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国殇纪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靖康国殇纪事- 第1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梁师成,开封(今属河南)人,自称是苏东坡的小妾所生,不过长得也确实有些像苏东坡。苏东坡一生姬妾众多,###韵事层出不穷,而他对这些姬妾的态度,则基本落花有意流水无情,完全符合宗法制度关于妻妾的要求,仅仅是将她们视作私人物品而已。
  苏东坡被王安石贬官之时,将身边的姬妾一律送人,这其中据说有两妾已经身怀有孕,他也无暇过问。梁师成自称是苏东坡送人之妾所生的苏轼之子,就连苏东坡认可的儿子苏过,都对这种情形不予否认,反而与梁师成亲密无间。据说梁师成顾及兄弟情谊,甚至对家中账房说:“凡小苏学士用钱,一万贯以下,不必告我,照付就是。”
  梁师成开始只是入内侍省书艺局小宦官,后领睿思殿文字外库,专主出外传宣皇帝诏旨,逐渐为宋徽宗所宠信。北宋末年,连靠真才实学的科举也###了,宦官梁师成得以中大观三年(1109)进士甲科,这在当时是一个很大的新闻,宦官不仅仅会伺候皇上,原来也是可以中进士的。
  政和五年(1115)宋徽宗建“明堂”,梁师成任都监,政和七年建成。凭借着这个竟然升领节度使衔,而那些立下了大功的将领如种师道等,根本连边儿都沾不到。宣和二年升领武阶官最高的太尉,四年又升开府仪同三司为“使相”。宋徽宗的诏书都是他负责草拟的,于是他挑选擅长书法的小吏模仿宋徽宗笔迹,伪造宋徽宗的“御书”颁出,外人莫辨真伪,因此权势熏天。
  王黼积极投靠宦官梁师成,很快升为执政、宰相,不仅宰相“王黼父事之,虽蔡京父子亦谄附焉,都人目为‘隐相’”。梁师成与宰相王黼内外勾结,共同控制朝政,不仅促成宣和四年兴师联金攻辽的燕京之役,在以“策勋”之功升为少保后,又与王黼一起排挤童贯,以谭稹代为宣抚使,导致谭稹因容纳金国叛将张觉而成为金攻宋的借口,加速了北宋的灭亡。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 五 回 宠六贼大宋埋祸根  贪享乐国势渐衰落 (7)
宣和六年,宋徽宗到宰相王黼府第,发现王黼与一墙之隔的大宦官梁师成府第之间开便门互相往来,引起宋徽宗的不满。当王黼在朱勔等人的攻击下被罢相后,宋徽宗也从此不再信任梁师成。
  当初在宰相王黼为动摇太子赵桓而扶植郓王赵楷时,据说梁师成曾竭力保护太子赵桓,这样让他多活了几个月。宣和七年十二月,宋钦宗即位以后,太学生陈东等上书请诛蔡京、童贯、王黼、梁师成、李彦、朱勔等“六贼”。当靖康元年(1126)正月初,“六贼”中的朱勔被夺官放归田里,李彦被处死,王黼被贬,童贯已追随宋徽宗南逃,蔡京亦已南逃以避金兵,只有梁师成仍在钦宗左右陪着。
  太学生陈东在上书杀“六贼”时奏论梁师成“有异志,攘定策功,当正典刑”,钦宗迫于公议准备贬逐梁师成。他也已有所察觉,吃饭绝对不离开皇宫,连去厕所都不敢走远了,恐怕大臣们对己不利。
  宋徽宗身边的这些奸臣们在理论建设上都很有一套,不幸的是,他们的混蛋理论都被宋徽宗全盘接受。有一次,蔡京的儿子蔡攸劝告皇帝:“所谓人主,就应该以四海为家,以太平岁月娱乐自己。人生几何,岂可徒自劳苦?”宋徽宗深以为然。
  过了一段时间,在一次宫中的宴会上,宋徽宗对梁师成说:“先皇为天下欢乐,也为天下忧愁。如今四海太平,我才有机会放松一下,游玩游玩啊。”梁师成回答说:“对呀。圣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说的就是陛下您这种情形呐。”
  这一番对话,将现实的享乐和圣人的境界联系在一起,可能令皇帝特别欣慰。按照儒家传统理论,逢君之恶,乃标准的奸佞之徒。不能说领导喜欢泡夜总会,你就制造出领导喜欢微服私访下基层的理论来###;领导喜欢打麻将,你就说“麻将打得好,说明有头脑;麻将打得细,说明懂经济”。
  但是同样也是混蛋的宋徽宗根本不清楚这个,还认为自己就是圣人呢。在这漫长的过程中,宋徽宗从一位好学上进的青年皇帝,一步一步蜕化,最后终于变成了一位彻底的、昏天黑地地追逐声色犬马的昏庸天子,成了中国历史上数得上的几位败家皇帝。
  再说朱勔其人,他生在苏州城一个很贫穷的家庭。他的父亲朱冲为生活所迫,不得不受雇于人,赚些钱养家糊口。朱冲是一个非常狡猾的人,虽然出身微贱,但生性“梗悍不驯”,曾因触犯刑律,遭鞭苔之刑。在一个很偶然的机会里,他结识了一位异人,赠给他银两及药书,回来后他就开了一个药铺,行医卖药,家道逐渐富足起来。
