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应该知道的历史往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国人应该知道的历史往事- 第2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公元874年,盐贩首领王仙芝,聚集了几千农民,在长垣(在今河南)起义。不久,地方的盐贩黄巢也起兵响应。黄巢和王仙芝两支起义队伍汇合之后,转战山东、河南一带,接连攻下许多州县,声势越来越大。

    后来,黄巢和王仙芝发生了矛盾。王仙芝像接受唐朝的接受任命,而黄巢则坚决反对。他说:“当初大家起过誓,要同心协力,平定天下,现在你想去当官,叫我们弟兄往哪里去?”最后,王仙芝赶跑了唐朝派来的宦官。后来,王仙芝率领的起义军在黄梅(在今湖北)被唐军打败,他本人也被杀死。王仙芝死后,起义军一致推黄巢为王,又称冲天大将军。

    接着,黄巢决定带兵南下,他们顺利渡过长江,打进浙东。起义军一路上势如破竹,接连打下越州、衢州(今浙江衢县);接着,又劈山开路,打通了从衢州到建州(今福建建瓯)的七百里山路。经过一年多的长征,一直打到广州。

    在广州休整以后,黄巢又决定带兵北上。公元880年,起义军攻下潼关,*了长安城。*长安城时,长安百姓扶老携幼,夹道欢迎。过了几天,黄巢在长安大明宫即位称皇帝,国号叫大齐。起义军经过七年的斗争,终于取得了胜利。

    但是,黄巢起义军长期流动作战,占领过的地方,都没留兵防守。这就造成了起义军没有坚固的根据地。后来,黄巢的大将朱温投降了唐朝,做了可耻的叛徒。唐王朝在沙陀(古代西北少数民族)贵族的协助下,攻克长安。黄巢不得已带领起义军撤出长安,不久后英勇牺牲。



………【第一节 谨惕超常的“海龙王”】………

    “五代十国”即“五个朝代十个国家”:

    “五代”是指从公元907年朱温建立梁朝开始的五十多年里,中原地区前后换了五个短暂的王朝——梁、唐、晋、汉、周。为了跟以前相同名称的王朝区别,历史上把它们称做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五代时期,在南方和巴蜀地方,还有许多割据*,有的称帝,有的称王,前后一共建立了九个国——前蜀、吴、闽、吴越、楚、南汉、南平、后蜀、南唐,加上在北方建立的北汉,一共是十国。

    朱温即位不久,镇海(治所在今浙江杭州)节度使钱镠首先派人到汴京祝贺,表示愿意称臣。朱温十分高兴,马上封他做吴越王。

    由于长期生活在混乱动荡的环境里,钱镠养成了一种保持警惕的习惯。为了让自己保持警惕,他自制了一个“警枕”,这是用一段滚圆的木头所做的枕头,如果睡熟了,头从枕上滑下,人也惊醒了。他还在卧室里放了一个盛着粉的盘子,夜里想起什么事,就立刻起来在粉盘上记下来,免得白天忘记。

    钱镠不但自己保持警惕,对手下的将士也严格要求。有一天晚上,值更的兵士坐在墙脚边打起盹来。忽然,隔墙飞来几颗铜弹子,把兵士惊醒过来。后来他们知道这些铜弹子是钱镠从墙那边打过来的,在值更的时候,就不敢打盹了。

    钱镠就是靠他的谨慎小心,一直保持了他在吴越的统治地位。吴越国虽然小,但是因为长期没有遭到战争的破坏,经济渐渐繁荣起来。

    自己的地盘繁荣安定之后,钱镠就过起奢侈的生活来。他把临安城扩大了三十里,大造亭台楼阁,把自己的王府造得像龙宫一样。这样做,自然加重了百姓的负担。

    虽然如此,钱镠在位还是做了一点好事。为了防止海水倒灌,他征发民工修筑钱塘江的石堤和沿江的水闸;为了方便来往的船只,他还叫人凿平了江里的大礁石。因为他在兴修水利方面做的这点事,所以民间给他起了个外号,叫他“海龙王”。



………【第二节 “李天下”的得与失】………

    公元908年正月,李克用在临终前把李存勖叫到床边,给他三支箭,叮嘱要向朱温、刘仁恭和阿保机这三个仇家报仇。

    李克用死后,李存勖便做了晋王。他不忘父亲的临终嘱托,决心消灭仇人,用心训练兵士,整顿军纪,把散漫的沙陀族兵士训练成一支精锐善战的队伍。

    公元911年,李存勖在高邑(今河北省高邑县)把朱温亲自统帅的50万大军打得大败。朱温又羞又气,发病死了。

    接着,李存勖又攻破幽州,把刘仁恭和他的儿子刘守光都活捉过来,押回太原。

    公元916年,耶律阿保机即位称帝,过了五年,派兵南下。李存勖亲自出兵,大破契丹兵,把阿保机赶回了北方。

    经过10多年激战,李存勖于公元923年攻灭后梁,统一北方,在魏州(今河北省大名县西)称帝,国号为唐。不久迁都洛阳,建年号为“同光”,史称后唐。李存勖便是后唐庄宗。

    李存勖称帝后,就不再图进取,开始享乐。他从小就喜欢看戏、演戏,跟戏班子里的伶人(旧社会称以唱戏为职业的人为伶人)混得挺熟。后来,他在河北战场上拼死拼活地打仗,把演戏的事搁起来了。到做了皇帝,他又沾上了演戏的癖好,自取艺名为“李天下”,成天跟伶人在一起,面涂粉墨,穿上戏装,登台表演,不理朝政。

