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面商人在明末》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位面商人在明末- 第29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见到那个千户要离开大帐,那个管事连忙拉住他,并且向大帐里面的人作揖求情,让谁可以帮忙向秦良玉说说话。

    刘白羽也被那个管事求到了。可刘白羽也没有理睬他,心想道:“乱世里囤积居奇的货色,也不是什么好东西,活该你倒霉!”接着,大帐里的人见没有了什么事,也都离开了大帐。而厌烦了那个管事的求情,秦良玉也把那个管事赶出了大帐。

    出了大帐以后,那个管事还是求爷爷告奶奶的,突然,他看到了跟随着刘白羽过来的刘弟,他立刻冲到刘弟面前,带着哭声说道:“弟爷!真的是您吗?您快去将军那儿求求情,他们要搬我们府中的粮食,杜光久老爷知道了,还不剥了我的皮啊!”

    “嗯?杜光久的?”听了这话,刘白羽立刻回过头来,猛然想起,自己早在一年前就让杜光久在京城附近屯粮,为了迎战入关的满清做准备,一路上还多亏了这些庄子了,否则搞不好就要断粮了,更别说还招募蒙古骑士和新兵了,于是问题来了——那么这杜光久的产业不就是刘白羽自己的吗?难道其实这个庄子是自己家的啊?

    看到了刘白羽看过了,刘弟连忙向这个管事介绍道:“这就是我的姐夫,杜老爷的主家你有什么话向老爷去说。”

    那管事是一下子找到组织了,他又冲到了刘白羽面前,“扑通”一下跪下,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向刘白羽哭诉了起来。

    在那管事颠三倒四的哭诉的话中,刘白羽终于了解了,这个庄子说到底还真是自己的。

    而那个管事因为在杜光久府的地位都比较低,又住在这个偏僻的庄子中,所以他并不认识刘白羽这个姑爷,反而认识经常在杜光久府中骗吃骗喝,狐假虎威的刘弟。

    刘白羽听了这管事的哭诉以后,心想道:“嘿!怎么变成活该我倒霉了啊?”废话也不多说了,刘白羽连忙回秦良玉的大帐向她交涉。刘白羽还没有这么高的觉悟,用自家的粮食来供应给朝廷的军队。

    见到刘白羽的返回,秦良玉有些奇怪。刘白羽嬉皮笑脸地来到秦良玉的面前,说道:“秦总兵,我求您一件事。其实么,这庄子就是我的,求您高抬贵手,别搬他们的粮食吧。”

    听了刘白羽的话,秦良玉似笑非笑地对刘白羽说道:“哦?原来是青山居士的庄子啊?青山居士产业倒是不少,怪不得粮食足够,还能临阵募兵呢!”

    这话说的,羡慕嫉妒恨么!刘白羽呵呵一笑

    “要不是这样,我刘白羽又不是能点石成金的妖人,哪能几万大军不缺粮食?不学其他勤王军走一路抢一路?”

    刘白羽随口一说,秦良玉却觉得刘白羽是在讽刺自己。

    “不过既然是青山居士的,您家大业大的赏赐我们一点粮食也不是不行吧?要不用四川马交换吧,您别看四川马小——可是在山地上,还就得靠四川马,这马翻山越岭可好用了!”秦良玉一直在四川石柱,手里能卖钱的东西少,蜀锦之类的特长又早就卖给刘白羽换粮食了,也只剩下这种卖不出去的货色了!

    “四川马再好,这是中原,用不上啊!再说你那四川马水土不服,不是我派出兽医治病,早就全灭了,还好意思拿出来骗钱……”

    刘白羽的话引起了大帐里的秦良玉和那些女护卫的一阵娇笑。秦良玉脸皮厚度有限,也知道自己的四川马其实不好卖,可粮食紧张的秦良玉依旧不肯对刘白羽松嘴:“既然那庄子是青山居士你的,你粮食又不缺,送我也不是不行吧?”

    “别!”刘白羽连忙阻止了秦良玉的话,“朝廷现在怎么看我怎么不顺眼,你要我的粮食,小心被朝廷打成刘白羽一党,您就想当大明王朝的忠臣都不成了!”

    刘白羽的话引起了秦良玉一阵眼泪,过了一会儿。秦良玉擦了擦眼角的眼泪,说道:“这老身可当不起。这勤王军中,没和你交易过的总兵其实没几个吧,除了和你差点火并的祖大寿之外,这样吧,就拿四川马换你五成的粮食吧。”

    刘白羽想了一下,也只好无奈地点了点头。其实秦良玉拿走的粮食并不多,也就是值个二、三百两银子,其实四川马作为山地骑兵,在特殊地形也不是百无一用,至少作为运输兵可以让补给线跨过山地,这样算下来,秦良玉占得便宜也没多少。刘白羽觉得不值得为价值这么少的一些东西和秦良玉讨价还价。

    但是,刘白羽的心里还是有些不痛快。自己私人的粮食难道就这么白白送给了朝廷吗?刘白羽的心理,就象是现代一个月收入上万元的白领,对公司不给他报销十元钱的车票一样不痛快。

    刘白羽忍不住对秦良玉吐糟道:“你们都是战兵了,按理说都有朝廷发放的军饷。陛下又是特别关照的了,相比是足军饷的,怎么就看的上我这么一点儿的粮食呢?”

