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粉冈》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凉粉冈- 第1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那是一个周六,白勇早早就开车到茉莉中学去。

    这一天天气照样好。太阳像一个温顺的壮家姑娘,用温顺的眼神看着你,用温顺的话儿跟你交流,让你感觉浑身都舒坦坦的;她的光辉犹如一张巨大的金黄的薄纱裙暖暖地洒在每一个山头上,洒在长长的黄土路中间;几天前的西北风不知什么时候已经变成了偏南风,细细的南风又如她多情的裙摆和肚兜,在大腿上、在细腰间轻轻地掀起来又轻轻地落下去,使人感觉到她那白白的大腿和柔柔的肚脐蕴藏着无穷的魅力和无限的想象。

    这些年中西部有太多这样的日子,它让你感觉生活是那么的爽意。

    白勇今天到茉莉中学来就是要趁着这么好的天气邀海燕到处去逛逛的。

    但海燕的答复让他感到异常的失望。她说她今天要赶到西都去了。去西都做什么啊?就是因为春春和天天那两个孩子。两个孩子在最近西都市举行的英语演讲比赛中都获得了一等奖。孩子就轮番打来电话邀她这位老师过去一起庆祝。说他们的爸妈包了辆微型车邀老师到百色旅游去。
第五十一章 长岭镇上听情歌(3)
    海燕已经收拾好了东西,她要乘上午10时横山到西都的火车。

    天,自她来到茉莉乡,一周里他不知跑多少趟学校来找她。他还邀她到大鼓镇去,但她一次都没去。现在可好,小孩子一个电话她就赶半天的路程去了。自己在她的心目中的位置还不如两个小孩子!

    他无奈的看着她提着东西走了。

    他顿觉心情冷冷的又酸溜溜地。

    冷冷的心情与外面的天气反差很大。

    酸溜溜的感觉又如一不小心咬了个酸梅果——整个身儿从里到外都麻糊了。

    他想起了贺新那句话:她还是“孩子”。

    嗯,与孩子谈爱情——可笑!

    他将车子开到学校门口时杨菲菲却追了来。

    杨菲菲看到贺新找海燕讨了个没趣。她满心欢喜。她想看的就是这个结果。

    她好高兴的跑过去说想跟他玩。

    “都还是孩子。”他在心里说。贺新永远看海燕长不大,他也觉得杨菲菲没长大。

    “算了——”他冷冷地抛下一句。然后将车呼呼地开出了学校。

    车子在柏油路上轻轻地跑起来。

    太阳照样温暖,南风照样温情,但他却不知道将车开去哪。

    天气虽好,可车子开得并不快,走走停停的。巨龙山公路在紧张地施工,这是西部重要的一条省道,据说上面要求明年国庆竣工。这里有一段路凿山而过,工程的难度很大。一台台挖掘机像永不知道疲倦的巨人,他们挖土推土装车将一座大山拦腰截断,那场景就如一把大砍刀自半空中一刀劈下来的那么利索,真让人感叹!

    当然,施工的路面也不是经常塞车,为了保障路段的畅通,常常看到交警在路上疏道和维护交通安全,这就有效地解决了一些人为的堵车和诸多不安全因素。

    这一带的社会治安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稳定的,特别是白勇到大鼓镇来任职后经常与兄弟的茉莉乡派出所配合,两所的领导带领民警深入到村屯、街道、学校巡逻,捉了几次赌,依法拘留了几个扰乱学校秩序、盗窃财物、破坏庄稼的不法分子。所以这段时间两镇辖区就像今天的阳光一样温馨而和谐。今天周末白勇已安排好民警值班,所以他也不想回所里去了。

    心烦意乱的,他要找个地方消遣消遣去,不然就辜负了这和煦的阳光。

    去哪啊?他忽然想到前段时间曾经去过的长岭镇。掐指一算,今天又是圩日。每当圩日那镇子就热闹得很:那些具有壮乡风情的买卖和小吃,那些让人着迷的山歌对唱,还有许许多多的壮乡特色的建筑。现在路虽不好走,但一个多小时的车程也应该够了。

    中午时分白勇来到了长岭镇。

    长岭镇的山岭属于巨龙山脉的龙尾巴部分,但这里依旧是山高林密,树种繁多,有木质坚硬的柚木,有在春天时节开得满山满岭都是白花的梧桐,有各种竹子。最值得称道的还是杉树。这里的杉树以高大挺拔著称。杉树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大量地被用来做廉价的建瓦房材料(即横梁和椽条)。八十年代后,钢筋混凝土楼房取代了瓦房,杉木不再用来建房。如今的家庭一个最显著的特征便是现代家具。名贵木材的家具价格昂贵,普通家庭消费不起,人工板材的家具又不受欢迎。杉木家具则具有易于加工、价格合理、质地坚固、纹理美观等特点。达到一定年轮者还有一种诱人的香味。惟其如此,杉木家具备受广大消费者青睐。长岭镇有几十万亩山林盛产杉木。对于杉木长岭人种一茬收一茬,长岭镇的杉木就像壮乡人民一样永远的兴旺发达。现在山区的林地已经大片大片地承包给了外地老板,因为年轻人大多都到城里打工了。山里人都有自己的自留山地,从几十至上百亩不等。承包的老板杉木生意做得火,山里人的租金就高。所以山里人的经济来源主要是将山地出租和外出打工挣钱。当然,还有一些家庭观念强的年轻媳妇,她们有另一种经济,这就是利用山间的湿地种桑养蚕。
第五十一章 长岭镇上听情歌(4)
    来到长岭镇你会感受到浓浓的山区经济。

