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草碧》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春草碧- 第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宋七娘哪里还有清誉可言,这才刚从宰相府出来第二天,就因为哭得不行,发了高热,在床上躺了好些日子。

大夫来了几波,药方子换了一贴又一贴,这病起起落落的,愣是不见好。

到后来,宋家无法,只得差人去崇贤坊的柳宅请单大夫。

其实宋家并不愿意请单一清。一来这人脾气古怪,二来他如今跟宰相府也算是有了弯弯绕绕的关系,宋家实在是不想在这时候还跟宰相府扯上什么关系。

可论医术,奉元城内,除却皇城里那些太医们,单一清能称第二,就无人能称第一了。

只是,等到单一清真的登门后,宋夫人的脸色却有些难看。

“七娘,单大夫来了。”宋夫人沉着脸进屋。

宋七娘在床上躺着,脸色不大好看,见阿娘看起来情绪不对,难免有些担心,咳嗽两声,低声询问道:“阿娘这是怎么了?”

“你之前说裴十七娘的话,是不是真的?”宋夫人压低了声音问,床榻前立了一道屏风,隔开了内室和外室,“单大夫来给你看诊了,可身边就跟着那谈二娘呢。”

一听说桑榆也跟着单一清过来了,宋七娘顿时脸色有些发白。她还清楚地记得在假山下听到的那些话。哪家正经小娘子会去平康坊的,更别提跟那里头的妓女有来往。

一想到是这样一个不知轻重,没有廉耻的小娘子一次又一次胜过自己,宋七娘就觉得心口气血顿时就往上涌了,有些没好气道:“她来做什么?”

奉元城内的大夫大多数都是四五十岁的年纪,平日里也时常会有大户人家请过去给女眷看病的。可人家年纪大,自是不用在意什么男女大妨的问题,偏生单一清的年纪轻,从前就鲜少会进闺阁给未出嫁的小娘子看病,成亲后更是坚持这一条。

但凡给女眷看病,其实无论是年长的还是年轻的,大夫们总归是有些避讳。

宋家不知道单一清带着谈家二娘上门是来干什么的,直到进入七娘的闺房,单一清老老实实地坐在屏风外,指挥着谈二娘绕过屏风去看看七娘的时候,众人这才后知后觉。

敢情人家带着妻子的徒弟过来,是为了方便看病的。

饶是宋七娘心底并不喜欢桑榆,这时候却因为身体关系只能闭着眼,仍有她打量。

望闻问切。

单一清坐在屏风外,喝着侍娘沏上来的阳县差,悠闲地很。反观屏风后,宋夫人绞着帕子,有些担心地看着女儿,又怕桑榆是个本事不到家的半桶水,不仅没能看出女儿生的是什么病,还把好端端的人给医坏了,半刻不肯离开。

“骨寒热者,病无所安,汗注不休。”

桑榆一开口,宋七娘的眼皮就颤了颤。屏风外,单一清的声音就悠悠地接了一句:“怎么治?”

“齿未槁,取其少阴于阴骨之络;齿已槁,死不治。”

话音才落,宋夫人的声音蓦地拔高,又尖又利:“这是什么意思?什么死不治?”

宋夫人这般说话,实在有些失礼,可转念一想,到底是心疼病榻上的女儿,情有可原。

“邪在骨,因此发生寒热病的病人,会狂躁不安,汗如雨下。这时候可以看病人的牙。”桑榆抿了抿唇,也不去顾忌宋七娘是真在昏迷还是病得太重不想睁眼,伸手就捏住她的下巴,翻了翻她的下唇,续道,“如牙齿尚未枯槁,可取足少阴经的络|穴大钟;如牙齿已经枯槁的,是不治的死症。”

“那七娘现在是什么状况?”宋夫人又急又气,生怕桑榆动作太粗鲁,伤着女儿了,几步上前一把打开她的手。

桑榆微微皱了皱眉头。她跟宋七娘没仇,可耐不住人家心底怎么想的,似乎从来对自己就没好气。她揉了揉被打红了的手背,仍旧道:“看七娘现在的状况,问题不大,扎几回针就差不多了,只是在饮食上尚还需要注意,别再给七娘进补了。”

大户人家就这点麻烦,动辄就燕窝鱼翅人参鹿茸地喂,就算没毛病,也给吃出一身病来。

就这点病,五帖药下肚,基本就好了。偏生宋夫人心疼女儿体弱,担心这一落水,折腾出病来,于是一股脑儿地给她进补养身。

这一补,就补出问题来了。

单一清在屏风外笑,一点都没遮掩的意思。他就说么,这也就是落水里头了,又不是下油锅,哪里来的那么难缠的病,换了几个大夫都好不了。

宋夫人的脸色有些发红,屋里众人一时间也不知该说些什么,只是想着要是停下那些补品七娘的病就能好了,那之前做的实在是有些画蛇添足了。

“好了,既然没什么大病,那药方子也就不用改了。”单一清说着,甩了甩手里头的药方。这方子是之前的大夫开的,每一味药用得都很稳妥,一分一毫都不用改,省了他好大一笔功夫。

“会不会是看错了?要么,单大夫,劳烦您亲自给小女看看?这补品都是好物,哪有吃多了反倒延误病情的道理。”

