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地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极品地主- 第75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相比于牧场运营,萧风更愿意呆在银杏村和家人在一起,尤其是孩子们,离开太久总是觉得心里空落落的。

  这一次正好借此机会,在杜卡瑟先生的手下受教,学习顶级西餐的制作手法,也算是萧风的一个爱好吧。

  学好西餐烹饪技巧,不见得一定要开餐厅,至少可以为家人制作各种美食,这才是萧风最大的心愿。

  华夏饮食文化有数千年源远流长的历史,再加上华夏地缘辽阔、物产丰富,使得中餐成为了世界上最博大精深的存在。

  从严格意义上来说,现代西餐崛起的时间只有不到五百年的历史,但是随着西方文明在最近数百年以来的强势,使其在国际上的地位远远超过了中餐。

  这一点,即便萧风是最强硬的民族主义者,也是不得不承认!

  有时候,经济上的强势也会让文化的推广拥有更多的底气。

  …… ……

  “西餐只是东方人对西方餐饮的一种统称,其实西餐细分下来也是分为许多不同的风格,菜式!”在对萧风进行培训的时候,杜卡瑟先是和萧风解释了‘西餐’的真正含义,说道:“我从小接触的是法兰西菜的制作,即便是后来开始接触其他国家的餐饮特色,法兰西的风格也没有发生太多变化。”

  在杜卡瑟的解释之下,萧风才知道自己以前把西方国家的餐饮统称为‘西餐’其实是一种误解。

  比如,西方人对东方菜系的划分就相对细分一些,‘华夏菜’、‘东瀛料理’、‘天竺菜’等等,而不会统称为‘东方菜’!

  西餐中每一个国家的风格、特色也有着极大的区别,细细算下来西餐并没有想象中的简单,也有其复杂之处。

  更何况,在现在的高级西餐厅里,西餐已经不仅仅是一种饮食,更多的是文化的体现,这为餐饮业的推广带来了更多的内涵。

  “和中餐强调刀工、火候以及味道的特点不太一样,西餐除了追求味道之外,更讲究营养搭配,这就要求厨师对于每一种食材都拥有深刻的了解,才能烹饪出既美味又营养的美食!”杜卡瑟知道萧风从小接触中餐,许多概念已经根深蒂固,因此在进行教授之前,特别向他指出了中西餐之间的区别。

  听到这里,萧风不由地暗暗点头,杜卡瑟老师的这番话算是说到点子上了。

  在许多西方人的眼里,中餐中诸如红烧肉、水煮鱼、咸鸭蛋、臭豆腐等等食物完全是极为可怕的存在,若不是在华夏呆过很久的人,根本连碰都不敢碰这些食物。

  在许多国人看来,西餐就是大叔和老爷爷为代表的汉堡、炸鸡,但是这只不过是快餐食品的一部分罢了,真正的西餐是优雅而精致的!

  两种文化之间的巨大差异使得两种饮食文化也存在着很多的不同,也只有深入了解其中的差别,才能做出更好的美食。

  在开始和杜卡瑟学习的前三天,杜卡瑟并没有带萧风进入厨房,也没有指点他制作任何一种西餐菜式,而是给他塞了一大堆的资料,让他了解法式西餐的一些内容。

  还好,萧风的法语学得还不错,虽然资料看得磕磕绊绊,但是借助法语词典以及网络查询,萧风还是拿出了当年高考的劲头,啃下了这些资料。

  看完资料之后,萧风才发现以前自己对西餐的了解过于浅薄,还以为它只有牛排、鹅肝之类的菜式,却没有想到它的内容还是颇为丰富的!

  如何品味西餐文化,研究西餐的学者们经过长期的探讨和总结认为:吃西餐应讲究6个“M”。

  “Menu”(菜谱):走进咖啡馆或西餐馆时,服务员会先领顾客入座,坐好后,首先送上来的便是菜谱。

  菜谱被视为餐馆的门面,老板也一向重视,采用最好的材料做菜谱的封面,有的甚至用软羊皮打上各种美丽的花纹,显得格外典雅精致。

  在西餐厅之中,中餐的点餐习惯就完全行不通了,在欧美地区,即便你是总统也都要自己点餐,而不能让服务生代劳。

  “Music”(音乐):豪华高级的西餐厅,通常会有乐队,演奏一些柔和的乐曲,一般的西餐厅也播放一些美妙典雅的乐曲。

  但,这里最讲究的是乐声的“可闻度”,即声音要达到“似听到又听不到的程度”,就是说,要集中精力和友人谈话就听不到,在休息放松时就听得到,这个火候要掌握好。

  “Mood”(气氛):吃西餐讲究环境雅致,气氛和谐。

  “Meeting”(会面):吃西餐的伙伴最好是亲朋好友或是趣味相投的人,吃西餐主要是为联络感情,最好不要在西餐桌上谈生意。所以在西餐厅内,氛围一般都很温馨、少有面红耳赤的场面出现。

  “Manner”(礼节):这一点指的是“吃相”和“吃态”。既然是吃西餐就应遵循西方的习俗,勿有唐突之举,特别是在手拿刀叉时,若手舞足蹈,就会“失态”。

  “Meal”(食品):中餐是以“味”为核心,西餐则以营养为核心,至于味道那是无法同中餐相提并论的。

  有时候,人往往会被自己的思维定式所左右,对于其他的文化拥有偏见,但是了解之后,就会为自己的浅薄感到羞愧。

  西餐并不是装腔作势,而是一种优雅的生活态度,就如同像中餐一样,融入了华夏五千年历史文化,拥有足够的沉淀。

  …… ……

  三天之后,杜卡瑟开始教授萧风制作各种西式餐点,这一次他可是使出了浑身解数,希望萧风能够在短时间之内掌握一定的规律,以后再初步提升!

