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海的诱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下海的诱惑- 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父亲只要看到边上那个孩子在就会小声说“去,找一碗去”

    其实,父亲也不是有意挑毛病,他吃盐口味重,大家说好吃,他觉得不好吃,不够味。

    苏琪从记事那天起,父亲吃饭都是一个人开小灶。

    这几年有了些变化,就是大姐二姐三姐结婚以后,几个姐夫哥常到家里来吃饭,他们坐在一起吃,哥哥也能跟他坐在一起吃。

    苏琪未见过父亲哭过,也很少见到他笑过。春夏秋冬天气冷热总是留着个小平头。喜欢钓鱼,每个星期六星期天只要厂里没事就去钓鱼,风雨无阻。钓鱼的地方有远有近,最远的地方,骑自行车要跑二十多公里。脸晒得黑黑的。带上几个馒头,带上一壶水,带上两包烟就是一天的盘缠。

    父亲对子女,从不表露出喜欢谁,不喜欢谁,大家都很想亲近他,又怕亲近他。哥哥最怕见着他,对哥哥要求很严。

    他在厂里做事很讲原则,一是一二是二,从不会说客气话,更不会讨好人。

    父亲对家里的事从不过问,每月工资全部交给母亲,家里爱怎么吃怎么吃。但自己必需有小酒喝,有花生米下酒,有香烟抽,星期六星期天钓回来的小鱼烧碗汤,生活很有规律。几个姐姐怎么嫁出去的,好像他知道的不多。工作上的事更别提了,在家里从不说。再说,科研所的事,都是保密的事,家里人也从不问。

    父亲吃饱饭,手上拎着木制的象棋盒,不声不响出门了,他去影剧院门口找棋友下棋了。

    父亲刚走,两个姐夫哥随后进屋,他们是钓鱼回来后,先回家洗个澡,他们是在自家里洗的。其实,每家都能洗澡,只是用煤气炉烧热水费钱费时,大家都挤到大澡堂洗澡,就是为了省几个钱。他们回来晚了,休息天厂里澡堂只开到六点钟。父亲习惯睡前洗澡,家人会用蜂窝煤把水烧好。

    二姐夫先到几步,进门第一句话会问“做什么好吃的啊?”然后到母亲身边,问问身体情况。母亲身体不太好,有糖尿病,每天饭前要吃药。

    人到齐了,一家人坐在桌子上热热闹闹吃起了饺子,大家有说有笑。两个姐夫哥喝着小酒,谈论着钓鱼的事……。

    苏琪可以说是心急如火,就等天黑,看看表才下午六点多钟,又猫到小屋里。

    她觉得,今天的日子特别长,怎么就不到八点呢?想好了,八点出门十分钟不要就到预制场路口了。但时间过得就是慢,没办法,只得心烦意乱地呆在小屋里……。

    ',!'

 ;。。。 ; ;
第4章:吓得退了回来
    客厅里的挂钟,晚上八点正准时响起,苏琪更加紧张,轻轻拉开卧室房门。

    对面客厅门是开着的,只听到一个女人的声音“你敢出这个家门半步,我打断你的腿!”

    “妈呀!你讲不讲理!”

    苏琪一惊,吓了一跳,还以为是在说自己呢,仔细听听,才意识到是电视里的声音。

    母亲和大姐们坐在客厅里看电视,很安静。

    苏琪约会的事,不敢跟他们说,蹑手蹑脚,慢慢走起了猫步。

    从右边的小房间,顺着过道墙边走到大门处,轻轻拉开大门。门只拉开半个身子的位置,侧着身,擦着门框往外走。

    出去后又轻轻把门带上,还好,开门关门都没有弄出响声。

    苏琪又偷偷摸摸走出楼门,顺着没人的小道,往南去,再拐西,朝厂大门方向走去,这才松了一口气。

    如果惊到了家人,自己出门的理由必须说清楚。实话实说,母亲肯定不让。编个谎话,母亲一去落实,挨母亲骂倒不要紧,最怕父亲不说话瞪一眼,那种眼神比骂还可怕。

    家里姑娘多,父母最怕出事,就怕女儿们作出不光彩的事。

    厂里有的人家,女儿没结婚肚子大了,父母头都抬不起来。

    即使肚子不大,谈一个朋友不成,谈两个也不成,说闲话的人也少不了,有的人会说,那家姑娘是破鞋,话很难听。

    要谈几个都不成,很少有人去提亲。别人总觉得不纯洁,少了些什么。所以谈恋爱都是躲躲藏藏的,生怕被人看到。

    要是那家姑娘出了点事,厂里妇女们会当新闻传,指指点点说得没完没了。

    全厂半数以上的人都住在这里,只要有新闻全厂大人小孩都知道。有的人会说,这家父母没把子女教育好,做出伤风败俗的事。父母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厂里有几家就是因为女儿不争气,没结婚肚子大了,在厂里没法呆下去,调走了,调到深山老林的山沟沟里去了。那里有更大的兵工厂,只是交通很不方便,大家都不愿意去。

