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如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女人如水- 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的绿,纯净到让人生不出一丝杂念。

  多少年后,方复明说,当时他自己不知道为什么心动了一下,觉得眼前这个小女孩,注定与自己有一段说不清道不明的故事。所以,那一刻,他几乎是下意识的,就把脖子上的玉佩取下来,送给了一脸稚气的泉儿。。 最好的txt下载网

沉船
沉船与国丧

  沉船发生在光绪三十四年,正月二十三,城东前江口。

  安庆泰昌小轮公司的升和号轮船,从下游东流那边开过来,在前江口,不知为什么偏离了航线,触到了江底礁石,一晃,便缓缓向水面倾斜,先是半个船身沉到水中,接下来是大半个,最终整条船都被混浊的江水吞没。当时船上载有两百多名乘客,其中有一多半,在沉船事件中失去了生命。

  父亲闻知,二话不说,拉着泉儿就往东门外赶。枯水季节,江水退缩到江滩深处,大片大片灰色的江砂,在阳光泛着碎光。江滩上行人匆匆,大家的脸上都挂着悲哀的凝重。父亲拉着泉儿,也随着人群往东走,不出声,脚步匆匆,不断有晶亮的泪珠,顺着他的两腮流下来。泉儿知道,父亲触景生情,此时此刻,他的脑海里,浮现的肯定是9年前母亲亡水的那个画面。

  后来,父亲止住脚步,寻一块石头坐了下来。他们眼前,仍有看热闹的人继续赶往出事地点。但父亲突然明白:过去的一切都已经过去,即便你赶到那里去,挤在嘈杂的人群中,你又能为受难者做什么?

  泉儿的记忆中,在家里面,父亲顾及小妈的情绪,很少提及母亲。只有和泉儿单独出去,比如去大南门城隍庙逛庙会,比如去钱牌楼茶园子听戏,比如到北城外菱湖观荷花,他会和泉儿聊起母亲当年如何如何。但,从没有像今天这般伤感,从来没有。泉儿小鸟般乖乖地坐在他的身边,一句话也不说。

  太阳西垂,在江面上,如血一样惨烈。

  “这年头,这国家,怕真的要大变了!”父亲说。“去年夏天巡抚大人被刺,现在前江口江轮失事,下一步,又会出现什么?”

  泉儿睁着她那一双水汪汪的眼睛,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沉船事件确实不是个好兆头,接下来的几个月,安庆城始终处在带一些阴沉色彩的惶恐之中。城内的百姓,也因此格外胆小,格外多疑。

  这年夏天来得晚,到小暑附近,怕冷的人还穿着夹衫。来得晚也走得晚,白露过后还多天,天还出奇的热。状元府、天后宫、进士第一带的人家,太阳还没有落下去,半大不小的孩子,早不早就把竹床搬到大街上来,准备在户外过夜。路面上的麻石条,滚烫滚烫,只有去井里扯些井水,沿着竹凉床四周泼个透湿。入夜,整条街上睡得的都是人,一张竹床挨着一张竹床。天天如此。于是就传说,集贤关外的大龙山,有一只老虎成精了,前两天进了城,白天里与常人无二异,一到晚上就原形毕露,专门挑那些七八岁的男孩儿下手,也不吃肉,专门喝血,在脖子上咬一口,一吮,孩子就全身雪白,没有一丝血气儿了。大人们胆子小,便不让这般大小的孩子在外面露宿,但天又实在热不过,孩子高低吵着要出来,只好陪着孩子一起睡到外面来。那些平日里不大露面的小媳妇,悄悄端一张竹椅,在孩子旁边,摇着扇子,也是为孩子扇风,也是为孩子驱蚊虫,一坐就是小半夜。就有一天,差不多已是三更天了,突然听见有喊“老虎”的声音,一副哭腔,凄厉吓人。这一喊,立刻带起一大片惊恐的尖叫声。结果几条街甚至半个城的人,都懵里懵张地爬起来,也不管三七二十一,大人抱起孩子就往家里跑,小孩则抱着叫妈妈。一时间,乱成了一锅粥。最后的景象十分独特,大街上摆满了竹床,却空荡荡没有一个人。直到好多天后,风波才渐渐平息下去。最后追问,才知道起因十分荒唐,小孩说梦话,母亲打了几巴掌,结果惊动了周围的人,一带十,十带百,造成一场虚惊。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国丧
“老虎”风波之后,天也慢慢变凉,转眼便是十月。街上传言更多,说江南要到太湖进行大操练,好几万人,还有能在天上飞的气球兵。又说光绪皇帝也要到安庆来,已经在路上了,浩浩荡荡,带着几万护卫。不为别的,就为开这个眼界。还说有一个传话机,神奇得很,一根线连着,两个人相隔几条街,也能相互对话,声音清清楚楚。另外又传有一种奇妙的神灯,也有一根线连着,不用油,一到晚上就亮了,雪亮雪亮的那种,不能对着看,要刺伤人的眼睛的。

