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是阿斗》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我是阿斗- 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严肃的帅帐里顿时变成了小孩子玩过家家的游戏场所,三位朝中重臣各挽起了一只袖子,露出一只胳膊,将拳头举高头顶,一起大喊:“石头剪刀布!”然后三只拳头挥下凑在一起,竟然三个人都是出石头。

    刘厚看到这里,不由得会心一笑,根据后世心理学家的研究,喜欢出“石头”的人通常具有攻击性,做事情习惯有挑战性。当然,因素不止一种,人在心情紧张时,出石头的概率也更大。

    第一轮打成平手,于是,三人又开始新的一轮猜拳,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刘厚在看这三人出拳的同时,心里也在模拟出拳,看自己能不能赢他们三个人。刘厚不是真正的内行人,只能算半个内行,他之所以是半个内行是因为看了一则新闻。

    这则新闻是说:浙江大学实验社会科学实验室曾经开展了一项基于“石头剪刀布”模型的实证研究,而这项研究入选了“麻省理工学院科技评论2014年度最优”,成为了中国首次入选“麻省理工科技评论”的社科领域成果。

    中国的科技水平从近代#开(为什么这个也是违禁词,真弄不明白,有意思吗?)始就全面落后于西方,难得有几项像样的科研成果出现,这项研究能得到西方学术界的认可可以说是相当了不起的。身为伪科学迷的刘厚当时也关注了这则新闻,并且觉得很好奇,一项小孩子玩的游戏,有什么值得研究的呢?

    后来他查了一些资料才知道,原来这项简单的小孩子游戏有不少心理学家和博弈论专家都研究过,看似简单的游戏却蕴含着丰富的内涵。

    当时刘厚还很感叹,这项游戏中国人发明了超过千年,却只是用来做游戏、行酒令作乐,但是到了人家西方人手中,就有起码两个学科的科学家专门去研究它,难怪中国五千年文明却被西方几百年的科技发展超越,并远远抛在后面。

    很快,三个臭皮匠的猜拳游戏就结束了,郭攸之第一个被淘汰出来,他出了布,却被另外两个人出的剪刀剪断了。然后邓芝和步骘两人单挑,最后邓芝用布包了步骘的石头,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邓芝兴高采烈,步骘和郭攸之则像斗败了的公鸡一样垂头丧气,三个人共同的特征就是脸色潮红、衣衫凌乱,如果换个场合,很容易被人误会这三人刚干了什么坏事。

    如果有掌朝仪、纠察朝会时百官仪态行止、维护朝仪秩序和尊严的中侍御史在场,少不得会弹劾他们一个君前失仪的罪名。

    既然邓芝赢了,谁也没话说,毕竟这是公平的游戏,刘厚挥挥手,道:“既然是邓爱卿赢了,那就由邓爱卿第一个抓阄吧,步爱卿第二个,郭爱卿只能排最后了。”

    邓芝雄赳赳气昂昂地走到托盘那里去抓阄,郭、步两人眼前一亮,一扫之前的颓废气,他们这才想起,这个游戏还没结束啊,猜拳猜赢了有什么用?关键还是在抓阄那里啊。抓阄也是个随机的过程,第一个抽和第二、第三个抽其实没什么区别,也就是说,他们还没输呢。

    ps。今天大封呢,感谢大家的支持。    第一百九十五章孔融让梨

    上回说到,刘厚一直隐忍不发,采取防御姿态和司马懿对峙。±,。。上一次和司马懿对战,魏军有相当数量的火器,所以蜀军吃了个不算大的亏。

    这一次,魏军的火器少了很多,而蜀军的弹药反而更加充足,如果刘厚下定决心和魏军决一死战的话,在绝对的实力下,司马懿就算如何诡计多端,也不可能挡得住hong军的雷霆一击。

    不过刘厚怀着一颗仁慈之心,希望尽量少杀伤人命,最大程度地保存汉人的元气,所以一直避免和魏国硬碰硬,而是耐心等待着许昌行动的结果。

    刘厚希望能通过挟持司马懿的家眷,迫使他投降,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这样就可以使双方人马的伤亡人数减到最小。

    现在机会终于来了,司马懿的家眷已经被郭长盛和特种兵们辗转带到了刘厚的军营,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就是指现在的情况。为了将东风招来,刘厚召开了会议,以确定前去劝降司马懿的人选。

    会议争论得很激烈,这次争论的不是因为什么国家大事、政策方针,而是由谁去当说客的问题,谁都看得出,这次的任务不难,甚至说是轻松,大家都认为,有司马懿的家眷在手,想要挟他投降是十拿九稳的事情。

    轻轻松松出使一趟就能获得莫大的功劳,换了谁也想去啊。于是,会议室中,几个谋士争破了头,当然,也只有谋士抢而已,武将是不会抢的,这种耍嘴皮子的事情自然是文官的专利,那里会有武将什么事。

    不过就算是文官,争吵的范围也主要集中在邓芝、郭攸之和步骘三人身上,其他的小官吏还没有资格争夺这个立功的机会。三人争执不下,最后只好请刘厚做主了。

    刘厚苦笑连连,他看着这三个平时文质彬彬,举手投足间都透着一股儒雅气质的家伙,现在却争得面红耳赤,一个个就像斗鸡场上的公鸡一样,感到又好气又好笑。

    这事情他还真不想掺合,他觉得自己指定谁去都不适合,这很容易给人一种他和谁亲和谁不亲的信号。这就是身为帝皇的悲哀,一举一动都可能被人认为在释放什么信号。

    可是不指定谁吧,显然这三人又互不相让,这可真是难办啊。见大家都看着自己,刘厚只好清了清嗓子开始发言:“咳咳,诸位爱卿,你们可曾听说过孔融让梨的故事?”

