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机关里混得最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谁在机关里混得最好- 第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六十七章  主持工作
一直以来,薛冰心里有些不解:郑局长身患重病,为何不选择解甲归田,辞了局长之职,回家安心养病?难道官位比自己的命还重要么?命都没有了,何来官位?

  这么长时间,不客气地说,主要是靠自己顾全大局,顶起干事,才使农业局的工作运转下去,而且还在创新滨江农业发展上做出了显著成绩。

  如果自己不想这么撑了呢?薛冰几次委婉地向郑局流露过不想管机关的想法,郑局都是顾左右而言它,让薛冰没法把这个话题再进行下去。

  因为,对薛冰而言,搞业务很容易出成绩,管机关虽说有实权,但在农业局这儿,其实更多的是收拾烂摊子、摆平扯皮事。

  现在明显地,李华生这颗老鼠屎铁心了,就是要搞坏农业局这锅汤。薛冰一方面抓不到他的把柄,更重要的是,薛冰根本管不着他,在副职里,他的排位还在薛冰之前呢。

  而郑局,还是一个拖字诀。

  位置我就是要在那儿占着,事儿你们自己看着办吧。

  是以,机关里有人不服管,管机关的薛冰,工作十分被动,费力不讨好。薛冰自嘲:也是,都能够管了,那就是一把手了。

  “薛局长,郑局长叫通知全局职工,下午三点开大会”陆晓明走进薛冰办公室,边说边把给领导传阅的文件夹交到薛冰手里,

  薛冰有些纳闷儿,郑局长又想起来要做什么呢?“开会?什么内容?”

  “郑局长没说”

  “那就通知吧”。

  下午三点,农业局顶楼大会议室。

  从上次工会活动被查后,局里就没有开过大会了。今天,人来得比较齐。李华生依旧没有来,他几乎都不跟郑局打照面了。薛冰与王培德、杨小旭分坐郑局两旁。郑局长穿戴整齐,比较精神,只是比以前更瘦削了。薛冰挨得近,感觉他瘦得有些吓人。

  “今天开个职工大会,好久没有跟大家在一起了,不知道还有没有人想得起我了,啊?哈哈哈”郑局长一开头,还是他那招牌式的玩笑话。

  人前给人的印象,就是这样大模大样的:本人是老资格的领导了,什么事没见过呀,有什么大不了的呀,别在我面前充愣!

  “好了,前段时间,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大家辛苦了。今天我想就下一个阶段的工作讲一讲,还有就是说几个事。今年,剩余的时间也不多了,各位分管领导、各科室重点要做好以下几件事情……”

  “工作上的事情就讲这么多,下面我宣布一件事情:鉴于我身体的原因,现在是以养病为主,在工作上花的精力有限,因此我决定,由薛冰同志主持农业局机关日常事务工作,其他领导配合。工作上的事情,你们几位领导研究决定就行了,重大事项如果认为需要给我说一声的,说一声也行。希望全局职工,一如既往地支持薛冰和其他几位领导的工作。我就讲这些,薛局长、王局长和杨纪检,你们有什么要讲的么?”郑局长扭过头问,

  薛冰有些懞了,叫自己主持工作,什么叫主持机关日常事务工作呢?自己原来不就是负责机关的日常事务工作么?说是请自己主持工作,实际上什么都没变。

  薛冰回过神来,心里明白郑局并非真的想叫自己主持工作。只是眼下情势使然,才搞了这么个不伦不类的“主持机关日常事务工作”,来糊弄自己,想让自己压一压李华生的气焰。

  话虽如此,但场面上自己还是要表一下态的:“感谢郑局长和同志们对我的信任,在这里我说三点:一是工作上自己做到率先垂范;二是积极主动与其他领导搞好配合,团结全局职工,同舟共济;三是局里重大事项一如既往地向郑局长请示汇报”

  薛冰知道,郑局长要的是自己最后一句话,就像自己要的是他嘴里的“主持工作”四个字一样,虽然已经明显地打了折扣。

  会后,薛冰收拾东西回到办公室,准备到郑局长办公室坐坐,没想到郑局倒先一步进来了。

  薛冰忙让坐。两人一时无语。

  “农业局的工作,也就那么一回事儿,可以多做点,也可以少做点,反正运行起走就行了,市上领导不会问你为什么的”郑局又弹起了他的的老调。薛冰现在理解,言下之意,包括自己在内,大家工作都比较轻松,因为无须做很多。

  “是、是”薛冰随口应和,

  郑局盯着薛冰接着说:“局里的大小事情,你跟王培德他们商量着,定了就行了。经费开支,一直都是你在签字,你自己把握,签了就是了,没有必要拿来我复核来复核去的。当然,你觉得有必要的,也可以给我说说”

  “局里大的事情,包括大笔开支,当然要给你汇报。您看您精神不是很好么?这个规矩,我知道把握”薛冰回答。心想,你要真的舍得放权,哪样都不管,不如干脆辞职养病,岂不更好?还用得着来跟我说这些话么?

