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是怎样烤出来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公务员是怎样烤出来的- 第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有一次在候车室等着,正和一个考友说话,走过来一位中年妇女,她把一把扇面递到我跟前,我不理解其意,问什么意思,她张张口说不出话来,我想她是一个聋哑人,再看扇面上写着一些字,内容是向残疾人献爱心活动,我掏出五元的零钱交给她,她点了一下头,转身走了。我问考友,刚才为什么拽我?他说:“你上当了。”我想想,也有可能。但她可以是骗子,我不可以无善心啊。

做一只蚂蚁
我们都是蚂蚁,我们都是蚁族。

  据说,某些大城市周围聚集着几十万的蚁族,他们学历高、收入低、辛劳、卑微、坚韧。即使成为公务员,依然如此,没有独立的房屋,没有独立的地位,没有独立的声音,仍旧是蚁族。走在城市的道路上,经常遇到一些衣服带着白灰的农民工,心想他们是阶段兄弟啊,大家都是这个城市的蚂蚁。

  刚到新单位,有同事鼓励我好好表现,鼓励我争强好胜,我说:“你们可以争,我不可以,你们不是一个人,而是一帮人,在这座城市,我只认识一个人,是我自己,我就是一只小小的蚂蚁,谁都可以狠狠地踩上一脚。”在工作生活中,我处处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夹着尾巴做人,一个目的,就是不给某些人踩我的理由和机会。我没有力量,可是我有愚公移山的精神,把大石头用锤子砸成小块,一块一块地搬,就像蚂蚁搬家,总会有点成就的。曾想到“蚂蚁吃大象”的意象,锲而不舍,大象被吃也未可知。

  我们这些小蚂蚁,平时只有血和泪,只有沉默,没有声音,即使发出呻吟也是微不足道的。现在,我们能做什么?等死吗?不,还有垂死挣扎。小蚂蚁不是永远的弱者,不是永远的被追逐者,它也有牙齿,它也会反抗,它只是在等待,等待更多蚂蚁的成长和聚集。

  这遍地的小蚂蚁,哪里是蚂蚁,是火种啊!

2009年底的国考
2010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招考,我也报名了,职位是某国家部委。屡次的失败已经将希望之火浇灭了,但我依然没有放弃。报名、资格审查、交费、笔试,按部就班一步一步完成,虽然过程并不完全顺利,但心一直是平静的,我很喜欢这种状态,不喜欢焦急、忧伤和喜悦。

  笔试成绩是通过短信的方式查询的。通过网络也可以查询,但要等到第二天,我犹豫要不要节剩两元钱,等第二天再查。但转念一想:钱多的都花了,还差这两块钱吗?于是,就发短信查询了成绩。估计,广大考生如果知道可以通过短信查询,都不会等到第二天网络查询。想出这个办法的人很有才,很会聚富,一个人两元,报名人数都在百万以上啊。

  第一个短信报告笔试成绩,行测67分,申论54分,共计121分,第二个短信报告入围面试。当得知结果的那一刻,心中又重燃希望之火,举起紧紧的拳头暗下决心,一定要抓住机会,一定努力抓住这次机会,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一定要珍惜!

  为了准备面试,春节期间很少与亲友相聚,专心地在家练习了十几日,读、背、练,只是没有人指导,没有人帮助。现在总结,这些练习没有练出效果来。

  面试那日,尽管镇静,但内心是虚的,是不自信的。5:1进入面试,每个考生看起来都比我优秀,除了笔试成绩没我高之外,学历、形象、口才等都比我好。面试过程我就不详细陈述了,我是感到没有希望了。

  1:2进入体检,面试结束后的第二天晚上,我还在北京,和在中科院读博士的妹妹打球,准确明天返回家。21点时,竟然接到电话通知明天参加体检,我一阵高兴,机会来了,接着又想到可能自己仅是陪别人体检一次而已,也就没什么值得高兴的了。

  早上,我们聚集到某部委的门口,风特别大,冻得大家有点打颤。部委的车拉我们到人民医院去体检,上午没有体检完,医院就医的病号太多了,所有的体检项目都要排队。中午,和四五位考生在一起吃饭,吃完后,他们要搞AA制,我把账都结了,大概他们不习惯,又硬把钱塞给我了。我和朋友在一起吃饭没有搞过AA制;对此也不习惯,我明白自己真是跟不上时代发展了。下午体检完毕,除生化项目没有结果外,其它都正常。

  返程。

  别了北京,别了首都!

