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漫泗州城》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水漫泗州城- 第1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丽荣插嘴问:“你们准备在哪里下手?”

    江上蛟潘余不假思索道:“我们已作了一番研究,觉得在长江经运河的入口处下手最合适。得手后,将财物装上船沿江而上、而下都可以,官府也难以查获。”

    “夫人,不该问的你少问。”陈志华瞪了温丽荣一眼,随后手托脑门作思考状。

    “怎么?陈师傅有难处?”江上蛟潘余质疑问,“帮与不帮请表一个态。”

    过了半晌,陈志华放下托在脑门上的手:“大侠,恕陈某实难从命。我们夫妇既然退出武林,就决不再涉及江湖之事。再说了,我们耕种些田地,能维持生活即可,要那么多钱财还担惊受怕,万一栽了跟头,毁了我一世的英明。”

    “不,陈师傅此话岔矣!”江上蛟潘余对陈志华的话加以否决,“人生在世,谁不贪图富贵?何况,这批钱粮都是贪官刮取的民脂民膏,不截它太可惜了。”

    “如果截了它,就能改变贪官污吏对老百姓敲诈勒索了吗?我看不一定。”陈志华分析道,“如果你们截了这批税银和皇粮,官府即使适追不回赃物,他们为了完成朝庭的国税,会变本加厉对老百姓敲诈。这样,数以万计的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你们却享受这笔不义之财,能心安理得吗?”

    “这。。。。。。”陈志华的话触及江上蛟潘余的要害,他迟疑片刻道,“如此说来,陈师傅是不愿出山,助我们一臂之力了?”

    “陈某虽然行走江湖多年,可从未干过鸡鸣狗盗之事;现在已退出江湖,更要洁身自好,明哲保身,以免毁了我们夫妻的声誉。”陈志华向江上蛟潘余抱了抱拳,“大侠的要求,实难从命,请自便吧!”

    “啍!既然如此,我们也不必留在这里。”江上蛟潘余冷啍一声,“不过,潘某奉劝陈师傅,要遵守江湖的规矩,不可拆台。”

    “那是!那是!陈某既然退出江湖,武林中就是发生塌天大事,我们夫妇也不会过问的。”陈志华表示。

    “好!很好!我们告辞。”江上蛟潘余向陈志华、温丽荣抱了抱拳,与两名随从告辞而去。

    出于礼节,陈志华、温丽荣相送到院门外。当他们返回到室内时,陈志华脸sè铁青,不时的发出叹息声。过了半晌,自言自语道:“看来麻烦上身了。”

    温丽荣瞥一眼丈夫,不以为然道:“有什么麻烦?我们已与江湖上毫无瓜葛。你不惹他们,他们怎会找你麻烦?”

    “事情不像你想象的那么简单。”陈志华郑重其事道,“自从我们退出江湖,在乡间生活这段时间,方知老百姓生活的艰辛。官府筹集的税银和皇粮,都是老百姓的血汗钱;如果轻而易举被江洋大盜劫去,朝庭决不会因地方衙门失窃而免除这笔国税;而地方衙门在追查不了那笔窃物时,会重新向百姓头上摊派;这样,老百姓更是苦不堪言。”

    “你说得也是。”温丽荣想了一会问,“她爹,你如何打算?”

    “我想冒一次风险,给官府通风报信,让官府做好准备,采取应付措施。”陈志华沉默一会,“不过,这样一来,我们就与江上蛟那班江洋大盗结下了梁子,弄不好会给自己带来杀身之祸。但我权衡一下,还是以大局出发,务须向官府汇报。”
第二十二章 一打鹰游山(十二)
    温丽荣沉默不语,过了半晌才开口:“为了黎民百姓,我赞同你的想法,只是担心我们的孩子。万一有一天劫匪明白了真相,上门寻仇,孩子就会跟着我们遭殃。”

    “你说得也是。”陈志华手托脑门想了想,“这样吧!从明天开始,我们从内室里挖地道,通到后院外小竹林里。万一有一天,那帮江洋大盗上门寻仇,来个突然袭击,应接不暇时,我可以独当一面,与他们交手,你带着香儿逃难去。”

    “不,我不能丢下你一个人不管,要逃我们一起逃。”温丽荣眼含热泪说。

    “好啦!我不是假设吗?万一应付不了,只有以死相拼。”陈志华吩咐温丽荣,“你与香儿在家守着,注意是否有陌生人来,我去溧阳县衙报案;再由县太爷派公差去苏州府汇报实情。”

    说着,去了后院备马。

    时间不大,他牵着马来到院门外,温丽荣和陈玉香也随后跟出来。只见陈志华翻身上马,抖下马缰绳,拍下马后胯,“驾!”,那匹战马扬起四蹄,驰骋而去。

    陈志华走后,温丽荣与陈玉香在家等候他回来,左顾右盼,仍不见终影;母子俩心里焦急万分,担惊受怕。到半夜时分,实在坚持不住,母子俩便和衣而睡。天亮后,她俩早早起了床,在院门外东张西望,那种焦急心情溢于言表,早饭也懒得弄。她们直等到午后,才见陈志华骑着马回来,母女俩心中的石头落了地。进入院内,陈志华将马拴好,与温丽荣、陈玉香进入室内,陈玉香立即沏杯茶递过来:“爹,您喝杯茶解解渴。您昨天傍晚出去,一夜未归,我和妈替你担心,妈一夜未合眼。”

    陈志华坐在凳子上,接过茶杯,关爱的目光在她们母女俩脸上打量一会,安慰道:“没事的,我不是安全回来了?”

