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驸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极品驸马- 第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毕竟是同胞兄妹,我就看望了他一下。”太平公主尽量轻描淡写的说道,“当时我问庐陵王,长安那边你还有什么放不下的?……他就回答我说,先帝赐给他的芙蓉园一直无人料理,想必现在都已是杂草丛生,房屋老旧失修。他感觉有些愧对先帝,因此希望我回了长安,能够抽空打理一下。”

    武则天微微皱了一皱眉,没有答话。薛绍也第一时间听出了太平公主的弦外之音——她是在替李显求情!

    为何?

    太平公主话里透出的意思是,李显从帝位上被贬了下来,心中惦记的却不是他的龙椅和江山,而是一座皇家园林和先帝的恩赐。这就表明李显已经没有了政治野心也不再指望能够东山再起。换句话说,李显是在摇尾乞怜,希望他的母亲和弟弟不要斩草除根,留他一条活路让他安渡余生。

    太平公主的话说完了,膳厅里突然变得很静。

    很显然,在场的人都领悟到了太平公主这些话的真实用意。

    “既然皇帝都已经开了金口,芙蓉园自然就是你的了。”武则天淡淡的道:“你只管去打理吧!”

    “谢母后!”太平公主大喜的拱手拜了,又回来拜李旦,“谢皇帝哥哥!”

    “无礼!”武则天斥道,“要么称皇兄,要么称陛下!”

    “噢!”太平公主笑嘻嘻的道,“臣妹,多谢皇兄陛下!”

    武则天有点被气乐了,袖子一挥意思无非是,算了不管你!

    薛绍心中轻吁了一口气,真没想到,太平公主的政治觉悟和政治智慧,都已经成长到了如此的地步——比我强!

    我就没有过那个想法,要去送一送被贬的皇帝。或者说,我这个带兵军帅的身份太过敏感,做不了这样的事情。太平公主以私人的身份悄悄的去,那却是相当的合适。

    虽然李显在位之时,我们也从来没有去讨好与巴结过他,现在他落难失势了,我们更没必要这么做。再者,我们更加没必要担心李显卷土重来之日的打击和报负,因为他的下台完全不关我事。

    但是太平公主现在的这些行为,却是很好的体现了她的仁义和对亲情的重视。李显会不会感激涕零,这或许不重要。重要的是,现在武则天和李旦会看在眼里——他们不也是太平公主的亲人?是薛绍的亲人么?

    换句话说,太平公主其实是在向武则天和李旦传达这么一个信息:我们夫妇俩重亲情而轻利害,我们一定会永远站在你们这一边。

    小胜靠智,大胜靠德。

    太平公主给李显求情免死的这一行为,恰是符合了薛绍的行为准则!

    寻思至此,薛绍给太平公主投去一个赞赏的眼神,太平公主不动声色的悄悄一笑,得意之情溢于言表。

    薛绍便乐了,心想我们两个还真是越来越有默契了!……5545+489339……>;
第676章 我憋死你
    魏玄同在阵营的选择上绝对是裴炎的“铁竿”,就像是薛绍和郭元振的关系一样。£∝頂點小說,。。o早前他曾经和薛绍有那么一diǎndiǎn交情,但这一diǎn“交情”还远远不足以改变他的政治立场。

    所以到了政事堂里,魏玄同很明确的摆出了一个“公事公办”的态度,针对薛绍发出的连珠炮似的质疑与诘责,他马上就回以强硬的态度,说道:“国家利益,绝对是至高无上。吏部针对军队的将领做出的职务调整,也绝对是为了最大程度的保全国家利益!”

    “我看,并不绝对吧?”薛绍冷笑一声,说道:“我知道军队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把各卫的大将军和将军,以及军镇的都督、都尉这些人,例行调整职务。目的,是为了避免他们在自己的曲部当中拉帮结派,最终拥兵自重尾大难掉。”

    “薛将军既然知道,又何必反诘?”魏玄同的语气不是太好,可以说强硬,也可以说恼怒。

    “可那是和平时期!”薛绍斗然提高了嗓音,气势上也立马压住了魏玄同,几乎是大喝道:“至从太宗皇帝平定了突厥之后,大唐边境大体安宁,战火很少会烧到大唐的国境之内。因此我们的军队在大多数的时候都处于一个闲散的状态。偶尔会有战争,也是临时征兵远征高句丽、远征西域如此一类。这样的情况下,将军频繁调动职事以避免军权泛滥,这绝对是无可厚非的。这也是我们大唐军队得以保持稳定的一个重要措施,我绝对支持!”

    “但是五十年的和平,已经过去了!今时不同往日,突厥的兵马已经多次侵扰大唐边境甚至直抵腹地。蔚州陷落,河陇三州和牧马监被洗劫,云州陷落河北震动,突厥人险些就要打到并州!”

