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锦绣》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步步锦绣- 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吴氏满脸不可置信:“那些叫花子呢?”

    吴功暗恨:“还不是世子干得好事,本来我都打点好,但他偏偏引来了官兵。那些讨饭的本就是软骨头,一见官兵吓破胆,哪还有心思捣乱。”

    “世子竟然知道了,我不是叫你瞒住他。”

    吴功重重地扔下茶杯:“哪是我们不想瞒,可脚长在世子身上,真把他打瘸了小姑姑你舍得?要我说打瘸了也好,这样日后他不敢不对你千依百顺,哪能像现在这样,府上老太君前脚说去不成,后脚他便找来国子监祭酒家夫人。”

    “你是说,红绫笄礼的正宾是柳夫人?可她不是最重规矩体统,怎么巴巴地去给个下人做正宾。什么书香门第,只惯会装模作样。”

    吴氏哪不明白这其中弯弯绕,柳氏抬举那贱人,分明是在打她脸。肚子一钻一钻的疼,在听到吴功说,柳氏按当年送去吴家的礼,高一档规格送给红绫凤钗后,盛怒之下她反倒冷静下来。

    “不过区区一柳家,满门文弱书生,拿什么跟我们吴家作对。螳臂当车不自量力,嫂子且放出点风声,正好试探下那些攀附之人。至于红绫,是我想左了,她既已成亲自然断了世子念想,日后倒不必太放在心上。”

    赵氏满面欣慰:“妹妹可算转过弯来了,堂堂世子夫人,跟一个丫鬟置什么气。”

    吴氏点头:“嫂子说得对,我可是世子夫人,至于为个丫鬟绞尽脑汁。不过她几次三番离间我与世子感情,不能这么轻易放过。在京中不好动手,但此去西北山高路远,中途随便遇一波山匪,也与我们无关不是?”

    说完吴氏暗恼,她早就该想到了,京城是天子脚下,动起手来有诸多顾忌,但在外面可就没那么多事。

    赵氏看向小姑子,人都说一孕傻三年,她以前可不是这样。想到她嫁入侯府后吴家在西北摄取的庞大利益,赵氏压下心中烦躁。她虽然疼这个当女儿养大的小姑子,但更疼自己的亲生儿女。长子刚崭露头角,次子也即将说亲,吴家的大好形势不能被一个出嫁女毁了。

    “依我看,不过一个丫鬟,何须妹妹费神。我听功哥儿说,那丫鬟已经改名卫嫤,所作所为摆明不想与世子再有瓜葛,既然如此,日后你只当她不存在便是。”

    “改名?算她识相,红绫那名字还是世子给起的。不过红……卫嫤碍了我三年眼,怎能轻易放过她。不过是个丫鬟,消失了也激不起什么水花。”

    赵氏叹息:“可那不是个普通的丫鬟,我本不想告诉你。哎,也不知她什么运道,竟能得九公主青眼。今日她及笄,九公主亲自过去做赞者。”

    吴氏满脸不可置信:“九公主怎么会看上个丫鬟?都不顾皇家脸面。”

    果然是傻了,赵氏忙出声打断小姑子:“皇家想抬举谁,谁就有脸面,九公主金枝玉叶,哪是我们能随便非议。如今我只盼着这事不要闹大,不然真闹到御前,功哥儿怕是保不住。”

    吴氏也想起了吴功镇抚之位是怎么来的,以前她只觉得理所当然,怪只怪晏衡没本事,自己保不住战功。可她这么想,不代表皇上也这么想。真要闹到御前,只怕整个吴家都会吃瓜落。

    “一个月前在广源楼我便说过,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我知道嫂子怕什么,但这些年吴家在西北的权势是怎么来的?若无九公主这层关系,留着晏衡就权当给吴家子弟做磨刀石,但现在,咱们得小心这磨刀石折了刀。”

    吴氏最后一句话说得格外阴沉,听完后赵氏瞳孔紧缩。小姑子说得有理,除去一个七品小旗并不难,但就怕引起他身后之人报复。

    见她动摇,吴氏再加一把火:“嫂子,比起功哥儿有吴家,晏衡无人帮衬尚能立下如此大功。若放任他成长起来,吴家只会在西北只会多一个劲敌。我已嫁入侯府,日后当然高枕无忧,但吴家若是获罪,没入教司坊或流放……”

    想到那时惨状,赵氏惊出一身冷汗:“你且安心养胎,此事我得回家与你兄长商议。”

 ;。。。 ; ;
第27章 晏衡升官
    时至黄昏,翊坤宫内热闹非凡。七夕佳节,庆隆帝摆架翊坤宫,眼见淑妃入宫二十年依旧盛宠不衰,后宫不知搅碎了多少方帕子。

    当然六宫的冲天怨气丝毫不损翊坤宫内和乐,九公主换好一身宫装,跑到庆隆帝跟前,毫不避讳地拉着他胳膊摇啊摇。

    “父皇,宫外那么好玩,每月只出宫一次太少了,要么改五次?”

    九公主伸出五只青葱版的手指,睁着水汪汪的大眼睛恳求道。一旁伴驾的淑妃看了,伸手打下她爪子:“阿怡越来越没规矩了。”

    见九公主撅嘴,庆隆帝忙护住爱女:“淑妃这是干嘛,朕就喜欢阿怡这份活泼。五次太多,就三次,要多带几个侍卫。”

    “父皇最好了,女儿给您看样好东西。”

    见九公主跑到后面,淑妃叹息:“皇上这么宠她,就不怕其他孩子吃味?”