    也有无可奈何的家庭,别人爱怎么说怎么说。他们是没办法,女儿不听话管不住,再管又怕出人命。

    苏琪的好朋友朱莹莹跟父母说过“你们再这样管,我就要离家出走,我不就多谈了几个男朋友吗,招谁惹谁了,我又没做啥伤风败俗的事,我谈恋爱关他们屁事”

    她家就两个女儿,父母真拿她没办法。

    苏琪家有五个姐妹,父母看着一个个长大了,管的很严,晚上天一黑,基本上不让出门,生怕出点事。

    现在大姐二姐三姐都结婚了,接下来就是苏琪了“看住她!”成了一家人的共识。

    她要等到晚上八点整才出门,是有原因的,就是不想去早了,站在那里等。

    一个女孩子,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只要站在黑洞洞的地方,站在见不着人的地方,别人一看就知道是等人。别人会猜想,女孩子家能等什么人呢,除了等男朋友不会是别人。

    秋天的夜,晚上八点钟,基本上很黑了。路灯几十米一盏,只要走在靠墙的灯光树阴下,别人也很难看清。

    苏琪最怕让熟人看到,一看到别人就会问“苏琪,你到那里去?”

    父亲一个老厂来的都是熟人,他们见着都会关心问话。

    她只好低着头,走得很快,不跟熟人见面,熟人想问都没机会,一溜风走远了。

    约会的地点是在办公区里,进入厂大门后要走四五百米。

    厂大门虽说是军人站岗,但办公区里有医院,只要是厂里的人,门卫保安人员很少会问。只有外单位来办事的人会问,还要让他们登记。

    军人站在门口,接待的事不用他们管,其实,也就是装个门面,显得兵工厂更庄严。

    真正辨别是厂里人,还是外面的人,有专门的保安人员,呆在门卫室里,隔着窗户玻璃往外盯着。

    他们是厂保卫处的老保安人员,岁数四五十岁。这些人中,有的做了多年的保安工作,厂里大人小孩,他们一眼就能认出来。

    苏琪进了厂大门,靠厂区主干道左边的围墙边走,心里想,马上就要见到于秋生了,心里紧张的跳动着。

    见面了说什么呢,想到朱莹莹给她出的主意,什么也不说,听他说。这个主意到不错,想想心里都好笑。

    她一边走一边想着于秋生的模样,匀称的身躯,军人的步子走得很标准。在路上很少东张西望,严肃的面孔带着些冷酷,但微笑时是那样的真诚。举手投足透露出文化人的气息,一看就是有点知识,有修养、有气质的军人。

    自己早就认识他,三四年前,他是连队的文书。连队的电话放在办公室里,于秋生的办公室就在边上。母亲在厂里守总机,总往家里打电话,每次都是他来叫“苏琪,苏琪,你妈来电话,快去接电话”

    自己接完电话,会去说声“谢谢,于叔叔”

    他们连队总在自家门前的篮球场打篮球,于秋生经常参加,在场上生龙活虎,大家都叫他“秋生,秋生”一听就知道是秋天生的,名字很好记,给自己留了好的印象。

    苏琪一边回忆着往事,一边顺着道路左边的围墙从南往北走。

    她走过了左边的办公楼位置,就到了一排排瓦房边上,围墙里有几十栋一层的瓦房,这里就是施工部队的住地。

    她走到厂区主干道与预制场道路的交差口,进入预制场东西向的道路。这条路从主干道到预制场出口,大约四五十米,路宽十多米。

    厂职工医院就在这条路的北面,医院大门正对着这条路,门朝南。医院前的小广场占了这条路二十多米。

    医院门口的路灯很亮,苏琪在这里不敢停留,急忙往西面的预制场走去,走出去三十米不到,抬头往预制场看去,三四米深的底洼地里,黑黑的,啥也看不到。她不敢再往前走,吓得退了回来。

    想站在那里等,又怕被厂里人看到,只得又往医院方向走。

    走到医院门口,定了定神大着胆子,又往预制场方向走去,刚走没多远,只听到身后有人叫了声“苏琪!”

    这一叫,把她吓了一跳,心里紧张不说,脑袋里发出“妈呀!完了!”一脸的无奈。

    她听出了,是自己三姐的声音。

    最怕见到熟人,现在倒好,熟人没见到,见到家人了。

    她转过身,她三姐也到跟前,大声问“苏琪!你怎么会在这里”

    苏琪心里不快,反问“哪你怎么会在这里?”

    “诶,姐问你,你到反问起姐来了,没大没小的”

    其实,她三姐只比她大三岁,身体很壮实。苏琪知道,是自己的不对,笑着说“姐,我不是关心你吗,是不是有喜了”

    “去去去,那有那么多喜。是你姐夫他妈病了”

    “什么病?”

    “他妈病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