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应该知道的历史往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国人应该知道的历史往事- 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宣布废立的决定。刘协即了皇位,这就是汉献帝。董卓自己当了相国。

    董卓原是极其残忍的家伙。他担任相国之后,纵容兵士残杀无辜的百姓。董卓还在长安自称太师,要汉献帝尊称他是“尚父”。董卓的倒行逆施,造成洛阳城一片混乱。一些有见识的官员纷纷离开洛阳。

    文武官员都暗暗地想除掉这个坏蛋。然而,董卓手下有一个心腹,名叫吕布,是一个出名的勇士。

    司徒王允决心除掉董卓。但他知道要除掉董卓,先要拉拢他身边的吕布。于是,他就常常请吕布到他家里,一起喝酒聊天。日子久了,吕布觉得王允待他好,也就把他对董卓的不满谈了出来。

    王允听了挺高兴,就把自己想杀董卓的打算也告诉了吕布,并且说:“董卓是*,我们想为民除害,您能不能帮助我们,做个内应?”吕布答应了王允。

    公元192年,汉献帝生了一场病刚刚痊愈,在未央宫会见大臣。董卓从郿坞到长安去。他哪儿知道王允和吕布早已商量好了要设计除他。吕布约了几个心腹勇士扮作卫士混在队伍里,专门在宫门口守着。设计抓住机会把董卓的头砍了下来后。吕布从怀里拿出诏书向大家宣布:“皇上有令,只杀董卓,别的人一概不追究。”董卓的将士们听了,都高兴地呼喊万岁。

    恶贯满盈的董卓终于被消灭了,受尽了董卓残酷压迫长安的百姓,听到除了奸贼,都高兴万分,在长安街头载歌载舞。



………【第三节 衣带里的密诏】………

    刘备是河北涿郡(今河北涿县)人,原来是西汉皇室的后代。年少时不大爱读书,却喜欢结交豪杰。当时,有两个壮士到涿郡,一个名叫关羽,一个名叫张飞。刘备见关羽、张飞两人武艺高强,又跟他志同道合,就待他们特别亲切。民间传说他们三个人曾经结拜为把兄弟。

    曹*迎汉献帝到许都的那年,徐州牧刘备受到袁术、吕布的夹攻,失败了,来投奔曹*。曹*非常尊重刘备,进进出出,都要刘备陪他在一起。刘备见曹*这样尊重他,生怕遭到曹*的猜疑。而曹*表面上看重刘备,暗地里也在防备他。

    这时候,朝廷里出了一件事。因为曹*的权大了,汉献帝嫌他太专横,要外戚董承设法除掉曹*。他写了一道密诏缝在衣带里,又把这条衣带送给董承。董承接到衣带中的密诏,就秘密找刘备商量,叫刘备去一起除掉曹*。刘备已经觉察到曹*把他看作唯一的敌手,将来肯定不会轻易放他,于是同意了。

    他一面和董承他们联络,共同设法除掉曹*;一面找机会离开许都。

    凑巧袁绍派他儿子到青州去接应袁术,要通过徐州。曹*认为刘备熟悉那一带的情况,就派刘备前往,刘备打败了袁术,夺取了徐州,决定不回许都去了。徐州本来是刘备做过州牧的地方,附近的郡县都响应他,刘备背叛了曹*。

    到了第二年春天,有人向曹*告发了董承和刘备在许都合谋反对曹*的事。曹*把董承和他的三个心腹都杀了,并且决心亲自发兵征讨刘备。

    曹*大军进攻徐州,刘备兵少,抵挡不住曹*的进攻。只好放弃徐州往冀州投奔袁绍。



………【第四节 许攸夜投曹操】………

    袁绍的兵力在当时远远胜过曹*,自然不甘屈居于曹*之下,他决心同曹*一决雌雄。他向各州郡发出文书,声讨曹*。建安四年(199年)六月,袁绍挑选精兵10万,战马万匹,企图南下进攻许昌,他先派大将颜良渡过黄河,进攻白马(今河南滑县)。曹*听到白马被围,采纳了荀攸的意见,来个声东击西。袁绍听说曹*要在延津渡河,果然派大军来堵截。哪儿知道曹*已经亲自带领一支轻骑兵袭击白马。包围白马的袁军。大将颜良没防备,被曹军杀得大败。

    袁绍听到曹*救了白马,下令全军渡河追击曹军,并且派大将文丑率领五六千骑兵打先锋。这时候,曹*从白马向官渡撤退。听说袁军来追,就把六百名骑兵埋伏在延津南坡,袁军来不及抵抗,被杀得七零八落。

    两场仗打下来,袁军将士打得垂头丧气。但是袁绍不肯罢休,一定要追击曹*。一直赶到官渡,才扎下营寨。曹*的人马也早已回到官渡,布置好阵势,坚守营垒。

    就这样,双方在官渡相持了一个多月。日子一久,曹军粮食越来越少,兵士疲劳不堪。

    袁绍的谋士许攸探听到曹*缺粮的情报,向袁绍献计,劝袁绍派出一小支人马,绕过官渡,偷袭许都。袁绍很冷淡。许攸又气又恨,想起曹*是他的老朋友,就连夜逃出袁营,投奔曹*。

    许攸说:“我知道您的情况很危急,特地来给您捎个信。现在袁绍有一万多车粮食、军械,全都放在乌巢。淳于琼的防备很松。您只要带一支轻骑兵去袭击,把他的粮草全部烧光,不出三天,他就不战自败。”

