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的日子真是水深火热啊!虽然贵为天子,不过他生活的并不开心,更多的是担心,担惊受怕的过日子,不仅如此他还要十分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没说一句话没办一件事情都要加倍小心,唯恐说错了话办错了事,每天都如履薄冰啊!
虽然仅仅有十来岁的年纪献帝却承受了太多太多,不过正因为如此他要比同龄人要早熟的多,董卓一死献帝犹如黑暗中见到了光明,重见天日一般。压在身上的一块石头一下子没了,他倍感轻松了许多,关羽掌权之后对他还是十分尊重的,最起码关羽给了他自由。他也不必每天担惊受怕的过日子。关羽跟董卓相比简直就是判若两人,他为人仁慈从不滥杀无辜。更不飞扬跋扈,欺君罔上的事更是从来不做,他努力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江山社稷,他亲贤远佞。选拨人才多是忠义之人,对献帝更是有求必应从不提防,关羽在献帝眼里那就是救世主,献帝简直不敢相信自己还有重见天日的一天。
关羽搬出刘备之后,献帝又感到身边多了一个亲人,刘备对献帝更是格外的关心和帮助,献帝也对这个亲人倍感珍视。自然也听得进刘备的意见,献帝更感受到,现在朝廷一下子变了变成了他的家了,正是因为刘备与献帝这种亲密无间的关系。刘备找到献帝做事情,献帝也是从来不打折扣,在献帝眼里这刘备和关羽是值得托付和信任的,至于袁绍他倒不是特别感冒,所以刘备提出这件事情献帝根本没有多想就同意了,就是这么个关系。
自从董卓倒台之后,不但关羽一下子起来了,曾经的那些被董卓压迫的朝中大臣们也纷纷抬起头来,譬如司徒黄琬、太尉杨彪、国舅董承等人,这些人也曾经与董卓有隙,在关羽搬倒董卓的时候他们挺身而出站到了关羽这边,给了关羽不少帮助,可是自从董卓倒台之后,这些人也迅速崛起了,依仗自己在朝中的影响力,很快都跳了出来,也都纷纷参与朝政,自然在朝中就有了一定的力量,不再受制于人更不会受到谁打压。
关羽实行政变但他掌控洛阳之后并没有像董卓那般实行暴政,更没有排挤这些人,这些人多是老人而且大多是忠于天子的,这些人在治理朝政方面也有着丰富的经验,所以关羽掌权之后没有拿下他们,不过在一件事情上关羽将这些人整得着实有些郁闷,什么事情呢那就是收缴摩登这件事情上,他或多或少的得罪了这其中的一些人,不过执掌兵权的关羽所做的事情就不怕得罪某些人的利益,但从此朝中就形成了一股势力,这股势力渐渐形成了一派,也就是说在朝中关羽有了反对声音,他也不再一手遮天,不过与关羽不同的是这股势力没有兵权,自然说话的分量也就十分的有限,关羽兵权在握即便是朝中人少说话的分量却是十足。
献帝年幼却具有不凡的洞察力尤其是在政治上,这就是他虽然年幼但却成熟的表现,关羽掌权之后聪明的献帝就已经看出了朝中存在的这种势头,作为一个没有实权的年幼的天子,他对于出现的这种局面看得清清楚楚,但他看透却不说透,对于这两股势力他都包容,也都附和逢迎,现在朝中让他感到比较欣慰的是自己没有了异己,目前这两股力量对于他都是效忠的,当然他一个孩子也不愿卷入过多的事情之中,他以无为胜有为的态度过着属于自己的生活。
献帝在刘备的劝说下刚刚写信给袁绍,信刚刚发出去不久,太尉杨彪、国舅董承、司徒黄琬携越骑校尉种辑、工部侍郎王子服、将军吴子兰、吴硕等人便找上门来,并且呈上了袁绍的来信,献帝看完之后大惊,袁绍居然要大军逼近洛阳,要他缉拿关羽,我的个天啊!这还了得?这事可不是闹着玩的弄不好要掉脑袋的啊!几位大臣见献帝惊恐万分,国舅董承首先荐道:“陛下袁绍来信很及时,这个机会真是千载难逢啊!袁绍四世三公对汉室忠心耿耿,如今携十万大军前来剿贼此乃天赐良机,陛下该是下决心的时候了,只要我们君臣一心里应外合定能将关羽等人一举铲除!”
献帝惊恐的说道:“为什么要铲除关将军啊?关将军铲除董卓为国家社稷倾注了大量心血,是国家的功臣怎么能将他铲除呢?没有他辅佐汉室江山岂不要崩溃?”
太尉杨彪辩道:“关羽这个人岂是久居人下之人?他能背叛董卓自然也能背叛朝廷,现在的朝廷整个为他所把持,军政大权均为他所独揽,而且他还擅自提拔官员,这种种的迹象都表明了他的野心,他如此做事岂不是将陛下架空了?”
