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老实答道:“娘说了,咱们吃住都在这儿。你们是恩人,也是咱们的东家。娘说,让我好好做事,东家才不会赶我走。”
“桂花!”桂花娘急匆匆地赶了过来,瞪了桂花一眼,向四娘赔笑道,“东家,小孩子不懂事,有什么做得不对的……”
“你误会了,桂花很好。”张四娘将小花布包递给她,“这是姥娘让我送过来,你们娘俩趁热吃了吧。”
桂花娘双手接过,自是千恩万谢。
桂花娘人不错,但张四娘实在不喜欢有人对她点头哈腰的,这让她很不舒服。
“以后别叫我东家,我听着别扭,就唤我四娘好了。桂花叫我姐姐。”张四娘道。
桂花娘一听,哪进肯直呼四娘的名讳。
别看鸡场有宋王氏母女两人张罗着,大事小情地出头。但桂花娘早已知道,在生意方面,这个张四娘才是能做得了主,说得上的人物。别的不说,就说那辣白菜坊做得多红火,听说就是眼前的这个小姑娘开办的。
今天是端午,张四娘给齐昊天放了一天的假。
一早就没见他人过来吃早饭,宋王氏装了一些饭菜,加上鸡蛋,让四娘给他送过去。
结果到了院门口,发现大门紧闭,喊了几声,也没有人应。竟是没在家,不知去了哪里。
这时,太子河岸边的村道上,缓缓驶过一辆马车,张义光掀开车帘,向外望了望,笑道:“二哥,再转过一个路口,就到村子了。”
张义勇闷闷地应了一声,突然有些紧张起来,双手交握着,坐立不安。
ps:
先上传,然后再捉虫。
第173 174章
亲,不好意思,昨天身体不舒服没更新,今天强挺着,喝了咖啡,断断续续写到现在。关于“题外话”,谢谢亲们在书评区的留言。两章合一!
*********************
就在张义光掀起车帘的功夫,扛着锄头进了村口的大胖爹一眼看到他,立刻喊道:“哎哟,是你啊,张老三,你可回来了。刘寡妇给你生了一个大胖小子。”
在村人眼里刘寡妇属于改嫁,且嫁后不是正房娘子。言语间对她的称呼,仍延用了从前私下里的叫法。现在摆在明面上唤她刘寡妇,而不是张家媳妇,可见村人对刘寡妇有多不见待。
“啥?!生了?!”张义光激动得大叫一声,头顶嘭地一声撞在了车棚顶上。
招呼着马夫,“快,再赶快些!”
回头傻呵呵地自顾笑道:“我当爹了,我有儿子了,我当爹了,我有儿子了……”
张义勇听到这个消息也很为张义光高兴,毕竟盼了这么多年,弟弟终于有后了。对他说着恭喜,被张义光一把抓住衣袖,带着几分疑惑,问道:“她咋这么早就生了,不是应该在这两天的嘛?”
张义勇给他解释,也有提前生的。又叮嘱他几句不管怎么,现在有了儿子了,往后要好好过日子云云。
张义光哪里还听得进去他在讲什么,恨不得马上飞奔到刘寡妇面前,抱着她好好啃上一番。感谢她给他生了个儿子,同时也让背地里骂他不行的人看看,他张义光只要能打种就能生根发芽,是她宋玉不行,与他没有一丝关系。
马车停在了院门口,张义勇这边付车钱的时候,张义光已经飞快地跳下马车直奔了家门而去。
张义勇站在小院门口,看着那低矮的屋子。狭小的院落……压在心头的那颗巨石又往下沉了沉,使他喘不过气来。
东厢房里传来一道女子的惊呼,紧接着便是低泣、欢喜……
上房的门开了,张老爷子佝偻着身子,端着一盆包好的粽子走了出来,看到站在院门口的张义勇……他微眯着眼睛,辨析着门口的人是哪个……年岁大了。眼睛越来越不好使了,虎子尾随着老爷子出了口,一眼看到站在院门口的那人,兴奋地汪汪乱叫,又用嘴巴扯了张老爷子的裤角……
“是谁?”张老爷子心里隐隐感觉那是他的二儿子,可那人咋这么黑,这么瘦呢。
张义勇抬了抬脚。似有千斤重地、艰难地往前迈了一步,眼泪在眼中打着转儿,颤着声应了:“爹,是我!”