    曹*得到这个重要情报,立刻带领五千骑兵,连夜向乌巢进发。到了乌巢,就围住乌巢粮屯,放起一把火,把一万车粮草,烧得个一干二净。乌巢的守将淳于琼匆忙应战,也被曹军杀了。

    正在官渡的袁军将士听说乌巢起火,都惊慌失措。曹军乘势猛攻,袁军四下逃散。袁绍和他的儿子袁谭,连盔甲也来不及穿戴,带着剩下的八百多骑兵向北逃走。

    官渡之战,袁绍大败,经过这场决战,袁绍的主力已经消灭。过了二年,袁绍病死。



………【第五节 孙策占据江东】………

    孙策的父亲是长沙太守孙坚,孙坚原是袁术的部下。孙坚死后,孙策带兵投靠袁术。可袁术并不重用孙策。孙策曾经想当一个郡太守,袁术没让他做。后来,孙策的舅父吴景在江东丹阳(今安徽宣城)当太守,被扬州刺史刘繇逼走。袁术跟刘繇有矛盾,才拨了一千人马给孙策让他到江东去帮舅父打刘繇。

    孙策向南进兵,一路上,有许多人投奔他。到了历阳(今安徽和县)兵力扩充到五六千人。孙策有个从小就很亲密的朋友周瑜,也带了人马来会合,当曹*和袁绍在北方激烈争夺的时候,孙策的势力逐渐壮大起来。

    孙策作战骁勇,再加上他的军队纪律严明,得到百姓的支持。不但打败了刘繇的人马,夺回丹阳,还攻下了吴郡和会稽郡。这样,江东六个郡的大片土地,都被孙策占领了。孙策占据了江东,还雄心**地想向北发展。

    他趁曹*和袁绍在官渡相持不下的时候,准备偷袭许都,把汉献帝抓在自己手里。正在调兵遣将,准备粮草的时候,遭人暗害,受了重伤,不就去世。

    孙策的弟弟孙权那时才十九岁。他年纪虽然轻,但是在江东官员中,已经很有声誉。曹*听到孙权接替孙策的地位,为了笼络孙权,就用朝廷名义,封孙权为征虏将军,兼会稽太守。由于孙策重用人才,江东地方,文臣武将,人才济济,出现了一片兴旺景象。实际上,他已经在在江东建立了割据的*。



………【第六节 刘备三顾茅庐】………

    刘备原先投奔袁绍,但官渡一战,曹军以少胜多,大败袁军,因此,刘备又投奔了荆州刺史刘表,在新野(今河南新野)驻扎了下来。

    刘备凭着汉朝宗室后裔的身份,使得荆州一带的豪杰名士纷纷归附于他,有了落脚之地的刘备就开始图谋更大的发展,四处寻访能辅佐自己建功立业的贤才。为此,他虚心请教名士司马徽,司马徽告诉他:才能出众的俊杰之士。本地倒有两名,一位是卧龙,一位是凤雏。卧龙名叫诸葛亮,凤雏名叫庞统。

    后来,又有个深受刘备器重的人名叫徐庶,他对刘备说:“我有个朋友名叫诸葛亮,人称卧龙先生,他是个杰出的英才,将军想见见他吗?”

    刘备见司马徽和徐庶都如此推崇诸葛亮,真是思贤若渴,就带上关羽、张飞,亲自去请诸葛亮。他们风尘仆仆地赶到卧龙岗,不料诸葛亮听说后故意躲开了,他们扑了个空。

    刘备并不灰心,过了些时候再次前去造访。这时正值隆冬时节,半路上忽然风雪交加。刘备一行人顶着风雪艰难地跋涉着,没想到千辛万苦地赶到后,却被告知诸葛亮和朋友一起出门去了。

    一连碰了两次壁,刘备仍没有灰心,过了一段时间,他第三次登门拜访诸葛亮。这回诸葛亮倒是在家,但不巧的是正在睡觉。刘备见此情形,没有叫醒诸葛亮,而是静静地站在门口,耐心等着诸葛亮醒来。

    诸葛亮醒来后,刘备恭恭敬敬地请诸葛亮出山共谋大业。诸葛亮也为刘备的诚意所感动,答应结束隐居生活,出山相助。

    他帮助刘备分析了天下的形势,指出目前应当以荆州为基地,与孙权联合共同对付曹*,到时以汉朝皇室后代的名望,必能得到天下百姓的拥护。到那时,霸业必成,汉室可兴。

    刘备打心眼里佩服诸葛亮的远见卓识,于是拜诸葛亮为军师,“三顾茅庐”的典故就是由此而来。



………【第七节 周瑜火攻赤壁】………

    曹*败袁绍、破乌桓,平定北方以后,于建安十三年七月,率领大军南下,准备进攻刘表,再顺长江东进,击败孙权,以统一天下。

    当时,刘表已经病死,他的儿子刘琮懦弱无能,不战而降。曹*收编刘表部众,号称80万大军向长江推进。这时候,刘备在樊城(今湖北襄樊市)驻守。他听到曹*大军南下,决定把人马撤退到江陵(今湖北江陵)。

    曹*赶到襄阳,听说刘备向江陵撤退,又打听到刘表在江陵积了大批军粮,怕被刘备占去,亲自率领五千轻骑兵追赶刘备。刘备的人马,被追来得曹*的骑兵冲杀得七零八乱。被曹军大败后,在退军途中派诸葛亮赴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会见孙权,想说服孙权结谋一起抵抗曹*。正好孙权怕荆州被曹*占领,诸葛亮于是对孙权说:“刘将军虽然败了一阵,但是还有水军二万。曹*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