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深宫嫡女》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之深宫嫡女- 第20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臣认为襄国侯强占民财之事也应清察,此事还有可能是他不法在先,眼要酿成祸患才来反咬一口。”

“襄国侯昨日辱没朝廷,今日又擅自进朝污蔑内官,该当治罪!”

听到此处首辅王韦录轻轻咳嗽一声,开言道:“是否污蔑内官且当别论,臣听闻内务府中有些掌权太监以权谋私,合该借此查一查才是,这不只是为襄国侯,也是为皇上。”

对于他来说,可以强硬压下襄国侯,但却不能给太监开脱,否则就是坐实了他与内臣勾结之事。见皇帝静静端坐不置可否,他又补了一句,“襄国侯藐视君王是一则,内务府之事是另一则,若真有人不法,实该惩戒。”

这是他的自清之词了,既然敢要求严查内务府,也就表明他自己并无与首领太监孙英的勾连。皇帝闻言抬起了眼睛,将他与开口说话的几个臣子都看了一圈,最终朝蓝泽道:“你有何话讲?”

蓝泽忙急切自辩:“微臣忠心赤胆,绝无藐视皇上的意思,昨日之事是臣思虑不周,臣……”顿了一下,他把将要脱口而出的“请求宽恕”咽了下去,言道,“臣请皇上降罪,甘领责罚。”

虽是刚进冬日,文英殿四角却已经燃着火笼,光焰灼灼,将整个殿宇烘得温暖如春。蓝泽在外头冻得身体发僵,进屋不久就恢复了过来,到得现在心中打鼓,额角已经滚下汗滴来。

皇帝伸手到御案上,将蓝泽洋洋洒洒写了千言的申诉与请罪折子缓缓合上,然后随意甩到一边,开口道:“你擅自行事辱了朝廷体面,领罚是应该的。今年的常例就不要领了,罚没入库。”

蓝泽总算没有糊涂到底,皇帝口中“库”字刚落,他连忙伏地猛磕头,高声道:“谢皇上开恩!谢皇上开恩!臣日后定当谨言慎行,行事之前深思熟虑,再不给皇上招惹麻烦。”

也不知皇帝后面是否还要说出别的责罚,他这样一谢,皇帝便没接着再说。蓝泽头触在地上,心中暗道好险。只罚常例,这已经是最轻最轻的责罚了,等于是什么都没罚。

大燕开国时定下的规矩,各等公侯除了最初受封时的奖赏之外,每年皆会收到朝廷下发的常例银俸,千两左右的银子加上一些赏赐,并不值什么,公侯们自然不靠这个过活,只是一份君恩而已。皇帝不痛不痒的罚没了蓝泽本年的常例,也就表明了一个态度,方才那些朝臣所说的蓝泽的罪状,皇帝都不认可,轻轻放下了。

蓝泽高声谢恩完毕,皇帝扬脸叫起,然后殿中便又出现了一瞬的静默。能够进入文英殿议事的臣子,官做到这个份上,都练就了一身人前不露声色的本事,此时脸上都是没什么表情的,只有不开口的静默才能反应出他们正在考量忖度的内心。

蓝泽受不受罚其实他们并不关心,他们在意的是皇帝的态度。好比两头猛兽对峙抢猎物,那猎物死活无关紧要,重要的是两头猛兽谁能占得上风。而首辅王韦录此刻的静默似乎已经说明,他落了下风。

段骞身为礼部尚书,清流之首,许多时候要做出个态度来体现自身的刚正不阿。当所有人都选择沉默的时候,往往先开口的就是他。只见他一撩朝服下拜,俯身跪在了地上,慷慨陈词道:

“皇上,君王之威不可犯,朝廷颜面不可失,我大燕国富民强,朝野祥和,举国安居乐业,正是繁荣大治之时。襄国侯蓝泽却于京都腹心之地上演变卖家产抵债的闹剧,哗众街头,辱没国体,引士林学子误会非议,使吾主吾朝蒙上不白之冤,平遭世人指摘,实在是罪不容赦!此等罪过,岂是罚一次常例便能赎偿的,臣请皇上重办襄国侯,以全君王与朝廷颜面!”

御案之上罗列着几堆折子,皇帝面无表情,从右手边第一摞上拿了最上头的几个,一甩手,尽数仍在了御阶之下。“段爱卿,你说的道理和这上头大致相同,昨日里朕已经看过了。”

不通过内侍转递,而是扔了折子到地上,这举动本身就说明了皇帝的态度。刚刚还附和王段二人的几位朝臣俱都眼观鼻鼻观心,没有跟风。段骞跪行几步捡起了折子,匆匆扫过之后便将之紧紧捏在手中,攥得指尖泛白,半晌言道:“……臣认为几位御史说得有理,会馆文人大哗,街头观者聚集,所谓‘险酿民变’,诚然不虚。”

皇帝顿时冷笑:“呵,朕竟然不知你口中的繁荣治世,只凭一个勋爵卖几件家当就能民变。原来朕座下的治世,竟是如此岌岌可危。”

段骞一惊,连忙叩首:“臣失言,臣的意思是……”

“不必说了,散朝吧。”皇帝一挥手打断他,从鎏金九龙座上站了起来,吩咐道,“襄国侯回去闭门思过,他所奏之事,贝成泰主持查明。”

让内阁次辅去主持调查内务府的宦官,实在是有些大材小用,不合常理。但贝成泰向来不属王韦录一党,皇帝此言一出,也就是很明显的表露了对王首辅的不信任。朝臣们顿时各有所思,御阶上内官摆驾,皇帝已经举步离开了。

