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最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道最玄- 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当然可以,想种什么种什么?”林正扬向刘智光道,“不过,这种竹子可要您老自个忙活,我可不会帮忙?”

    “你小子?”刘智光笑着说了一声林正扬道,“好,我自己找人弄,不用你帮忙,你只要把地给我准备好。”

    古时候奉先城所在是一座大湖,唤作陆阳湖,也不知道什么原因,陆阳湖干涸了,成了一处沃野的平原,龙首山自那时就存在了,传说上古尧帝为躲避大水,还曾在龙首山上避难,故而龙首山又称之为尧山,而龙首山的名号是因在汉武帝时,曾在这山上发现过一具龙骨,故而改名为龙首山,一直沿用至今。

    自古渭北天地阔,自然条件优越,沃野千里,上古人类便在这里安居生活,不仅种植粟、稷和蔬菜,而且还饲养牛、马、样,甚至还种桑养蚕。这些甚至都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膏壤沃野千里”也是秦皇汉武又定都关中的关键所在。

    龙首山并不大,方圆也不过几十里地,却是渭北平原上唯一的一座山,山石以土石为主,上面林木杂密,北部比较陡峭,而南部却是一个缓坡的地形。

    从这里到山脚,整个龙首山甚至都可以说是吴家的私产,不过吴任义却不管这些,即使身为王侯,那又怎么样呢?作为一个修行中人,只有那每一层境界的攀升,才能给生命带来喜悦,其他都是虚妄。

    不过,林正扬却喜欢上这个地方了,并不想单纯只把这里当成一个闭关的场所,还可以作为平时养心静性的好地方。

    刘智光走过来,站在林正扬身边道:“大道苍莽,我辈唯有独行。”

    林正扬低声窃笑,心中存了试探刘智光的意思,道:“刘老此话怎讲,难道修道只能是一个人的事情么?据我所知,在许多修行大派之中,都有双修秘术。”

    刘智光突然失笑道:“哪位给你这样给你说的?简直就是疯癫之言,胡言乱语,你可莫要听谗言,误了修行。”

    “还请刘老指教!”林正扬奇怪道。

    “指教倒也不敢当,只是一家之言,不过这双修秘术,据我所知,纯粹是一些不得内丹的人胡乱编造或者一些看不懂道经的人自以为想当然尔。”

    “哦!这却不曾听说过。”林正扬道。

    “修行传自上古,自古炼气士开始,开化本命精气神,会为人体三宝,达至内丹大成,待渡过雷劫,便成陆地神仙,能长久注世。妄语之人,不知道性命双修的根本,误以为性命双修为男女双修,只图一个修为进步神速,却不知道心性修为的重要,以至于走火入魔,误了方向,那还有成就大道的可能。”

    刘智光的话与干爹吴任义的话一相印证,林正扬知道这刘智光不简单,说道:“自古修道者甚多,却也没有听说几个结成内丹的人,而常言道:‘凝气好期,内丹难成’之语,这无数的修道之人,丹成没有期望,却可以顺利达到凝气期,便拥有一身的法力,就算有五百年雷劫加身,却可以逍遥自在五百年,也算是不错了。”

    刘智光大斥道:“胡说八道,修道之人,若想成功,那个没有大毅力大志向,都若如你所说一般,不说能到凝气期,就算先天境界也都难成,如你所说的那等人,他们还为何要修道,岂不闻人间富贵荣华,百年足以。”

    林正扬一听为之眉飞色舞,说道:“的确如你所言,修道之途步步艰辛,一步错,便会陷入万丈深渊,空享人间富贵,不过百年而已,死后还是一培黄土,万事成空,就算给子孙留下万乘基业,他们若是不努力,到老来也是蹉跎一生,此一生也太过消极,我是无论如何也不敢苟同如此的命运,命运之美好,在于自己的创造,不向这天地所臣服,茫茫天地,只有我等才是英雄。”

    刘智光目光陡亮,赞道:“好志向,兮故人曾言:若是长空博万里,不到天际终不还。这才是一个修道人才有的胸襟。修道人,正是以这种无畏的胸怀,抗天地之威,与命运搏击。但是,修道之途,步步险恶,若是你有朝一日,被人废了修为,成为一介平民百姓,你又如何处之。”

    林正扬道:“内丹大成也是我所期望的,但诚然如刘老所言,有朝一日我被人废了修为,成为一介平民百姓,那也凭借一身的才学,出将入相,为天下承平做出贡献,决不令此生虚妄。”

    刘智光叹道:“道穷且阻,人生无穷,修道之途为之所断,你也不会空耗光阴,逆而为道,顺而为人,你的想法,的确为一般人所不一样,现在的大多数人,都一生陷入红尘万丈的纠缠之中,眼前也只有小利小惠,进不能为天下承平做出贡献,退不能为百姓安居乐业出力,这种人只能称之为国之蛀虫,人间的妖孽。”

    刘智光目光深邃,凝视着林正扬,心底不知道在想些什么?等了一会,他又道:“当今天下,修道之人多如恒河之沙,数之不尽,有正有邪,有妖有人。修道之人,不为保家卫国而战,不为功名利禄所动,一切只为道,正有正的道,邪有邪的道,但岂不知,一切的根本,都在于天,天心难测,修行界也不是一波如水,大家各自修道,互不干涉,上古有巫妖之战,现今有正邪交锋,一件上古名器,就能引得八方云动,一本上古秘籍,就能血流万里,是是非非互相交错,谁对谁错,也都分不清楚,在你看来,安心修炼是为正道,却闭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

    林正扬惊疑莫名,问道:“怎会有这种事?”

