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上戴个小鱼塘 by 钓鱼》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手上戴个小鱼塘 by 钓鱼- 第2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白鳍豚?不说李永现在对水生物的了解,已经很熟悉了,就算是不熟悉,找个普通的人,肯定也都白鳍豚是什么。
  白鳍豚是生活在长江中的一种豚类,这个种群好像是有几千万年的历史,是生物中的活化石,而且在李永很小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了,白鳍豚是和熊猫一样的国宝级珍稀保护动物,只不过熊猫的命运更好一些,可以人工饲养,人工繁殖,而白鳍豚则不行。
  国宝熊猫有专门划出来的保护区,白鳍豚则没有,因为白鳍豚生活的环境,是华夏的黄金水道长江,这是一条经济、航运的大动脉,水的污染,往来的船只,兴建的大桥、水闸,使得白鳍豚生存的环境越来越恶化,虽然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但是它们的数量并没有增加,反而是越来越少。
  最终,在2007年的时候,宣告正式灭绝。
  也就是说,从那个时候开始,人类就已经看不到活的白鳍豚了,李永曾经为此扼腕叹息不已。
  而现在,孙海宁竟然告诉他说,他钓上来的那条大鱼,就是已经灭绝了的白鳍豚。
  这怎么可能?这难道是真的吗?李永瞅着那条已经变得异常安份的大鱼,有些不敢相信。
  “李子,我们把灰灰带到伶仃洋去吧?”宁小雪抬起俏脸,笑呵呵地说道,“灰灰”想来就是她给这头“白鳍豚”起的新名字。
  李永点了点头,不管“灰灰”是不是白鳍豚,都不会让这头小家伙,继续留在“长江”里了,虽然说这边的水环境其实还不错,但是一旦放回去,就很难再找到了,先要等他弄清楚,这条鱼究竟是什么才行。
  因为李永用的是环保鱼钩,所以虽然将这只“大鱼”钓了上来,但是并没有造成过份的伤害,而且鱼钩也比较容易取下来。
  当然,这也就是宁小雪在做,要是一般人的话,要把手伸到鱼嘴里面,可就要担心那两排锋利的牙齿,万一真的咬下来,可就惨了。
  李永突然想到一件事:“灰灰是生长在长江里的,应该比较适应淡水的环境,还是放到云梦泽里比较好。”
  “嗯!”宁小雪用力点了点头,似乎因为多了这个伙伴,而显得很高兴。
  李永用手机又给小家伙拍了几张照片,在带回“云梦泽”以后,又特地用数码相机,拍了一些更清晰的照片,从各个角度,留下了小家伙的身影。
  小家伙到了云梦泽以后,显得很适应,在水里欢畅地游来游去。
  宁小雪也在水边玩得不亦乐乎,而整个云梦泽,都好像沸腾起来似的,里面的鱼虾都变得非常兴奋,不停跃出水面,或者激起大片大片的水花。
  这样的情况,李永已经看过很多次了,已经见怪不怪,只剩下羡慕,他跑到小木屋里,这个小木屋还是以前最早搭建的那一个,看上去很简陋,或许正因为简陋,反而显得很有味道。
  李永拿出笔记本,连上网络,百度了一下“白鳍豚”的图片,一看就认了出来,跟刚才钓上来的那条小海豚,确实差不多。
  或者说,根本就是同一种东西。
  不需要什么专家鉴定,将百度出来的图片略一比较,李永就可以确定,他从“长江”里钓上来的小海豚,就是白鳍豚,因为白鳍豚的特点也是很鲜明,从它的名字上就可以看出来了。
  李永又在网上查了查资料,发现确实像他记忆中的那样,2007年,国家有关部门正式宣布白鳍豚在野外灭绝,因为事实上也没有人工饲养的白鳍豚了,所以说这个结论也就宣告了白鳍豚的野外灭绝。
  当然,就跟曾经闹出过的华南虎一样,虽然科学家在白鳍豚生长活动的水域,进行了仔细的搜寻,都没有找到活着的白鳍豚,但是却不能就此断定,自然界就真的不存在白鳍豚了,或许某个角落里还有,还没有被人发现,但是,即便还有一条两条,甚至更多一些,但是作为一个种群,白鳍豚无疑就是已经灭绝了。
  这种状况,有个特定的说法,叫作功能性灭绝,即使有,也只有可怜的几条,不足以维持种群的延续了。
  二阶的水空间在模拟水体的同时,似乎也会生成这个环境中的一些动植物,这条白鳍豚,可能就是这样来的的。也就是说,长江当中,或许还有野生的白鳍豚存在,当然数量肯定是相当相当有限的,与功能性灭绝这个说法,并不矛盾。
  李永顺便了解了一下白鳍豚的灭绝,可以说导致白鳍豚灭绝的原因,就是人类的活动,使得白鳍豚赖以生存的环境,发生了剧烈的变化,航运、渔网、各种各样的船只,还有水体的污染,使得白鳍豚生存的环境日益恶化,最终走向了灭绝。
  虽然从八九十年代开始,国家就在想办法保护这一濒临灭绝的物种,但还是没有能避免悲剧的发生,因为任何形式的保护,都无法让白鳍豚生活的环境,恢复宁静,反而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这个环境还在不断恶化。
  想到一种生物,特别是像白鳍豚这样可爱美丽的生灵,竟然会因为人类的活动,整个灭绝,李永就感觉在听一曲凄怆的悲歌,感觉特别凄凉。
  就在他打算断开网络的时候,却无意中看到一篇文章,其中的内容更是将他吓了一大跳,说是因为人类活动的影响,如今地球上每年约17500个物种灭绝。
  也就是说,每30分钟,就有一个物种消失。
  李永顿时感到不寒而栗。
 
  我们的家园 
  第二百五十一章 拯救白鳍豚
  '更新时间' 2010…04…26 23:39:54 '字数' 3037 
  宁小雪听说灰灰就是“传说中”的白鳍豚,也很吃惊,然后就显得很开心,玩得更起劲了。不过她很快发现李永的情绪似乎有些不对。
  “李子,你怎么啦,是不是累了啊!”宁小雪有些疑惑地问道。
  李永嘴角露出一丝苦笑,摇了摇头:“不是的。”
  看着宁小雪娇俏的脸蛋,清澈澄明,好像没有半点杂质的眼眸,李永犹豫着,不知道要不要跟女孩说实话。
  宁小雪亲昵地拉了拉李永的手臂:“那你为什么不高兴呢?我们之间,不管有什么事情,不是都应该共同分担的吗?”