    “这……陛下……”三人一听刘厚这话,当即无言以对了,孔融才死了十几年,可以说是和他们同一个时代的人,作为读书人,饱读儒家经典是一定的,同时对于孔家的人有一定认识也是一定的,孔融是孔子第二十世孙,又是当代大儒,他的名字,他的事迹没有那个读书人会不知道。

    事实上从那个时候开始,一直到两千年后,中国的读书人都会知道孔融,也知道他小时候让了个梨,可见孔融的影响力有多大。

    孔融让梨的故事在这个时代就有流传,所以郭、邓、步这三个读书人都是知道的,他们知道这个故事自然也就知道小皇帝提这个故事意思了,皇帝那是在嘲笑他们这几人身为读书人,却不懂得谦让,为了利益在皇帝面前斤斤计较。

    三个饱读诗的孔门弟子竟然被一个十几岁的少年人笑话了,虽然这个少年人是皇帝,但是皇帝也是人啊,还是个毛都没长齐的小盆友,这让他们怎么能不羞愧?

    他们三人经常接触皇帝,知道皇帝也不过是个有血有肉的人类,他们倒不会像民间的愚夫愚妇那样,将皇帝看成天帝的儿子下凡,看成天生的圣人。

    没想到,自己三人平时自恃成熟稳重,自认为宠辱不惊、淡泊名利,可是今天却因为一点点利益就闹个君前失仪,这要是传出去,让在朝中身居高位的他们情何以堪啊。

    刘厚微笑地看着这三个臭皮匠不说话,三人羞愧不已,纷纷向小皇帝请罪。刘厚感叹,和读书人讲话就是省事,自己只讲了四个字,他们就都懂了,根本无需详细解释,更不需苦口婆心劝说。

    刘厚也不想想,他是皇帝,大家都怕他,在他面前都是脑力全开,全副心神在揣摩圣意,当然可以轻易想到他的话中之意了。

    关键是,如果不是皇帝当面,谁能压制得住他们?他们以其说是因为受到孔融的事迹感召而感到羞愧,还不如说是不想给皇帝留下自己不懂谦让的坏印象而屈服、而装13。

    换了其他人在这个时候跟他们说什么孔融让梨的故事,说不定他们会先联合起来,用唾沫星子将这个人淹没,然后再重新开始互掐。

    “孔北海的确是令人敬佩,四岁就懂得孝悌之道,可惜被曹操这个暴君杀死了……”郭攸之发表了一通感叹,追忆了一下孔融。可是他不知道的是,他们心目中圣人一般的小皇帝正在腹诽真正的圣人:

    “哪里来那么多圣人啊,四岁的他懂个屁啊,还不是大人教他怎么做他就怎么做的,说不定是因为他看到大人喜欢孩子这么做,为了讨好大人,他才故意这么做的。”

    当然,这种侮辱圣人的话他是万万不敢说出口的,只能在心里想想而已,否则就算他是皇帝,也经不起儒家弟子的口诛笔伐。

    “臣等真是惭愧,不如孔北海多矣。”邓芝道。孔融曾经在北海国(治今山东昌乐西)为相(说是相,但这个职位只是相当于一个郡的郡守),因此,人称孔北海。

    虽然后来他还当过将作大匠、少府、太中大夫,不过那是在汉帝迁都许昌后的事情,也即是曹操把持朝政的时候,所以后来这些官职也相当于是曹操给他的。

    后来孔融因累次劝谏、忤逆曹操,被曹操记恨而找借口杀掉了,所以,郭攸之、邓芝不认可他后面任的这些官职,依然称他为孔北海。

    等三个臭皮匠都道过歉、表过态,不再争抢出使任务后,刘厚才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三位不愧为儒家弟子,那么快就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好!真是太好了,这出使之事只是一件小事而已,但是,从这一件小事就已经能看出很多问题来了。

    希望你们以后再遇到类似的问题是,能想起今天的事情,遇到利益时,要懂得谦让,当然,朕也没有让你们对所有人都谦让,遇到外族、遇到居心叵测的人,就不应该跟他们谦让。

    谦让只能对自己的朋友、同僚和本国百姓来谦让,如果遇到异族和外国,那就反过来了,要尽最大努力争取,因为你们代表的是一个国家,不是个人,那个时候的争抢是为国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