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鸦片战争- 第9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她必须离开这里。如果会见妹妹,除了意味着不能一个人独立之外,还有可能让穆彰阿知道。妹妹清琴干的是女人很少干的密探工作。希望工作的愿望,姐妹俩是共同的,但默琴一直怀疑妹妹对工作是否有“自觉性”。
  妹妹生性不爱动脑筋,恐怕只是无意识地在拼命工作。不管怎么劝告,也很难保证她不会把姐姐的情况向北京报告。——她可能还认为这是让姐姐再次获得幸福哩。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部署(6)
因为要进行联系,妹妹的身边还可能有其他的密探,说不定其中就有认识默琴的人。一定要离开金顺记,除此之外没有别的办法。
  温翰停下脚步,拍了一下大腿说:“对,可以上斯文堂去。”
  “斯文堂?是书店吗?”
  “是的。在小东门内。老板魏启刚老头是我的朋友,前些时要找一个帮忙校订书籍的人。老魏夫妇都是好人,我可以推荐你去。”
  “是校订的工作吗?”
  “对,你有这个能力。而且不必到店铺露面。”
  温翰知道默琴不愿意惹人注目。默琴就这样离开了金顺记,住进了城里的斯文堂。
  跟温翰告别的时候,默琴把妹妹的情况告诉了温翰。
  “妹妹是军机大臣穆彰阿的密探。我虽然不知道她来上海的目的,但恐怕还是干这类工作。……温先生和这些事情并无关系,但我还是希望您了解为好。”
  “明白了。”温翰微微一笑,这么回答说。并不是没有关系,穆彰阿在上海要刺探的正是金顺记。这一点温翰早就知道。
  小东门夹着护城河,与后来的法租界东南角相对。那里有通向黄浦江的小河,河上架着十六铺桥、陆家石桥。小东门外有潮州会馆,是相当热闹的地方。默琴走上护城河上的桥,突然感到一阵凄凉。她想起了定庵。
  “听说妹妹要来。……多么想见一面啊!可是不能见。”她心里这么想。
  进了小东门就是嘈杂的市街。
  斯文堂的门面很大,但店里光线暗淡,陈列书籍的地方只是一个小小的角落。看来书店的主要业务是刊刻书籍,而不是出售。
  “哦,这么标致的人!”温翰事先来信要求老板魏启刚给一个女子找工作,但是魏启刚并未想到默琴会是这样标致的美人儿。这老头是个老实人,并不掩饰他的惊异。
  默琴满脸通红。
  “有这么多书,不会寂寞的。”她在心里极力说服自己。
  5
  对林则徐来说,该做的事情早已决定了,剩下的只是准备工作。
  义律也作了种种部署。他一再向外交大臣巴麦尊建议对清政府采取强硬政策。查顿已经回国,他是义律政策的最有力的支持者,正在开展支援活动。
  义律在给巴麦尊的报告中,指责林则徐严禁鸦片的措施是违反正义的暴行,是侵犯英国人的生命财产、损害英国女皇尊严的行为!主张对待中国最有效的办法只有迅速果断、一鼓作气地给予沉重的打击。说什么“对于严禁鸦片这一卑劣的、强制性的强盗行为,女皇陛下有要求赔偿和得到今后保证的权利。……”
  查顿连日访问政府的大官,游说义律的主张是正确的。查顿是在中国待过多年的实业家,他的言论是很有分量的。人道主义的主张逐渐被查顿的言论压倒,被认为不过是不合时宜的感伤主义。
  穆彰阿也在一步一步地采取措施。首先展开了试图取消已经任命林则徐为两江总督的活动。
  前面已经说过,管辖中国最富庶的江苏、江西、安徽三省的两江总督,是与统治京畿三省的直隶总督并驾齐驱的最有实权的地方大员。
  总督在形式上是与行政机构六部的尚书同一级别,但实质上总督的地位已在六部尚书之上。因为总督拥有直接统治的土地,而且掌握兵权。六部的尚书是满汉各一名,互相掣肘,彼此顾忌,这种职位往往不引人注意。从当时六部的尚书来看,如礼部的汉人尚书是龚子正(定庵的叔父),可见大多是学者式的人物。
  相比之下,总督是实权人物,尤其直隶与两江更是双璧。这种总督掌握实权的倾向以后越来越显著;鸦片战争后,左右国家政治的实权人物,如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和袁世凯等,不是直隶总督就是两江总督。到了清朝末期,掌握兵权的总督和巡抚最终变成了军阀。
  把直隶或两江总督的职位交给敌对的阵营,那就等于在决定胜负的棋局上,让对方布下一记杀着。
  林则徐虽已被任命为两江总督,但因鸦片问题尚未了结,实际上无法赴任,因此由江苏巡抚陈銮代理。而代理总督陈銮于这一年的年底去世。
  穆彰阿集团借此机会,按自己的意图,一举发起了人事调动活动。林则徐被取消了两江总督的任命,改任为两广总督。两广与两江相比,级别就降低了一等。
