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双人舞》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爱上双人舞- 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例“ 我不能放松 ” 解决的方向是认识本有的庞大能力

(capability) 。

“可能 性” 的局限信念一一 “ 我没有可能 ”(hopelessness)
例 “我这个病不会好了。 ”解决的方向是看到希望 (hope) 。



“ 资格性 ” 的局限信念 —“ 我没有资格拥有美好快乐

的人生 ”

(worthlessness) 。例 “ 我的命生成这样,是应
是感到可以有美好的人生 (deserving) 。

该受苦的。 ” 解决的方向

“我没有资格 ”在中国人中是常见的现象,中国的传统家庭教育容
培养出有资格性局限信念的人。我在咨询时发现,很多来访者的表现,




面上似乎是能力性或可能性的局限信念,但
资格性的局限信念。

是经过细心分析后,其实都 是


“家庭系统排列 ”中孩子与父母的关系
“ 家庭系统排列 ”( family constellation) 是现代德国著名家 庭治
疗大师伯特 ·u28023X灵格 (Bert Hellinger) 创立的一套家庭治疗技 巧,特别 擅

长于解决跨代的、极深沉的家族系统问题所引起的心理障碍。海灵格发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行为,受到很多深层的、非意识的法则所控制,他
这些法则为 “ 隐藏动力 ”。这套技巧,能够解决很多传统心理治疗束手
策的问题。

现,



以下介绍海灵格的部分观点,可以为解决一些人在婚姻恋爱
情绪、态度和行为问题提供一些参考。
(1) 在亲子关系上,海灵格发现孩子一与父母的联系是极度深
固,不能用任何事情加以破坏的。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理由,例如生活困
没有教育机会,甚至生存受到威胁,使父母与子女分开,但是在心灵的
层,并不能改变这份联系。孩子内心深处强烈渴求着要与父母在一起,
使父母跳入死亡的火焰,孩子也愿意追随。所以,当孩子因为上述的理
被领养,表面看来是做了件好事,但事实上孩子成长后往往有一心理的
题。在孩子的内处,只要能够与父母在一起,不会在乎生活困苦、没有
育机会,甚至生存受到威胁的。所以海灵格认为助养比领养更好。
一个被领养的孩子或许会感到被父母抛弃了。在人类进化的
文明时期只占很小部分,文明产生之前的人类生活里,被父母抛弃的孩

里出现 的

厚和牢
苦、






过程中,


是不能活的。所以, 被领养的孩子内心 深层有 一份“我没有资格 (活下去 )”

的信念。他意识上并没有察觉这

份意念,但是在生活中,他容易做出跟



己过不去的行为,把自己好好的工作或感情关系破坏。他也许还会常常
定自己、不能说 “ 不”、逃避机会、不愿尝试。
(2) 一些不是被领养的孩子也有类似的现象出现,因为在成
父母的一些事情使孩子产生被抛弃的感觉。这些事情包括 :
·u29238X母离异,孩子跟随的一方再婚 ;
·u23401X子幼小时,父母亲经常不在身边或者极少时间在身边
·u29238X母偏爱其他子女而歧视孩子。



长的过程 中










第 35 页 共 81 页

第三部分:结婚前的问题
结婚对象的三大致命缺点
有人问我 :找结婚对象的时候,对方有些什么缺点是最要不










得的 ?这个

问题不容易回答。后来我多次思考这个问题,再从很

多辅导案例中引证,

得出一个结论 :每个人的信念、价值观和规

则不同,因此对婚姻对象的要

求也会不同,但事实上确实会有一些共同的因素,可能会对任何人的婚
都造成严重的损害,甚至导致失败。我根据白己的经验总结了
缺点 ”。
在这三大缺点中,绝对无药可救的只有一个,另外的两个,


“三大致 命

虽然凶 险,

只要第一个缺点不存在,还是可以有转机。除了这三点,所有其他的缺
只要两人都有诚意把关系搞好,都可以消除。

点,

那个绝对无可救药的缺点是

:“不肯改变 ” 。有这种缺点的 人,不理

会其他人、事、物,也不会想这样继续下去的结果会对自己有多大的伤
更会拒绝所有的提醒、建议、劝告和恳求,就像一头看不见、听不到的
狂野兽,坚持这样地奔跑下去,终千使自己和所有在乎他的人,不是离

