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农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悦农门- 第16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张四娘顾自喝着茶水,听宋王氏道,“玉儿,你别多想。娘就担心你想不开。你也知道自己是个啥身份的人。咱不求那些面上的光鲜,咱只图日子过得好。啥也比不上顺子对你的好不是?”

    宋氏何尝不知这个道理,只是心里难免会闷闷的发堵。若打头上开始,身边的那个良人便是顺子,该有多好……这可世上偏没有那么多的假设在里面。

    命运,牵动的每个人的生活。未知的,不可预见的,而我们唯一能做到的是认真的过好每一天。

    “喜宴订在什么时候?”张四娘问道。

    宋王氏道是在末时初。

    因是二嫁,所以喜宴要比新嫁娘要晚一些,顺子叔来迎亲的时候是在午时。

    既不放鞭炮,又不能有太多迎亲送亲的人。

    娘仨儿吃了月饼洗漱过后。各自歇下不提。待第二天一早,桂花娘俩过来帮忙洒扫院子,打打下手。临近晌午时,里长一家,江家婶子还有一些走得近的乡邻都过来了。

    顺子今天看起来格外精神,看着盖着红盖头的宋玉,眼晴亮晶晶的。

    宋王氏受了顺子与宋氏的跪拜,接着,张四娘跪在两个新人面前奉茶,改口唤“爹、娘”。笑嘻嘻地从顺子里手里接过红包。

    送嫁时。作为自家娘亲是不能送女儿到婆家的。

    宋王氏含泪送宋氏上了驴车。张四娘亲自伴其左右。

    顾家的院子装扮一新,自家的亲属站满了院子。

    “娘,马上就到了。”张四娘张望了一眼,低声说道。

    宋氏的双手绞得更紧了。顺子闻言,大手轻握了下她的,随即又放开。

    不知哪个点燃了鞭炮,一时,寂静的村街上热闹起来。

    顺子爹脸色变得极为难看,眼睛瞪得圆圆的,想跑到大门前看看哪个兔崽子这么没规矩。同族的兄弟笑着拉住劝他算了,大喜的日子放放鞭炮也不为过。

    倒是张四娘眼尖的看到王大山那一闪而逃的身影,不由得微微一笑。

    鞭炮声中。宋氏进了顾家的门。

    拜堂,嗑头,敬茶,送入洞房。

    程序并不繁缛。张四娘在新房里陪了宋氏一会儿,便出来了。

    顺子在外间坐酒席。这一桌自然坐的都是顾家的人。

    前来贺喜的乡邻因新娘是二嫁都是不能在婆家留席的。

    既是婆家不能留席,娘家总要招待。于是,人一散便都往宋家去了。

    当初说好,张四娘与宋王氏一起过的。送嫁后也要回去,张四娘进来告辞。

    “爷、爹,我回去了。”张四娘施了一礼。

    顺子满面红光,忙道:“好,快回去吧。你姥娘那边也正忙着。”

    大喜的日子,顺子爹今天穿得也是格外光鲜,那绸面的长袍是宋氏特意给他做的,一年四季八套衣裤鞋袜,从里到外,一样也没少。

    “咳,等等。”顺子爹放下酒杯,看了眼桌上的亲友。

    大多都是与他同辈或长辈。

    “爷,您有事?”张四娘驻足。

    顺子爹又将目光看向张四娘,这小姑娘是个什么样的人物,他很清楚。

    都说她是聚财童子,嘴巴厉害。

    从前,她只是一个不相干的外人,他管不了。现在,既然她娘嫁进了顾家。自然她也是顾家的孩子,他是她的长辈。长辈有言,哪有不听之理。

    桃红的衣裙衬得她那张平凡普通的脸庞,竟有了几分娇艳之色。

    “嗯,是这样。今天顾家的长辈们都在,你娘入了咱们顾家的门,你的姓氏也应改为顾姓。你回去后也跟你姥娘说说,往后……哦,对了,五哥,这孩子在顾家排行几?”

    顺子爹捋着胡须问道。

    一个老者沉吟了一会儿,掐指算道:“应该是行七。”

    “嗯,从今天起,你就叫顾七娘。”顺子爹一锤定音,给她改了名字。

    “爹,这个不急。”这事儿,顺子还没有与张四娘提起过。

    张四娘这个孩子是极有主见的,这事儿连商量也没与她商量一下,就给人家改了姓名。怕为不妥。

    “呵呵,爹,没关系。”张四娘笑道,“爷说这话在理儿。我娘入了你顾家的门,自然要唤顾宋氏,我是娘的孩子,也该姓顾的。”

    顺子爹面色好看了些,点头。

    “可是……”张四娘又道,“追其根底,我并非我娘的亲生女儿,这事儿众人皆知。当年,是张家老夫人将我从瓜地捡回来了,是张家人抚养了我八年。可谓,养恩大于生恩。这份恩情,我张四娘没齿难忘。”

    “你说这话是什么意思?”顺子爹的脸马上就沉了下去。

    “爷,您老别急。我的意思很简单。不管是张四娘,还是顾七娘,我都是爹娘的女儿,是您的孙女儿。我自会尽孝道,维护这个家。为人子女,不就应该这样嘛?”张四娘浅浅一笑,“所以,您老又何必纠结一个姓氏上面。”

    “放肆!”顺子爹狠狠地一拍桌子,柱着手杖站了起来,“你娘进了顾家的门。你自然是姓顾的。你以为这顾家的祠堂是任谁想进就进的?要不是你爹求我。我才不管你是谁!哼。真是给脸不要脸,不识抬举!”