  “我没有那个精神喽,你主持工作,就是事实上的一把手了,当然不需要问我了”

  “郑局长说哪里话哟,我当这个副职也才几年时间,您当一把手都十多年了,向您学习的地方很多,这点自知之明我还是有的。不可能才当了几天副职,就得陇望蜀”这是逼着自己表态了,薛冰心里别提有多憋屈了,

  郑局笑笑:“欧阳副市长回滨江来过没有?他回来你告诉我一声,我们请他吃个饭”

  “他去省城学习后,我也没有见过他。如果他回来我碰到了,就跟您汇报”薛冰回答,

  市上领导自然是你一把手联系,哪里轮得到副职。郑局这么说,摆明了是提醒薛冰,他知道薛冰和欧阳副市长的特殊关系。 

  “好好,今天晚上我们找几个人聚一聚,吃个饭”郑局似乎感觉自己轻松了一些,脸色也和缓了下来,

  “行,我叫陆晓明安排,就到船上吃鱼吧”薛冰说,他知道郑局要吃清淡些,

  “好!”郑局说完,先回去了。

  薛冰坐在办公室里,没有感觉到一点点马上就要“主持工作”的喜悦。现在看来,郑局不但没有一点退位让贤的意思,反倒对给予他帮助最大、眼下似乎对他威胁也最大的薛冰起了防范之心,这让薛冰心里感觉有些茫然,又似乎觉得堵得发慌。

第六十八章 准备弹药
“薛局长,有句话不知该不该说,但是作为兄弟伙,我看着都着急,还是想提醒你:现在盯着郑局长那位子的人不少呢,你是最有优势的,是应该抓紧时间考虑考虑自己的事了”这天陆晓明随薛冰下乡,回来路上,陆晓明边开车边对薛冰说,

  “哦,你觉得我该怎么做呢?”薛冰的语气有些淡漠,

  “当然是去做市上领导的工作喽!而且,一把手的帽子是掌握在姜书记手里的,必须要做通他的工作才行。欧阳副市长信任你,找他”陆晓明出点子,

  “嘿嘿”薛冰不置可否,

  “是该下血本的时候了,你如果钱不够,我可以给你借一些。现在都那样,再好的关系,还是要拿钱来数。你工作做得再好,也不会有人因此就来提拔你的,不会。你必须要拿钱出来,才办得了事。道理很简单,市上领导当官,也是花了价钱的,因此谁要当官,得给他钱才行。这道理,你也懂”

  “你看来样样都懂哦,晓明,那你说要多少钱?”薛冰笑着说,

  “我听说,农业局这样的单位,一把手的位置五万块钱还是要值的,真的”陆晓明回答。

  回到家里,陆晓明的话还在薛冰脑子里打转。薛冰知道,陆晓明说的话是有些依据的。现在要想当官,说简单其实真的也简单,你只要找个跟上面领导说得上话、信得过的人,托他把钱送出去,基本上就可以在家里等好消息了。当然,位置好的地方,竞争激烈,那价码就水涨船高了。

  薛冰工作成绩在那儿了,跟欧阳的关系也在那儿了,现在又占据了有利位置,可以说万事具备、只欠东风了,这个东风就是:钱,官场中人口中的“弹药”。

  但难点还是有的,提拔是要走程序的,眼下农业局这局面,肯定有人拆台,怎么办?

  农业局是全市出了名的烂摊子,职工最热衷的就是内斗。所以才会有近二十年来,本单位未提拔过一名领导,更别说一把手了。

  薛冰心里陷入了矛盾。唉,如果自己拿钱开路,去换取官位,那也不用等到今天了,只怕自己早就坐上一把手的位置了。

  他知道这也是时下流行的所谓潜规则,他想用业绩来证明自己,来开路,不知道行不行得通。

  从官场上众多朋友平常谈论中,薛冰知道,时下提拔官员,钱绝对是决定性的因素。因为,再好的关系,其实也多是由金钱堆出来的。至于业绩呀、能力呀什么的,实在是很次要的东西。难的是如何当上官,当了官的,谁听说过有因为能力不够、工作业绩差被免职的呀?没有,一个也没有。

  “人在江湖,身不由已”。自己是应该采取行动了,不能错失良机。

  “欧阳市长么,您好!我是薛冰”薛冰找了个周五的晚上,给欧阳副市长打了个电话,

  “你好,薛冰,有什么事么?”

  “学习还没有结束啊,这个周末回滨江来不?好久不见了,想请您吃个饭,聚一聚”

  “学习刚结束,星期天的飞机,要外出考察,就不回滨江了。等我回来后再说吧,行不行?”

  “好吧,祝旅途愉快!”

  “关了几个月学习,是该轻松一下了,哎呀,现在这学生不好当呀,嘿嘿,对了,最近郑局长身体怎么样?”

  “看起来还精神,其实情况不大好”

  “哦,就这样吧,回头见”

  “好的”。

  本来薛冰想好的,还有一个方案,就是星期六上省城去请欧阳副市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