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罢,这不正是自己想要的结果么?因此他笑着起身告辞。
下午,他便在邓公公和八位贴身侍卫的保护下去了花府,亲自解释要延迟成亲的原因,又附上了大包小包的礼物表达歉意。
大学士花贤本就希望太子能多出去走走,因此并不介怀,倒是女儿花月谣听了心里有些失落,毕竟世事无常,时日一拖,又不知会出什么状况来了,但她自然不好明说这些,便强装欢笑地说:“一切就以太子哥哥的计划来行事吧。”
太子见花月谣这般识大体,对她的愧疚感顿时加深,忙承诺说回来后一定会尽快择期举办的。
花府的人也就无话可说,只好接受事实了。
次日清早,和光昭帝、文慈皇后一起吃过早餐后太子便启程,负责保护他的有陈将军和七名贴身护卫,这八人皆是光昭帝和楚子灿精心挑选出来的,他们不仅武功高强而且忠诚可靠,可保太子一路安全。
九人皆换上了平民衣装,十分低调地往东边进发。
望着绝尘而去的他们,光昭帝和文慈皇后难得地将手握在了一起——他们的儿子终于敢飞出皇宫到外面的世界去接受磨砺了。
…………………
是夜,醉仙楼上,宰相纪成藩、护国公柳世镶、礼部尚书方峰达、户部尚书费云和参政符平五人在喝酒。
这几个人都属于守旧派的,因此时常小聚。
“今年的春天格外神奇,到处都是鲜花开放,最近猴子山上的梨花全开了,远看那个美啊!”几杯酒下肚,方峰达说,一边露出满脸的陶醉状。
“方兄关注的东西总是那般的不同!”费云打趣道。
“可不是?当年他可是科举状元来的呢。”纪成藩笑眯眯地说,一边殷勤地给大家添酒。
“哎呀,要宰相大人给咱添酒真是折煞咱了。”符平忙拱手道谢。
“不碍事,不碍事,大家喝得开心才好。”纪成藩忙答道。
“老夫活了一大把年纪也没听说过哪朝宰相有咱纪宰相这般亲和的呢,老纪啊,你活成精啦。”柳世镶半开玩笑地说。
纪成藩谦虚地摆了摆手,说:“哪里,哪里,不过是一皱面小老头而已。话说回来,今日请大家来小聚实因老夫有一件事想和大家商量。”
“哦?啥事?”费云忙问,其他几个也立即放下酒杯朝纪成藩齐刷刷地看过来。
“老夫希望大家多留意一下那位为咱曦国立下汗马功劳如今正得皇上宠信的沈姑娘。”纪成藩压低声音说,脸上依然带着微笑。
“老纪,你也终于意识到了啊,我早就觉得她这人不寻常了。”柳世镶应道。
“怎么个不寻常法呢?”方峰达忙问,他没和沈喜臻接触过,并不了解她的为人,但仅从她两次在朝堂上的讲话来看,他不觉得她像是有坏心的人。
“大家想想,她这么努力地为曦国出谋划策,甚至不顾个人安危跑进敌军的军营里去探情报,这一系列行动的目的究竟是什么?”纪成藩又笑着问大家。
“为了一展抱负啊,我看她像是个想要干一番大事的人。”方峰达不以为然地说,没觉得这里面有啥不对。
“如果她仅仅是为了展示抱负,那为何她并没有跟皇上要功名利禄呢?”纪成藩又问。
众人顿时愣住。
确实,她护国有功时只要了一千八百本书而已,而后来提出的重兵压境、筑堡垒、挖城池等计划却没听说接受了奖赏,按理说,一个能为国家提出这般建议的人是应该得到相应的奖赏的。
“我确实是有想到过这个问题,不过我见大家都不说,还以为大家也不觉得奇怪呢。”柳世镶说。
“可是,或许她是抱着以赤子之心来为民办事的宗旨来做的呢?并非每个人做事都求报答的吧?”方峰达为她辩解。
“有道是‘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哪里还会有不为名利而白干好事的人,她的目的就真的这么简单吗?”柳世镶望着大家问。
大家笑了笑,不做回应,也不好做回应。
“我请大家来的目的是——请求皇上重新考虑她的那些建议,如今皇上对她是一面倒的宠信,连我们的意见都不太听得进去了,这段时间那沈姑娘正好不在皇上的身边,我们可以趁机向皇上进谏。”纪成藩说。
第041章 一见倾心
次日早朝,宰相纪成藩便向光昭帝进谏,认为等曦国建好护境堡垒时国家的安全问题便算是解决了,既然边境的防范措施做到位了,那么‘招收常备军’以及在各城市‘建城廓、挖城池和地下通道’这几项计划便不是非做不可的事了,为了并不急需的事而劳民伤财并非明智之举,因此建议皇上重新考虑这些举措的必要性。
