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关云长》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关云长- 第2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要加增税赋来支持日益严峻的财政,大地主和大财主们自然对于关羽这个主子不买账,不过又拿关羽有什么办法呢?他兵权在握,别说要钱了就是全部清剿也不是不可能,前番董卓就这样干过,相比较董卓而言关羽还算是仁慈了,这样一来地主们对于关羽也不至于特别反感。

    在稳定了财政收入的基础上,关羽还决心努力发展生产,尤其是农业生产,这一年他避免各种战事,拨开各种纷繁复杂的局面,着力发展农业,寓军于民实行屯田,这一年他的部队都要参加生产劳动种植农作物,试想这20万人的队伍全部投入农业生产,一年的口粮基本上有了保证,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么,粮食是军队的依靠,有了粮食储备方能后顾无忧,每一场战争都需要充足的粮食来保证,军队战斗力的生成同样离不开粮食,要获得粮食除了购买之外就是自己动手生产,作为士兵努力做到自给自足确实不容易,关羽需要派出农业上的行家里手来督导这件事情,除此之外关羽还要投资发展一些水利工程,来促进农业生产。

    这三件事情是他担当了丞相急需解决的事情,有了这样的目标和任务,接下来就是执行了,要不折不扣的加以解决,有句话讲到“路线方针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事在人为么!事情能不能去办能不能办好关键在人,再好的方针政策也得靠人来执行,换作这个时代是一个道理,关羽要办成这些事情就得有一群得力的干将,好在关羽一直就十分重视这个事情,这么多年来他一直不忘挖掘人才。考虑到未来要做的事情,他在西征的时候就破格提拔了一些人才,并且将他们充实到各个领导岗位,为未来办好这几件事情打下了坚实基础。所以对于未来关羽充满了信心。他再构建一个大的宏图,如果这些事情真的做好了。不但获得了丰厚的物质回报而且凝聚了人心,为未来争霸提供了坚强保障,这也是秦国之所以能够灭掉六国的内在原因,一个国家真正的强大不仅表现在武功方面更重要的是文治。这是一个国家强大发展的内生动力,关羽这个领导人绝对是个有着战略眼光的领袖,他深刻的洞察到了这一点,这也许就是他未来能够在众多诸侯中脱颖而出的原因所在。。。。。。。。。。。。。

    关羽坚信这三把火要是点燃起来,他这个丞相可以说也是被推上了风口浪尖,不过与历史上其他丞相和改革者不同,关羽这个丞相乃是坐拥强大兵权的改革者。有了强大的兵权作为保证,这就为他改革增添了很多成功的因素,也让他的改革更加的得心应手,因为反对者对于坐拥强大兵权的关羽面前实在是无能为力。即便是反对也是无济于事,只能听之任之,面对改革却也是无可奈何,集兵权和相权于一身的关羽推动改革成功的几率几乎是百分之百,当然面对三件大事,关羽注定不能轻松,这无异于给自己加压,丝毫不能有任何懈怠,作为主子他的行动力直接影响改革的成败,这场改革能不能成功全在于关羽自己,只要他不辱使命加以推进这场改革就一定能够成功。

    但是关羽怎么可能懈怠呢?一直以来他都不曾懈怠过,作为一个有些雄图大略眼光的人物,关羽经常是不遗余力的推动事业发展,他将长远目标与即期目标相结合适时的提出各种战略目标,按照既定的方针目标加以执行推进,关羽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成功,人生在于规划,事业同样要进行规划,如果方向错了再多的努力也是白搭甚至有事倍功半,甚至是事与愿违,一直以来关羽都善于谋划未来,他将这个作为一个基础性的工作来做,当然这也是他这个重生的现代人的高明之处,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话果然是个真理,没有目标的事业就如同大海上迷失的船舶永远靠不了岸,而关羽作为一个头领那就是舵手,如果他的目标没了方向不仅是整个事业还要葬送他手下的弟兄,后果不堪设想,所以关羽不敢懈怠也不容懈怠,每当完成一件事情他都考虑到了下一步的工作,就这样亦步亦趋步步为营,逐渐走向强大。

    不得不承认关羽对于未来的把控能力是如此的高超,这都是急于他对人生和事业的那份责任感和进取心,当然更源于自己的那份执着,姑且称这个为野心吧!一个人心有多大舞台也就有多大,当然这需要有这份信心和能力,还有那种坚持,一个人能够成功固然有很多因素但都离不开这几个因素,一个是能力,俗话说一万个零顶不上一个一,而这个一就是能力,如果空喊就能出成就那么毛驴都能修建金字塔,所以能力至关重要,当然一个人能力有大小,这就要有个自知自明了,在认清自身素质的前提下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给自己一个正确的人生定位,关羽虽然根植于凡人却又不是凡人,说他是凡人那是因为他就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丝,无论是在现代还是重生,他本就是一介布衣,说他又不是凡人是指关羽虽然是一个**丝,但他不忘提升自己,着力提升自己的素质和能力,尤其是武力方面,他的气力和武力让他一下子成为了不一般的人物,作为一种兴趣这直接提升了他的能力,有了这个能力让他不畏强敌无敌于天下,如果一个人满足了这个充其量也就不过是一介武夫而已,一个出色的武将哪里不是了,可关羽没有就此打住,他还有更远大的抱负和理想这就注定他不仅仅定格为一个武将。