  朱勔长大时,朱家已是苏州城里有名的富庶之家了。朱冲不断修莳园圃,结交四方游客,但总隐隐约约感到一丝空荡与欠缺,他知道虽然朱家现今丰裕一时,毕竟出身卑微,属于富而不贵那一种人,因此必须以钱买权,走缙绅之路,再以权养钱,从而富贵两全。于是他把希望都寄托在朱勔的身上。
  有钱人想什么就有什么。宋哲宗元符年间,大奸臣蔡京被免翰林学士永旨之职,提举洞霄宫,谪居杭州。去杭州的途中经过苏州,他见苏州景色秀丽,风光旖旎,便想在苏州建一座规模盛大的藏经阁,预算耗资巨万。
  一些僧人对蔡京说:“要想集得此缘,非本城朱冲不可。”蔡京把众僧的建议告诉了郡守,郡守立刻召朱冲来见蔡京。蔡京把前后的经过一讲,朱冲心下大喜:像蔡京这样的人巴结还来不及,找上门来如何能拒绝,当即一拍胸脯满口应承。过了几天,朱冲请蔡京到寺里来考察。蔡京一进寺院,就看见数千棵大木堆积如山,不禁暗吃一惊,心中很器重朱冲的才能。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 五 回 宠六贼大宋埋祸根  贪享乐国势渐衰落 (8)
第二年,蔡京复职还朝。途经苏州,朱冲带着儿子朱勔前去拜谒,并恳请蔡京带朱勔进京侍候左右。蔡京很够朋友,把朱勔带到京城,又把他们父子的名字编入童贯的军籍中,为其编造了边功,引入宦途,做了高官。
  这时作为艺术家的宋徽宗颇垂意花石,每年都有数千匠人为其装画、糊抹、织绣、雕刻。蔡京一向善解主人之意,立刻告诉朱勔密语朱冲选一些浙中珍异之物进献。第一次进的是“黄杨三本”,徽宗十分赞许。以后逐年增加,大体上每年进贡三次,贡物五到七种。可到后来规模就不一般了,政和年间达到了极盛。
  崇宗四年(1106),朝廷在苏州置应奉局,由朱勔任统领并领花石纲事。朱勔的机会终于来了,走马上任后便大展拳脚,与蔡京里应外合,沆瀣一气,大肆搜刮。
  他还有一群狗腿子助纣为虐,巧取豪夺。士民之家凡有一石一本稍具可玩赏之处,他们立刻率健车闯入其家,用黄封打上标记,但并不立即取走,指令其家小心护视,稍有不慎,便被安上“大不恭”的罪名。等到起运时更是蛮横无理,把老百姓的房屋和墙拆了也得运走。为了应付这样的差役,中产之家大多破产,更有人卖儿鬻女以供其需。
  朱勔曾在太湖取一巨石,高达四丈余。他用巨船装载运到京城,挽行的役夫达数千人。所经过的州县为让巨石通过,有的拆掉水门、桥梁,有的砸断城垣。从苏州到汴梁,一路耗资三十万贯。徽宗为巨石赐名“神运昭功石”,进升朱勔为宁远军节度使,正是人民的鲜血染红了朱勔的官袍,百姓的尸骨铺垫起他进升的阶梯。
  朱勔为皇帝掠取的花石可谓不计其数。相传用来运输花石的巨船达两千四百余艘,在淮水、汴水之上舳舻相衔,遮天蔽日。但这还远远不够,还要经常截取各路的粮纲船只和过往商船。篙工、舵师也仗势欺人,巧取豪夺。
  全国上下死于花石纲之扰的兵民不止千万,连力倡“丰亨豫”的蔡京也有些担忧,他进言徽宗“愿抑其太甚者”。于是徽宗下令,“另置提举人船所,诏止监司郡守妄进”,禁用粮纲船,不准挖坟,不准毁人家室,不得加黄封帕蒙人围囿花石。但他并没有废止朱勔的特权,仍命朱勔、蔡攸等六人照常进献。
  朱勔性本贪婪,不仅常以花石纲为名千方百计勒索东南百姓,还假借皇帝之名肆意为非作歹,中饱私囊。他家居苏州孙老桥,有一次忽然声称皇帝下诏,将孙老桥四周的土地、房屋都赐予朱家,并限令在此居住的数百家于五日内迁走。地方官吏趋炎附势,也赶来催逼。一霎时数千人无处栖身,嗟哭于路,朱勔却置若罔闻。
  朱勔的园林花池与皇帝的上林苑不相上下,府第也是拟宫殿而建,服饰器用也敢于和皇上用一样的。他还借挽舟为名招募数千兵士拥以自卫。乡州官僚慑其权势,无不奔走听命,号称“东南小朝廷”。
  朱勔利用皇帝的宠信作威作福,在东南称霸一方。百姓终于无法忍受。前面也提到过,宣和二年(1120)的方腊起义,起义以诛朱勔为名,声势十分浩大,四方百姓争相呼应,迅速攻破六郡。徽宗命童贯领兵十五万出师东南,镇压起义。
  童贯领兵来到江浙,他知道方腊起义是因为百姓们无法忍受花石纲的搜刮劫掠,如果不停止花石纲,在舆论上无法取得主动权,也就无法###这次起义。因为童贯临行时徽宗曾许他如事关紧急,可用皇帝的名义处理。于是童贯凭借着这个尚方宝剑宣布罢免花石纲,撤销苏杭造作局,撤职一切有关人等。

第 五 回 宠六贼大宋埋祸根  贪享乐国势渐衰落 (9)
徽宗迫于形势危急,忍痛罢免了朱勔以及狗腿子的官,江南地区的人心趋于稳定。停止花石纲,罢免朱勔父子,使宋军在舆论上占有了一定优势,加之宋军人数众多,兵强马壮,起义军内部失误也很多,方腊起义很快被镇压下去。
  起义的怒潮被平息之后,徽宗也好了伤疤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