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机关里混得最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谁在机关里混得最好- 第1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一场比赛是背气球,第二场是抢凳子,第三场吹气球,第四场踩气球。

  整个比赛都很搞笑,不论老的少的,男的女的,参赛的和加油的,统统笑在一起。薛冰和林芳配合得也不错,时不时的拿话挤兑这个那个,兴之所致还现场捣乱。

  最后获一二三等奖的,得到价格不等的洗发液一瓶,职工每人一张200元的购物卡,皆大欢喜。 。 想看书来

第十七章  牌桌激战
游戏刚刚结束,已近中午,郑局长开完会后也来到了度假村。

  薛冰吩咐财务室,大家休息一会儿,十二点准时开饭。

  席开十二桌,郑局长和局班子成员,以及几位离退休的老同志坐一桌。其他的人就自个选位子坐下了。郑局长是个好热闹的人,人长得高大,嗓门也大:

  “同志们,上午在市上开会,来晚了,没有和大家一起好好比赛,错过了拿奖的机会,很遗憾。请大家把酒倒上,今天在这里,我代表局党组敬大家一杯,感谢大家对我和局班子工作的支持”说罢一扬脖喝了下去,大伙跟着也干了,女同胞们都喝的饮料。

  接着,郑局长从老同志坐的这一桌开始,一桌一桌地敬酒。这一路过去,都是大杯大杯地和大家对喝。

  郑局来了当然他是主角,薛冰也感觉有点累了。他看到郑局长轻轻松松地把一桌桌的气氛造起来,一些人更是开始四处挑战了。唉,打铁要本身硬啊,薛冰惊叹郑局长的酒量。

  这几个月接触下来,薛冰知道郑局不但能喝,而且精力充沛,一晚上喝几场酒一点也不显疲倦,薛冰领教过好几回了,到后来倒是自己先有些吃不消了。

  “李局长、薛冰、小旭,坐起做啥哟,拿起酒上啊!” 薛冰正想着,已喝到那边的郑局高声喊起来了,王局从不沾酒,所以没喊他,

  “来啦来啦!”李华生、肖冰和扬小旭立即行动起来,一人提了一瓶啤酒四处出击。

  其实郑局不喊这三人也坐不住了,因为这一桌是重点照顾对象,各科室的科长、主任已接连不断地来敬酒了。薛冰他们坐着不动也已经喝了五六杯了,与其坐着“挨打”,不如主动出击。

  这场面壮观,与菜市场有一比。人潮汹涌,声音一个比一个大,但讨价还价“卖出去”的不是菜,是酒。

  郑局长有点“引火烧身”了,他一手挑动起来的比着喝酒,最终落到他头上。给他敬酒的人最多,他是来者不拒,因此酒也喝得最多。

  这一趟喝酒吃饭将近两个小时,然后是分散活动:打麻将和斗地主。

  薛冰也喝多了,回头看时,一些人早已吃完饭去抢麻将坐位,开始下一轮战斗了。

  薛冰赶紧吃了碗饭,然后吩咐办公室,安排车子把要午睡的老同志送回家,这才来到活动室。现在叫活动室的,一定就是麻将室了。

  郑局长吃完后,是被林芳他们几个女的拉到麻将桌上的。几个人叫嚷着要郑局发奖金,她们要赢定郑局的钱了。

  薛冰踱到郑局后面:“哎哟,这么好的牌,放炮不胡,自摸,你们要小心哦!”

  “莫说莫说,鬼子进村,悄悄地干活,今天我让她们输得心服口服,三灌一”郑局兴奋,但一点没醉,

  “听到没有哦,你们三个准备掏腰包哦!” 薛冰笑呵呵地提醒,

  “不行不行,你们两个领导合起打牌么?我输了不给”林芳想耍赖了,

  “要不,我来帮你?” 薛冰转到林芳这一边来,

  “算了算了,你那个水平,莫来给我瞎指挥。莫说我的牌哟”林芳说着还作势掩盖了三张牌,

  “哼,你不就是有白板么。哎哟,有人放炮了,不胡不胡” 薛冰笑着说。

  “七筒,有人胡不胡?”余梅试探着打出一张牌,

  “余姐,你真是吊得紧,这会儿才打出来,碰了”林芳埋怨,

  “好生打,莫放炮哦,我没有白板放炮就胡”郑局打牌技术也不昨的,嘴上却没闲着,玩起来跟年轻人有一比,

  “不得行喽,郑局长你得自摸,莫那么小气”余梅说,

  “嗨!就是它了”郑局用力摸起来一张,其他三人紧张地盯着他:“自——摸!摸的是字,三万”

  “胡了!”林芳高兴地一推牌,

  “等一等,林妹妹,轮到我先说,我也是胡三六万”余梅也把一把牌摊开。

  林芳懊丧,众人呵呵直笑。都看的明白,林芳不急着叫,余梅有白板不会胡牌,她再胡不迟,她这一叫,余梅就非胡不可了,看来林芳的火候还差点。

  现在滨江流行的就是打这种双白板,一付麻将有两个白板。这白板就像听用,可以当作任意一张牌来配。所以这种打法胡牌的多,自摸的多,打牌的人兴致更高。

  你看这麻将桌上打的,不但有技术含量,还有口水战,心理战;不但有桌上的战争,还有看热闹的人打外围战。更精彩的是,打的人精神高度集中,特别是有人杠了,其他的人一定战战兢兢,但人人口中绝不会闲着,不但是要图个闹热,根子上是,一盘打下来,马上真金白银数得清清楚楚,一点也不含糊。