    “诸位,都醒一醒吧!”说到这里,薛绍几乎已是怒不可遏:“如今突厥伪汗国的兵锋日渐强盛,他们不再是那个臣服于大唐的蛮夷部落了,他们的军队足以和大唐的主力王师相抗衡!请不要再夜郎自大的以为,我大唐泱泱盛世威服四海,凭一纸诰令就可以让突厥人甘败下风俯首称臣!河北一役之后我军虽然惨胜,但我们的边防已经相当的吃紧,非但是兵力不足粮草不济战马缺少兵器老旧,老帅薛仁贵的离去更显得边防重镇上的将才缺乏——此情此景,你们还要调走那些在战场上和突厥人打过交道对他们有所了解、并且真正会打仗、能打胜仗的将帅,那不是自毁长城是什么?”

    薛绍的这连番陈辞,倒是说得一部份人陷入了沉思。武则天深以为然的diǎn头,兵部侍郎兼同中书门下三品岑长倩,也对薛绍投去了赞许的眼神。

    可是魏玄同仍旧没有被说服,他道:“薛将军,事情没有你说的那么严重。军队将领的调动,从我朝开国之初到现在,从无间断。只要能够保证军队的战斗力,保证令行禁止,哪个将领带哪支军队去打仗,这个区别并不是太大。就拿令师裴闻喜裴公来说,他身兼文武双职,多半的时候是在朝廷任职。只要有战争,随时征发来的军队交到他手上,他都能凯旋而归——为何就没有听他说起过,调动将领职务会引发战败呢?”

    薛绍笑了,“魏尚书,你也说了——那是我的先师裴闻喜。问题就在于,大唐有几个裴闻喜呢?”

    魏玄同微微一怔,没有答话。

    薛绍再道:“再者说了,裴公是运筹帷幄的帅,谋大局逞智略而致胜。但是仗是一刀一枪打出来的,真正上了战场指挥作战的,是那些将军们。一个将军如果不熟悉自己麾下的将士,指挥起来处处掣肘,就像是一个人被捆住了手脚去和他人搏斗,怎么能胜呢?——现在突厥边患已起,西域不太平,吐蕃虎视眈眈。我们的将军再也不能像和平时代那样,只是上一上朝、听一听麾下的汇报就能当好一个将军了。他必须要日夜操练军队以保证战斗力,他必须非常熟悉自己的麾下部曲,更要了解他面对的敌人。知己彼彼百战不殆的道理,想必不用我在此班门弄斧吧?”

    “可是现在,吏部要将边防线上的将军大半裁撤更换。不是我看不起新去的将军的能力,可是他们根本无法一上任就做到知己知彼。薛某不才,从上次追随裴公北伐开始就接触右卫大军,到今天也不敢说对这支军队了如指掌,指挥若定。”

    薛绍长长的叹息了一声,说道:“两国交战两军对垒,拼的不是谁做得更对,而是谁犯的错更少。倘若敌军趁我防边大幅换将之际前来进攻,后果不堪设想。河陇之败云州之失,一定会再次上演!——如果魏尚书不信,就请你坚持己见。我只希望到时候你敢站出来,承担这个责任。不要像某些人一样,就当作是什么都没有发生过!”

    魏玄同终于是有一些被说动了,扭过头去连连眨着眼睛,仿佛是心生了一丝彷徨。

    裴炎可就恼火了,他愤怒的瞪着薛绍就差骂出声来,那表情显然是在说——你说他就说他,奈何扯上我?

    可是裴炎不敢骂出来,否则不是主动对号入座了吗?只能打碎了牙齿往肚子里吞,一张老脸都憋红了。

    薛绍对着他冷冷的一笑,有种你接招啊?——我憋死你!我憋死你!

    眼看将要陷入僵局,武则天趁机出来救场,说道:“薛绍从军事的角度提出的意见,极有道理。他有一句话说得最是在理,今时不同往日,大唐边患连连,异族兵锋强劲,我们不能再盲目的自大,必须要重视我们的敌人。边防吃紧,这的确是不争的事实。如若不然,也就不会有河陇之失、云州陷落。如此说来,针对军队将领的职务更换这一议案,还大有商榷的余地。因此这份议案暂时不能通过也不可执行,必须再作斟酌与修改。直到确定它不会影响到边防的稳定,方可执行!”

    众臣一听,武则天这话真是无懈可击。既没有当场否决吏部的议案,也没有把它说得一文不值。而是用了一个相当圆滑的“拖”字决——再议!!

    “诸公,可有意见?”武则天追问了一句。

    “臣无异议!”

    包括裴炎在内,众人一同附合——不附合不行,薛绍说的那些话确实有道理。今天谁在政事堂里再一味的坚持要执行这个议案,就等于是要负起责任。如果再出现州县沦陷的惨败,那他就真的死定了!

    谁也不敢仓促之间就签下这样一份“生死军令状”。包括裴炎,他也不敢!

    会议到此结束。

    既然吏部的议案没有通过,那么薛绍被调职削兵权的事情,自然也就无从说起。

    换句话说,裴炎等人失败了。薛绍,成功了!

    众臣纷纷离开了政事堂,薛绍却坐着没有动。

    他感觉到了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