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政府老万和他的老婆们》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乡政府老万和他的老婆们- 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手脖子。

  在当时那个精神生活质量极度扭曲、物质生活质量极度贫乏的年代里,谁的手脖子上面要是能戴上一块亮光闪闪的手表,那就是人上人了,更别提是“上海”牌手表了,至于“上海”牌的女式坤表,别说打枪赵家的赵翠梅了,就是县革委会大院的那些头头脑脑们的老婆、闺女、儿媳们,就怕连想也都不敢想呢!

  “跟我……走吧?”

  小万一边说着,一边两眼含情脉脉的看着她的新娘。

  赵翠梅满脸幸福的朝她的新郎看了看,接着就微微的点了点头。

  尽管那时全国都还正在大闹大革文化命,谁也不许搞磕头作揖等等封建迷信活动,谁要是搞了这一类的封建迷信活动,就要被批判、被斗争,但是,即将走出家门口的赵翠梅,还是义无反顾的转过身来,先是两腿并拢站好,然后双膝着地,直直的跪在生她养她的地面上,向送行的众乡亲们规规矩矩地磕了三个带声的响头,然后,眼泪汪汪、声音哽咽地看着父母,嘴唇哆嗦着好大会,才说出话来。

  “爹,娘,俺……”

  爹娘也都眼泪汪汪地,抬起胳膊,朝天招了招手。

  “走吧……走吧……”

  这就叫做,闺女出嫁小送殡、媳妇进门大过年哪!

  小万心疼地把新娘扶起来,从挎包里拿出鞭炮,叫小妹帮着点响了。

  虽说是在大搞革命化,但是,小万还是遵照爹娘的反复叮嘱,叫赵翠梅偏身坐在自行车子后座上,推动着自行车离开了赵翠梅的家园。

  老规矩说,新人从娘家一上了花轿,花轿只要一动步,一直到第二天从婆家新床上面个起床,这段时间的双脚是不能直接接触地面的。

  无论怎样革命化,或者说,无论这个化还是那个化,无非是新瓶子装陈酒罢了。

  当时,无论新人是坐在手扶拖拉机子里头,还是坐在自行车子的后座上,都等于是坐在花轿里头了。

  到摆渡口或是手扶拖拉机实在不能通行的羊肠小道,都要由新郎官把新娘子从自行车子后座子上头抱下来,放在船上,或是抱着、驮着、背着,然后,继续向前进,反正不能双脚着地。

  至于为什么不能双脚着地,其中有什么道道,有什么讲究,有什么说辞,无论你去问谁个,谁个也都不能给你说出个子丑寅卯来,反正大家人老几辈子了,知其然,不知所以然的,一直都是这样做着的,一直都是这样一代一代的朝着下一辈子传下来的。

  在一串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赵翠梅出嫁了。

第八章 小歪子一挥手,革命化婚礼就开始了(一)
尽管赵翠梅刚才还在为舍不得离开爹娘哭得昏天黑地似的,可是,她还没到村头官路的路口呢,就被小万引逗得破涕为笑了。

  古人说,女人心,三月云,看来,这话之所以能一直传下来,还是有几分理由的。

  要不是因为小妹在一旁陪伴着,依这俩人当时那些子眉来眼去的心情,还有那些子实在控制不住的互相掐掐捏捏、拉拉扯扯的撩拨小动作,哼哼,说不定还就地就势就把那个事情提前给办了呢。

  再说说脱裤子万家这边。

  小万爹老万,这时正在和小万娘没话找话说呢。

  从小万推着自行车一出门,老万的老烟袋锅子就没离开过手,一锅子吸完了,就把烟灰磕掉,接着又新装一锅子,吃得嘴干舌苦的,也没觉着。

  小万娘呢,就不如老头子能沉得住气了,老是嘟嘟囔囔的,一会子,按老二吵几句,一会子,按老三熊几声,一会子,说前来帮忙的自己妹妹的大闺女把一摞子海碗没有放整齐,一会子呢,又说烧厨锅的自己兄弟的儿子把柴火填多了,等等。

  不过,无论小万娘怎么嘟嘟囔囔的,大家都全当耳旁风了,谁个也都不跟她俩个计较,谁也都理解她这会子的浮躁心情。

  村民们这时正在指指戳戳地开着老万的玩笑呢,戏说老万,无论怎样,今晚黑,老万是“扒”不上“灰”的喽!(作者注:土话,指公公与儿媳有性关系叫“扒灰”)

  就在老万又一遍地去整理被大家踩脏的苇席子时候,一个眼尖的妇女兴奋的使大劲的诈唬了好几声。

  “来了!来了!李铁梅来了!李铁梅来了!”

  这一声一声的诈唬声,就跟风刮的似的,呼啦一下子传遍了所有人的耳朵聒子。

  大家蜂拥着,簇拥着,不约而同地向村口奔跑着,年纪大两岁的,不去奔跑了,就向村口方向射去猎奇的目光。

  啊?