    顺子爹开始口不择言。这门亲事,是顶顶儿让他心烦的。

    “爹!你这是干什么?”顺子放下酒杯也站了起来,“今儿是我大喜的日子。你何必和一个孩子计较这些。”

    “对,对。老六,你坐下。别吓着孩子!”一旁的亲族纷纷站起身来相劝。

    他们都理解顺子爹,这门亲事对顺子来说是亏了。什么样的黄花大姑娘找不到,偏找个合离拖带个孩子的。若不是这宋家的日子过起来,成了村里的首富。他们也不会答应顺子娶宋氏,更不会有张四娘入祠堂的事情。

    这本来是对宋家人的恩赐,没想到这个黄毛丫头压根儿没放在眼里。

    顺子爹依言坐下,也知今天是他独苗儿的喜日子。可他心里实在咽不下这口气。

    瓮声瓮气地说道:“我再问你一遍,你这名字改还是不改?”

    “四娘。”顺子走到她面前,带着几分乞求,低声道,“你先应下。往后再说别的。”

    张四娘轻轻地摇头,哪有今天应下明天反悔的事儿。这让人在背后怎么讲她张四娘的行事。这事儿,可大可小。既然顾家的人都在,何必再转个弯儿为自己引出更多的啰嗦事儿。

    “爹,我主意已定。如果爷因此不认我这个孙女儿,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只盼着你们能善待我娘,别的,我都不放在心上。”张四娘执拗道。

    顺子叹气声未落,那边顺子爹已是摔了饭碗,“好!既然话说得这么明白,咱们顾家也留不下你这尊大佛。你走吧!”

    “爹!”顺子无力的喊道。

    “好,那我就告退了。”张四娘冲众人一笑,风清云淡,盈盈然退了出去。

    宋家的席面摆了三桌,鸡鸭鱼肉俱全,十分实惠。坐席面儿的人无一不夸赞宋家的大方,有好事儿的,又说了顾家的一些不是。

    被宋王氏喝止,岔过别的话头。

    刘成两口子没来,贺礼昨天就托人送到了。是一对赤金的镯子,和一些尺头。这礼送的让人挑不出什么,既不显得贵重也不寒酸。能选这两样的礼送过来,非刘成莫属了。

    到了晚间,祖孙两人倒在炕上闲聊,说起顾家要给张四娘改姓更名的话头。

    “……姥娘能明白你的心意。”宋王氏叹了口气,“可你顾家爷爷说得也不错,能开祠堂让你这样一个外姓人进族谱,实属不易。”

    还有一句话,宋王氏没有说出口。张四娘并不是宋氏的孩子,这样一个连个根基都没有孩子,能进张家族谱,又被顾家所接受。这已经是天大的福气了。

    可这种话,宋王氏说不出口。自打这孩子跟着宋氏回到西山村,经过这大半年的接触,她才真正了解到张四娘的脾气性格。别的不说,却是个极要强的孩子。

    所以,这话,她不能说!

    宋王氏出于种种原因不说,可张四娘哪里会不明白宋王氏的言外之意呢。

    怎奈她的主意已定,加之顾家爷爷放下的狠话,意下之绝。也容不得她回头。

    她无声地一笑,没有说话。

    她本就是一个飘忽不定的灵魂,她的根儿本就不在这里。进不进宗祠,记入谁的名下,她都无所谓。可张老爷子对她的拳拳心意,即便之后发生了那么多的不愉快。那孺慕之情也不是旁人所能替代的。

    所以,这些对她来说,是有所谓的。

    夜静,人寐。

    太子河的流水声,哗啦啦地从很远的地方传遍方圆百里的山野之地。闭上眼睛,那泓涓涌的河水,也仿佛流入她的四肢百骸。

    三天后,宋氏与顺子回门。

    等待他们的是一辆青篷马车。

    “呀。这是咱家的?”宋氏紧跑了几步,想去看看那马车。

    脚下一绊,若不是顺子眼疾手快的搀扶,必是要出羞跌倒的。

    “怎么这么不小心。”顺子慌张看了看宋氏,见她无事,方放下心来,眼中满是宠溺。

    宋氏偎在他的怀里,嗔了他一眼,羞红了脸。

    咳咳!

    这大清早的,咋还没蜜完呢?!

    张四娘大声咳了咳。惊得两人脸红心跳地迅速分开。

    “爹。你来驾车吧。我在得月楼订了一桌席面。给你和娘庆贺庆贺。”张四娘扶着宋氏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