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情人》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中关村情人- 第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容易就能感觉到她象你的知心朋友一样。她请来的侍应生是一位北大在读的女孩,话不多,一脸的学生气。她总是很有礼貌地笑着,即使照顾不是很周全,也能得到客人的谅解。

  宝筠找到方弘略的时候他正坐在东边的炕上,与一个宝筠不认识的人谈着中国的“商业输出”。方弘略显然很激动,就象是接受记者采访一样,条理非常清析地慷慨陈词。他说“这么多年来,中国都是在接受西方的商业输出,在这商业输出的过程中,形成了一股商业回流,就是‘反向输出’。中国应该重视,并且合理疏导这种反向输出的能量。”

  方弘略穿着一件深蓝立领的长袖T恤,一条黑色的西裤,坐在炕上的神情,比在自己的窝里还要放松。他正说到激动的时候宝筠来到他的身边,他忙站起来介绍说:“这是我夫人。”对方看看时间已经是11点多钟,人家的夫人都来了,站起来拍了拍屁股告辞而去。“盒子”的主人把他送到门外,又事必躬亲地进来跟宝筠打了招呼,然后让那位女大学生送上酒单。

  宝筠没有心情坐下喝茶,可方弘略拉着硬要她坐下来聊聊,问她找他那么急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宝筠说:“咱们还是回家吧,我有事想跟你回家去谈。”

  方弘略说:“我不太习惯在家里说事,在酒巴说挺好的,等会我还得到公司去一趟。”

  宝筠一下子噎住:“那么晚了公司还有什么事等着你?”

  方弘略嘿嘿地笑:“就是一点公事,处理一下就回家。”

  宝筠来了气:“那我跟你一块去,陪着你一起把事情做完。”

  “那倒不必,哪敢劳您大驾,再说你也是大忙人。有什么事你还是说吧。对了,你看喝点什么?一杯芒果汁吧,行吗?你不是最爱吃芒果的吗?”

  “有几晚没回家你都去哪了?”

  “还能去哪?不就在公司呗,太晚就不回去了,怕吵了你。”

  “没乱来吧?”

  “你怎么也俗起来了,天地良心。夫人作证。”

  “呸你!”

  “夫人别生气,先喝点饮料。”方弘略讨好地把饮料端送过来。

  “不回家也该打个电话说一声,让我夜夜等着,觉都没法睡。”

  “你还等我了?我不知道你等我,要知道我真给你打电话了。”

  “我打电话你为什么不接?”

  “不是忙嘛!以为你没什么事,就没顾得上。”

  “那你说我还是不是你太太了?”

  “当然当然,我从来也没敢说你不是。”

  “是‘不敢’还是‘没有’?”

  “嗯……是‘不敢’,不!是‘没有’。”

  “我说方弘略,我们这还象夫妻吗?你都有好几晚不回去了,竟然连个电话都不打。我打了电话过去也不接!你这眼里还有我这个太太吗?如果你不想过,就干脆说一声,你这样算个什么你说。我一个人在国内,等了你那么多年,好,这下你回来了,可一回来就这样,你让我心里……心里……”宝筠说着泪水就要流下来。

  “别哭,宝筠你别哭。都是我的错,啊,都是我的错。我对你关心不够,我这今晚就跟你回去。我这不是想出人头地嘛!你看我要是什么都不是,你还跟我吗?我这么做也是为了咱们好。”

  “我不要这些,我就要你天天回去。我不在乎你是不是功成名就。”

  “可我在乎。我不能让别人笑话我连自己的老婆都不如。”

  “啊!你就是这么想的啊?”

  “也是也不完全是,你看我总得做出点事来,一个男人,不能总那么窝囊。就象以前那样,我不痛快你也不痛快。”

  “以前我哪点不痛快了?是你自己不痛快,自己闹着要出国。这下好了,出国回来了,倒变心了,还不如当初就不让你走。”

  “你这撒赖了不是?人家什么时候就变心了?不就是有几次没回家吗?谁知道你还真上心了。好了,今夜我就不回公司了,好不好,我不去公司了,咱这就回去。”

  “这是原则。”宝筠大声地说。

  “嘘!”方弘略把手指放到嘴边,意示宝筠小声点,然后说:“我买单我买单,咱这就回去就回去,啊。”说完方弘略欠起身来准备掏钱。

  宝筠第一次跟自己的丈夫在酒巴里谈论问题,突然感觉有一种异样的甜蜜,以及一种因距离产生的美感。她从来不知道这样其实也满好的,突然就不想那么快回去了。

  “咱们再坐坐嘛,嗯?”

