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黄天化为什么不直接到武成王的府上与自己的父母相认,却是要用这种方式救自己的母亲呢。
这是因为他知道黄家归周乃是必然的,在黄天化的心中,天道可逆,但民心不可逆。商纣无道,民心尽失,它的灭亡是注定的,所以黄家一定要反出五关,或者只能是成为纣王的陪葬品。
所以黄天化今日暗入皇宫,只是打算暗暗救下贾氏和他的姑姑黄妃,却又要给黄飞虎制造一种假象,使他在盛怒之下,去投奔西周。否则黄家世代忠心耿耿,又岂能反出朝歌。
黄天化以两个自制的木偶人,代替贾氏和他的姑姑黄妃。却让她们隐在暗处,看到了纣王要对她们做的事。事实的发生正如,黄天化所知道的一样,在妲已的设计下,纣王欲对“贾氏”非礼,在黄天化的控制下,“贾氏”跳下了摘星楼,而随后赶到的“黄妃”也被纣王摔下了楼。
此二人看到这里,虽然知道这是不真实的,但对纣王性情的了解,还是让二人感到:若是真的她二人出现了,也只能是这个结局。心中只觉得黄家为大商所出的力,所流的血,都是不值得的。而黄妃的心中对纣王的绝情,更是感到难受。
两人正难过之间,忽的就觉四周景色一变,两人却是已不在皇宫之内了。同时,也看到自己的面前出现了一个年青人,只见这年青人与黄飞虎却有几分相似,但是又多了一些飘逸。不由的对此人就多了几分亲近。
贾,黄二人正要寻问此人来历,不想眼前之人却是倒身下拜,口中说道:“孩儿黄天化见过母亲,见过姑姑。”
贾氏听了,只觉心喜异常,不过还是感到有些难以置信,但是看到黄天化的相貌,却是信了。不由的垂泪道:“天化孩儿,这些年,你到哪儿去了,让为娘好生担心。”一旁的黄妃也是不由的落泪。
黄天化就把被带上紫阳洞学艺的事说了一遍,完了又说道:“这次是知道母亲和姑姑有难,特来相救。”
贾氏听完黄天化的叙述,也感慨道:“非是我儿学得道术,只怕你我母子将阴阳相隔了。现你既回来了,且与母亲一块回家,我们一家团圆。再问你父此事该如何处理。”
黄天化却道:“孩儿现在不能回去,母亲和姑姑也不能回去。”
贾氏一楞,不由的问道:“这却是为何?要知你父乃是当世豪杰,我们不回去,他定会认为我与你姑姑已被害,依你父和你几位叔叔的性情,到时,只怕会闯出大祸。”
天化听了,只微微一笑道:“我父知道了此事,想必会反出朝歌,去借兵来为母亲和姑姑报仇。”
贾氏紧张道:“想我黄家七世忠良,不能为了两妇人,而做出大逆不道之事。天化我儿还是快与为娘的一块回家,阻止你父闯出大祸。”
天化见了,道:“孩儿在深山学艺多年,拜的是有名的仙人为师,曾听师父说过,商纣无道,气数已尽。我黄家如果要做大商的忠臣,只怕将来会有灭族的大祸。不知在母亲心中,是我黄家人的性命重要,还是忠于商纣重要?”
贾氏也是女中豪杰,听了儿子的话,既是仙人有言,当不会有错,想到自己的夫君,儿子,又想到今日纣王的无礼。遂点头道:“自是我黄家人的性命重要,罢了!罢了!就听我儿的安排了。”
说完又看了看自家的小姑,虽没言语,但是黄妃还是明白自家嫂子的意思。黄天化也在看着她,看她是何打算。毕竟她与纣王乃是夫妻一场。
黄妃见了,叹口气道:“他既不恋夫妻之情,那位西宫娘娘却是已被他摔死了。从此世上只有黄家之女---黄飞燕。”这话自也是表明了态度。
通过二人的话语,黄天化知道她们已经下了决心,为免这二人心中后悔,于是将她们带出了朝歌,找一安定之地,住了下来。同时,却密切的注意着朝歌的动静。
却不知道当他做这一切时,火云洞中有人长叹一声道:“这小子真不让人省心,若不是你我一直在关注,他岂不是要闯出大祸。”
又有一人接口道:“这不正是说明此子重情义吗?不过他也算机智,没有阻了大势,否则你我也无法为他掩蔽了。”
事情的发展正如黄天化所知道的一样,武成王黄飞虎在午门与纣王一场大战后,反出了朝歌。闻太师征东海奏凯回兵后,就驱兵追赶,并令青龙关、佳梦关,临潼关三路追击。黄飞虎方到临潼关百里外的白莺林,见四面人马俱来,思想不能逃脱,不由的长吁一声。
且说黄天化看到这里,知道自己要出现了。因为原书中是由师父出的手,但是现在师父的法宝都在自己这儿,不知还会不会出手。而黄家的事,却又不能不管,这可都是自己的亲人啊。
于是黄天化与母亲贾氏稍做交待后,就离开了此地,驾黑虎直奔白莺林而来。正行间就见远处有一道人缓缓而来。黄天化定睛一看,非是别人,乃是自己的老师清虚道德真君,天化忙上前行礼,言道:“弟子黄天化见过师父。”
清虚道德真君命其不必多礼,见天化坐骑不凡,同时黄天化的修为又突破到了金仙之境,知黄天化必有奇遇。也为自己的徒弟有此福缘而高兴。不过真君也没有问,此时还不是叙话之时。见到黄天化的到来,心中却也有几分难过,暗道:天化啊,你不该来啊!为师命你下山就是为了让你避开封神大劫,不想你却自己送上门了,难道真是天意不佑我青峰山一脉?