    成功的第二个因素就是一个人必须得有梦想得有抱负甚至是野心,要敢于梦想敢于尝试,唯有这般我们才能走得更远,关羽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梦想所以他没有停留在一个武将的层面而继续前行直到成为众军的头领这次更是荣升了丞相,而这一切都不算完,关羽还有更远大的抱负,这就是之所以他能走得更远,人生就要有这样的抱负,走向远方这是作为一个男儿应有的血性,尤其是军人。
正文 第337章 刘备讲情
    成功的第三个因素那就是贵在坚持,说白了人得有坚强的意志,胜不骄败不馁,前进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总有那样这样的挫折和困难,作为一个有着雄心壮志之人要迎难而上迎接一个又一个的挑战一往无前最终到底胜利的彼岸,关羽何尝不是如此,他一路走来挑战一直伴随其中而且还不乏一个又一个危机,正是这样的处境让他逐渐走向成熟,历练了他坚强的意志,虽然仅仅33岁得年纪但关羽丰富的阅历和经验却是连60岁得人都无法比拟的,这就是他的财富。

    我们说有了上面这三点是不是就能成功了呢?也不一定,好的人生是需要规划的,我们上述也提到过了,规划未来方能更好的把控未来方能掌握人生的主动权,将主动权牢牢的掌握自己手中,不至于抓瞎,更不至于迷茫而郁闷不知所措,虽然关羽有着这样那样的条件和优势但不难否定关羽对于未来的把控能力那不是一般人能够做得到的,作为一个重生的现代人关羽走到今天这个地位绝非偶然,这其中的艰辛不是一般人能了解的,我们也必须承认关羽对事业是那样的勤奋,从不堕落从不懈怠。

    荣升的丞相的关羽依然住在曾经何进的那座大将军府,将军文聘对关羽进谏道:“主公想在荣升丞相之职了理应换一所府邸了,这个将军府未免太寒酸了些,主公喜欢哪个地方我着手给你研究解决一下!”

    关羽闻后摆了摆手道:“我看这个将军府不错了,这个地方已经不小了,再多些花草绿化足以,将这个府上的牌匾换一下就行了,我还在这定居!”

    “主公真是太节俭了!好我这就照办!”文聘当即领命而去。。。。。。。。。

    担当了丞相的关羽没有大操大办更没有奢华过度像前番董卓那般肆意妄为夜宿龙宫。他依然选择住在这将军府,而他活动的范围也只是在洛阳的南宫一带,这南宫乃是作为臣子朝议的地方,也是皇帝办公的场所。而北宫则是皇帝及嫔妃们居住的地方。关羽除非有必要否则决不踏进北宫半步,他就是这么的洁身自好以身作则决不越雷池半步。虽然他现在荣升丞相了,不过他仍然很低调,仍然尊重献帝,这是他与董卓最大的不同之处。而在关羽的内心里丞相绝非他最终的梦想。

    现在的关羽明白了一个道理,什么道理呢?那就是“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这是在现代伟人说过的一句话,现在的他是深有感触,正因为坐拥了强大的兵权关羽才能在政改上如鱼得水,顺利搬倒一个又一个的对手,冲破一道有一道的阻碍。正是因为有了强大的军权作为后盾他才能在朝堂之上呼风唤雨,他才能得到那么多人的拥护和支持,当然关羽的政治策略也是十分灵活巧妙的,这让他少走了很多弯路。兵不血刃的就办成了好多事情,顺理成章的出任了丞相一职,这下可以大干一场了。

    却说关羽荣升了丞相一职,传到了宛城的曹操处,曹操闻后真是气急败坏啊!心想:关羽竖子何以至此?曹操当即点兵就要兴师讨伐关羽,谋士荀彧进谏道:“主公切不可动怒,意气用事!关羽如今兵强马壮,势力如日中天实难与之抗衡,我大军前番败绩连连征战将士多有疲惫,不宜再战了!为今之计当养精蓄锐韬光养晦,来日有机会再发兵攻打洛阳不迟!”

    曹操闻后点了点头,谋士郭嘉又进谏道:“主公何必动怒,关羽撍越之举定然遭到天下有识之士的反对,即便是主公不攻打也有人耐不住寂寞!主公只需坐山观虎斗就可以了!”

    曹操闻后眼睛一亮:“奉孝说得是?”曹操边说着便指了指北面,郭嘉会意的笑了,北面是谁?非是旁人乃是盘踞汜水关的袁绍袁本初!

    却说袁绍在汜水关等待洛阳的方面的消息却迟迟不见洛阳方面来信,这天夜里却听得东南方面风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