    伶人们受到宠幸,可以在宫中自由出入,和皇帝打打闹闹,侮辱戏弄朝臣,群臣敢怒而不敢言。有的朝官和藩镇为了求他们在皇帝面前说句好话,还争着向他们送礼。李存勖还用伶人作耳目,去刺探群臣的言行。有个伶人名叫景进,专门替李存勖刺探外面的情况。只要景进在李存勖面前说谁的不是,谁就会遭殃。所以,群臣见了景进格外害怕。李存勖又封两个伶人去当刺史,许多将士见自己身经百战而做不到大官,都怨愤难忍。

    李存勖还不顾众人反对,封伶人做官。这一下,更让手下将士气得要命。结果,不出几年,后府朝廷内部先乱了起来,公元926年,李存勖听信宦官的谗言,冤杀了大将郭崇韬。另一个大将李嗣源,因为战功最大,遭到了李存勖的疑忌,几次差些被杀。

    李嗣源受到将士的拥戴,决定反对唐庄宗。他带兵打进汴京,准备自立为皇帝。

    唐庄宗在洛阳听到这个消息,想回汴京。半路上听到李嗣源已经进了汴京。各地将领纷纷支持李嗣源。他知道自己已经完全孤立,垂头丧气地跟左右将士说:“这下我完了!”于是李存勖只好下令退回洛阳。

    李存勖回到洛阳,还想抵抗李嗣源。他的亲军指挥使郭从谦,原来也是个伶人,曾经认大将郭崇韬做叔父。郭崇韬被杀后,郭从谦早就怀恨在心,趁这个机会,就发动亲军叛变,攻进皇宫。唐庄宗想抵抗也来不及,被一支流箭射中,丧了命。

    李嗣源接替唐庄宗做了后唐皇帝,这就是唐明宗。



………【第三节 “儿皇帝”石敬瑭】………

    石敬瑭是唐明宗李嗣源的女婿,他和李嗣源的儿子李从珂互不服气。到了李从珂做了后唐皇帝(就是唐末帝)以后,两人终于闹到公开破裂的地步。

    李从珂派了几万人马攻打石敬瑭所在的晋阳城。石敬瑭抵挡不了,晋阳十分危急。有个谋士桑维翰给他出个主意,要他向契丹人讨救兵。

    当时,耶律阿保机已经死去,他的儿子耶律德光接替了契丹国主的位子。桑维翰帮石敬瑭起草了一封求救信给耶律德光,表示愿意拜契丹国主做父亲,并且答应在打退唐军之后,把雁门关以北的幽云十六州的土地献给契丹。

    耶律德光本来想向南扩张土地,听到石敬瑭提出这样优厚的条件,真是喜出望外,立刻派出五万精锐骑兵去救晋阳。

    耶律德光来到晋阳,石敬瑭亲自出城迎接,卑躬屈膝地把比他小十岁的耶律德光称做父亲,还请教契丹兵为什么这样快就能打败唐军。耶律德光经过一番观察,觉得石敬瑭的确是死心塌地投靠他,就对石敬瑭说:“我奔波三千里,来救你们,总算有个收获。我看你的外貌和气度,够得上做个中原的主人,我就封你做皇帝吧!”

    石敬瑭还假惺惺推辞,经部下一劝说,就高兴地接受了。契丹国主正式宣布石敬瑭为皇帝。石敬瑭称帝后,立刻按照原来答应的条件,把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

    在契丹的支持下,石敬瑭攻下洛阳,灭了后梁,正式做了中原的皇帝,国号叫晋,建都汴。这就是后晋高祖。石敬瑭对契丹国主耶律德光感恩戴德,向契丹上奏章,把契丹国主称做“父皇帝”,自己称“儿皇帝”。除了每年向契丹进贡帛三十万匹外,逢年过节,还派使者向契丹国主、太后、贵族大臣送礼。那些人一不满意,就派人责备石敬瑭,石敬瑭总是恭恭敬敬,赔礼请罪。晋朝使者到了契丹,契丹官员傲气十足,说了许多侮辱性的话。使者受了气,回到汴京,把这些事传了开去。朝廷上下都觉得丢脸,只有石敬瑭毫不在乎。

    就这样,石敬瑭靠契丹的保护,做了七年可耻的儿皇帝。

    在他死后,契丹出兵打进汴京,俘虏了晋出帝(石敬瑭的侄儿石重贵),灭了后晋。



………【第四节 赵匡胤黄袍加身】………

    周世宗柴荣病逝后,其子年仅仅岁的周恭帝柴宗训即位,由宰相范质、王溥辅政。而军权却落在殿前都检点赵匡胤手里。

    公元960年春节,后周朝廷正在举行朝见大礼的时候,“忽然”接到边境送来的紧急战报,说北汉国主和辽国联合,出兵攻打后周边境。

    听到此消息,大臣们慌乱一团,后来由范质、王溥作主,派赵匡胤带兵抵抗。

    赵匡胤接到命令,立刻调兵遣将,过了两天,就带了大军从汴京出发。跟随他的还有他弟弟赵匡义和亲信谋士赵普。

    待大军到达陈桥驿后,赵匡胤命令将士就地扎营休息。当夜,赵匡胤被众将灌醉大睡而去。一些将领聚集在一起,悄悄商量说:“现在皇上年纪那么小,我们拼死拼活去打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