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宝虽然欣愉,却因是北方人,并不像曹逊因初次看到雪而太过迷恋感慨。
雪越下越大,从纷纷变成了茫茫,喧闹声渐渐消逝,人群回归流动。
下过桥,前行了不足三里,便见到一个人流密集的巨大坊市。道左竖立了坊市街牌,上面飘逸潇洒的散书“大正庄坊”。
“就是这里了。幸不辱使命啊。”陶宝笑道。
曹逊jīng神一振,道,“不愧是京都最大的道家集市,真是热闹。”
陶宝耸耸肩,扭头望向曹逊道,“曹道兄,我想自己走走,你我就在这里分手吧。”
曹逊也是洒脱之人,笑道,“耿道兄请便,我在京都甚少朋友,你若有闲睱,可去灵虚观找我。”
大正庄坊市极大,街巷交错,号称百档千货,南疆北域,海上之珍,奇妙之物,应有尽有。
陶宝初来此坊,一时间也不知桃门道派的人身在何处,更不知道如何显露出自己羲一道派的余孤来。若是不分青红皂白,一招羲一阳火使出去,烧间铺子,虽说定可以惹人注意,但实在太明显张扬了。桃门道派的人也不是傻子,连基本的怀疑都没有。所以,只能随机应变。
陶宝信步游街,发现此处号称散修集聚之地名不虚传。越向坊内深处去,街上身着道衣的各路道士就越密集。或三五成群,或独身一人,形像各异,神sè缤纷。
简单来说,坊市内的货物分为药物、符箓、器具、杂物四大类。坊内诸多货坊,陶宝仅仅是一扫而过。唯有符箓,最吸引陶宝的注意。
但逛了几家店后,陶宝有些失望,店中虽然各种道派的符箓应有尽有,却都贵的离谱。以林长居赠送他的那道‘隐身符’为例,最便宜的一家店铺开价都在三千六百两,陶宝暗暗咂舌,早知道这么贵,自已就一直留着,这时再拿出来卖,可不能大赚一笔。
陶宝现在身上只有美娘子昨晚送他的一千两银纸,可以买上数百张普通符纸,如果是最贵的那种特殊符纸,怕是一张也买不下来。
陶宝自得道后,一路行来,眼界越来越宽,耳闻也越来越多,但今rì在这坊市上走了一圈,才知道自己对于修道所知不过九牛一毛。在一家卖灵药的店铺,就有一种可以短时间大辐提高道力修为的灵药,据说效果极好,就是价格天价,竟然达到百万之上。而自己吃过两颗的‘补天丹’同样达到天价,竟达三百万以上。这般一算,陶宝立时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没有人会平白无故送价值一千万银纸的东西给别人,除非这个人可以给他带来更为巨大的收益。
拿人钱财,替人消灾,这是最朴素的道理。
刚从一家奇珍店铺走出来,前面坊街突然传来一阵剧烈的争吵,陶宝心中一动,紧走几步,抢上前去,看起了热闹。
‘大珍阁’很俗气的店名,却是这条街上店面最大的店铺。在店铺门口,两个中年道士正扯着一个店伙大叫,其它六七名店伙在一旁七手八脚的围上来,争吵不休。
只听得几句,陶宝就明白了。原来两外道士在‘大珍阁’看中一团七宝蚕丝,店伙介绍时称有十丈,结果买到手后发现只有七丈八,这才急着回来讨个说法。而店伙则坚称并无短缺,由此引起了纷争。
大正庄有大正庄的规矩,道士不可以对凡人施展道法,所以两个道士虽然恼怒,却也并没有动手。同时,若市坊内的店铺有不守规矩的地方,大正庄自有严厉手段制裁他。因此,类似店大欺客、客大欺主的情形并不多见。近千年来,这块散修坊市一直以公平、信誉令人称道,才形成了今rì的规模局面。
雪花纷舞,已经将坊市街路铺上了一层厚厚地雪毯。
“这两位道兄,休要与店伙计争吵,不就是短了些七宝蚕丝吗?些许东西,算不得什么?本道为两位道兄换过就是了。”此时,一个年长道人缓步从‘大珍阁’里走出来,脸sè平静,手中拿了一大团sè彩绚烂的七宝蚕丝。
“啊,董奇道人来了。”旁边有散修认出这道人来,低声叫道。
两个中年道士脸sè难看,一道人说道,“我们又不是来搅闹的,明明是你这店伙亏了我们的七宝蚕丝,难得董奇你仗着是大正庄的盟员就可以这样子欺客吗?”
董奇微微一笑,道,“两位道兄言重了。本道怎么敢这么做。大珍阁开店八百余年,还不曾欺压过客人。其中定有误会了。这团七宝蚕丝足有十丈二,与你们换过可好?”