……
张老爷子的小屋里站满了人。
大房张义忠两口子带着元娘,二房张义勇,三房张义光以及出了月子的刘寡妇抱着孩子,外加身后跟着的刘灵儿。
张老爷子的目光朝这些人看了看,短短半年呐,张家小院里已物是人非了。
“爹,你老招呼咱们什么事啊?”何氏见老爷子半天不吭声。心里还记挂着躲在炕上的大郎。
大郎半个月前回家养着了。一来记挂着二娘的事情,二来他的腿要养好是个慢功夫,没必要在医馆里耗着。小姑、姑夫对他很好,但越对他如此,他心里越不好受。他知道医馆才易主不久,银子没有那么好赚,为了伺候他,小姑没少往外掏银子买补品。不能再给他们添麻烦了。
另外。最主要的一个原因是吴家的姑娘。她几乎天天都往医馆跑,帮着小姑做饭,亲自给他端汤换药。他喜欢她,打心眼里喜欢。可他明白。吴家没瞧得上他,或者说是没瞧得上他家的条件儿。
想当初两人说亲的时候,张家借着四娘的酸梅汤方子发了一笔小财,还要张罗着盖新房子准备给他成亲用。那个条件人家都没看上,何况是现在……拉饥荒,没房子,腿还瘸……他什么都没有,拿什么娶亲,别说是吴家的姑娘,换成别的姑娘也是一样。
小姑偷偷告诉他,吴家姑娘对他的心思。他狂喜之余,又陷入深深的失落……故此,不顾张玉凤与刘成的劝说,硬是回到了高崖村,远远地逃开。也好让吴家姑娘死心,他配上不她了。
自打他回到了高崖村后,吴家姑娘一次都没有来过。
他失望的同时又自嘲自己太过奢望,不切实际。
他病了,得了心病。
看着家人受苦受累,他一点也帮不上忙。想着未来无望的生活,他几乎不能自己。
大郎变得越加清瘦,对什么都打不起精神来。如今,连饭也不想吃了,一天能吃上小半碗都能让何氏烧高香嗑头了。
这回何氏出声时,张老爷子并没有如往常那般给她脸色看。
他知何氏是为了大郎,想到大郎,老爷子心底也是一阵惋惜。可怜了那么好的孩子了。
“我让你们来,是因为二房只有老二一个人回来了。老二在县城里也有了差事做……”张老爷子说这到儿,喉咙里有些哽,他垂下眼眸,还没等继续往下说的功夫,张义光开口了。
“爹、大哥,你们是没看到二哥那宅子。是两进的院子哩。宽敞,漂亮,还有丫头婆子伺候,要是我,我也不回来了。”张义光满眼的羡慕。
本来他住十天半月就应该回的,可县城简直太好了。
借着找二娘之名,流连于大街小巷,就连那花楼……要不是手里没银子,他真要进去转一转,看一看了。
这一个多月来,不用做农活,又能好吃好喝有人伺候,使张义光胖了一圈,下巴也圆了,脸上也泛起了油光。相较之下。张义勇这个在县城里住了好几个月的人,反倒瘦得不成人形。
赵氏不止一次明示暗示张义光,让他早回家去。可他早就掐算好了,等刘寡妇生孩子的日子再回来。可谁曾到刘寡妇会早产呢。
刘寡妇瞪了张义光一眼,好啊,把她一个人留在家里头受苦,跑到县城一去不回。原是享受去了,可怜她为了能留在这个小破院里头。狠心对肚子下手,生下孩子……要么死,要么活,总要选择一条路出来,所幸,她的命大,把孩子生了下来。
“哟。还是二哥命好。有二嫂这样的闲妻,又有二郎三娘这样的好孩子。真是几世修来的好福气。”刘寡妇酸酸地来了一句,“二哥,哪天我带你大侄子也去瞧瞧,见见世面。”
刘寡妇笑着,晃了晃襁褓中的孩子。
张义勇没吭声,他的目光一直落在张老爷子的脸上。在等着他说下文。
没有人接刘寡妇的话头,屋子里静静地。
好半天都没有人出声。
张义忠偷眼看向张老爷子,见他微微仰起脸,死死地盯着墙角处一个刚结起的蜘蛛网。
这时,他长长地叹出了一口气,道:“你二哥一个人回来了。他方才与我提了,想分家单过。往常我也因着他总提分家的事情,骂过他,气过他。可如今,家里头的这个情况。人各有志,那就分吧……”
张义忠发现老爷子在说这话的时候,眼睛有泪花儿在闪烁。
于是,就赶忙说:“唉,爹啊,你这怎么话说的呢,你是一家之主,分不分的。你老说得算。你不高兴分,咱就不分,用不着为这事儿伤神。老二、老三,你们说是不是?”
张义忠特意用手去推张义勇。想让他改变主意,别再惹老爷子伤心。
可张义勇垂下了头……张义光转着眼珠子,也没有出声。
“是呀!”何氏立即接了话,咧开大嘴响应自家男人,“咱都过得好好的,分哪门子家呢?一口唾沫灭不了火,一根柴禾烧不红锅,还是咱们几股人一起过吧。彼此有个照应。老三家的,你说对不?”
既然爷们都不说话,那就女人们来圆场吧。
刘寡妇看了一眼张义光,心里已有了计较,她淡淡一笑,不冷不热地说:“对,大嫂说得都对。不过,在一起过的话,谁家拉的饥荒谁家背,可不能搅在一起。”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