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三国之袁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三国之袁基- 第29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袁术此刻那是心绪难平啊,挣了那么多年,斗了那么多年,最后还是不如自己的弟弟,这叫他情何以堪啊。

    不过袁术还是怕死的,否则也不会投降了。

    随着城门的打开,甘宁派丁奉先带一队人马入城,甘宁带大队人马随后,原本还怕袁术偷袭的甘宁,在进入城池后,什么都没发生,一切都很平静,交接很是顺利,袁术所剩的二万多人全部收编到甘宁麾下,那些将领全部被人送往了荆州,听候主公的处置,至于袁术,当然也要回荆州,不过以上的人都是被人护送前往的。

    袁术也任命了,也不去管那些护送的人是真护送还是监视,反正袁基能给他块地,袁术也满足了。

    成功拿下汝南,甘宁立刻飞鸽传书前往荆州,向主公报喜,并把汝南的情况详详细细的写在了书信中,让主公可以提前定夺。

    至于周泰和黄盖则仍旧把手寿春。

    再说曹仁这边,自从带着人马逃出升天,曹仁就一刻不停的赶往宛城,不过此刻的宛城已经岌岌可危,眼看就要被攻破城池,城内的夏侯渊、徐晃、程昱经过一番商议,最后决定突围。

    不突围被袁军攻入城池那就迟了,眼下趁着还能坚守一段时间是逃脱的最好时机。

    商议已定,夏侯渊带着程昱从东门出,徐晃带一队人马从西门出,最后的聚集地则是许褚的军马处。

    只有和许褚汇合了,才能保住小命,否则就这样逃回长安不被杀死也被饿死累死。

    当夜晚降临之时,打了一天仗的军马各自收兵,许褚也在宛城外二十里处扎下营寨,虽然今日的仗打的憋屈,但张飞也奈何不了许褚,只能说是僵持,不让其靠近宛城。

    而关羽则没有掉以轻心,然就派人马包围着宛城,防止宛城有人突围。

    二更时分,东西二门同时打开,夏侯渊和徐晃各带五千人马向着城外突围。

    包围在宛城外的袁军立刻进行了阻拦,但夏侯渊和徐晃都不是易与之辈,硬生生的在关羽到来前杀出了一条血路,直奔许褚的大营而去。

    许褚的人马也听到了宛城外的喊杀声,禀报于许褚,许褚当即就知道是宛城的人马突围而出,招呼骑兵就冲出去接应宛城奔逃出来的人马。

    多亏了许褚赶来及时,此刻夏侯渊所带的人马已经被包围住,在许褚的一番冲杀下,带着夏侯渊冲出了包围圈,而徐晃则幸运一点,冲出包围后就没遇到什么阻碍顺利来到许褚的大营。

    没了防守的宛城很顺利的就被关羽夺下,至于那些守城将领逃了也是没有办法的,关羽不可能让军马十二个时辰都紧盯着宛城,总要休息的。

    回到大寨的许褚和程昱等人连夜商议,最后决定,再坚守一段时日,派出探马探查曹仁的消息,若曹仁被斩则立即退兵。

    拿下宛城,关羽并不止于此,第二日就带领着人马前往许褚的大寨挑战,不过许褚并不应战,他们留在此处只为了等曹仁。

    几日的时间一晃而过,曹仁在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来到了宛城,不过曹仁并不知道宛城已经被拿下,还傻乎乎的前往宛城下叫门,被随后冲出的关羽大军一阵好杀,原本就不多的人马被杀的所剩无几,最后还是许褚得到消息和夏侯渊带着人马救下了曹仁。

    由于许褚的人马较多,想要歼灭那是不可能的,所以关羽在传书给主公后得到的反馈是,继续挑战,直到其退兵为止。

    要说袁基不想拿下这队人马那是不可能的,不过袁基还有更重要的战略部署,此刻并不是和曹操开启大战之时。

    先巩固好宛城汝南一带袁基就可进行下一步的部署。

    没有出乎关羽等人的预料,就在曹仁回到许褚大寨的第二天,许褚就拔营起寨退兵回长安。

    关羽也没派兵去追,放这些人离去,反正此次曹军损失了留在宛城的十五万人马,已经给了曹操沉重的打击,想要恢复元气没个几年是不可能的。

    袁基就是要利用这时间差,干些他想干的事,虽说这还是首次利用这样的战略,但袁基对此很有信心。

    既然曹军退兵,袁基让周泰带七万人马回江东,留黄盖带领三万人留守寿春,甘宁带领七万人前往宛城,留丁奉带领五万人把手汝南。

    而原本在宛城的二十五万人马,被袁基留下三万,凑了十万人给甘宁,其余二十三万人被袁基悉数撤回,关羽依旧把手襄阳,不过在樊城内留下了十万人,这是为了更好的应对宛城被进攻,好去援救。