  泉儿从怀宁中学堂回来,总是有新鲜的话题,小妈就很惊讶,一双眼睛睁得多大,“怎么可能呢?怎么可能呢?”她总是固执地反问。

  如果父亲在家,父亲就笑笑,“有什么不可能?又不是什么难事!”话语之中,多少有些“少见多怪”的轻视。那一个阶段,父亲特别忙,很少回家吃饭,有时候也不回来睡觉。铜元局停铸后,新任安徽巡抚冯煦,,将厂子一分为九,虽然打的是安徽制造局的牌子,但下面设煤炭、子壳、马力、修枪、翻砂修理、制药(火药)、装药等9个分厂。父亲虽是“造币”高手,但隔行不隔理,生产流程还是相同的。反过来,父亲掌管的技术,一分为九,自然更忙。安徽制造局9个分厂中,就有百姓传说中的电灯厂和电话厂。

  接下来,国情突变。

  十月二十一日,星期六,傍晚,37岁的光绪皇帝在北京驾崩。二十二日,星期日,下午,74岁的慈禧太后也乘鹤西去。二十三日,星期一,光绪、慈禧的死讯,通过黄甲山电报局的电波,传至老省城安庆。隔两天,二十五日,星期三,“国丧”哀诏送达安徽。而在这前一天,官府已经安排工匠,昼夜赶工,在三牌楼万寿宫,搭建起灵堂。省署、府衙以及各部门的文武官员,均集结于此,举哀祭奠。

  灵堂是就着龙亭搭起来的,高十余米,白色挽帐由上而下倒悬,挽联斗大黑字游于其中,格外伤悲,格外肃穆。不仅如此,仪门内外的东西朝房,包括后面的大殿、后堂,以及御碑亭内14座御碑,也都披上了凄凄惨惨的白纱。万寿宫外,临时安排有护兵守卫,荷枪实弹,平民百姓只能远观,不能近前。全省各地的官员,从早到晚,一批批马不停蹄赶过来,在仪门前落马,停轿,然后一脸凝重,按职位大小,鱼贯而入万寿宫。

  十月二十五日,泉儿眼中一片白色。从学堂到家,经倒扒狮子至四牌楼,走三牌楼穿吕八街,中间就要经过万寿宫。不知为什么,走经此地,她就不由自主要加快脚步。满眼的白色,总让她心生怯意,总让她把巡抚大人被刺和前江口江轮失事联想到一起。“下一步,又会出现什么?”父亲的疑问,带着一丝寒气,在她心头不安地回荡。

  天阴冷,似乎有丝丝干雪,零零散散自空中飘落。但似乎转眼之间,云也稀了,天也亮了,有花花阳光从云层深处透下来。

  也就是这天夜晚,城外大南门至小南门一带江岸,安庆电灯厂安装的公共路灯首次启用。“江头生明月,平地落繁星。”老城居民几乎倾城而出,争相观赏这奇妙而神奇的夜景!

江头生明月
江头明灯

  早在上半年,《安徽白话报》就刊发新闻,说新开办的安庆电灯厂,要在江岸一带安装公共路灯,大概十月下旬,湖北第八镇、江南第九镇、安徽第三十一混成协在太湖秋操期间,正式启用。《安徽白话报》是李燮枢在上海创办的报纸,社址在马立师路。对外说是报纸,其实32开64个页码的铅印旬刊。栏目有“演说”、“本省要闻”、“十日大事记”、“时评”、“杂俎”、“文化界”、“零零碎碎”等,凡安徽省城发生的事件,或大或小,或官或民,在上面都有刊登。省城安装公共路灯的消息,刊在“本省要闻”上,报纸从上海由水路运到安庆,当时就引起轰动。之后口口相传,到最后,老城几乎无人不知。后光绪、慈禧慈祥连续驾崩,大家就有些担心,国丧期间,这江岸不用油的灯,还能按原定时间亮起来吗?

  结果没有接到官府不准亮灯的禁令。想想也是,进入十月下旬,坏消息接踵而至,不是白就是黑,官府压得透不过来气,城市也压得透不过来气。有江岸亮灯一景,也算是为城池,为百姓冲冲晦气吧。

  泉儿是和甘爷一起出门的,那时天还才麻麻有一点黑影子。出门时,甘爷也想拉小妈出来,但小妈回绝了。她说,这么黑的夜晚,女人家疯疯傻傻往大街上跑,左右隔壁会笑话的。她甚至想拦阻泉儿出门,但因父亲提前打过招呼,所以只好任他们出行。但泉儿看得出来,她的眼神也十游疑,必定是新鲜之事,谁都会有探奇揭秘的心理。

  以为赶了个早,其实不然。两人走到四牌楼时,窄窄的老街上已经人挤人走不开身子了。甘爷紧拉着泉儿的手,也学着安庆方言,大着嗓门一路穷喊“水烫了”,旁边也不知真假,就果真让开一条道。老少俩乐得开心大笑。出镇海门,下凤凰坡,江岸边,看热闹的人黑鸦鸦一片,一眼望不到头。有像泉儿这般大小的孩子们,也有脑后拖着长辫的老先生。还有许多操着太湖、望江、桐城口音的年轻人。大街上能亮不用油的灯,八辈子都没听说过,说信也信,说不信也不信,所以更要到现场看个明白。

  事先没有一点征兆,甚至连一点响动都没有,就突然一瞬间,从西往东,沿江岸就亮起了一路明火,如一串夜明珠,齐刷刷飘浮在夜色之中。片刻安静之后,惊呼声如炸雷,由近处滚滚传远,甚至掠过水面,传到一江之隔的大渡口镇。

  亮灯的那一刻,泉儿兴奋泪如雨,不知为什么,她突然想起了落水而亡的母亲,如果在天有灵,她能浮出水面,看看安庆江岸这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