:“今天,方县长来我乡指导工作,检查春耕情况,并给了我们很好的建议和意见……下面请方县长讲话。”

    开场白后,方心怡接过话筒,微笑着赞扬了云台乡党委、政府,就春耕工作在提出表扬的同时,又指出部分不足。

    这就是工作,总没有十全十美。领导的九分表扬,必然有一分批评。虽然这一分批评很小,有时候甚至是鸡蛋里挑骨头,但却必不可少。

    不如此,就无法显示领导的高水平,不如此,就无法展现领导的宽仁之风。

    瞧,你们的工作还是有不足的,不过成绩是主要的,大方向是好的,那我也就不计较了。

    储茂荣以下,无不手里握着笔,连连点头,微笑相应,谦逊之极。偶尔听到方县长讲出个“一二三”来,立即埋头奋笔疾书。

    偏偏王土地只带了一双耳朵来,趴在桌上似听非听,方心怡看了心里就有点不痛快。

    和储茂荣密谈时,方心怡已经知道,将来的农业项目,云台乡的负责人就这个新来的王土地。所以也不好说什么,只有装看不见。

    “下面,按照于同书记指示,我讲一讲这次在全县推广蚕桑试点工作。”

    ……

    “什么,一棵桑苗要一块五?那1500棵要……”胡二能一听王土地的介绍,急得就青筋乱跳。

    “2250块。”范兵心算快,马上给出了答案,却是苦着脸道:“王乡长,这还是一半的价格?”

    “嗯,绿野公司说,等秋天蚕茧卖上去,再算另一半的钱。”

    “那就是一棵3块钱。蚕是300块钱一张,3张就是900块。这什么都没看见,就要出三千多块钱?”胡二能算是听明白了,把个脑袋摇得乱晃,“老子不干!老子把房子卖了,也不值3000块啊!就算按你说的,卖了蚕能得钱,能得多少?”

    “得多少,我也不清楚啊。”王土地郁闷地叹了口气,“蚕茧挺值钱的,估计多少能赚点吧?”

    范兵心细,在心里盘算良久,开口道:“王乡长,按说你的工作,我们支持,没二话。不过这费用实在太高了啊!搁我们村,五十来户,估计只有四五户能掏得出三千块钱。要是再加上化肥、农药的钱,那基本上就没人能搞得起来了。”

    “搞不起来也要搞。”王土地怒了,心道老子刚刚负责一个项目,你就给我摞挑子,当我不会治你呀?

    “我告诉你范兵,这事老子既然应承下来,你是干也得干,不干也得干……钱的问题,马头湾不是有矿吗?咱们先采点,卖掉后不就有钱了?”

    范兵苦笑起来,“王乡长,采矿哪是说采就采的?不机械,靠我们镐挖肩挑,一个月能采出多少?没采矿机械,谁也采不了。”

    王土地听了这话,嗒嗒嘴,没说话。

    没钱,什么事都别想办。俗话说“皇帝还不差饿兵”呢,贵如皇帝,想办个事也得花钱。虽说王土地以神仙之能,尤其是钻地找宝贝那更是专业、本行,可是也不能明目张胆地用纳芥运了矿石,没声没息地卖掉,然后回来掏出票子:“喏,这是你们采矿的钱,大伙儿分分……”

    范兵和胡二能面对面蹲着,也不知道王土地在想些什么。



………【十九 项目启动】………

    上车请买票!

    ————————

    马头湾村的村长叫马军,个头挺高,瘦削的身材,一看就是个精明强干的。

    范兵上次,根据王土地吩咐,找了马军喝了顿酒,将挖矿的事说了。马军倒是干脆,说一年几百块也不要提了,那个矿是废的,你们要真挖,就雇我们村的人,算是承包费了。

    中间王土地没提这事,采矿机械也没到位,范兵也没动。

    这次,王土地将范后和马军找到一起,就是要摊牌了。

    “马头湾村出60户,金家口村出40户。”王土地挑明了讲,“每户买蚕种桑苗的钱,我来出。算是我借的,等以后卖了茧,再还。要是赔本了,我就一分不要,干不干?”

    谈话是在马军家进行的。马军是个豪爽的汉子,和范兵喝了顿酒,就有了交情,彼此还挺对眼。

    听说王乡长要过来谈推广农业项目的事,马军还有点不乐意。明摆着嘛,乡里是想不办事就花钱。有成绩全是乡里的,有风险就是是农户自担了。

    天底下哪有这样的事,欺负我们农民都是傻瓜么?

    其实,天底下这事还真不少。政府又不是骗子,不过是决策失误而已。作为宪法中载明的国家主人之一,应当有点为国分忧、为政府解难的觉悟吧?

    桌上也没什么好东西,大盆腊肉炒大蒜、酸汤鱼、咸蛋,炒个鸡蛋、拌个黄瓜,再配上一盘子鲜嫩的花椒芽,打几斤红薯酒,几个人吃得满头大汗。

    一听王土地这么说,马军倒楞住了。好半天才反应过来,迟疑地道:“王乡长……你说的是真的?”

    “嘁。”王土地都不拿正眼看他,“我钱不拿出来,你们不动,还能吃亏不成?”

    “不过这100户,一家就按3000算,也是30万呐。”范兵眉头紧皱,30万别说是96年,就是十年后,也不是说拿就拿的。

    “你们只管把人安排好,地也准备好,钱的事,说了别操心。”王土地颇为不满地瞪了范兵一眼。

    真是的,瞧不起神仙?好不容易想办点事,就这么滴不信任我?

    王土地心里还发了狠,老子一定要把这件事做得漂亮,不仅答应了白振杰,而且自己也要对这两个村100户农民负责吧?

    事情很快就定了下来。席间还谈了采矿的事,马军很爽快地答应,将铅锌矿所在的一片地,约摸30亩地,无偿租给了王土地。

    “我不能租。我来找个老板投资吧。”王土地很认真地道:“我是公务员,怎么能经商?”

    夜里,从云台乡政府大院里飞出了一个影子,很快到了铅锌铅所在地。

    王土地使了个“钻地诀”,一下子钻入了地底。

    穿过厚重的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