    张飞、诸葛亮带领人马赶回荆州,袁基还有重要的事情要交给他们办。

    袁基这里开开心心的调动兵马,身在长安的曹操可是气的摔杯子摔碗,气的直咬牙。

    这次不仅没有拿下汝南,还使得自己损失了十五万人马,以及丢失了宛城,这怎能不让曹操痛心,但此刻已经没有办法,只有等待时机再做打算。
正文 第四百章 刘备出兵
    就在袁基如火如荼的调动各路人马之时,有人提前来报,袁术及其所属将领已经被护送到了荆州,此刻离荆州只有二十里的距离,想必下午时分就可到达荆州。△頂點小說,。23wx。

    得到这个消息的袁基微微一愣,随后笑了起来,对于袁术归顺,这是最好的结果。

    放下手中事宜,袁基回到自己的府邸,把袁术的消息通禀了父亲,袁逢在得知袁术归顺了自己的小儿子袁基后,也是长长叹了口气,最后嘱咐袁基,袁术就不见了,让其好自为之,让袁基给其一块地好生养老。

    袁基会意,父亲对袁术恐怕是失望透顶,不过想想也是,皇帝没死你就称帝,你又没那实力,称帝被人打的一败涂地,这算哪门子称帝。袁逢不对袁术失望才怪,也熄了见袁术一面的意思。

    在袁术到达荆州以后,袁基亲自在议事殿见了袁术,不过袁基的那些文臣武将也都悉数在列。

    当袁术来到殿堂时,所有的眼睛齐刷刷的盯向了袁术,看的袁术背后发毛。

    但袁术的那些手下将领则很坦然,虽说原来跟随的是袁术,不过现在已经转投袁基,那就等于是换了主子,袁术注定是要被发配的,他们现在也不好过分亲近袁术,否则也会被发配到偏远之地去任职。

    看着站在下面的袁术,袁基那是感慨良多,想着在一起的日子,不由的心生感叹。

    “袁术,既然你已经归降,我也不为难你,看在我们一母同胞的份上,你就去庐陵郡的攸县呆着吧,我把攸县划归给你养老吧,那里也算是一处不错的地方。”

    袁术神色复杂的看着高高在上的袁基,虽然心中满是不甘,但成王败寇就是这样,自己输了还能有个安身之处已经很不错了。

    想到这些,袁术叹了口气道:“谢大人不杀之恩。”

    说完,袁术从怀中掏出一物捧在手上,继续道:“大人,此乃您当初用于换取粮草所给我的传国玉玺,现在我就把这个献给大人吧,我留着已经无用。”

    虽然要给袁基,但袁基看的出来,袁术的双眼看着那传国玉玺依旧是沉迷之色,不由的摇了摇头,这些人真是鬼迷心窍,这破玉玺有什么用,真是搞不懂。

    “既然你有这份心那我就收下了,你就好生在攸县安顿吧,有什么需求可以传信给我,我会让人安排。”

    “谢大人。”

    袁基也知道这袁术给他传国玉玺的目的,就是怕袁基在半道派人杀了他,这种事很多,所以袁术也很是担心。

    不过袁术太小看袁基了,在袁基眼中,袁术已经是废人一个,杀不杀都没什么大不了的,只要派人盯着就可以了,一旦其有反心那时杀了也不迟。

    袁术的事情安排完毕,袁基也松了口气,可以回去和父亲大人交代了,别看袁逢一脸不在乎,但袁基是知道的,袁逢还是有些不舍的,毕竟是自己的儿子。

    。。。。。。

    春去秋来,转眼又是一年过去,这一年里,似乎各处风平浪静,不仅刘备那里没有动静,连曹操也像熄了火一样,唯一躁动的就是袁绍了,袁绍经过一年的休养,实力大为增加,兵马也增加了不少,不过并没有扩大多少地盘,袁绍现在就像受惊的小鸟,不敢出自己的巢穴,恐怕刘备也是故意放纵袁绍,想让其扩张地盘好各个击破,不过看情况袁绍并没有上当。

    而袁基这里当然是忙的热火朝天,各处兵马频繁调动,尤其是江东等地,战船的打造,船坞的建设,根本停不下来,水军的人数也在不断的扩张,加之江东等诸地很多从北方逃难来的百姓入住,使得江东人口暴涨,人口的增加带来的劳动力的增加,经济的发展,兵源的富裕,一切都往良好的方向发展着。

    不过在这一年当中也发生了一件大好事,那就是青州的田楷给袁基写信,希望能归顺于袁基,想跟陶谦一样把青州赠给袁基。

    对于这样的好事不要白不要,否则不是傻子就是白痴。

    袁基派了太史慈带领五万大军前去青州进行接收,并把田楷带回荆州,田楷的人手都没有动,全部交给了太史慈去安排,至于想留下还是要归隐山林的就随他们了。

    在沉寂了一年后的北方,刘备还是忍不住对袁绍发动了进攻,派出了大军三十万人,吕布为前锋,陈宫为谋士,刘备亲自挂帅前往了邺城。

    第一时间得到消息的袁军探马就把这消息通过信鸽传递去了荆州,袁绍当然也得到刘备来犯的消息,不过袁绍并不怕,这一年的时间袁绍的兵力达到了十八万人,且粮草很是充足,足够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