一众臣子只得俯身山呼恭送,蓝泽还高声嚷着“谢主隆恩”。待得皇帝一走,蓝泽身子一歪差点摔倒,实是这半日紧张过度,骤然松下来就没了支撑。

满殿里朝臣三三两两退出,大多数都绕着蓝泽走。首辅王韦录沉着脸大步走出殿外,礼部尚书段骞慢慢从地上站起身来,朝蓝泽冷冷盯了一眼。唯有次辅贝成泰缓步踱到蓝泽身边,笑眯眯道:“襄国侯受惊了,听闻侯爷有病在身,还是早点回去歇息吧。”

蓝泽连忙堆了笑脸:“本侯家中之事还请贝阁老费心详查,改日得空,一定登门拜谢。”

“哎,不必。”贝成泰笑道,“本阁受命清查此事,为了不惹闲话,还是与侯爷互相避开为好。侯爷放心,本阁定当尽心秉公。”

“多谢阁老。”

两人作揖道别,贝成泰转身出殿。蓝泽经了这几句对答方才有些踏实之感,举袖擦了擦头上汗水,深一脚浅一脚步出文英殿。到得殿外,迎着天边升起的微光,蓝泽举头认真看了一会檐下高挂的太祖手书。

文英二字,自燕朝开国就挂在了这里,当年的初代襄国侯也曾屡屡入见参与国事,谁想多年以后传到这一代,他蓝泽生平第一次进殿却是为了这样的荒唐事情。长长叹了一口气,蓝泽脸色颓败地缓缓朝宫门行去。

……

日头高起之时,长平王寝房的雕花嵌金门扇方才打开,近身伺候的婢女内侍鱼贯进门,服侍他沐浴更衣了约有半个时辰,他才下楼用了早膳,然后晃晃悠悠步入后园去散心。

与平日一样,散心游园的时候他身边是没有仆婢跟随的,园子里也没有来往做事的下人碍眼,偌大花园只他一人。长平王走走停停,片刻后绕过一道假山,嶙峋山石之内却闪出一个人来。

“王爷,蓝侯回府闭门思过去了,次辅贝阁老受命调查此事。”闪出的是长随贺兰,假山之后原有密道通向外头,许多时候他都从这里秘密进内宅。

长平王斜靠着山石远目看景,贺兰低声将早朝的事情一一奏报,殿中诸人言语竟是都一字不差复述出来。须臾奏毕,长平王缓缓勾了唇角,眼角眉梢俱是笑意。

“三小姐实在是妙人啊,本王原以为还要布置些许,不想她竟这般行事,省了本王许多力气。”

贺兰垂首道:“恕奴才直言,蓝三小姐此举其实凶险,一个不慎兴许惹来大祸。”

“不是有本王么,怎会有祸。”长平王轻拍山石,转而思忖道,“只是她应该不知朝中局势,也不知会有本王助她,却敢行了这事——是说她胆大呢,还是莽撞?”

“奴才以为是莽撞。皇上喜怒难定,蓝三小姐思虑欠妥。”

长平王沉吟道:“或是通慧到极点,可以准确猜度父皇心意……”

贺兰道:“蓝三小姐深居闺阁,应该不会。”

“算了,且不管这个。贝成泰既然接了此事,那么咱们就助他一臂之力。”长平王轻轻弹指,乌眸中映了日光流转,“上次段骞指使御史张寒血洗池水胡同,本王要与他算账还未曾寻得良机,这次正好,去告诉唐允动手罢。”

“是。”贺兰躬身应了,问道:“是否要留下痕迹指向贝阁老?”

“不必,即便不指向他,王韦录也会疑心是他所为,父皇更会。”

长平王折了一条枯黄柳枝在手,慢慢把玩,“贝成泰暗中襄助太子,借他调查内监与王韦录的当口,抹掉王系最重要的段骞,太子殿下和王韦录的梁子不想结也得结了。况且父皇虽不喜王韦录,但更不喜儿子勾结重臣左右朝堂。”

余下的话他没有说,贺兰也已经明白了,不禁暗暗佩服主子的一石三鸟之计。若将此事办成,那么一则除了段骞,二来让贝成泰身后的太子与王系结仇,更紧要的,是让皇帝疑心太子。这件事的分量颇重,贺兰下定决心,一定要协助唐允仔细办差。

于是贺兰正色道:“奴才明白轻重,必定做得干净,不牵扯王爷。”

然而长平王却笑了笑,心思已经不在这上头了,他将手中柳枝弯了几弯,转眼折成一枚五瓣花朵形状,放在掌心仔细端详一阵,回忆道:“上次见面的时候,她袖口梅花似乎就是这样的罢。只是她心里思虑太多,连衣上花朵也笼了愁色。”

他合起手掌,将柳枝编成的小花握住,“她的路要她自己走,本王帮她,亦是帮自己。”

……

勤政殿中,皇帝坐在紫檀书案前提笔批折。右手边批完的折子已经摞了高高两叠,左手边未曾审阅的还有很多。他登基十多年来好事坏事都做过,私下里臣子们对他褒贬不一,然而无论是谁都不会否认一个事实,那就是他很勤勉。

只要不生病,这位皇帝从不缺席朝议,更不拖懒,送进宫里的折子都是当日审批,最迟不会拖过三日便能答复,比他的父亲祖父勤谨得多。这一日,依旧是老太监康保在御前伺候,因为早朝上有了襄国侯一事的争执,康宝知道皇帝可能心情不好,是以比平日更加谨小慎微,时时注意着皇帝的动作。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