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1649》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我们的1649- 第34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特别是在明代以后,翰林基本都是进士高科之人,亦即当时知识阶层中的精英,确实是熟读历史的公知……这种构成决定了翰林群体势必对社会文化的发展产生重大的社会示范作用。

    但是,到了明末时期,随着皇权势力的加大,翰林的作用日渐式微……原因很简单,皇权加大,就意味着地方的势力加大,表面上这两者矛盾,事实上,在独裁统治国家,大独裁者永远不会是得利最多的人……所以才会有内斗不断,不断的有清理内部的事情发生。

    此时,依附纯正皇权统治,才能发挥作用的翰林们,自然在作用上呈无限小方向发展……于是,出于内斗成本的需求,翰林开始产业化发展,水货自然开始增加,因为可以用钱买到了……

    等到皇权开始崩溃时,那么,翰林如狗的现象也就无可厚非,对下一个政权来说,这就等于先行买下了一个文凭……到时可待价而沽。

    这里有文化惰性发展的原因,也有精英开始堕落的原因。

    此时,所有人都是无错的,不信就可以审判,没有一个人认为自己有罪,而且精英堕落的发端就是开始指责民众素质低,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了……

    王翰林的文凭就是在这个期间买到的……虽然他确实参加过科举,但一直文运不佳……

    还是在前两年,鲁王作为监国,却无处所去,只好被永胜伯郑彩接到厦门暂住。永胜伯郑彩拥立鲁王,实际上是重操郑芝龙挟唐王以自雄的故智,为独掌大权,后来监国鲁王又停驻在闽、浙交界的沙埕。

    厦门王家,世代为商,在王翰林这一支旁系中,也只有他的学识最好,王家正好找到机会,求得永胜伯郑彩,向鲁王监国捐出白银三千两,最终买到了函授翰林文凭,就这个意思吧……

    永胜伯郑彩也确实需要这种知识分子的帮助,毕竟只有这样出身的人才会在理论和道义上帮助自己,那些大家族世家出身的知识分子……不太理自己的。

    所以,永胜伯郑彩在鲁王监国的嘴里求得翰林这个职称和监国大印的盖章后,大力弘扬王翰林之名……但王翰林的女儿,在厦门这个地方却比王翰林更有名气。

    王翰林家族祖上有阴德,王家整个家族都一直顺风顺水……但也不是十分全面,王翰林这一支却是子嗣不全,只生一个女儿后,前前后后取了数房,竟然无一人生子……直到王翰林真的拿到了翰林这个职称后,他的小三小四都怀孕了,一连生了两个小子。

    原本是千万宠爱集一身的王家小姐……顿时失落了。

    王家小姐在厦门极为出名。

    王家小姐还是在幼小时,有一次,王翰林携她去山口古庙游玩,在古庙门口遇一巡游和尚,王家小姐毫不畏惧,指着那老和尚嬉笑,样子可爱。

    那和尚冲着王翰林唱了一个喏,说道,此女相貌不凡,定有贵遇,不可抹杀她的天性,但随她意……

    此事有随从便传播了出去……在王家小姐将要裹脚之时,王家小姐大哭不许,于是王翰林也就听任她了……王家之女竟如百姓中赤贫之女一样为天足……

    待其略长,王翰林请人启蒙,此女却不肯工女学,却喜欢琴棋书画,吟诗作对,王翰林也就随她去了……

    王家小姐带上丫鬟,喜欢变装男衣四处游走,当然,也没有离开厦门之岛……王翰林也随她去了……

    于是各大家族也传言道:王家小姐见过的男人,比所有大家族的女子见过的,加一起还多。

    王翰林悔之已晚……只得把希望寄托在那巡游和尚之言。
第二百四十四章 中年大叔也有野望
    第二次谈判完毕后,托尼。费尔南德思闷闷不乐地在房间里转着圈,他助手的眼珠也随着他的转圈而转着……那个通译又去玩他的玻璃窗了,看来他更欣赏平板玻璃中的残次品,特别是那种有点状缺陷,光学变形的品种,古人的品位果然不同……

    他助手的心里此刻非常迷惑。

    第二次的谈判一直进行地很顺利,对方不再像一开始那样咄咄逼人了,反而开始合情合理起来,也许是因为在第一次谈判中,我们顽强坚持的态度打动了对方吧……不过,不坚持也不行,就那些赎金了……想多拿出来也不可能。

    双方就高级商务人员和武官迪克的赎金数目最终答成了协议,按照这些人员年薪的四倍付费……比起第一次谈判来,这个结果让双方都比较满意……但是,他们还加了一些附加条件……

    正是这些附加条件让托尼。费尔南德思非常的困惑……比如建成自由贸易区这个条件……

    当时,那个叫何斌的家伙骄傲地对自己说道:

