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就可以看到他熟悉的俊朗的脸庞,我伸出手,就可以牵住他温暖的宽大的衣袖。当我选一个玲珑玉钗簪于发髻,会有他微笑端详欣赏;当我取一册古书爱不释手,会有他毫不迟疑地放下银钱为我买下;当我在食肆小吃摊前垂涎欲滴,会有他如变戏法般将那红艳艳的蜜汁樱桃和香气四溢的旋炒银杏递至我的手上……
他对我的好,让我产生了一种错觉,仿佛我也是世间幸运的女子中的一名,亦有人呵护,珍爱,怜惜,宠溺……仿佛过去的岁月里不曾经历过磨难,双眼不曾流过伤心的泪水,心中不曾有过魔障……那一个下午,古老的汴京以她的繁华,记取了他温煦的笑容,和我明净的欢颜,圆满了我的心愿。。。。。。
就这样,我竟以我不曾想到的方式留在了开封府,虽然开始心里也略有惴惴不安,担心有一天太后真的将我召入宫去。但这偶尔的担心很快就被开封府熟悉安宁的生活所淹没。开封府诸人待我一如往常的好,不,应该说是比以前更好,为了我的女儿家的身份,他们给了我更多的照顾和宽容,只有王朝,见了我始终多了几分的不自在,我想,或许是因为那一日,他最早一个看到我换回女装的缘故。
自宫中一面之后,梅公主对我念念不忘,时时央求太后将我召入宫中相见,后来更是求了太后,让我伴她练琴习字。于是闲暇时间里,进宫对于我渐渐成了寻常事,与梅公主也日益熟稔亲密。
我欣赏梅公主的开朗爽直,淳朴善良,而她则这样对我说:“简心,与你一起,有时我觉得你是我的好友,我的心事都愿对你说,有时,又觉得你像我的妹妹一般,让我忍不住想去保护你。”私下里,她索性改口叫我“心儿”,而我则唤她“梅姐姐”,她成了我来到开封之后,除方箐姐姐外的又一位好友。
因着梅公主的缘故,我流连太后宫中的时间也多了起来,也不再如初次见面般拘谨。一直以来面对官吏都会紧张恐惧的我,在太后和梅公主面前却意外地放松自如。太后曾流落民间,饱经风霜,身上自有着一种历经沧桑后的宽和及悲悯。
梅公主与我说笑玩闹之时,太后总是含着笑看着我们,目光柔和慈爱,总让我想起远在千里的娘亲。我对太后渐渐有了一种对慈母般的依恋,太后察觉,愈发对我多了几分的怜惜。
而仁宗皇帝,相比之下,见面的次数便少了许多。
第一次见皇帝赵祯,是在太后的寝宫里,他来向太后请安,却因政事在身,不得不来去匆匆。印象中,这位年轻的皇帝丰神朗朗,容止端雅,较之展昭的英挺俊逸,潇洒不羁,他另有一种矜贵出尘的高华气度。
第二次见到他,是在梅公主与我练筝的琴房。那日,梅公主已弹得有点兴意阑珊,而我正忘情地弹着一首曲子:
今夕何夕兮,中搴洲流。星汉灿烂兮,与子同舟。
潮涨潮落兮,我心逐流。仰首明月兮,我心堪忧。
目光流转兮,宛若灯火。我若飞蛾兮,甘心扑火。
心成灰烬兮,我亦不惜。此心悦君兮,君且知否。
一曲方了,只听有人在琴房外笑道:“皇妹何时会弹这首曲子了?”
我抬眼,却见是赵祯走近,连忙起身见礼,梅公主已笑道:“皇兄,那是简心弹奏的。”
赵祯凝眸看我,笑道:“是《越人歌》吗?弹得很好!”
我微觉意外:“官家知道此曲?简心还以为官家不曾听过。。。。。。”
赵祯笑笑,却自取了一管温润玉笛,悠悠将方才的曲子一音不差地吹奏出来,笛声清越悠扬,如诗如诉,这首我心爱的歌,直教他吹奏得缠绵婉转,直抵人心。。。。一时曲毕,我难以置信地看着他,而他只是朝我一笑,转身翩然而去。
还有一次,则是在御花园中,当时我正在等候梅公主,却见赵祯匆匆走来,我向他行礼,他却命我随他至偏殿,见四下无人,方挽起衣袖,向不明所以的我笑道:“劳烦你来替朕包扎一下伤口!”
我走上前定神一看,不由大吃一惊,只见赵祯的手臂上有一道近三公分的伤痕,伤口上还渗着血丝。赵祯解释道:“是朕方才自己不小心被树枝划伤的,伤口不打紧,只是要趁众人未发现之时包扎起来。简心,过来帮朕。”
我依言仔细替他上药包扎,心中却疑惑不已,忍不住问道:“官家为何如此小心隐瞒,害怕旁人看见?”