  可不是吗!

  真的是李铁梅来了砹!

  你看你看,人可比电影里头子的李铁梅俊多了啊!

  比画么上的李铁梅还俊呢!

  和电影上的李铁梅打扮的是一模一样的呢!

  你说,那个扮演李铁梅的唱戏的,要是知道俺这里的李铁梅比她还俊,还不得恼的上吊啊?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发表着观后感。

  先睹为快的孩子们,前后左右的顺着迎亲的自行车奔跑着,一边跑着,一边呼喊着。

  “李铁梅!李铁梅!”

  “李铁梅!李铁梅!”

  “李铁梅!李铁梅”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

  迎亲的鞭炮响了起来!

  “大海航行靠舵手--预备--唱!”

  “大海航行靠舵手,万物生长靠太阳,雨露滋润禾苗壮,干革命靠的是毛泽东思想……”

  不知是谁起的头,一帮子小伙子大闺女们,都跟着齐声唱起了当时的革命歌曲!

  那个时候,这一带还没通上电,能用上煤油灯的就算是很有面子的人家了。

  那个时候,由于正在闹革命,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办喜事是绝对不准用喇叭号子的,更是没有现在的音响设备甚至是夜晚的*舞的公开表演的。

  那个时候,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表达欢乐心情,营造喜悦场面,烘托欢庆气氛,都一律靠的是大唱革命歌曲。

  “……鱼儿离不开水呀,瓜儿离不开秧,革命群众离不开共产党,毛泽东思想是不落——”

  “停--”

  生产队长小歪子一声令下,唱歌声戛然而止。

  自行车子和一大阵子迎亲的人已经来到了位于小万家门口六尺远的苇席子边上。

  “大表叔?”

  小歪子对老万说,“咱开始吧?”

  老万朝他点了点头。

  小歪子一挥手,大声的喊着,“开始!”

  在场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全都翁嗡嗡的说着什么话语。

  “好!大家注意啦--都把红宝书——请出来!”

  在革命生产队长的指挥下,在场的全体人员都把随身携带的封面印有毛主席彩色照片的一本小红书--《最高指示》,从不同的保存位置虔诚的拿了出来。

  “首先——”

  “首先——”

  小歪子领头喊一声,大家便都跟着喊一声。

  所有人一律右手拿着小红书,向右上方高举着,喊一句,高举一下。

  就连所有男人都眼馋的“李铁梅”也不能享受豁免权。

  “敬祝毛主席——”

  “敬祝毛主席——”

  “万寿无疆!”

  “万寿无疆!”

  “万寿无疆!万寿无疆!”

  “万寿无疆!万寿无疆!”

  “敬祝林副主席——”

  “敬祝林副主席——”

  “身体健康!”

  “身体健康!”

  “永远健康!永远健康!”

  “永远健康!永远健康!”

  接着,小歪子领着大家喊第二段。

  “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说——”

  “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说——”

  “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啦——”

  “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啦——”

  “我们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我们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下面——”

  “下……面……”

  忽然,声音不整齐了,大家都犹豫了,跟着喊的人也顿时少了许多。

  小歪子连忙向大家摆摆手,“大家别慌喊大家别慌喊!”

  “下面——”

  有几个小伙子使坏了,先是躬着腰,然后再猛地挺直身体,一齐大声喊,“小歪子下面!撑起来啦——”

  “哄——”

  大家一片开心的欢笑!

  “砹——不准捣乱!不准捣乱!”

  几个年龄大一些的或者是自认为能管得住那几个小伙子的人主动维持着秩序。

  “下面——请新郎——把新娘——迎进——家门!”

  “噼里……啪啦……咣……”

  鞭炮声又一次响了起来。

  伴随着把耳朵都震得生疼的鞭炮声,小万把赵翠梅从自行车子后座子上面小心翼翼的抱下来,使她的双脚落在通向新房的苇席上,然后,右手牵着她的左手,缓慢的幸福的向前移动着脚步。

  “下面——”

  小歪子又说“下面”了。

  “下面——大家一起跳——‘忠字舞'!”

  这会子,大家就齐刷刷的听从指挥了。

  “敬爱的毛主席,我们心中的红太阳,敬爱的毛主席——你是我们心中的红太阳,我们有多少贴心的话儿要对你讲,我们有多少热情的歌儿要对你唱……”

  大家一边一起唱着歌颂伟大领袖毛主席的革命歌曲,一边跳着姿势、动作相差很多的叫做“忠字舞”的革命舞蹈。

  就连老万老两口子也都跟着欢跳起来!

  新娘子赵翠梅被这种十分喜庆的气氛包围着,走进了小万的家门。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九章 小歪子一挥手,革命化婚礼就开始了(二)
眼尖的妇女们都准时发现了,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