    “汉唐集团认为,红毛……荷兰东印度公司采用的垄断式贸易行为是对人类自由贸易的一种践踏……由此,我们向巴达维亚荷印殖民政府提出一个赎回俘虏的附加条件,我们要求在巴达维亚建立一个自由贸易区……”

    托尼。费尔南德思苦苦思索着那个叫何斌的谈判对手的话……他要求在这个自由贸易区中,自由地生产、加工和运输,所产出货物,只要不流入本地,都不用交各种税收……

    这是不是就等于我们割让给他们一块土地?可是他又说为了表示双方平等,你们也可以在台湾开办一个如此的自由贸易区,双方条件对等……

    说实话,这一条附加条件提出来后,托尼。费尔南德思表面上在苦苦思索,但实际上,他的心里乐开了花,这意味着他们现在无力觊觎巴达维亚城……但是这一条附加条件出乎了托尼。费尔南德思的底线范围,最后,他表示要请示一下巴达维亚荷印总督才行。

    当时,那个叫何斌的谈判对手露出了他惯用的鄙视的神情,讥笑着说:“尔等不是自言为巴达维亚荷印总督的全权代表吗?这等小事却不敢做出决定?”

    托尼。费尔南德思微笑着反击道:“这是因为贵方提出超出了赎金问题的要求,当然不属于在下全权代表的范围中,阁下也是行政人员,自然应当理解权限问题,这是个常识……”

    他面上带着微笑,心里把对手骂个要死,要是在巴达维亚城里,有哪个明人敢和他这样说话……他就……这个对手一定是明人,他的头发装束与巴达维亚城的明人是一样的,但事实上又不敢完全肯定他一定是明人,他的腰板比身份高贵的明人挺得还直,好似有上帝给他的依靠……

    当时,何斌装作同情的样子说道:“尔等的荷兰东印度公司……太过小气,竟然给你们如此低的薪水……却要你们承担如此众多的工作……好吧,我等以慈悲为怀,也不会为难尔等,尔等回去请示以后再说吧……”

    托尼。费尔南德思当时在心中冷冷的一笑,这是多么低级的挑拨手段……但是他没有看到的是,他的助手面有戚戚然……

    荷兰东印度公司给员职工的薪水实在是太低了……一般的员工只有十二里尔……而一件亚麻衬衫就要一里尔。而那些雇佣兵们的薪水更低,只有四里尔,还暂时只给一半……另一半以后再给。

    何斌当然知道这一些了……

    这样,第二轮谈判就算告了一个段落,网上围观的技术员们少了很多,没有意思了,看两个不同地区的古人对法……水平太低级了,没有啥技巧……

    第三轮谈判只进行了半个小时,郭怀一差点暴跳起来,想要把对方打趴下,但被何斌阻拦了……事实证明,临时培训对郭怀一这样多血质的人用处有限……

    双方先是谈到谁是第一个来到台湾的问题,何斌拿出论据来,南宋时期的家谱,结果他赢了。

    双方再谈起明大陆政权的许可问题,何斌瞪大了眼睛说,我等从未听说过有明朝这个政权,倒是我等南极洲大城有令,让我等来此发展……怎么你竟然不知南极洲大城在哪里?真是少见寡闻,不知天高地厚……结果何斌又赢了。

    双方又谈起热兰遮城的归属问题,是否可以给予荷兰东印度公司一定的补偿……何斌提到了被荷兰人无辜开炮打死的和平使者……结果何斌又赢了。

    托尼。费尔南德思最后突然提到可否赎回战舰……郭怀一火了,他和兄弟们好容易可以熟练地操纵红毛蕃夹板船了……他们竟然要赎回去!

    再说他看汉唐集团行事,弄不好还真能让他们赎回,当然怕了……打昏他再说,看他还敢不敢提起这事情……何斌连忙拉住他,别说打红毛蕃了,就是杀了他们本来也不是件难事,可这里不是还有一盘大棋要下吗?!

    何斌当然知道他的老兄弟为什么着急,他小心说,老郭,莫怕,此事定不可能成行……我等还有大用……

    在网上的视频中,伍大鹏董事看到这里是,他点了点头,暗想,何斌果然是个人才,与我们比,他就是差了三百年的见识和知识……理解能力目前看,还是相当不错。

    何斌与郭怀一当然不知道,汉唐集团只不过训练他们与西方人谈判,将来可能要做汉唐集团的马前卒,先锋官……至于谈判的结果,还真不太关心。

    伍大鹏董事于是打开了工作备忘录,自己先行推演了一番,感觉现在就去山东地带招工还是拉人,时机上未必不可以……那里现在的反清起义此起彼伏,如果史实没有记错的话,那里正是乱透了的地方……

    郑三爷郑斌在热兰遮宾馆包的房间是305,并不是面朝大海。

    用郑三爷的自己的话说,他都看够够了大海,还要什么所谓的海景房?!

    莫不如看那宾馆后面高高的,一直在冒着黑烟的大烟囱,看着那忙忙碌碌地来回行走的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