  这里或许永远没有我的立足之地,我的根在山上。

  过了十几天,给某部委打电话,结果未出,又过了十几天,结果终于出来了。

  沉默。

  那一刻,我心里想:真的要放弃了,太累了。

  我第一时间把结果告诉了关注的领导和亲友,他们安慰我,让我放平心态,不要丧气,以后还有机会,会有前途的。在最需要支持的时候,这些领导和亲友没有因为我的失败而低看或远离,反而安慰鼓励我,给我支撑,这份情谊,我会牢记,永远感激你们!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口才为什么这么差
以前,很少怀疑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至少不怀疑自己的书面表达能力。在书面表达上,发表过一些文字,周围的人公认写作能力比较强,在口头表达上,做过两次演讲,达到了一鸣惊人的效果。然而,现在却深刻地认识到自己的表达能力是多么的欠缺。让我认识到这一点,归功于公务员面试。

  这个认识是一个艰难痛苦的过程,开始的面试失利,自己总结是没有下功夫练习,见到的面试题少的缘故,后来经过刻苦练习,确实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在2009年以后的几次面试,特别是与面试高手交流后,终于明白面试成绩差的原因了:语言表达能力严重缺陷。这是能力结构上的超短板。

  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一次面试结束后,高分考生讲自己的答题,有亮点有高度,且语言表达流畅优美。再回顾自己的答题,天壤之别,差距实在太大了,当时我就是这种感觉。然后,开始找差距在哪里,请教学习他们练习的经验方法。

  高手的经验总结起来有这么几个方面:一是多朗读,朗读半月谈、社论、人民论坛、时评等文章;二是多总结,找出模板,形成自己的答题套路和语言体系;三是多练习,不停地说,对着树说,对着镜子说,不断的练,不断的说,才能说出花来,说出果实来。

  对照这三点,我边练习边反思,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十分严重。由于平时朗读的少,刚开始朗读,连句子也不能流利地读下来,一停一顿的,好像是脱稿讲话,看似抑扬顿挫,其实是嘴皮子笨的很。读熟之后,让别人听听,许多字词的声调错了,发音不准,这是基本功啊。再注意一下自己平时说话,也发现语言表达不流畅,没有条理性。后来,经过长时间的朗读,句子能够流利地读下来了,错音也逐渐少了。错音是一个一个纠正的,遇到声调拿不准的,就查字典,好像一个小学生,在水平上确实就是一个小学生。在总结方面,也十分欠缺,看了别人的模板用不上,又没有总结出自己的套路来,每一道题都是新题,没有成套的语言。到现在还是如此,没有形成自己的语言体系,处于混沌状态。在练习方面,一开始认为自己看了许多面试题应该是练习比较多了,但在YY上听别人讲,真是小巫见大巫,特别是有个女孩名叫藏心亭,讲她练习都练到想呕吐、虚脱、喊疯的程度,她举了个例子,说看见心爱的小狗叫,就开始分析小狗叫,并且要分三点,讲够三点。相比之下,立见高低。虽然发表过一些文章,但仔细想想不是下笔千言,一挥而就的,而是经过练句,挤牙膏一样挤出来的。因此,书面表达能力也不高,只不过是不能够即时表现出来罢了。面试主要考察的是即时表达能力,这方面的缺陷能够很明显的表现出来。

  差距找到了,原因呢?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口才之差也非一日之因。归结起来,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客观原因,二是主观原因,主观方面是主要的。

  在客观方面,一是练习的时间少,工作忙碌,不能集中时间进行高强度的练习;二是平时工作语言表达机会少,很少有说话检验自己的机会。

  口才差关键还是在主观方面,这方面问题可是大的很。

  首先在观念上,一直以“木讷于言,而敏于行”为座右铭,认为“爱叫的母鸡不下蛋。上帝让我们有两只耳朵、两只眼睛、一个嘴巴,就是要我们多听多看少说。”在上学时,已经意识到口才的重要性了,但没有真正认识到良好口才的不可缺失性。想参加学校的演讲社,正好有位朋友是演讲社社长,他十分活跃,口才一流,在校演讲活动中多次获奖,小有名气,经他介绍,我加入演讲社。第一次到演讲社活动室,见许多俊男靓女在那里叽叽喳喳地说笑,呆了一会儿,却不见切入正题,我便留下一句话,说:“我是来学习训练演讲来了,不是来说笑聊天的。”说完,拂袖而去,令他们目瞪口呆。从此,再没有踏入演讲社半步。曾经在大学宿舍里多次借宿,听到大学生自言自语,或呻吟,或感叹,喋喋不休,感觉不可思议,怎么有那么多废话要说。现在想来,这些都是一种语言练习,如果能在众人之中,叽叽喳喳的讲出特色,也是水平啊。

  其次,在工作上秉持“少说多做,保持低调”的做法。参加工作后,听到好多有成就的前辈的忠告“多听多看多做少说”,这条忠告确实有一定道理,但我理解的片面了,少说不是让你不说,更不是不会说啊。会说能说可以不说,应说可说不能不会说。虽然我不是一个好的说客,却是一个非常好的听众。领导和同事没有事了,就聚到我办公室谈论,他们爱对我讲,我也爱听,偶尔发表一点自己的看法或疑问。在酒席间,平时寡言少语的人也会谈笑风生,然而我却做不到,一直是默默无语,只有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