  说起来,杜卡瑟也曾经收过不少学生,也对自己旗下酒店的厨师进行了培训,但是他从来没有遇到过像萧风这样的学生。

  首先,萧风拥有着很深的中餐功底,在刀工、火候方面,远远超出了普通西餐厨师的水准,这让杜卡瑟少了许多麻烦。

  毕竟,一位不需要从零开始的学生,总是比较容易入门。

  因为修炼‘引气诀’的缘故,萧风的身体素质相当好,他个人对于力道的掌控也是细微到极致,这样一来刀工自然不差。

  无论是雕花还是其他的刀工,每一种食物在萧风的手底下都能焕发出令人迷醉的光芒,令人惊叹不已。

  而因为学习摄影的缘故,萧风对于构图、线条以及色彩等等有了深刻的认识,每一道菜肴的摆盘都拥有了不错的美感。

  在杜卡瑟看来,萧风别的不说,光是这个摆盘就已经拥有了大师级的水准,在这一方面就不用他操心了。

  细细算下来,杜卡瑟突然发现自己需要教授的地方并不多,只不过是教会萧风西餐制作的核心内容,在许多技术性的地方,萧风完全可以自行展开,进一步提升!

  除了以上的种种亮点之外,杜卡瑟发现萧风的真正天赋在于他的舌头,可以非常敏锐地分辨出每一种食材、菜式的细微差别,这是一种可遇不可求的天赋。

  可以预见的是,萧风一旦熟悉了各种西式餐点的制作,他的西餐水准就会直线提升,最终成为一名真正的西餐大师!

  萧风的急速进步让杜卡瑟既开心又失落,有时候遇到天才学生,也不是一件那么美好的事情,至少身为老师的成就感会少了许多!(未完待续。)


【734章】 理想天堂(求订阅!)
  清晨的银杏村是安静而喧闹的,安静是因为这里没有工业、没有汽车,让人能够睡个安稳觉,喧闹是村子内外拥有数以万计的鸟儿,它们叽叽喳喳的叫声,让人不由自主地沉醉其中。

  来到银杏村一个星期,杜卡瑟觉得自己似乎回到了法兰西南部的乡下老家,童年的各种回忆在自己的脑海之中冒出来,让他内心感动异常。

  如今的杜卡瑟已经不是当年刚刚入行的小厨师,拥有了自己数家餐厅以及餐饮集团之后,他已经不需要每天守在餐厅的厨房里,而是可以享受自己想要的生活。

  这一次来到银杏村,他的初衷只不过是想要见证‘半人工栽培松露’的奇迹,并且看看各种顶级食材究竟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生产出来的。

  要知道,在过去的一年时间里,‘镜湖集团’生产的顶级食材、红酒纷纷占据了杜卡瑟旗下餐厅的供应目录,这让他非常感兴趣。

  ‘萧家火腿’的味道并不亚于西班牙的伊比利亚火腿,并且拥有了很特别的口感,虽然售价不菲,却也是深受欢迎。

  ‘镜湖蜗牛’个头比一般的白玉蜗牛要大得多,而且肉质鲜美并且没有任何腥味,即便是普通厨师也能利用它烹饪出味道极佳的美食。

  ‘镜湖鹅肝’在最近两年已经取代了法国鹅肝,成为了巴黎顶级餐厅的最爱,这让法兰西的农户提出了极大的抗议!

  欧洲人一向都把‘鹅肝’和‘松露’、‘鱼子酱’并列为‘世界三大珍馐’,由此可见‘鹅肝’在西餐领域的地位。

  肥鹅肝含有油脂甘味的谷氨酸,故加热时产生诱人香味。在加热至35℃的时候,其脂肪即开始融化,故有入口即化之感觉。

  在法式西餐中,‘鹅肝’指的是鸭科动物的肝脏,其中包括鹅以及鸭的肝脏。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之后,‘鹅肝’的生产过程略微有些残忍,最近几年也是不断被动物保护者抗议!

  在自然界,鹅和鸭这样的候鸟,在长途飞行之前会大肆进食,储备能量。古埃及人早在四五千年前就发现它们的肝更加美味,就想方设法让它们长肝。于是,那些被圈养起来的鹅,生存地全部意义就仅仅是长出更大的肝来。

  野生的鹅和鸭在“增肥”期间一般每天吃一公斤左右的食物,而养殖的鹅和鸭则不得不吃得更多。虽然它们也不愿意,但人类会把一根二三十厘米长的管子插到它们的食道里,拿个漏斗往里灌,这就是强喂,gavage。在“长肝”后期,它们每天会被灌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