    “安全最好。”温丽荣问,“她爹,到溧阳县衙也不远,当天晚上就能回来,怎么耽搁到现在?”

    “是这样的。”陈志华解释道,“昨天太阳落山前我就赶到溧阳县衙,将事情前后经过向县太爷作了汇报。县太爷斟酌一会,觉得单独派公差去苏州府报案,知府未必能相信,便央求我与公差班头一同前往,还写了一封公函,说明事情的原因。”

    “于是,你陪公差班头一起前往苏州了?”温丽荣插嘴道。

    “是的。”陈志华继续道,“我们快马加鞭赶往苏州,到苏州北门时,已是半夜时分,城门早已关闭。无奈之下,我和班头只好在城门旁打个盹,直到今早开了城门才进了城,连早点也没顾及吃,匆匆赶往苏州府衙门。到那里时,府门紧闭,直到一个时辰后,知府大人才升堂,班头将公函托公差呈上去。过了一会,知府大人诏见了我们,又叫我将事情的前后经过叙述一遍。”

    陈玉香插嘴道:“爹,知府大人准备出兵抓坏蛋了吗?”

    “他哪能将内部机密跟我讲?”陈志华淡然一笑,“知府大人只说感谢我向官府提供重要线索,官府会采取果断措施的。随后,我和班头就回来了。”

    “就这么简单?”陈玉香质疑问。

    “就这么简单;我不求名、不求利,也不需要领功请赏。”陈志华不假思索。

    接下来,陈志华一家开始在内室里,着手挖地道。

    至于苏州府官接到溧阳县令的公函和陈志华的密报,立即采取果断措施。与师爷商量好计策,除公差内选拔一批武功高强者,还配合地方卫所兵力,全部分散在货船上。与此同时,又向扬州知府求援,要求出动兵力,登上船只,埋伏在运河与长江入口处的苇荡中。如果盗贼截货,实行内外夹击,定能击溃盗贼,确保官银和皇粮的安全。

    计划完毕,苏州知府立即给扬州知府去道公函,直至扬州方面做好准备,并回了公函,约定好时间,苏州知府才下令官兵押运船只,启锚扬帆,向北而行。

    当船队从太湖到长江口时,天已经黑了下来,随即船队在长江中逆流而上,渐渐的已到达江北扬州地段。为了防止盗贼突然袭击,实行分割包围,使船队首尾不能相应。船队作了调整。每五只船为一组,齐头并进,后面的每一组紧紧跟随,船头到船尾保持三丈左右的距离。如此一来,使一字长蛇阵成为一组方队,避免了被分割包围的险境。与此同时,船上的官兵手持弓箭,箭在弦上,随时准备迎敌。

    又过了一段时间,船队已经到达长江与运河的入口处,船上的官兵绷紧了心弦,伏在甲板周边,目光紧盯着江面上与运河两岸的动静。

    就在这时,忽然一声号炮响起,几十只小船如离弦的剑,从长江岸边的苇丛中驶出,向官船包抄过来。渐渐的已到官船shè程范围,贼船上的匪徒,有的提刀、有的持弓、作好了厮杀准备。

    当贼船距离官船仅有几丈远时,为首的官船突然点燃三声号炮,三道红光冲天而起,划破寂静的夜空。就在号炮响起之际,官兵们万箭齐发,只听“嗖嗖嗖”之声。由于贼船相隔较近,每一支箭shè出去,都是百发百中。贼船上的匪徒,被官兵先发制人,中箭者纷纷落水身亡。

    就在三声号炮响后,从运河两岸的苇丛中,驶出上百只小船,向贼船夹击过来;须臾间,那些小船已离贼船仅有五六丈远,船上的官兵一起放箭,如雨点般shè向贼兵。如此一来,贼船遭受前后夹击,死伤无数。

    为首的江上蛟潘余见此情景,气得五煞神暴跳,一边挥舞着狼牙槊,扑打迎面飞来的利箭,一边对同伙道:“我们中了官兵的伏击,这件事你们不觉得蹊跷吗?”

    “那还用说?一定是陈志华那个鸟人出卖了我们,向官府作了汇报,才使官兵提前采取措施。”一名同伙判断道。

    “我也这样认为,起初我们就不该将这个秘密泄露出去。如此让我们追悔莫及啊!”另一个同伙道,“大当家的,我们是否上官船,与官兵拼个鱼死网破?”

    “官兵既然早有准备,一定选拔很多高手;如果我们硬拼,很有可能会全军覆灭,那样就得不偿失。俗话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我们只有撤退,以图东山再起。”随即,江上蛟唿哨一声,发出撤退命令。

    此时,几十只贼船上的匪徒已经死伤过半,战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