“关羽掌控洛阳之后虽然没有像董卓那般的暴敛。不过他野心勃勃未来陛下难道还想做秦二世不成?”司徒黄琬补充道。
其余大臣也都纷纷附和职责关羽,献帝见这么多大臣向他同时发难,一下子懵了,他原本就是个孩子哪里左右得了如此局面。献帝一时没了主意愣在了那里。众大臣见献帝被说的无言以对,正要集体发难让献帝就范。逼献帝下诏书,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却见外面的门“咣当”一声被掀开,紧接着涌进一批人来。就像是一股疾风闯进了宫中。。。。。。。。。
众大臣与献帝着实的惊呆了,来者不是别人正是关羽也,关羽在大将文聘、徐晃及十八勇士的护卫下夺门而进,众大臣见状吓的魂儿都没了,这真是应了那句话了说“曹操曹操就到”啊!不过众大臣已经感觉到了事情的不妙,虽然关羽还没有发话,不过此时凝重的空气足以说明事态的严重。关羽带着手下径直走到众大臣及献帝近前,却见他身着罩袍,腰跨佩戴,手握佩剑威风凛凛屹立在众人眼前。再看脸上充满了杀气,众大臣简直都不敢正眼看他啊!
关羽谓众人道:“诸位今天来的可真齐啊!不知有何要事相邀啊?”
司徒黄琬答道:“什么风把关将军给吹来了,快快坐下我们正想找你呢!”
“是啊!我们也是刚到不久正想派人去找你哩没想到你不请自来了!”国舅董承也打马虎眼道。
关羽闻后不禁冷笑道:“要想人不知除非几莫为!这么大的风我岂能不知?你们不就是在研究我呢么?今天我来了就站在你们面前,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好了!”
关羽说完那些人的脸色一下子变得刷白,连献帝也惊恐万分,这些人知道事情已经败露,董承当即起立谓关羽道:“关羽你到底是怎么知道的?”
关羽说完给手下使了个眼色,顿时手下将一人带到了众人面前,董承一看不觉一惊,此人不是别人乃是他的家奴秦庆童,董承当即大怒:“狗奴才吃里爬外的家伙!没想到日防夜防家贼难防,老夫带你不薄你却出卖老夫,今天我非宰了你不可!”说完就拔出佩剑准备将秦庆童一剑刺死,他还未砍上秦庆童就已被关羽手下拦将开来,到底怎么回事呢?
原来董承受到了袁绍的来信便召集众大臣来到府上议事,却不料此事为家奴秦庆童所窃听到,这秦庆童虽然身为家奴却是生的一副风流之姿,他趁董承不备暗中将董承的小妾勾搭上了,董承贵为国舅经常为国家社稷朝里朝外的事情所羁绊,很少与自己的侍妾云英恩爱,这云英毕竟还年轻**自然也是十分高涨,她一个女人寂寞难耐,家奴秦庆童看到了这一点,便主动搭讪勾搭云英,云英对于这个家奴也产生了兴趣,一来二去二人便勾搭成奸。
这天晚上秦庆童趁董承召集众大臣议事的机会又偷偷与云英约会,二人来到暗处窃窃私语的功夫,董承议事完毕恰逢路过看到了二人的不轨行为,当即大怒,招呼左右将秦庆童及云英拿下,董承大骂道:“一对狗男女给我拖出去砍了!”就在这时董承的夫人看到此情形便劝勉道:“大人念在他们在府上这么多年的份上就留他们一条活路吧!”
董承怒气未消见夫人告免,消了消气道:“死罪可免活罪难逃,给我拉出去杖脊四十,二人当即被拉了出去,随即就听见了一阵阵的哀嚎之声,二人被打的是皮开肉绽啊!打完之后董承命令将秦庆童关押起来,秦庆童被锁在了冷房之中,挨了一顿暴打又被关押起来,这还不算董承不会就此善罢甘休的,说不定哪天气不顺就宰了自己,秦庆童既恨又怕,他当晚扭断了铁锁然后又跳墙逃出了董承府然后直奔关羽的府上,此时的关羽正在府上研究军情,称有人有重要情况相告遂将秦庆童引进府上。。。。。。。。。。。
秦庆童当即被引入密室,见到了关羽,秦庆童谓关羽道:“我乃是董承家奴,因在家中见董承相约众大臣商议机密之事,并且当众出示了袁绍的来信。定是要谋划政变,因此特来相告!”
关羽上下打量了一下秦庆童疑惑道:“我与汝素不相识,汝为何要出卖主子告知机密要事?”
秦庆童见关羽疑惑遂将事情的来龙去脉一五一十的跟关羽说了,关羽闻后没有吱声遂将秦庆童留在了府上。随即派出十八勇士奔赴董承府上监视董承动向。等到董承及众大臣去见献帝后,关羽当即携手下赶到永乐宫。就发生了刚才的一幕,关羽教左右牵过秦庆童至面前。关羽问道:“国舅认得此人否?”
董承见了秦庆童大怒道:“逃奴在此,即当诛之!”
关羽道:“他首告谋反,今来对证。谁敢诛之?”
董承道:“将军何故听逃奴一面之说?”
关羽随即道:“敢问国舅你手中拿的是什么?”
关羽说完董承就要将手中信函撕掉,说时迟那时快,却见一把寒光山上的利剑一下子按在了董承手上,董承吓的心都要跳出来了,再看拔剑者乃是大将文聘也,文聘当即用配剑将董承手上的信挑了过来奉献给关羽,关羽接过信将信展开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