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扭转乾坤之肥女翻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扭转乾坤之肥女翻身- 第4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青石铺就的甬道轻轻走过,我始终作为旁观者隔着一层厚厚的障壁游离在外,自由的远远观望着新后意气风发的在朝堂之上翻覆,而那个男人总是一脸爱怜地唤着她“媚娘”,奉上皇权恣意娇宠着这个比自己还年长的女人。

    他不知道自己精心眷养的不是猫,而是一头能噬人的虎。

    大雪覆盖了整座皇城,女人在雪地中悄无声息的踱着。

    蓦地,她停下脚步,尖尖的指甲掐紧了细白的掌心。

    在不远处,那个男人站在那座破旧的颓房前,隔着门上的孔窗朝里面呼唤,“是淑妃吗……”

    里面随即传出隐隐的哭声,“皇上,是皇上!皇上,你终于来了……”

    他不禁恻然感伤,那个瘫坐在屋内的女人到底也曾是自己忘情恩爱的妃子。

    新后的指甲越掐越紧,而后猛地松开,她面无表情的看着皇帝向门内人许诺,会接她出去重做安排。

    等皇帝一行人浩荡的走出废苑,她拢起袖子也跟着缓缓离去。

    临去前,女人突然转头冷冷地睇了这凄清宫苑一眼。

    我退开身,已无声的预知了淑妃的结局。

    那时的光阴仿佛是不断被卡住的齿轮,颤悠悠地转着,日子如行云流水般不紧不慢的流逝。所有深宫内苑的明争暗斗大都赶在明个儿天亮之前就顺心的蒸发,不留痕迹。

    冬季的最后一场雪将近了,我又来到了废苑。

    白晃晃的雪地上盛放着一地刺眼的红,那滩殷红中扭曲的蜷缩着那具尚未僵硬的身影……

    我努力辨认着那个一个时辰前嘶声尖叫的女人,不同于密室时的喃语,她在死前一直厉声癫狂的诅咒着,“武氏狐媚,翻覆至此!我后为猫,使武氏为鼠,吾当扼其喉以报!”

    那凄厉的尖叫响彻宫苑,附近的宫娥紧闭门窗佯装不知在门后不断瑟瑟发抖。

    穿过垂着重重薄纱的宫墙,我来到禁苑彼方。

    “为什么这样看我?”她漫不经心的翻着手中的折子。

    “你不怕?”

    她漠然地瞥了我一眼,不再说话。

    是夜后宫所有的猫都被处死,此后整个皇城禁止养猫。

    朱红的宫门重重打开,我常在皇城各处肆意的游荡。

    穿过长长的回廊,走过层层的宫阁,经过壁纸或鲜艳或班驳的窗棱……宫人来来去去,不断地在皇城内外搬运着尸体。在偶然错身的一瞬间,总会让我瞥见那些消失在武后身边的或熟悉或陌生的脸。

    对于皇城而言,不过下了一场不大的雨,等天一放晴,就失去了雨露的踪迹。

    而那个男人一直以一种纵容而微妙的态度默许她渐渐的稳固乃至扩张到他的权位。终于,当她霸占了他的权位成为掌握实权的统治者,而他尴尬的处于大权旁落的地位时我不知道此刻他的眼中所流露的是什么。

    他是个太过感性而多情的帝王,在这场不见血的权力交锋中,注定了失败。

    消失。

    在皇城这个残酷的无形战场上是一个暧昧的字眼,也意味着在这场宫斗中失败的她们或者他们理所应当的在历史中被人们遗忘。

    御花园的花儿依然开得很旺,也许,只有这些花儿会一一记得这些旧事吧。

    古老的皇城中,只有武后是唯一鲜艳着的色彩。

    在此后的漫长岁月我一直记得那个黄昏,那时候的她已经不叫武媚,她叫——

    武曌。

    我一直记得那个黄昏的夕阳,透着整个皇城特有的血色。

    武后沐浴着如血的晚霞被簇拥在一群宫娥妃子中,对上我的眼后她只是疏离的淡扫一眼,视而不见。

    随着她手中权力的逐渐攀升我们之间也渐行渐远,也许,自我久眠醒来见到她登上后位的那一刻起,我们之间……就已回不到从前。

    “呀,好大的牡丹!”

    一位不知姓名的妃子惊奇的叫道。

    我迎着百花傲凌群芳的尽情绽放绝世姿容。

    “好美啊,我从没见过这么美的牡丹……”

    那妃子仿如被迷惑般紧紧盯着我,但后宫之主的威慑另她不敢靠前折下这朵牡丹。

    武曌视线慵懒的随意从她身上略过,而后迤俪着华丽的裙摆自怒放的百花之前走过,悠悠停在我跟前。

    “常言,牡丹乃花中之王。”她依然是那么倨傲地半仰着脸微眯着那双媚眼看我,“你说……是你漂亮,还是我漂亮?”