  “我只是不想让你跟着伤心罢了,”李永有些无奈,最后还是敌不过宁小雪的柔情攻势,只好跟她说起自己刚在网上看到的那些事情。包括白鳍豚如何灭亡,还有每天都有很多物种,因为人类的活动,而灭亡。
  “不会吧?”宁小雪开始有些不敢相信,毕竟每年一万七千多种,一天就是四百多种,一个小时还有十几种,听上去有些夸张,而且非常恐怖。
  当宁小雪看到网上的资料以后,也沉默了很长时间,善良的女孩可能从来都没有想到,世界上每天会有那么多物种消失。
  要知道,这可不是什么个体的消亡,而是一个种群,彻底从地球上消失,再也没有挽回的可能。
  这既然是公开的资料,显然是科学家们经过大量的观测、研究以后,才做出的结论,不会有假。
  不过想想白鳍豚的遭遇,想想曾经闹得很厉害的华南虎,就会知道这样的事情,其实也并不奇怪,甚至可以说是太正常了。在这个世界上,比白鳍豚、华南虎弱势的种群,实在是太多了。
  有的珍稀物种,还能得到保护,有的直接就消失在历史长河当中,虽然说自然界本就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不过人类显然有些过于强势了。
  对于李永和宁小雪来说,虽然知道这样的情况以后,都有些戚戚的感觉,想要做些什么,却偏偏什么也做不了。
  “不要想那么多了,我觉得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想好怎么处理这条白鳍豚,”李永指了指水里游得欢畅的白鳍豚“灰灰”,面色担忧地说道。
  “灰灰?”宁小雪有些奇怪地看了看李永:“灰灰在这里不是很好吗,要处理什么?”
  “你不觉得它孤零零的吗?”李永摇了摇头,白鳍豚“灰灰”养在水空间里,当然没有问题,李永也不会像宁小雪那样多愁善感,觉得一定要给灰灰找一个伴侣,只不过“灰灰”和小企鹅“球球”不同,企鹅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但是白鳍豚,灰灰即便不是最后一只,恐怕也是最后那几只之一了。
  李永不太清楚水空间模拟现实环境的具体模式,特别是模拟水生物的方式,在他的理解,既然现在能够出现白鳍豚,那很可能长江中还有白鳍豚,要不然,水空间就无法模拟出来。
  不过据说专家已经反复搜寻,都没有找到白鳍豚的身影,才会做出结论,认为白鳍豚已经灭绝。
  科学的手段虽然先进,但是不可否认,这样观测的结果,也未必就一定正确,毕竟仪器设备都少不了死角和盲点,如此广阔的长江,即便存在白鳍豚而没有被发现,也是比较正常的。
  只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哪怕是白鳍豚还存在,但是数量也一定很少很少,极为有限。
  李永现在有一种想法,那就是白鳍豚既然出现在自己面前,就不能眼睁睁看着它们被灭亡,他希望白鳍豚这个种群能够继续繁衍下去。
  但是现在只发现灰灰这一条白鳍豚,还不知道是什么性别的,但是不管是什么性别,只有一条鱼的话,这个种群显然是没有办法繁衍的。
  李永又不可能将白鳍豚放回长江,以长江现在的环境,放回去的话,简直就跟谋杀差不多了。
  而要想从长江找到第二条白鳍豚,显然又比较困难,或者说根本不可能。许多专家都找不到一条,他又如何做到?再说就算是找到了,又要如何捕捞上来呢?何况还要那条白鳍豚的性别,正好跟灰灰互补。
  综合考虑到这方方面面的因素,这件事成功的可能性显然很小。
  虽然如此,李永还是打算试一试。
  李永特地找到了孙海宁,向他询问白鳍豚的一些具体情况,孙海宁是专门搞水产养殖的,对于白鳍豚虽然知道,但是并不专业,就向他介绍了水产大学一位研究白鳍豚的专家白宁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