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接下来说话的却不是项梁,而是范增。只见范增朝熊心屈身一躬说道:“禀大王,寻你之事,乃是增之注意。项公乃肝胆之士,时时不忘复楚之志,故从无二心矣!今日之形势,皆因大王不体恤项公之苦心所致,还望大王权衡利弊得失,宽解众人,复楚大业才有望,否则不等秦军灭我们,我们便自灭矣!”
“大王,范先生说的极是,小的自沛县起兵,现所以愿跟从项公抗秦,皆为项公之心可问天地,还望大王以复楚大业为重,不要令自己的手足相残。”
狄风看时,见说这话的是刘季,不觉暗想,刘季这小子真是个滑头,此时不但用话语讨好了项梁,也讨好了范增,且还有讨好熊心的意思,做人做到这个份上,日后如不为帝王,便比为大奸之人。
也许是项梁、范增、刘季的话起了作用,也许是熊心对刚才的情景有些害怕了,只见熊心看一眼项梁说道:“既然武信君忠于本王,今日之事本王也便不再追究,诸位都坐下说话吧!”
众人重又纷纷做回自己的位置,这场风波才算平息。
然而众人刚坐下,熊心却朝项梁又说道:“武信君,既然你带人公推我为楚王,那么本王还有一个条件,不知你是否还能答应?”
“还有一个条件?”这时不但项梁不知熊心的条件是什么,就是对秦末历史熟知的狄风,此刻也猜不出熊心还有什么条件可提。
',!'
 ;。。。 ; ;
第七十章 各有所想
“大王请讲,臣定当遵从。”项梁朝熊心说道。
“既然你们让我做楚王,总得给我修建王宫吧?”
“这个一定。”项梁心甘情愿地答道。
“那么,还得有百官吧?”
“当然有,此事你可与上柱国陈婴商量。”项梁依然心甘情愿地答道。
“应该给我建个都城吧?难道就让我在薛县这个地方为王吗?”熊心简直有些得寸进尺了,显然所提的已不是一个条件。
只见项羽在那里又偷偷攥起拳头,似乎很想过去暴揍熊心一顿。
狄风觉得熊心虽然提的条件多了些,可历史上每一个为王者,都城、王宫、百官是不能缺的,缺了还能算是王吗?因此在旁边拉了项羽一下,悄声说道:“项兄,不可在闹事端,熊心所提也不为过。”
经狄风提醒,项羽也想起为王者需要都城、王宫、百官,只是他怎么看熊心都感觉怎么不顺眼,这时气呼呼地说道:“叔父真是给自己找烦恼,推举什么王啊!
狄风知道项羽还有些转不过弯来,因此又劝道:“项兄还是忍一忍吧,日后你在找大王算账不迟。”
狄风之所以说出这话,并非是在使坏,而是他在心里清楚,历史上的这个楚王,最后就是项羽派人杀掉的,他不过是提前说出而已。
“哼,这个**熊,简直气死我了!”项羽愤愤地说完,这才将攥紧的拳头松开了。
但就在狄风与项羽窃窃私语的工夫,项梁不但答应了熊心所提的建都城的事情,而且还应允了熊心的选妃之事。
熊心见项梁满足了他提出的所有条件,这回看上去一点儿脾气都没有了,乖顺得就像一只羔羊一般,对项梁的态度也大有改变,笑着对项梁说道:“武信君,都怪本王出来,不知深浅,才闹出此前一场大误会,还望不要介意。”
“臣不会介意,还望大王体量刚才籍儿和风儿的莽撞。”项梁露着歉意地说道。
“好好,本王能有武信君这样体恤之臣,何愁我楚国不兴,暴秦不灭啊!”熊心摆出一副王的姿态,就连说话的方式都变了。
对此狄风很有些吃惊,心想一个整日就知道放羊的人,如何会说出这样的话啊?难道我寻的这个人,真是战国时期的楚怀王熊槐之孙吗?但朝熊心的身旁一看,狄风很快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因为狄风发现,此时宋义正侍立在熊心身边,显然把自己又当成了旧楚的令尹,而且正在旁边教熊心如何说为王的话。
但项梁似乎没发现熊心所说的话,都是宋义在旁边教的,见熊心不再像他提条件了,便一颗始终悬着的心也落了下来,高兴地对熊心说道:“只要有大王你在,臣定当率大军诛暴秦,复楚国,重振我大楚雄风。”
听了项梁的话,熊心似乎也为之感动,对项梁说道:“凭武信君之豪气与胆识,又有忠于本我之念,何愁我大楚不兴,大楚不振啊!”