赵祯叹道:“划伤手本是朕自己不小心,但万一被人知道,那些跟着我的宫人和太监,就有人要受罚了,朕不忍心,所以不想声张,如今遇见你,那是最好不过了。”
赵祯以如常语气讲来,我听在心里,直觉得内心震荡,感动异常,一直知道他是仁主明君,却没想到他还是一个如此善良慈悲的男子……
宫中有着与开封府完全不一样的生活。在我看来,宫中是梁园虽好,终非家园。而平淡温暖的开封府衙,才会让我有尘埃落定的安心和踏实。
只是,有时入宫次数多了,赵虎便取笑我道:“简心,你如今时常入宫,小心一不留神,便被圣上相中,纳入宫中为妃,你便永远不得回开封府了!”
我笑答:“你且放心,我尚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相貌粗陋,而圣上阅尽人间绝色,如何会看中于我?”
赵虎促狭地眨眨眼,不依不饶:“简心,你若真的进宫去,咱们这里却有人要伤心欲绝了呢!”
赵虎的那句话,直说得我心意起伏,彼时,除了王朝马汉张龙赵虎,展昭也在场。如果有一天,我真的要被迫入宫,展昭,他会伤心吗?我悄悄望向他,却只看到他波澜不惊的面容。
当时,我并不知道,我与宫中的渊缘已就此种下,数年之后,当我以我未曾料到的缘由和方式离开开封府,我所能去的,便是那巍峨深宫。
作者有话要说:
☆、牵挂(番外 展昭篇1)
这几日,我一直在找寻她,那个在我陷入无边黑暗之时,短暂出现后又悄然离去的女子。不仅仅因为她是此案的重要证人,还为了心中放不下的牵挂。
我不曾见过她的摸样。阿飞将她带至惜春院密时的时候,我的眼睛已看不见,只听她在我的身畔对我说:“展公子,我是采苹。”声音有些熟悉,却忆不起在何处听过。
从阿飞断断续续的述说中,我得知,她原本亦是惜春院众多女子中的一人,只因那一日无意间撞见古长玉杀害小红嫁祸于我,便险些被古长玉所害。我心下不由歉疚,因我的大意,差点害了这无辜的女子。
那夜,她带着我离开惜春院的密室,出城沿着崎岖山路赶往山间小红的栖身木屋。路上,她似体力不支,脚步踉跄,气息不稳,我放慢脚步,劝道:“姑娘可是觉得身体不适?我们可以暂作歇息,你千万不要勉强。”
她低声道:“我害怕!”
想来这些日子她定是受了不少惊吓吧?我安慰她:“若是他们追上来,展某就是拚了性命,也要护姑娘周全。”
却听她应道:“不,我不是害怕这个,我是害怕,时间拖延过久,会治不好你的眼睛。”
我心中感动,没想到这萍水相逢的女子却有这样的真挚心肠,不由道:“展某与姑娘素昧平生,姑娘却对展某如此厚谊,日后若有机会,展某定当报答!”
她答:“报答二字,对采苹而言太重了。采苹只想展公子答应一事……开封城不能没有你这个红衣侠士,只愿展公子从今往后,要多多爱惜自己!”
我自年少起便离家在外,闯荡天涯。身为官侠,曾走过江湖的刀光剑影,亦经历宦海的汹涌浪涛,而此刻的困顿艰险,更非头一次经历,一颗心早已百炼成钢,然而今夜,却为了这女子的简单一句话,心底有一处瞬间柔软。
她将我带至小红的木屋前,与我道别,我意外之余有着隐隐的失望,只因我想在重见光明之后,能看一眼她的容颜。
然而她执意离去,我唯有怅然道:“如此,展某与姑娘就此别过,但愿日后还有缘相见!”
她轻轻相应:“一定会的!”语气是这样的自信笃定。
之后我却一直没有再见到她。我曾到过所能想到的任何地方找她。然而,惜春院的人似乎得了古长玉的严令,众口一词否认曾有过一个名叫采苹的女子,而那山间木屋,自小红自尽后,便不再见有人曾到过的踪迹。
她去了哪里?那夜,道别之时,她曾说,城内尚有人在等候她,可是风尘女子大多孤苦,她真的还有家人亲戚吗?
我遍寻她不着。
她可安好?或抑,已遭古长玉的毒手?
心中做了千百种设想,却万万没有想到,她就在我的身边。她是简心。
那个在众人疑惑的目光中入府为吏,有着出尘脱俗般气韵的少年,原来竟是女儿身!
为了探查惜春院的底细,她换回女装,与家中老仆设计进入惜春院。她在公堂所言的经历,与我所知的一般无二,只是她娓娓道来,我却心惊不已。她可知她经历了怎样的凶险?若非如梦和阿飞搭救,只怕她难逃此劫!
她为何要这样做?聪敏如她,在此案之初已觉察出不妥了吧?是以才会三番五次提醒于我,我却不曾将她的话放在心上……她是为此才不惜以身涉险吗?
简心,你若因此而身遭不测,岂不是让我从此愧疚终身?
她却说,展大人,那只是我自己的选择,跟你没有关系。
我不明白,她为何这样说。
案子因为她与如梦的证词顺利了结。而那夜,已恢复女儿家打扮的她却长跪于大人面前,神色惊惶无措,不复往日的从容自如。
我心存内疚,欲向大人为她求情,却被大人喝止。
在大人的一再疾言追问之下,她终于开始述说她的过往:“民女简心,父亲本为越州府衙一名官吏,为人善良端方,母亲亦贤良能干……简心虽非朱门绣户之女,亦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