    这些年国家重视西部山区的发展,所以路也修得好。你看那条巨龙山公路修到这里,便总在山间环绕。路面从八十年代的黄土路发展到九十年代的柏油路,到了今天又全线建设二级路。国家计划用大半年时间完成千里巨龙山公路的建设。走进大西南,你会为山区的建设而深深地感叹!

    白勇的车子沿着那条从深山村屯里流出来的清水河徐徐地行驶,车子绕了几座山岭后来到了圩头那座壮乡气息浓厚的石拱桥。之所以说这桥的壮乡气息浓厚是因为它在整个大西南都可算是别具一格。首先它又长又大,远远望去象一道长虹横跨在两山的峡谷间,其次它两边的桥栏杆上各有几处如灯笼般大小的绣球造型。绣球与绣球之间的横栏就是连接这些绣球的大飘带,让人踏上桥来便顿生对歌和相亲的浓浓激情。

    来到镇上白勇就会想起上次与黄筱琴的邂逅相遇。他们在这里吃壮乡的风情小吃——脆香炸鸡。炸鸡切成一小块,再沾上酥油、麻花、胡椒、花生粉、辣椒粉、葱花、香料等十几种佐料,把那个黄筱琴吃得小嘴巴都歪了。后来他们到山坡上看山歌对唱。她对山歌情有独钟、听得津津有味的。

    他知道,她这段时间追贺新追得紧。还有海燕也深爱着他。只是那个傻头傻脑的贺新好像既不对黄筱琴有兴趣也不对海燕有兴趣。两个女孩都漂亮。黄筱琴条件优越,像个仙女;海燕则清纯如出水芙蓉,一副乐天派的可爱模样。然而,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他怎么就没在她们两个之中做出选择呢?真不知道他看上什么人。哎,管他呢?这或许就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吧!

    白勇不想吃什么,他只想到山坡上看山歌对唱。

    这时他忽然来了个冲动,他要约黄筱琴一起来听山歌——象上次一样两个人听多有意思。

    他给她打电话。他将上次一起听山歌的感受跟她说,说他爱听山歌,所以又来了。

    他对她来本不抱多大希望,他只是想作个试探。

    可令他意想不到的是她却满口答应了。

    因为这段时间她也闷得慌——贺新答应与她结婚,这是一件令人十分高兴的事儿,但他却让她去看叶珊。

    她去了几次,她按他的要求在医院里照顾她。但不知为什么,她就是感觉很不是滋味。这是什么原因,她也说不清,她觉得她就是面对不了他的初恋。要他们仨和睦相处,她做不到。总之,种种的感受和滋味都让她怪难为情的。

    有了这种感觉,她真想倾诉,甚至想大哭一场!

    现在接到白勇的邀请,她不假思索就答应了。

    她一个人驱车百余里,花一个小时来到长岭镇,在途经西兴镇时,她也不找贺新。她今天就是要向白勇这位第三者去倾诉。

    赶到长岭镇时正值中午时分,是对歌的最佳时间。

    白勇早已为她买好了麻辣炸鸡,还买了红牛饮料。他们的车子都开到镇财政所去放好。她一年中不知有多少回为了公事来到财政所里,放个车子是小事。
第五十一章 长岭镇上听情歌(5)
    黄筱琴不吃白勇的炸鸡和饮料,她自己从路旁的小摊中买了一瓶矿泉水,然后咕咕地给灌了半瓶,看样子她真是太渴了。

    他们步行十多分钟来到西山坡歌圩。

    歌圩早热闹了。你看,穿着壮族鲜艳服饰的姑娘小伙成群结队的在茂盛的松树下,在青草坡上,在黑溜溜的大山石旁,站着的、坐着的、倚着的,有的一对一,有的三五个为一组的在对唱,而每当唱到了高兴处又联合起来搞大合唱。只见歌声阵阵,笑语哗哗,乐成一片。

    看到这样的场景,白勇和黄筱琴心中的不快早就抛到了九霄云外去了。他们快乐的在山坡上穿行,这里看看,那里望望,有好多回他们的手不知不觉地就拉在了一起,俨然是一对亲密地情侣。而当他们突然间意识到时又不好意思地相视一笑。其实在这样的特殊环境中年轻人一下子就拉近了距离那是很自然的。

    歌圩里也不全是壮家人,从服饰就可以看出来。你看这里不乏穿西服、牛仔服、流行裙的姑娘和小伙,他们显然是从外地赶来,就像白勇和黄筱琴一样。外地的年轻异性一旦好上了,或者双方有意,然后就会相约到这里赶歌圩。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