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炎,你‘混’账!!”薛绍大怒,雷霆喝骂!
满场惊哗,朝堂之上瞬间炸锅了!
武则天也无法忍了,愤然从珠帘后大步走了出来,指着裴炎怒斥道:“裴炎,你身为宰辅,权力在手责任在肩!你的决议出了错,不肯承担责任也就罢了,居然还把责任赖到先帝的头上!——有功归己有过推君,如此不臣之臣、寡廉鲜耻之徒,真真是古今罕有!”
武则天越骂越生气,几乎是指着裴炎的鼻尖怒斥:“如此不肖之徒,有何颜面再立于这朝堂之上?!”
朝臣也是一片哗然,一片议论四起。
“为尊者讳、为贤者讳”是在场许多人心中一条相当重要的原则底线。其实,就算“处斩伏念”这个错误的决定只是先帝一个人的主张,裴炎身为先帝器重的顾命大臣与当朝首辅,他也理当主动承担责任为已经去世的先帝保存颜面与维护形象,这才是一个有担当的宰相最应该做的。可是裴炎非但没有这样做,他为了推卸责任甚至把先帝搬了出来当挡箭牌,这的确有一些失德过火。
薛绍的怒骂和武则天的愤然出现,瞬间就将裴炎置于众矢之的不利境地。
裴炎的脸‘色’颇为尴尬一时无言以对,心想老夫不过是一时语失,居然落到这般境地……薛绍和太后把握机会大力反击的能力,确是炉火纯青!
事已至此,已是无法涂抹与推卸。
裴炎深吸了一口气强作镇定,“好!——就算处斩伏念这个决策是我做出的,我理当承担一部分决策失败的责任。但是,太后你也难辞其咎!因为当时,你与本阁一同力谏先帝,先帝才同意了本阁的这一条决策。现在当着满朝文武的面,你又有何颜面怒斥于我?”
武则天一怔,这下真是肺都气炸了,心中怒骂不休——疯狗!裴炎,你这条疯狗!
“裴炎,你实在太无耻了!”
武则天还没有答话,薛绍大声怒骂道:“你可是上辅天子下安庶民的宰相,你提出的决策犯了错,理当自己主动承担责任。可是你却半点担当也没有,只想着如何推卸责任、如何拉人下水、找人垫背!——似你这般不顾道义没有担当的腐朽之辈,何德何能官居宰辅鼎立朝堂?你连一个男人都不算!……大唐的脸,都被你丢尽了!!”
满堂再度惊哗!
薛绍骂得有够难听,但也确实骂到了位。裴炎今天的表现,实在是糟糕透顶……太多的人,对他的行为表现出了强烈的不满,甚至是不耻!
薛绍的怒骂给了武则天回旋的时机,深呼吸平复心情之后,武则天说道:“裴炎,我承认我当时是和你一同劝谏先帝处斩伏念以儆效尤。但当时其实我是非常反对这样做的,因为我从贞观一朝走来,知道我朝从来不杀投降的敌酋。此例一开,后患无穷。但当时你哀哀求我助你,说,如果不处斩伏念,闻喜公裴守约归朝之后将极有可能入主中枢拜为宰相。这样一来,你的地位就要受到强烈的冲击,甚至被他压住一头。裴炎,薛绍指证你的罪名没有错,你就是一心沉湎于权位,嫉贤妒能以公废‘私’!!”
“哗——”
朝堂之上,再度沸腾了!
武太后这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当众揭了裴炎的短!
“一派胡言!”裴炎怒斥,“当时,最想打压裴行俭的是你才对吧?众所周知,早年裴行俭曾与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在皇后的问题上合为一派,一同反对废王立武。裴行俭是你的敌人!一直都是!”
哗!——
又沸腾了!
……
薛绍觉得脑仁都疼了,这两人当众算起了老帐,算来算去,谁都得不到好处,何必呢?……怪就怪裴炎最先不守游戏规则,像疯狗一样的张嘴‘乱’咬!
“没错,我是与闻喜公是有旧怨。”武则天处‘乱’不惊,当众说道,“但是事情都已经过去三十年了,我早已经和他冰释前嫌。否则他不会被召还于朝堂,身兼文武双职。否则,他更不会成为我‘女’婿薛绍的老师,他的夫人库狄氏也不会成为我的挚‘交’好友。至今,他的孩子也养在皇宫里,由我亲自抚养视为己出——裴炎,你这种挑拨离间、不敬先人的无耻行径,当真是太过下作了一点!”
裴炎气得发抖,脸都白了,无言以对。
很多大臣开始对裴炎投去鄙夷的眼神,一片非议之声四起。
“再者,我反对处斩伏念的这个想法,虽然没有对你说过。但是,我不止一次的和其他的大臣们说起过。”武则天说道,“他们今天就在朝堂之上,不信,你可以当众求证!”
裴炎冷冷的道:“向谁求证,都是你曾经教唆好的。又有何可求?”
武则天冷笑一声,“本宫可没有那个未卜先知本事,于今日上朝之前就教唆了一位帝师宰辅——刘祎之,你说对也不对?”