在这个世界上,狄风知道历来都是下属对上司拍马屁,还没听说过有上司给下属拍马屁的!可一看站在熊心身旁的宋义,便猜想这话也定是教的,不觉感到好笑。
可事实上,这话却不是宋义所教,而是熊心自己所想之后说出来的。因为熊心别看是个放羊的,但刚才的阵势他也看出来了,在这个议事大厅之内,他谁都可以得罪,唯独不能得罪项氏族人,即使想得罪,现在也不到时候。
由于熊心有了这些想法,自然往下的事情就好办了。于是项梁与陈婴范增商量了一番之后,首先决定把建王都的地址放在盱眙,问过了熊心,熊心也没有反对。
而要将王都建在盱眙这个点子,则是陈婴提出来的。因为盱眙这个地方属于东阳县管辖,陈婴是东阳县人,且还做过东阳县县令史,可畏对盱眙较为熟悉,如能把楚王都建在自己的家乡,是最好不过。
另外还有一点,陈婴之所以这样提议,就是他在家乡人头熟,有名望,没有谁不敢不给他面子。否则当初东阳县的那些年轻人也不会杀死了县令,聚集数千人之后请她出山,推选他做首领了。
对于陈婴这种社会背景,项梁当然早已知晓,自然十分同意。只要范增,审时度势,也感觉陈婴的提议不错,故此也非常赞同,没有提出任何异议。
等将建都地址商量完毕,告知熊心之时,熊心点头道:“好,就建都盱眙便是。”
熊心之所以答应得这么痛快,一是他现在已经不想再得罪项梁,二是他感觉自己不过就是个放羊的出身,现在却凭空掉下来一顶王冠,戴在了自己的头上,且王都一建,从没沾过女人的他此后就将会拥有许多女人了!何苦还要跟项梁过不去呢?
倘若不应,万一惹恼了项梁,别说我这个大王当不成,女人睡不成,可能我想再回去放羊,都没有任何机会了!识时务者,才能好好地活着,我熊心可不想死,我还没有睡过女人呢!
由此也可以说明,一个人倘若就这点儿出息,心里想的不是自己的大业,而是女人,即使他再有雄心,到最后也会变得一事无成。
眼见熊心也同意建都盱眙,那么剩下的就是该由谁护送熊心前往盱眙了。对此,项梁却感觉有些犯起难来,心想如今攻击秦军正是用人之际,如若将手下的猛将们派走一个,我这边自然就弱了一分力量。
可若是派一个与自己不相干的将领前去护送,万一大王熊心在路上态度不好怎么办?他若是被这个将领一气之下杀掉了,自己的一切努力可就白费了!
项梁琢磨来,琢磨去,他一眼看见狄风正与项羽嘀咕着什么,便朝狄风招手说道:“风儿,这回还得辛苦你一趟,既然大王由你寻来,此次再由你送往盱眙最为合适,就由你率领本部人马,前去护送吧!”
狄风见项梁让他去护送熊心,心里自然不愿,心说项梁的脑袋是不是进水了?我本已熊心不睦,竟然还让我去围着他传,我即使不被累死,也得被熊心这小子气死。于是,狄风没有当即答应,而是看着项梁,希望项梁能改变主意另派他人。
瞧狄风没有应声,项梁似乎已明白了狄风的心思,便朝狄风笑了笑,之后说道:“风儿,前嫌不计,方为丈夫,只有你去护送大王,叔父才最为放心。”
然而项梁话音刚落,却听有一个人突然说道:“项公,此事无需狄将军前去,由我率军护送便可,还请项公应允。”
狄风没想到这时会有人帮他的忙,可一看这个人,当即又生起气来。
',!'
 ;。。。 ; ;
第七十一章 事与愿违
说话的这个人不是别人,而是站在熊心身边的宋义。
但项梁一见宋义自愿前去护送楚王熊心,心想此人现不与我同心,倘若让他再跟在身边,也不会卖力气,而我之所行,或许还会时时泄露于楚王,如此倒不如就让宋义去吧!
项梁思谋完毕,便对宋义说道:“既然宋将军愿护送大王,那就辛苦宋将军了!”
宋义听项梁答应他前去护送楚王熊心,心下则想:“只要你项梁答应就好,别看此时官职不如你项梁,也不如陈婴,但只要我跟在大王身边,我便依然还会当上楚国的令尹。
都是说“女子与小人难养。”这句话如若放在宋义身上,可畏再合适不过了。而小人最讲究的,也不是知恩图报,往往是如何挖别人的墙角,来造自己的房子。
正在生气的狄风,此刻忽然明白过来,也知道宋义为何提出他要代自己前去护送熊心了。于是心想:“我不能让这等小人靠近熊心,从而取得熊心对他的信任!”
这样想罢,狄风便突然站起来大声对项梁说道:“叔父,如今正是用人之际,不可让宋将军前去护送大王。”
“你……”宋义见狄风站起来阻拦,气得朝狄风直瞪眼睛。
项梁作为熟读兵书之人,经狄风这样一阻拦,也忽然明白了宋义为何甘愿去送楚王熊心了,因而对宋义说道:“风儿说的极是,宋将军乃是营中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