    刘智光知道他心中的疑惑,道:“这是你修为还低,而且你走的地方也不多,许多修行界的事情,也不会有人现在就告诉你。看似这几年大周立国,百姓承平安乐,岂不知这百年来,天下战乱日久,很多地方赤地千里。战乱百年的地方,到处孤魂野鬼游走,祸害四房百姓,而后邪道昌盛,引诱胡教祸害中原。我正道人士,这些年来,却是人才渐少,陷入衰落,如今各地妖魔出没,百姓们想出门一步,也是寸步难行,我辈修道之人,进一步当除魔卫道,就算退一步,也要保的一方百姓安宁,方不辜负这一身的大好修为。”

    16977。16977小游戏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戏,等你来发现!



………【第十五章 一心化明月】………

    刘智光说完这一通话,看天色将到午时,便也自行离开了,说是有一炉兵器即将开炉,并邀请林正扬去观看,林正扬谢绝了刘智光的好意,只说来日方长,其实林正扬心底有些疑惑。

    林正扬并未去过很多国家,平时出门办事,大多不出关中之地,就算是前次邀请二师叔江任云而踏足巴蜀地带,也还属大周地界,尤其川蜀之地,自汉已降,号称“天府之国”,比之关中还富庶的地方,刘智光所说的那种赤地千里的地方,他根本就未曾见过。

    虽如此,他也遇到过劫道的抢匪和欺压良善的贼类,也偶尔闻之一些贪官污吏,但这些毕竟是极少数的,大多数百姓的生活,虽困苦一些,也都算安定。

    对于刘智光所说的其他国家情况,林正扬不敢说全然没有听说过,但知道也是很少,也没有他说的那么严重。

    百姓过的困苦不堪,修道之人能做些什么呢?是帮工,还是供养?亦或执掌国器,泽被众生?但自古以来都很少听到有修道之人参与天下的竞逐。何以如此呢?

    就近坐在山梁上,远望着苍莽的大地,林正扬仍然在琢磨,想起花灵儿,她一个丹成期的修士,应该可以把这些事情说清楚,便问道:“灵儿姐姐,刚才刘老说的话,你觉得他说的对么?”

    “这刘智光居心叵测,今日的这一番话,要我看,纯粹是为了乱你的道心,你以后最好还是离他远一点。”花灵儿首先警告了一下林正扬,接着凝思了一会道:“这个该怎么说呢?这样吧,我告诉你一个故事,也许通过这个故事,可以很好的把这件事情说清楚。”花灵儿问道。

    林正扬疑惑的问道:“什么故事?”

    “子贡赎奴的故事!”

    “这个故事我知道,据说春秋时期,鲁国有法,鲁人为臣于诸侯,有能赎之者,取金与府。子贡赎鲁人于诸侯而让其金。孔子曰:‘赐失之矣!夫圣人之举事,可以移风易俗,而教导可施于百姓,非独适已之行也。今鲁国富者寡而贫者多,取其金则无损于行,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这个故事和这件事情有什么关系?”林正扬说道。

    “你既然听过这个故事,那么另外一个子路的故事,你肯定也是知道的。”

    林正扬点点头,道:“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喜曰:‘鲁人必多拯溺者矣。’”

    “这两个故事,说的都是同一件事情——救人,一件遭到了孔子的批评,另外一件却遭到孔子的表扬,为何同样都是为了救人,差别如此之大呢?”花灵儿循循善诱的问道。

    林正扬回答道:“当然是子路的做法对,而子贡的做法不对了,子路是以大多数人的道德标准为准则,而子贡只以自己的道德标准行事,而他的道德标准太高,有很多人都达不到。”

    “我再问你,子贡为什么可以做到这些?”花灵儿问道。

    “子贡不但拥有很多的钱财,还拥有很高的道德情操,只有二者兼备,他才能做到这些?”林正扬回答道。

    “既然他道德情操高尚,为什么孔子反而说他做的是一件坏事了呢?”花灵儿继续问。

    “因为他只是以自己的准则为准则,而不是以百姓的准则为准则,很多人都达不到他那样的高度,故而说是……”说到这里,林正扬突然愣住了,他明白了花灵儿给他将这个故事的用意,其实从头到尾,两个故事唯一的不同之处便是在于得与不得。

    “你终于明白了!”花灵儿突然笑着问道。

    “是的,我明白了。”林正扬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