    没想到刘白羽的话,倒惹起了秦良玉的心事。她收起笑容,一脸落莫样,说道:“什么战兵啊?什么军饷啊?儿郎们的军饷就从来没有拿到过三成以上的。这几年奢安之乱,儿郎们打生打死的,可他们军功的赏银都拿不足,都是老身给补足的。就是这次勤王,也是老身散尽家产凑的军饷。这还是陛下特别关照的了,否则两层都拿不到——这大明文官的胃口啊!唉——!不说了!不说了!”

    刘白羽看着秦良玉眼角上的皱纹,也为一门忠烈的秦良玉觉得有些心酸。他心一软,说道:“都难!都难!算了,您老要多少粮食就都拿去吧!唉——!”
380董卓进京
    刘白羽觉得秦良玉是愚忠到一定程度了,的确,偷税漏税的文官,举人啥的,确实不是什么好鸟,不过大明的皇帝大多节俭是事实,可是各路藩王啥的,杂七杂八加起来,就算被文官们七折八扣,绝对数字就小了么?

    再退一万步说,明太祖朱元璋在九边放了几十万兵,就算一个兵只发十两银子,小政府也收不上来这么多银子作为军费啊——这还没说西南那些土司一旦造反需要的兵力呢!就算是藩王和文官们都廉洁奉公,一个小政府也收不上这么多银子来不是?

    不过秦良玉不知道的是,刘白羽的粮食可不是那么好吃吃的——或者说秦良玉要求刘白羽支援粮食和银子的时候,就成了刘白羽大棋的一部分,不是那么容易脱身了。

    刘白羽的计划中,这次击败满清是为了自己刷声望的,知道未来发展的他,明白即使在中央当了首辅,也是被困在那里动弹不得,所以根本没想过入朝为官的事!只是没想到自己刷声望刷过头了,东林党居然要联络自己借机架空崇祯皇帝——这让刘白羽简单的答应不是,拒绝也不是!

    刘白羽和卢天生等苦思冥想,最后终于相处了一个脱身之计,那就是虚拟“董卓进京”计划,毕竟刘白羽知道崇祯皇帝是典型的吃硬不吃软,不把他折腾半死,天知道他会不会效法袁崇焕杀毛文龙一样,给自己玩个斩首计划,真这样的话,刘白羽就陷入造反不是,不造反也不是的困境之中了。

    虚拟“董卓进京”计划之中占领北京是大陆攻略的第一步。然而北京是明朝的首都,据估计,即便是在明朝,人口也有两百多万人。如果照这个数据来算,哪怕以足以压制当地人反抗的最低标准,也就是占领军人口与当地人口的比例为百分之三,那么至少要派六万人军队称得上可以彻底占领北京,如果再加上北京外围必须防守的战略要点,那必须就要十几万军队了。

    然而此时的刘白羽如果不倾巢而出,不要说十几万军队,连六万军队都勉强。如果想现在造反的话,依照刘家庄当前的情况,即便只是培养出六万完全属于刘白羽一系的军政人员,那也需要至少五年,所以这次虚拟“董卓进京”计划,无非是为了保证刘白羽人身安全基础上再给自己刷声望罢了。

    根基扎得不稳,一味的求快,也不管内部能不能消化得了,这是李自成犯得错误,刘白羽自然不能重蹈覆辙,如果内部再整合不好,利益扩大反而导致矛盾激化,矛盾的激化甚至可能会导致刘白羽的势力分崩离析。刘白羽和卢天生在经过对“要不要占领北京”“占领之后干什么”“怎么占领”等一系列问题的激烈辩论后,决定从北方官僚士绅勾结鞑子,贪污**,囤积居奇等民愤极大的事情开始下手,采取“尊明反贪”的加强版,武装夺取北京方面的政治核心权利,同时一举吞并北京附近的大量商业,并利用自己对官府和军队的控制将其逐步消化,使得整个北京的经济体系彻底纳入到刘白羽控制下。而这一整系列的行动,被起了个简单的代号——“董卓进京计划”。

    计划中,刘家庄培训的军警政务人员将倾巢出动,届时将会有三万辅兵、两千多政工人员,外加一万的商业人才帮助刘白羽主力进京控制局势——主要由经过筛选和培训的北方难民加上少量刘白羽嫡系构成——作为刘白羽的爪牙进入北京,扼守北京的各个要地和进出北京的关卡官道,将这一地域死死抓住。然后趁北京政治军事陷入瘫痪,出入道路被封死,而明朝庭尚且来不及反应的空当,以北京官府的名义压制地方,并将攻占的地域分割开来,一块一块的逐步清理、消化。

    选择在此时此刻行动是经过精心挑选的。这个时候勤王军刚刚被解散,北京军力空虚,根基尚浅的崇祯皇帝因为袁崇焕指挥不力,满清入关一系列的失误,威望降低到最低点,官府和军队都疏于防备,更重要的是,此时农作物都已经收割,正处于农闲,即便是时局有一时的变动也不会影响农耕,造成新的灾难。于是,趁着这个时机,先期出发的陆军第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