“哼,这也不必,我们只花了十丈的钱,便要十丈的货,少一尺不行,多一丈我们也不需要。”一道人上前取过董奇手中的七宝蚕丝,截了二尺又还给董奇。
两个道人推开众人,很快离开众人视线。
被道人揪扯半天的店伙委屈地走到董奇身前,说道,“店主,我卖给他们的七宝蚕丝明明就是十丈,绝对不会差了这么多的。”
董奇淡淡一笑,道,“我当然知道。事不怪你,这七宝蚕丝乃是南海奇宝,遇热而伸,遇冷则缩,你在店中卖他十丈,他拿到店外,风雪一吹,自然是变成七丈八。他们不知此物物xìng,虽不知他们用来做什么,却只怕白白浪费了东西。”
此话虽是说给店伙的,店外围观的众人也听得清清楚楚,议论之间,深为叹服。
有一怪人忽然叫道,“董奇,你既然知道此物物xìng,为何刚才不说给他们,真是居心不良。”
董奇闻声苦笑,摊手道,“我刚才卖他十丈,实则十丈有四,怎又变成居心不良。再则,我若当面说给他们听,他们面上岂不是难看。看他们不是无理贪财之人,等回去发现不对,自然会悄悄地再回来找我。”
怪人哼道,“贪乖卖好,真是不厚道。”
董奇这也不怒,长叹一声,“真是好人难作啊。”说罢,转身招呼一众店伙回了店铺。
众人哄笑,散了开来。
陶宝在旁围观,见事情如此了结,只得笑笑。想了想,便向大珍阁内走去。
大珍阁店面宽敞,里面柜台林立,自然地分为了几个区间,每个区间都有店伙招呼客人。虽然经历了刚才的事,但店内客流并不受任何影响,既不会增,亦不见减。八百年的老店,早已经根深蒂固。
陶宝随意在店中浏览,发现大多数的东西自己闻所未闻,见所未见。令他惊讶的是,七宝蚕丝在其中并不算是什么贵重物件,被一团团地随意放在柜台底下。
晶莹剔透的奇石,怪异的兽骨,莫名飘香的植木,锦盒内神秘的卷经,每一件东西都价值巨万。
陶宝一边猜测着这些东西的作用,一边留意其它客人的谈话。此时店中有十余个顾客,基本上都是散修,或是如他一般只看不问,或者站在心仪珍宝前留连低语,无意中陶宝就得到了许多答案。例如那锦盒内的经卷竟然是灵仲道派的一种神秘失传的道法。这让陶宝立时想到他刚结识的灵仲道派的曹逊道人。也暗暗震惊像这种大道派的失传道法都敢摆出来叫卖,足见此间店主董奇道人深不可测的实力和势力。
“伙计,这颗灵光石能不能再减减价,四千万,实在是太贵了。”
陶宝忽然听到一个道人与店伙的交谈,脚步立时停了下来。‘灵光石’!莫不就是辟真命自己去桃门道派偷取的东西?陶宝立时全神贯注地‘窃听’起来。
说话的道人是一个年长的散修,面皮都有些松塌,只有一双眼睛shè出无比贪婪激动地目光,死死地盯着柜上盒内的一颗黄豆大小、闪亮浑圆的石头。
“毕道人,这可是全坊市唯一的一颗灵光石了。‘百奇坊’的那颗已经被人买走了,据说那可是卖了七千万银纸的。”店伙连连摇头,不同意道。
“呵呵,我知道,我知道,但是那颗灵光石可要比你这颗大了一倍都不止啊。”毕姓道人急忙说道。
店伙保持微笑道,“毕道人,谁都知道这灵光石是成就天迹道人的关窍,如果您再不下决心,我们就准备将它送去大正庄的暗市了。到时候,就说不定会是什么价格了。”
毕姓道人面黑如铁,沉思很久,才对店伙道,“你去将董奇叫来,就说我同意他的那个交换提议了。他娘的,算你们狠,明知道老道没银子买,却放了十年也不卖,就用来天天勾引老道。”
店伙闻言大喜,跺跺脚道,“好咧,我这就叫店主过来。您老等等。”
不多时,董奇道人满面喜气地走过来,说道,“毕道兄,你终于想开了。哈哈,我早就说了,这颗灵光石与你有缘,其他人出再多的价儿,我都没让卖。”
毕姓道人抽动着脸皮,不甘心地道,“少说这些屁话,你我皆知道是怎么回事儿。哼,若非老道道寿将近,说什么也不会与你交换。才这么大丁点儿的灵光石,也不知道能不能悟出天迹之道。”说到最后,脸上流露出极为伤感的神情。
董奇道人脸上笑容渐消,感同身受地道,“大道无情,你我散修也只能如此尽人事,听天命了。说实话,如果不是我还有千年道寿,这颗灵光石你便是想换也换不到。”
毕姓道人一叹,道,“走吧,去你内室。”
董奇道人挥手在那柜上打出一道道气,伸手将灵光石取了下来,与毕姓道人向内室而去。
陶宝这才恍然,原来这些奇珍都有道法守护,难怪店铺之内,只有十几个店伙守着。
刚刚董奇与那毕姓道人的交谈并没有背着店中众人。不仅陶宝听得明白,其他人也一清二楚,顿时交头接耳,悄悄议论。
如此一来,陶宝又听了一阵,方才明白了那灵光石的来历。
………【第三十八章 灵光石】………
天迹道人是无数道人毕生的目标。
灵光石是这个世界最神奇的石头,没有人知道在哪里能得到它,它可能出现在任何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