    忽然想起贞观十一年,上一场休眠后我醒来第一眼看见的少女。

    那时的她还只是个14岁初进宫的才人,在御花园见到侧躺在百花丛中甫苏醒的我时惊艳地张着嘴半天都没醒过神来……

    “只有我一个人看得见你吗?”少女兴奋的站在我跟前问道。

    我冷淡的轻点一下头。

    “原来你是凤眼啊。”话一出口少女才发觉到自己正大胆放肆的盯着我看,她忙羞赧的垂下眼收回视线,但依然嗫嚅着坦率地说,“你的眼睛……真漂亮……”

    月圆月缺,光阴一天天不断逝去。

    弘道元年,那个放纵这头噬人的虎翻覆皇城的男人终于也到了油尽等枯的那一刻。

    隔着层层宫纱我看见那男人瘫在龙床上,弥留前紧握着武曌的手,那张曾经年轻俊美的脸上爬满皱纹被经年病痛摧折的憔悴不堪。

    “媚娘……媚娘……”他恍如梦呓般喃念着。

    “臣妾在,就在这。”她一头青丝也掺上了白发。

    “媚娘,你……有没有,爱过我?”他没用“朕”而是用“我”,嘶哑无力的声音夹杂着浑浊的呼吸声,远远伏跪在殿门前的众人都知道皇帝的时间,已经快到了。

    她难以察觉的愣了下,而后开口,“……我有。”也同等的用“我”来回答。

    这是个令人满意的答案。

    身为一个帝王,他太过感性多情。

    下一世,他希望能具备充足的理智与克制……

    683年,高宗去世。遗诏是:太子柩前即位,军国大事有不决者,兼取天后进止。

    媚娘,这是我最后能为你做的事……

    高宗死后,整个大明宫中充溢着越发紧绷一触即发的微妙气息。

    宫中的牡丹依然一年比一年开得热闹,自顾自的燃烧着满园花香。主宰着天下近百年的大唐江山在她手中开始渐渐崩裂,武曌居高临下地俯视着匍匐在自己脚下的群臣百官,威势无人能挡。

    山雨欲来,风满楼。

    是的,没人能抗拒。这个女皇的时代,终于来临了——

    690年,武曌废李旦自立为则天皇帝,改国号为周,改元天授,史称“武周”。

    登基大典那天,我看着高立在则天门的女皇,无法捕捉此刻填塞胸臆的感觉是什么。

    我努力想阻止什么,却又不知道我想阻止的是什么。

    于是只能无力地任由着它一日日自我指间流逝。

    天授二年

    她与群臣游上苑,我站在百花中隔着群芳与被群臣如众星拱月般环在中间的她四目相接。

    她甩下群臣快步走到我面前,朝我伸出手——

    霍地,那双难掩岁月痕迹的手在触及我的前一刻猛然停下,她仿佛被烫了般缩回手,微僵的侧过头。

    “陛下,陛下您怎么了?”宦官扯着尖细的嗓子低问。

    她面沉如水,直接拂袖回宫。

    风中模糊地飘来她的低喃,“老了吗?我已经老了啊……”

    我沉默的望着那个匆匆离去透着苍凉的明黄色背影逐渐消失在视野中,低头看了看收紧的十指,垂手掩入宽袖。

    这年,大雪沸沸扬扬地笼罩了整个京城,皇城外人们依旧熙熙攘攘地往来市间,繁华古老的长安依然如往年焕发着生机。东街酒肆里裹着大红袄的小歌伶梳着两髻讨喜的鬓角,手执红牙板唱晚。窗下金发碧眼的胡人牵着一匹赤马缓缓踏雪走过,灰白的院落上班驳朱漆的顶珠沉沉地睡在这场大雪中……

    记忆中,没有被人们遗忘的,似乎也只有这么多了。

    而就在这个下着雪的冬天,我怀揣着一纸诏书独自离开了这座皇城。

    在被谪贬洛阳的日子里,我总在不经意间想起当年那个14岁的少女,那双明亮的眼睛,夹杂着害羞和坦率的轻赞:“原来你是凤眼啊。你的眼睛……真漂亮……”

    我想再度放任自己陷入沉睡,但这一次,我却再也无法睡着。

    我常常登上阁楼遥望着长安的方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孤独的在洛阳绽放。

    神龙元年,大赦天下。

    当我重新回到长安,时间已过了14年。此时武曌已退位,新帝尊她为则天大圣皇帝。

    她迁入上阳宫,已经……病入膏肓不久人世。

    清晨,当冬季的风刚刚吹拂时,满园沉寂了许久的牡丹在颤簌着酝酿。

    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同一时刻,自上阳宫殿口顺着武皇所在宫苑的方向,沿路火红的牡丹花一朵接一朵苏醒过来,一簇烧过一簇以惊人的速度烧到回廊尽头。整片宫苑在刹那之间被盛放到极至的牡丹烧成一片冲天火红的花海,浓郁的花香瞬间卷席整个上阳宫……

    这一年冬天,长安的文人们聚在一起谈论这千古难见的奇景。正像多年前的那个冬天,满城牡丹在盛放的最艳丽灿烂的时刻逸出它们此生最醇郁的芳香在同一时刻迎风整朵整朵凋谢,火红的花瓣随风飞舞,卷上长安城上空后缓缓坠落,仿如下了一场绮丽的红雨……

    自那之后,直至这年冬天长安的牡丹就再也没开过。

    重新归来,我整日都待在上阳宫寸步不离。

    我们开始谈论相识几十年来的零零种种,武皇已年至古稀,大部分的事情都忘得差不多了,性格反而回到了她的少女时期。

    “……这世上有轮回吗?”武皇微驼枯瘦的身子裹在厚厚的狐裘下,耷拉下陷的眼模模糊糊地看着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