害,



他就是掉进痛苦的深渊。这类人会坚持说

: “ 我就是这样 !” 他摆出的姿

态是 :你想和 我继续一起,你便必须接受我这个样子。在工作环境里,他
会不惜牺牲每一份人际关系、每一次成功机会,甚至那份工作,去维持


“我

就是这样的 ”。他说 :“我就是这样的,大不了不干

!”而失去一份好的 工

作;他会说 :“我就是这样的,大不了重新来

过 !” 而失去一次成功机会 ;他

也会说 :“我就是这样的,大不 了少一个朋友 !”而破坏了本来好好的人 际

关系 ;他甚至会说 :“ 我就是这样的,大不了分手

!”而结束一段本来很好

的感情关 系。他的朋友会越来越少,新结交的朋友很快也因为他不理会
人的感受,而终于离开。
如果遇上这样的人且发展出爱情关系,命运会很悲惨,因为
产生一份同情心、一份想照顾这个人的怜爱,因而不能离开这个人,他
能够不断地迁就、让步,更不断地忙于修补这个人造成的破坏,疲于奔



他往往 会

命,

劳累而没有效果,最后往往这个人还是在不断地抱怨

!你想想这样的婚姻

会有什么结果 ?我告诉 你:不是受不了而分手,就是两人紧紧地拥抱着走
一个绝对没 有成功快乐的人生 !



有这个缺点的人,多数在幼年时与父母的关系欠佳,在成长
能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爱,觉得父母并没有接受自己。台湾武侠小说名
古龙就有着这样的童年,自己的婚姻也不成功。他的众多著作里,主人
的行为、性格和处世态度都表现出一个被父母遗弃的孩子的心态

过程中 未


:我没有

资格拥有成功快乐的人 生。这样的人,会受到潜意识的驱使而不断地去
坏人际关系和成功的机会。这个缺点是可以用心理治疗解决的,例如
简快 疗法、催眠治疗、家庭系统排列等。但是拥有这个缺点的人,若不
白这个缺点的伤害性,是不可能拥有成功快乐的感情关系和人生的。


NLP


可以这样说,除了这个缺点,所有其他的缺点,都不会对一
系造成致命的伤害,如果每当发觉事情的效果不好便愿意及时改变,问
总有解决的可能。

份感情 关


另外两个缺点是 “托付心态 ” 和“不愿分享内心感受 ”。这两项在 本

书第一部分有专题的介绍,这里便不详细说了,而只谈男女都会有

“托付

心态 ”。一般情况,女的问题比较严重。

“ 托付心态 ”是“ 我把我人生 成

功快乐的责任交给你承担 ”的意思。今天的人虽说思想上已经有很大的
步,但是一些千百年维持的旧观念,还是在内心深处影响着每一个人。









第 36 页 共 81 页
了太太当然要尽力照顾她,使她快乐,这是一个丈夫义无反顾的责任。
然这是丈夫的责任,他就必须肩负两人的成功快乐在自己身上。就这点
来, “ 托付心态 ”的坏处是使丈夫有太大的压力,事实上,因为,个人
可能给另一个人的人生制造出足够的成功快乐,所以这是个不可能做到
意结果的责任。
“ 托付心态 ”有一个更严重、伤害性更大的坏处,就是做太
没有责任,便什么都无需做、不能做,而只能等丈夫替一自己的人生添
成功快乐。人生就如逆水行舟,总是不进则退。做太太的停着等待,本
便在倒退了。在思想、心态、能力上不知不觉与丈夫有了距离,而且距
越来越大。两人的感情关系便产生了很多的隔膜,婚姻也就存在了危机。
把人生的成功快乐重新掌握在自己的手里,不断地策划如何
更多成功快乐,自己便能够与时俱进,把握住自己的幸福。如果再幸运
得到丈夫的关怀照顾,便是两倍的幸福,双重保险了。
“ 不愿分享内心感受 ” 的人,在中国社会里十分普遍,一般
的多。我们传统上就是一个不愿意触及内心感受的民族,说出内心的感











太的既 然




能够添 增


男的比 女
受,

不是害怕被认为软弱无能,就是害怕给别

人有机可乘。在婚姻关系里,



饰这些信念的借口是 不想对方担心。其实这样的借口是不堪一击的

:对 方

看到自己的情绪经由语言和行为表现出来,但又

无法知悉是什么事,只 会

更担心、产生更多猜疑和忧虑。试问
内心的感受,世上还有谁人可以

:准备共度今生的人都不能和你分享
?人生的 伴侣,当然就是分忧的对象。若

是真的爱护对方,便应该告诉对方真相,让对方感到你允许他
持,并且你也欣然接受这 份支持。
“ 不愿分享内心感受 ” 的人,有不少是心地善良的男女。他
到更好,而且以为自己单独承受辛苦和压力,便是把自己的角色做到最

/她给你支

们努力 做
好。

这份动机是好的,但是忽略了重要的一点

:不让对方充分地尽到伴侣的责

任、扼杀了对方向你提供支持的机会,是对对方十分的不尊重
一些事情发生了,担忧是不可避免的,让对方与你共同担
暗自猜疑,对方会觉得最好。
没有这三个缺点的人,当看到婚姻出现问题时,他
并能充分地照顾自己的成功快乐,所以给对方的压力最


忧,而不 是

/她愿意改 变自己 ;
少;内心有什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