  薛冰对麻将,顶多也就三分钟热情。他转了一会儿又看了几桌打麻将的,桌前都是人满为患。

  薛冰又转到打地主的这一间活动室。

  这里更闹热,薛冰刚进屋,就听见王华在叫:“李局长,不准把牌抽一抽的做小动作”

  “我没抽!”李华生忙说,

  “看到的看到的,上家不打,下家莫动”王华盯着李华生说。

  薛冰走拢一看,王华的庄家,打李华生和土肥站刘站长。

  现在滨江的斗地主也日新月异,加了一张花牌作听用。发牌是抽点数,然后一人发完再发别人,牌没洗开就容易成堆,这样加上有花牌,炸弹特别多,输赢很快也很大。

  这会儿薛冰看到桌上已经炸了有三番,人人紧张,稍有不慎输赢就是一百多。

  薛冰听说过李华生打牌不耿直,花样多,赢了高兴,输了不但抱怨的话多,更糟糕的是不爱掏钱出来,净赊帐,赊到后来就赖掉。是以单位职工跟他打牌,把他盯得很紧。

  薛冰笑笑,扭头走开。

  这下午的活动又是另一番热火朝天的景象。薛冰想不通这么多人,一打起牌来就兴致勃勃两眼放光。他转了一圈后,到旁边找了个沙发补他的午睡。

  打到晚上吃饭的时候,人比中午少了二三桌。到了饭桌上,都还在讨论牌的打法和输赢,今天看来人人可以尽兴而归。

第十八章  党校学习
薛冰走上领导岗位,一天又一天,忙得不亦乐乎。半年之后,他接到市委组织部通知,到市委党校学习一个月。这是组织部门对每名新提拔的领导干部的要求。

  党校是个什么地方?

  外面的人以为那是官员们的黄埔军校,确实有好些人是先到党校学习,然后提拔的。

  但也不完全是那么一回事。

  你在党校学了些什么,水平提高了多少,这些与提拔不提拔没有多少关系。

  实际上,组织上、确切地说某位重要领导看中了你,或者换一种更常见的说法,你做通了组织上、确切地说某位重要领导的工作,要提拔你,有时候就会让你暂时离开原单位,去党校学习一段时间,回来后按组织程序提拔你,在原单位或者到其他单位任职。这时候,党校成为一个很好的过渡平台,助你上。

  有时候,组织上对你工作不满意了,或者,有人盯上你那位置了,要把你从重要领导岗位上挪开,也会让你到党校学习。你走之后,组织上就会另外安排人到那个位置,这样你回来那地方就有人了,组织上就会另外给你安排个地方,通常是个虚职。这时候党校也是一个过渡,是让你走甚至下。

  当然,党校还有许多常年开展的,提高领导干部的业务能力和领导水平的培训班,薛冰这次的学习就属于这一类。

  薛冰松了一口气,终于可以歇一下了,他想借此机会,慢慢地在大脑里梳理一下自己前段时间的工作。毕竟,做领导和当一般职工是截然不同的。

  参加这次学习的一共有四十多人,都是今年提拔的部门和乡镇副职领导,以部门的居多。薛冰认识一小半的人。

  开班典礼在市委党校小礼堂进行。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卫诚前来讲了几分钟话,对新任领导干部提出了三点要求,讲完之后就走了。

  剩下的就交给党校副校长张文康了。在简单地讲了学习期间的纪律要求和课程安排之后,张副校长就开讲了第一课: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与滨江发展。

  题目很大,不过不要紧,薛冰想,任何题目都难不倒这些党校的老师们,为什么?现在互联网多发达呀,要什么资料没有?现在写文章或讲课,谁不是按照题目要求,将互联网上下载的相关资料,进行重新排列组合而成的?

  张文康,四十多岁,在党校当了多年的副校长了,人称党校第一张嘴,这不,新提拔领导干部培训,开班就由他来打头阵。此人薛冰也熟,有才干,聪明外露,特别是那张嘴,一不留神就像水龙头一样打开就忘了关,什么话都说,因此不甚得领导喜欢。他在党校这样实际上很“休闲”的单位“修行”了多年,或者终老于此也说不定,这也是机关里大多数恃才傲物的人常见的结局。

  薛冰想到这儿的时候,张文康的话闸子已经打开了一如小河淌水:

  “现在,全球经济生活中最大的事件是什么呢?当然是刚刚爆发的金融危机了,据说这是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以来最大的危机了。怎么回事呢?那都是美国佬卯吃寅粮败家子闹的。说白了,是美国人贷款太多,说借钱顺口些,你说,美国人借钱买房买车买手饰项链,借钱买电视冰箱买牙膏牙刷等等,美国政府还起劲地支持,以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