宋夫人显然是不信桑榆的话。

单一清没回话。病榻上的宋七娘缓缓睁开眼。

她先看了桑榆一眼,这才示意侍娘从旁扶着自己坐起来,对着宋夫人低声道:“阿娘,谈二娘是宫中贵人们都看重的女大夫,怎会看走眼……”

“兴许吧。”宋夫人还是有些不大放心,“如今外头的那些风言风语正盛,你早些病愈,宋家也好早点同虞家谈谈成亲的事,把那些话都压住了。”

宋夫人说这话的时候,视线一直在桑榆的身上上下打量。

十二岁的小娘子,未开口说话的时候,嘴角就微微向上翘起,看着似乎带着笑意,一双眼睛清澈澄净,杏面桃腮,仔细一看,模样倒是生得极好。若是再过两年,模样全都长开了,只怕会是个极漂亮的美人儿。

这么想着,越发觉得虞家住着这么个小娘子,实在是有些棘手——这小姑子不是小姑子的,容貌又好,同虞家几位郎君夫人的关系也不错,这万一哪天七娘同她闹得不愉快了,也不知虞家那些人会不会护着她。

“七娘子的病,本就不重。”单一清依旧慢条斯理地喝着手中的茶,“只是落个水而已,而且十二郎又救得快,这才没落下别的病根。至于进补,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宋夫人不妨嘱咐厨房,每日多做些有营养的菜肴,也好过大量进食那些人参鹿茸一类的大补之物。”

“这……”宋夫人倒吸了一口冷气,“好吧,既然单大夫都这么说了,回头我们就吩咐厨房别再做了。”

这一边宋夫人还在向单一清仔细询问饮食上的注意事项,那一头宋七娘又说话了。

宋七娘再次看了桑榆一眼:“二娘,我这几日身子弱,只怕脸色也十分难看。听说二娘最擅美颜润色的方子,不知能否为我开个方子?”

女为悦己者容。

桑榆自然清楚宋七娘这是为了谁。介于虞闻和她的关系一直不错,平日里也颇受他照顾,桑榆自然不会介意帮宋七娘开几个美颜润色的方子。当即绕过屏风,接过侍娘递过来的笔墨,写下方子。

人一旦生病,容颜就容易憔悴。

更何况,宋七娘一心倾慕虞闻,结果听说,自生病日起至今,虞闻都没上门探过病。

其实,不光是生病后,便是从前,虞闻也是不大愿意同宋家有往来的。

不过,一心倾慕着他的宋七娘,显然从来都没想过这一点。

又或许,她曾有一瞬间想过,只是又被自我安慰下来,觉得这不过是虞闻的守礼。

桑榆却是一边开着方子,一边忍不住在想,这一个两个的,都尼玛是什么妖魔鬼怪。

晚上,阿芍服侍桑榆洗漱后上床,吹熄蜡烛,睡在了脚踏上。

结果大概是有些兴奋,阿芍竟躺在脚踏上烙起煎饼来,翻来覆去,怎么起不了睡意。

“你这是怎么了?”桑榆睁开眼,趴在床边,悄声问道,“晚上吃多了,又不消化,睡不着?”

倒还真是什么样的主子,什么样的仆。她俩现在一个毛病——吃完饭必遛弯子,不然一准积食。

阿芍原本是个藏不住话的性子,好不容易被桑榆调教得聪明了一些,脑子里总算是转了个弯,知道什么话可以对外说,什么话只能藏在肚子里回头跟娘子讲。

“娘子!娘子!你猜刚才我从外头听说了什么?”

“什么?”桑榆笑道,“该不会又是哪院的小丫头出了什么幺蛾子吧?”

“哪能啊。”阿芍咯咯一笑,翻了个身,支起半身,“娘子,你不知道呢。听说十二郎同六郎吵起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日常么么哒_(:з」∠)_

第46章 云雾敛(六)

喜欢上一个人的时候;大概满心满眼都只有这么一个人;旁人说的好与坏,都与喜欢的那个人无关。

桑榆从来不知道;虞十二会为了喜欢的人,连自己最敬佩的六哥都闹翻了脸。

在桑榆不知道的时候,虞十二为了宋七娘;在听雨院大闹了一场,不消半刻钟的功夫;直闹得虞家上上下下的人都知道了这件事。

嗯;就是知道,十二郎原来是喜欢宋家七娘的事了。

可这宋七娘,就连门房都知道,那是圣上赐给六郎的亲事,说白了,已经是板上钉钉的六郎媳妇儿了。

有婆子暗地里骂宋七娘是祸水,好端端地生了场病,闹得兄弟不睦。有侍娘嘴碎指责宋七娘勾搭了一个不够,又勾搭十二郎。还有在那嚼舌根的,说什么七娘的清誉既然都被十二郎给毁了,让人抱了摸了,六郎索性就大方点把人让出去好了。

当然,在背后议论主子的那些下人,大多被袁氏揪出来,押在正堂外,命人狠狠打了板子,算是杀鸡儆猴,这才震住了那些多嘴的人。

于是,等到桑榆回府的时候,这才会什么都不知道。还是阿芍在外头溜达的时候,意外听说的,这才藏在肚子里回了院子。

要不是实在憋不住了,这事,她原本也是不打算跟娘子说的。

“真吵得这么厉害?”桑榆有些吃惊。

“娘子是没亲眼见着,我听说,十二郎差点就把六郎的听雨院给掀了,砸了六郎书房里好些东西,阿瑶姐姐还被十二郎打了。”

阿芍有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