哗!……
又是一次满堂喧哗!
中书‘侍’郎兼同中书‘门’下三品刘袆之,斗然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他显然有点紧张,但是咬咬牙也站了出来,拱手拜道:“太后所言属实。当时在商议对待伏念的问题上,太后对裴阁老提出的决策并不苟同。她‘私’下找我和范履冰、元万顷等人商议了多次,我们一致认同太后的决策,认为不应该处斩伏念。可是就在我们还在商议此事之时,裴阁老已然凭借他的三寸不烂之舌说动了先帝做出了决策,并且圣令都已发出,再也无法挽回!”
“哗——”
喧哗、沸腾!
“刘袆之,你这个卑鄙小人!”裴炎跳脚大骂。
刘袆之针锋相对的顶撞上来,“裴阁老,我一向敬你德高望重,你岂能如此当众辱没于我?——我据理实说,何谓小人?难不成要我歪曲事实的给你帮腔,就是正人君子了吗?”
“你!……你真是无耻之尤!”裴炎怒骂,脸都涨红了!
薛绍看到眼前这片景象,不由得苦笑叹息了一声,心说看来狗急了真的会跳墙……大唐的朝堂之上居然出现了一派狗咬狗一嘴‘毛’的‘混’沌‘乱’象,真是悲哀啊!!;……46261+dsuaahhh+27294186……>;
第685章 薛绍的愤怒
宋璟这一站出来,满朝文武几乎是同时在心里惊叫一声——又是他?
为什么要说“又”呢?
当年,仅仅只有十七岁虚龄的宋璟一举考中进士并被授为县令,早就惊‘艳’了朝堂扬名于显贵。。 ;更新好快。十七岁的县令,这在古往今来也都是罕见。偏偏这位少年父母官在任上干得还不错,结果被薛仁贵看上选到了身边充作行军管记,也就是首席军师。且不说宋璟是否少年得志,他的才华、智慧和德‘操’,确实当世罕有。
前不久,宋璟离开他的恩帅薛仁贵孤身来到长安,以一介白身的身份,胆大如牛的跑到御史台状告炽手可热的兵部尚‘门’下三品,太后的亲侄儿武承嗣。在谁看来,这就是‘鸡’蛋碰石头茅坑里点灯笼的举措。但是奇迹偏偏发生了,宋璟居然一举告倒了武承嗣,让他免去官职回家面壁思过去了。
与此同时,宋璟本人还得到了武太后与裴炎的共同赏识,将他再度启用并予以破格提拔,任命他为御史台‘侍’御史。这是一个专‘门’∧∑,m。监察朝廷官员与监督朝廷政令的重要官职,凡两京之内上至宰相皇族下到县令小吏,无不受其监管,权力非常大。
刚刚上任为‘侍’御史的宋璟,接的第一个烫手的活儿,就是审问薛绍。当时的形势相当微妙,就连御史大夫韦思谦都心中有数,所谓的“审薛绍”不过是一个‘门’面功夫,薛绍一定不会被定罪。但是宋璟认死理,他非但不肯轻易放过薛绍,还敢跑到太后面前去求证,让太后给他一个明确的说法。太后都拿他没办法了,只好将早就准备好的一尊假金佛给宋璟看,这样才使得宋璟没有再死死追查下去,薛绍也终于得已无罪脱身。
少年中进士,智囊辅三军,状告武承嗣,严审薛驸马,这一棕棕一件件的,早就让宋璟的大名在长安如雷贯耳。现在正当武太后和裴炎的争斗演变到了生死相决的时刻,满朝堂的公卿宰相文武大臣多半已是噤若寒蝉或是明哲保身,偏偏又是这个宋璟站了出来公然向裴炎发难……
人们不由得想道,这家伙究竟是活腻了,还是活腻了,还是活腻了呢?
“大唐的朝廷是议政的地方,从来就不是任何人单凭自己的一句话说能了算,也不是谁的官职高、谁的声音大,就属他说了算。一代圣君太宗皇帝陛下博采众议从谏如流,因此才有了贞观大治。我朝廷续贞观遗风,朝堂之上广开言路,不以言论而治罪,不以言论而显拔。”武则天的表现仍是很平静,朗声道——
“宋璟,说出你的想法。
“是!”
宋璟大诺了一声,众目睽睽之下站了出来,走到了裴炎的面前。
裴炎看着他,表情很是玩味,仿佛是愤怒又仿佛是懊恼。那表情仿佛是在说——宋璟啊宋璟,老夫如此赏识于你,还亲自破格提拔于你,你今日居然当众与老夫作对?!
宋璟先是对裴炎拱手一拜,说道:“裴相公,朝堂之上无‘私’事。下官对事不对人,若有得罪之处,还望裴相公海涵!”
裴炎别过了脸去,“有话,你就说吧!”
“谢裴相公!”
宋璟拜了一礼然后站直,定了定神清了清嗓。看得出来,他多少还是有一点点的紧张。
薛绍不由得会心一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