  穆党找了一个巧妙的借口说:“林则徐正在查办广东海口事件,当前看来还无法到江宁(南京)赴任,索性就让他当两广总督吧。”皇帝也觉得言之有理。
  关键的两江总督一职一度曾任命邓廷桢担任,但担心他受过林则徐的巨大影响,立即改变主意,派他当云贵总督,接着又发生变化,最后让他当闽浙(福建、浙江)总督。两江总督决定由云贵总督伊里布担任。他是穆彰阿打了三个圆圈的人物。
  各个阵营都在拼命地进行着部署。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川鼻海战(1)
这次战斗被称作“川鼻海战”。
  窝拉疑号军舰的船头和帆樯受到很大的破坏,连旗子也被击落了。黑雅辛斯号在窝拉疑号的后面,没有受什么损失。
  清军方面二十九只兵船几乎全都受到损伤,战斗结束后,勉强能开动的只有三只。
  1
  汤姆士?葛号是一艘拥有船员百名、大炮八门的英国籍商船。这艘船于一八三九年八月五日从印度的孟买港启航,开往广州。船长瓦拉与货主达尼尔在启航前已经了解到林则徐严禁鸦片以及义律撤出广州和对广州贸易怠工等情况。
  同样是英国船,为了区别从本国绕南非开往广州的商船,人们把从印度开来的地方贸易船称作“港脚船”(中国的译音)。汤姆士?葛号就是属于这种港脚船。
  货主达尼尔原来是东印度公司的职员,曾经在广州当过大班。东印度公司的职员一般都有浓重的官僚习气。达尼尔却没有这种习气,相反,他极其讨厌官僚。像义律这样不懂商业的官僚,随意停止贸易,达尼尔对此是非常恼火的。
  “好吧,我偏要越过虎门,到广州去。”达尼尔下了决心。
  其实增强他这种决心的,还是收到了墨慈的一封信。信中说: ……义律停止贸易,在英国的商人中舆论极坏。只是因为惧怕这个专横武断的官僚,没有人敢出来违抗他的意图。大家都期待着有个勇敢的商人出来反抗他。可是至今似乎尚无这样有胆量的人。说起来惭愧,我也是这样的一个人。不过,如果是您,我想一定会不顾义律的反对,坚决进行贸易。不知您是否愿为大家做一个榜样,我想一定会有人跟上来的。因为目前清国方面正希望英国船去广州,只是义律在顽固地抗拒。如果英国船能进入广州,一定会受到清国方面极大的欢迎。
  看了这封信,达尼尔和瓦拉动了心,想要一决雌雄。不只是在商业上一决雌雄,也要同官僚义律一决雌雄。他们心想:“没有必要给美国船付那么多运费,由他们把货物从香港运到广州。光是省下这笔运费就够赚一大笔钱了。”
  表面上看来好像是墨慈唆使了达尼尔,其实是连维材在背后插了手。墨慈曾遭过海盗的袭击,一度处境相当困难。救了他的正是来自金顺记的各种情报。
  这封信也不是连维材强迫墨慈写的。他悄悄地同墨慈取得联系,由温章翻译,若无其事地说道:“恐怕不会有敢于反抗义律的有骨气的商人吧?”
  墨慈想了一会儿,回答说:“要是达尼尔,也许会反抗的。不过,他现在印度。”
  “对,要是达尼尔先生,他会反抗的。如果由他来打开一个突破口,会给同行们带来好处的。”
  “是吗?”
  “我认为是这样。起码有试一试的价值。”
  由于这次交谈,墨慈才给达尼尔写了信。
  汤姆士?葛号装载着棉花,从孟买启航,途中在马尼拉又购进了胡椒,于十月十一日到达澳门洋面。
  从孟买出发的时候,达尼尔和瓦拉就已经决心要进入广州。到达澳门洋面的第二天,他们向澳门同知领取去广州的牌(许可证)。澳门的清国当局要瓦拉在保证书上签字。保证书上说: ……若查验出有一丁点鸦片在远商船上,远商即甘愿交出夹带之犯,必依天朝正法处死,连远商之船及货物亦皆充公。
  船长瓦拉毫不犹豫地签了字。
  交出保证书之后,立即发下了许可证。汤姆士?葛号于十月十五日进入了黄埔,根本不理睬义律。打破控制的事例终于出现了。义律担心出现仿效者,又向英国船队发出了严正的警告。 。 想看书来

川鼻海战(2)
九龙事件之后,义律曾去澳门同清朝官员会谈。经过种种交涉,总的来说,除了引渡杀害林维喜的犯人和提交保证书两点外,其他并没有什么难解决的问题,甚至达成了妥协方案,签订了暂时在虎门外进行贸易的协定。
  清国官员说,提交保证书后,到广州来进行贸易,但英国不愿交保证书,要求准许在澳门贸易。结果采取折衷的办法,决定暂时在虎门水道外进行贸易。于是海上的英国人也开始回到澳门。
  可是到了十月中旬以后,清国方面突然否定了虎门外的贸易,仍然坚持如不提交保证书到广州来,就不准许贸易。不仅如此,还要求刚刚回到澳门的英国人再一次撤走。
  与此同时,不断发生清兵向停泊在尖沙咀的英国船投掷火斗火罐的小事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