宰相刚说完,还不等光昭帝表态,柳世镶、费云、方峰达和符平等大臣便纷纷出列,表示支持宰相的建议。
一时间众臣议论纷纷。
随即又有几位大臣出列表示支持这几项计划的,其中包括姬庆和江平叔,很快,两方便进入了辩论状态。
光昭帝抬手制止道:“众位爱卿无需再争,招常备军、建城廓、挖城池等工作已经是计划内要做的事,所以不会取消,也无需再做商酌。”
“那么,恳请皇上将之暂且缓一缓,先解决今年南方灾民们的粮食问题吧,南方的旱灾那么严重,他们哪里有心思去做这些事呢?”纪成藩又立即进谏。
“关于南方旱灾的救济计划朕稍后便会与大家商讨,至于前面提到的那几项计划,朕会酌情考虑是否延缓,但绝对不会取消。”光昭帝越说到最后语气越铿锵有力,众臣听这语气便都不敢再吱声了。
大家都知道,光昭帝一旦决定好了的事是不会轻易地做改变的,因此也不太敢公然挑衅他的底限。
本就盼望着早日完成城市防护工程的工作,而且也知道那是对曦国国民有好处的事情,虽然会花费不少的银两,要动用的人力也多,但从长远来看毕竟都是值得的,如今忽然又冒出这么多反对的意见,光昭帝的心里自然不高兴。
“皇上,微臣认为那沈姑娘毕竟还只是一个未经世事的少女,她的见解未必没有瑕疵,还望皇上日后对她的建议细加斟酌,莫要因一己之言而误了大事。”柳世镶又毕恭毕敬地进谏道。
众臣中他的资历最老,也最敢提意见,他想趁机将这些想法说出来,以拉拢众臣的心。
光昭帝肃容道:“如果是利于曦国繁荣富强的建议,朕有何理由不采纳?至于是否可行,也都会跟众位商讨通过才做最终决定的,又何需担心?倒是你们,一年到头也没见几个能提出些有用的建议来,朕不问责你们已经算是宽容了。”
众臣立即噤声,不敢再提一个反对的字。
见大家静了下来,光昭帝的脸色才稍微和缓了些,遂开始讲南方救灾之事。
议事的过程中,光昭帝觉得心口堵得慌,因此精神状态不是很好。
下了早朝,光昭帝忽觉头重脚轻,立即叫刘公公和三皇子楚子尧搀扶着回紫宸殿。
从下午到晚上,楚子尧都没有离开紫宸殿,一步不离地守护在光昭帝的床前。
如今太子微服私访去了,清平王又在北疆,正好是他向父皇表忠心和关心的时候,他自然想好好地把握住这个机会了。
当然,他也不仅仅是出于以上原因才这么做的,他对光昭帝确实也存有一份浓厚的父子之情。
那天晚上,他也没有回自己的寝宫去就寝,而是在皇上的床前添了一个床铺睡下。
次日,光昭帝虽然感觉还有点头疼和心闷,但要强的他依然坚持上早朝。
早朝的内容几乎都是围绕着部署南方旱灾的救济工作而展开的,由于头天已经商讨好实施的方法,光昭帝今日要做的便是公布负责相关事务的人员名单和制定期限而已,因此光昭帝一旦落实完这些事便宣布退朝了。
回到紫宸殿,光昭帝觉得身体好了些,便想到外面去走走,因对楚子尧说:“尧儿,我们到燕雀塔去赏赏花吧?”
“诺!”楚子尧欣然同意。
光昭帝又叫人去请江唯白到燕雀塔来给他们抚琴助兴。
他对江唯白的琴艺也早有听闻,这次正好可以见识一下了。
听说皇上有请,江唯白受宠若惊,因此抱着琴一路走来时双腿都是颤抖的。
沿着高高的石阶登上燕雀塔,她远远地便看见了前面凉亭下坐着的两人,不消说,那便是皇上和三皇子了。
一个器宇轩昂、气势逼人,一个年轻俊朗、眉眼生辉。
江唯白从来没有见过皇上和三皇子,想到即将要在他们的面前抚琴心里的紧张更甚,但是,能见到他们不是一件很荣幸的事情吗?能有这个机会不应该好好地把握吗?这么一想,她反倒没那么紧张了,她抱着琴缓缓地朝他们走去,一边想着接下来该说的话。
她的脚步虽然无声,但光昭帝和楚子尧还是觉察到了她的到来,都转过头来望向她。
这一看,两个人都同时呆住了。
但见眼前的女子肤如凝脂,面若桃花,樱桃小嘴,酒窝含笑,使人一见便忍不住生出怜惜之心来。
光昭帝和楚子尧都不由得在心里暗暗赞叹,沈喜臻他们已见过,那惊艳的感觉还犹在脑海,而眼前这女子又是另一种明媚的美,且同样美得让他们久久回不过神来。
“臣女江唯白见过皇上、三皇子。”江唯白轻启红唇道,一边姿势优雅地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