  “还是回去吧,我都累了。”方弘略伸了个懒腰,然后把宝筠也拉了起来。

  宝筠没有办法,只能跟了方弘略回家去。

  洗完澡后躺到床上,两人都觉得有点累。但宝筠心里总象有什么没完成似的,眼看方弘略就要睡去,她好不容易才想起什么来,就撸了方弘略一下:“你这段上镜还不少嘛,我们的情报人员隔几天就把你的动态报来给我。”

  “你还有情报人员跟我踪呀?还说不知道我在干什么!”方弘略嘟哝着。

  “别瞎想,我只不过履行商业上的职责罢了。”

  “架子还真不小,看来大企业就是有大企业的法则。”

  “可不是嘛。对了,弘略,你不觉得你曝光的频率有些高吗?我担心这样对你不利。”

  “怎么不利?我这也是为了工作。再说现在讲的是注意力经济,没听说方兴东的注意力值几百万吗?人家注意你,说明你有价值。”方弘略脑子开始清醒。

  “可你这样会让人有看法。”

  “我明白你的意思,以前做事,都说什么不要锋芒太露,要藏着一些。过去那有过去的道理,可现在游戏规则变了,如果真是千里马就自己站出来,实实在在地遛一圈;总坐在那里等着伯乐来识别,可谁又去识别伯乐?要那样就真成了朱总理说的:‘黑头发也要变成白头发了。’如今讲的是先立品牌,然后挣钱;人也一样,人也是要有品牌的,可这品牌得自己挣出来。怎么挣?借助媒体知名度就是其中很好的一种方法。”

  “不是那么回事?我是说……”

  “就那回事。其实没有人那么小肚鸡肠,认为我挡了李世雄的光。他这不是不在国内吗?我这也都是为了工作。好了,夫人,你就别说我了,我知道你有你的一套,你就让我自己去吧。”

  “我这是为你好。”

  “是是我知道,谢谢夫人了。睡吧,啊,睡吧。”

  方弘略说完,往身上拉了拉毛衣被。突然他又摸了摸宝筠盖着的一张薄被,然后有点委屈地自言自语:“怪不得说有点冷,毯子那么薄。以前你都是让我盖厚的。”

  方弘略不经意的一句话,让宝筠一下子愣住了。随后宛如有一根针,一点点扎进了宝筠的心里。宝筠睁大眼睛,默默地望着天花板;其实她什么也看不见,她的眼里只有不特定的某处的黑暗。过了很久,她坐起来,把自己身上的被子盖到方弘略的身上,再把方弘略的毛巾被换了过来。

  方弘略象是知道自己说错了什么似的,一直一声不吭乖乖地睡在他那一边。见宝筠在换被子,他一下子坐起来,不好意思地说:“你怎么啦?你怎么啦?我只是说说。毛巾被太薄,你会冻着的,还是我盖吧。”黑暗中他伸出手去抢宝筠手上的毛巾被,无意中碰到了宝筠的脸,发现宝筠脸上已经是湿漉漉的。

  宝筠一把抱住方弘略,泪水滂沱:“弘略,你怎么这么说话?你怎么这么说话?你冷你为什么不告诉我?咱们家又不是没有被子,我是以为你盖一张毛巾被够了的,我不知道……你为什么不告诉我?咱们俩这都怎么啦?弘略……”

  “我以为你知道我冷。”方弘略轻轻地嘟嚷了一句。

  宝筠的心抽搐了一下,抱住方弘略哭得更厉害了。她这才深深地知道,他们之间已经不仅仅是一张被子的问题,他们不知不觉之间已经离得很远了。 。。

第9章  北京城没有中景和特写


  新中国成立以后,政府将中关村所在的海淀区定为文化区。北京大学迁入海淀,此后一大批新建大专院校也纷纷在此安营扎寨,到今天,中关村地区已有高等院校68所,在校学生30万人;有以中科院为代表的科研机构213家,两院院士人数占全国的36%,各类高科技人才超过10万,成了北京甚至整个中国的大脑。

  80年代初,开始有人在这里办起了公司。“两通两海”的成立与发展,标志着后来享誉中外的“中关村电子一条街”的兴起。8 0年代末期,中央调查组对“电子一条街”做出了肯定的结论。1988年5月10日,中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开发区在中关村建立,与此同时,国务院还批准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十八条优惠政策”。此后,进驻中关村的高科技企业以一年几百家、上千家的速度猛增,中关村从最初的贸易一条街,开始向产、学、研相结合,向技、工、贸一体化的科技园区的雏形过渡。到1998年底,中关村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的企业总数已达4000多家,1999年该地区的技、工、贸收入达451亿元。

  中关村在一片嘈嘈切切中迅速地崛起。人们谈论中关村,向往中关村,批评中关村,但中关村仍然不可阻挡地向前发展着,并且形成了强大的中关村文化,以及顽强的中关村精神,甚至把内涵和外延都同时延伸至整个中国高科技领域。意识形态的中关村在急剧膨胀,但是,地理上的中关村却远远不能适应高技术发展的需要:堵塞的交通,破旧的门脸,脏乱的环境,形成了所有去过中关村的人的一致看法。中关村再也无法忍受了,它的脸面必须要进行一次根本性的整顿和修饰。

  根据规划,中关村的未来将包括三大开发区:中心区、发展区、辐射区。中心区大体范围是南起西外大街,北至规划公路一环,西起密云水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