不过清虚道德真君乃是大罗金仙,心境修为却是不凡,片刻后定下了心神道:“徒儿不必多礼,你来的正好,为师我正为此事而来。这下方有武成王反商,被四路追兵阻截,正需你我师徒相助。天化,你可取出混元幡,待为师助他们一助。”黄天化听了,取出混元幡,交给了清虚道德真君。要知用混元幡将人移走,不仅需要的法力颇多,更要能精准的操控此宝。虽然黄天化修为大进,但是要想一次移走这三千人,还是有些困难的,故清虚道德真君要自己动手。
——
………【第十六章】………
黄天化和邓姓老者都有意一试对方身手,于是就走出了石洞,来到了山前的平地上。
两人相对而立,都不敢对对方有任何的轻视。特别是黄天化,当知道对方是武道高手后,更是生出了强烈的斗志,也加了几分的小心。虽然对方曾中过邓婵玉的五光石,但是并不能说对方的修为不够,要知道那五光石孔宣都不曾避过。
只见黄天化手一翻,飞雷枪就出现在了手中。老者是识货之人,一见就知此枪不凡,却是道了声:“好枪!”
老者也取出了自己的兵器,这是一把样子很普通的刀,不过,黄天化却是看出了此刀并不寻常。同时间,当这把刀出现时,黄天化的坐骑墨玉虎却是发出了一声低吼。
黄天化仔细的观察,通过自己的炼器知识却是知道为什么会感觉这把刀不普通了。原来,这把刀乃是以活物炼制而成的,乃是一件灵器。
老者发现黄天化如此观注这把刀,道:“此刀名虎魄,乃是我以一只修炼千年的虎妖炼化而成的。”
这还是黄天化第一次见到这种兵器,能够炼化千年虎妖,更是证明了此老的强大。同时黄天化的心中想道:以后有机会以,自己也要炼一柄这样的神兵。只不知武修炼化的和法修炼化的有什么不同?
不过片刻后,黄天化就收摄心神,要全力的投入到比试中去了。
两人这一提升气势,让周围的气流变的有如实力般,强烈的冲击让两人的袍服无风自动。
黄天化眼中神光暴现,飞雷枪枪倏地爆开,变成满天枪影,将老者罩在了其中。老者缓缓出刀,一刀向黄天化击去。
他的动作慢至极点,但偏偏黄天化却知道他这一刀的速度实不逊于他迅比闪电的飞雷枪。刀枪相击,满天的枪影刹时间消失无踪,至简破至繁。
出招不利,但黄天化神色不变,猛然间,却是将出枪的速度又提高了几分,长枪疾点,只听见呼啸的声音,却是再不见一丝枪影。
老者见此,也不由的动容。这等枪速太快了,再以方才的招式去应对,却是不可能的了。猛然间,就见刀光闪烁,老者却是以快对快,展开了对攻。两人之间的这一番交手,都有痛快淋漓之感。
战至酣处,黄天化就感到枪意源源不断,妙招不断的呈现。而老者也感到了压力的增强,刀法一变。竟是越来越慢,但是刀身之上,却是出现了白色的光芒,这光芒渐渐的增长,却是吞吐不定。此乃是刀道的极高境界方能修出的刀罡。
此招一出,黄天化就感到被压制住了,不由的在心中暗道:武修,果是不凡。却也知道再比下去,也没有用了。除非自己用法宝乃胜过对方。
不由的大喝一声,道:“接我最后一招。”却是将身一纵,用出了自己领悟不久的人枪合一之术。
老者听到黄天化所言,就知道这一招的威力不容忽视。再一看,不由的大吃一惊,却是用出了御刀术。
顿时,两道人影冲天而起,撞在了一起。一声轰鸣之后,又分了开来。此时的二人都有些狼狈,不过并没有受伤。这还是此二人的修为高,能控制住自己的招式的缘故。
两人这一番比试,都有种受益匪浅之感。却是又回到了石洞之中。毕竟这二人都需要调息一番。
这一番调息,却是已经到了深夜二人才醒来。醒来后,都感到经过了这一场比试,对自己境界的提升是有好处的。
黄天化想起了一事,对老者道:“以武修的实力,若是再用上法修的法宝,那将会是多么了得啊?”
老者笑道:“武修是不用法宝的,对于武道来说,法宝乃是外物,用得太多,不利于进军无上武道。再者说,控制法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