    庆隆帝冷哼一声:“他们忙着在大臣跟前尽孝,哪有闲工夫吃味。这么多孩子,也就厚熙与阿怡,一个整日担心朕吃不好,另一个想法子逗朕开怀。你不知道,前几日厚熙骗广源楼那掌柜的私房菜,还说要尝遍天下美食,挑出好的献给朕,说什么让朕吃得舒服也算尽孝。臭小子,懒倒懒出歪理来了。”

    淑妃自然不会拆儿子台,出身史官世家,她自幼读尽帝王家史,看得比谁都明白。不争即是争,庆隆帝又不是傻的,谁对他好谁巴着他身下椅子,他能不清楚?再者端王之位已足够尊贵,何必冒那风险。

    “还不是皇上纵着他们。”

    想到自己最满意的一双儿女,庆隆帝苍老的脸精神不少:“这俩孩子像你,打小就通透。素娘,朕看你今日怎么年轻许多。”

    “当然是女儿的功劳。”

    跑到后面的九公主不知何时冒出来,掌心托着一盒粉。拉过庆隆帝手,她往上搽几下:“父皇看,你手上的斑全都不见了。要是在脸上也搽一些,以父皇风姿肯定玉树临风,站外面都能把皇兄都比下去。”

    “阿怡又说为兄坏话,下次不带你出去玩。”

    端王走进来,弹妹妹一个脑瓜崩,向父皇母妃行礼后,看向父皇那只明显白嫩的手:“上午才拿到,阿怡这会便眼巴巴拿出来献宝。父皇有所不知,今日我带阿怡出去见到一位友人。阿怡一听人家要娶的新娘子漂亮,便眼巴巴凑上去给人做赞者。”

    九公主不悦:“哪有眼巴巴,阿嫤也喜欢我。若不喜欢,又怎么会把裸妆粉方子都给我。皇兄刚回来?阿嫤婚事怎样,热不热闹?”

    见母妃点头,端王点点妹妹脑袋:“你就只顾热闹,今日可热闹大了,你喜欢的阿嫤在月老庙前,差点被一群叫花子趁乱搅了婚事。”

    庆隆帝听说京城躁动,皱眉问道:“厚熙仔细说说。”

    朱厚熙当真娓娓道来:“儿子与新郎相识,皆因广源楼东家。广源楼私房菜乃京城一绝,儿子早想尝尝。奈何他一直不肯,直到月前才松口,言道只要儿子给他救命恩人保媒,他便将私房菜倾囊相授。儿子想着也不是什么麻烦事便去了,谁知这一去,才知新郎出身大有玄机。”

    这下连九公主都惊讶:“有何玄机,哥你别卖关子。”

    “定亲时新郎拿出的家传玉镯,乃是西汉班超出使西域后,月氏国进献。班家乃儿子外家,故儿子对此多有了解。玉镯历经几朝传到我大越,被皇祖父赠予当时的韦相。”

    庆隆帝面色变了:“难道这人……是韦相之后?”

    九公主从未听过韦相,但看父皇神色激动,她识趣地退到母妃身边。

    端王则是点头:“儿子问过陈东家,晏小旗生母的确姓韦,乃凉州一落魄秀才之女。当年韦相获罪,向西流放三千里,算算距离差不多就到凉州。”

    庆隆帝面色怔忡:“落魄秀才,果然是他,他的后人竟然成了军户。”

    许久,庆隆帝回神:“你方才说有人搅乱婚事,又是何事?”

    这次端王长话短说:“说来也简单,晏小旗所娶新妇,与吴家有些龃龉,官兵将贼人捉住后已认出带头的正是吴家下人。新妇家不过小门小户,吴家势大,被触怒了薄施惩戒也算正常。”

    端王只字未提镇北侯府,本来他瞧不上楚琏,不过是一没落侯府的纨绔世子罢了。但今日楚琏请来柳夫人不说,还引来官兵解围,而后更是大义灭亲亲自报官。朗朗乾坤、巍巍正义,让他对这位世子印象有所改观。左右父皇只忧心吴家坐大,这会他也没必要殃及池鱼。

    听他说完,淑妃却是颇不赞同:“若是官兵没到,真让那些花子得逞,叫新妇日后怎么做人,这招也太阴狠了些。”

    端王爽朗一笑:“母妃多虑了,晏小旗武艺过人。我听送亲之人说,这次大捷最终一战,西北军本处于劣势。全靠晏小旗设计将瓦剌人引入野狼谷,而后他如关公在世,单枪匹马斩敌无数,尽搓敌军精锐,方才扭转战局。”

    庆隆帝猛然抬头:“你说谁将敌军引入野狼谷?”

    “晏小旗啊,当时儿子还感叹,不愧是韦相之后,才智过人,即便从武也能有此建树。”

    庆隆帝震怒:“好!好一个西北大捷!底下兵卒浴血奋战,报上来却全成了吴家人功劳。朕就说,为何打了瓦剌人这些年,粮草充足西北军却越发吃力。奋勇杀敌者分不到寸功,如此下去军中谁不心寒,谁又肯卖力。”

    “父皇息怒,”端王跪下:“儿子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