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了,您找我有何事?”
“我原本想跟你说让太子早点结束私访回宫来的,如今看来他不在倒是更好。”
“为何要让他提早回来?”
“今日早朝时清平王提议兴建水利来解决南方旱灾的问题,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如今他的能力在渐渐地显山露水,大臣们对他的认可也越来越高了,所以我想让太子早点回来,一起商量对策。”
“眼下这趋势不是他回来就能改变得了的。”文慈皇后露出了一个疲惫的笑容。
“既然皇后也知形势紧急,那我的那个建议可得好好考虑一下了。”
“我会认真斟酌的。”
“好的,那皇后再斟酌一下,我先告退了。”柳世镶遂退了下去。
文慈皇后颤抖着手将桌子上已经凉了的茶一饮而尽,望着门外的夜空,忽觉全身没来由的冷。
…………………。。
三日后的夜晚,远离京城的一座小镇上,一群骑着马的人簇拥着一辆马车朝着一间隐匿在深巷里的庭院赶去。
到得庭院外,几个骑马的人跳下马来,将坐在马车里的、带着帷帽的妇人扶下了车,进了这看起来清冷又诡异的庭院。
在一个小女孩的领路下,他们来到了里屋,一个看起来满脸沧桑但又透着神秘气息的老女人正跪在一尊造型古怪的石像前虔诚地祈祷着,对于来人视若不见。
“允婆,十八年未见,你还是那么勤于修炼啊!”文慈皇后说,她的双眼透过帷帽的轻纱紧紧地盯在那跪着的老女人身上。
十八年前,她也来求助过她。不过那时这老女人并不住在这里,而是住在京城的最繁华地段,还受很多人的拥戴,如今这女人性情大变,隐居到了这鲜少人知的地方,不过还是被文慈皇后派的人给查到了。
允氏听到‘十八年前’这几个字时瞬间全身僵硬,好一会儿才朝着文慈皇后行礼道:“不知是您到来,有失远迎了,但小人年事已高,法力也大不如以前了,如果您是来请小人重操旧业的话,那小人只能说声抱歉了。”
文慈皇后微微一笑,说:“你现在不就在虔诚地修着吗?那证明你一直没有放弃过这一行,你只是不明着去干罢了。”
“小人勤于修炼也不过是为了尽量减轻罪孽罢了,请您手下留情。”
“我当然不会为难你,不过这是我最后一次请你帮忙,你将会得到丰厚的酬劳,够你在任何地方安逸地度过晚年。”
“小人没有资格求安逸。”允氏从鼻子里冷哼了一声道。
文慈皇后朝左右使了一个眼色,立即便有六个人上前来将她紧紧地按住,服侍她的那位小女孩惊吓得失声大叫,忙跪下来求饶。
“你应该还不到七十岁吧?奇怪的是,像你这种人往往很长寿,难道你就甘心现在丧命吗?”文慈皇后心一横,狠声问道。
“我都这把老骨头了,死有何惧。”允氏又冷哼了一声。
文慈皇后朝一旁的人再使眼色,那个小女孩便被另外两个人给挟制住了。
“师傅,莫要管我。”小女孩朝着允氏大喊一声,欲咬舌自尽,被允氏喝止了。
允氏缓缓地抬起头来,一双带点古怪神色的眼睛定定地望向文慈皇后,嘴角露出了一个意味不明的微笑。
文慈皇后心头一惊,差点站立不稳。
不过她很快便镇定了下来,但没有回视允氏的双眼。
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从某些人的眼睛里你能看到美好,但从某些人的眼睛里你看到的却是——恐怖。
“说说看,这次您的目标是谁。”允氏用虚弱的语气问道。
“算你聪明。”文慈皇后遂将相关的资料和物品递给她。
允氏看了那些东西之后脸色大变,双腿也直打哆嗦,忙跪着求饶:“小人恐怕办不到呢。”
“这已经由不得你了。我这几日里便会派人来告知你施行的确切日期,记住了,不能太过,千万不能闹出人命来,否则你们两个的命便真的不保了。”文慈皇后笑着说。
随即,她安排十个人留下来监视他们,让其余的人跟她回宫。
安排妥当,她便走出了庭院,和余下的人回了皇宫。
………………………
喜臻比原计划推后了两天回京,回到京城时已经是中午。
由于回时路正好要经过她的家,所以她先回了趟家。
见她安全回来,沈府上下的人都很高兴,杜七娘和姬月莲还专门为她设了接风宴。
吃过了她们精心准备的午餐,喜臻立即梳洗一番,并换上女装,和那五位护卫一起进宫复命。
。。。。。。。。。。。。。。。。。。。。。。。。。。。。。。。。。。。。。。。。。。。。。。。。。。
第39、40章小修了一下,加入了太子延迟婚事的情节。
第045章 臻心厚爱
进得宫中见了光昭帝,喜臻立即向光昭帝提了一个请求——她和他见面时,其他人得离开三丈远。
喜臻很清楚,有了这段距离,她和光昭帝的谈话便不会传到其他人的耳中,但如果她和光昭帝想叫他们过来,他们也正好能听得到。
光昭帝虽然不明白她为何会忽然有这样的想法,但知她会玄术,有很准的直觉,这么做必定有其理由,便答应了。
刘公公和众位宫女们立即到离他们三丈远的地方候着。
“现在,你可以告诉朕为何要这么做了吗?”光昭帝问她。
“臣女只是出于谨慎考虑罢了,因为我们的谈话内容有时会涉及机密。”喜臻解释道,在没有证据前,她不会随便说他人的不是。
“好,朕依你便是,日后但凡你来见朕,朕便让他们离开三丈远,咱们好放心地谈话,哈哈哈。”光昭帝大笑起来。
喜臻也跟着笑。
然后,她便跟他汇报了她此次出行边境的一些见闻和对边境建设的一些看法。
光昭帝兴致盎然地听着,不时地点头。
无论聊多么沉重的话题,她总是能给出充满希望的建议,使人心情愉快,所以光昭帝特别喜欢和她交谈。
这次的边境之行,喜臻秘密地部署了几件工作,但她进行得极其隐秘,因此就连那五个随身护卫也没觉察出来。
喜臻将沿途买到的特产赠送给光昭帝,光昭帝开心地收下了,然后跟她说:“清平王回京了,他向朕请示了你们的亲事,朕答应了,不过朕让他先跟你定亲,亲事则等你满18岁时再办,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吗?”
听到清平王三字,喜臻的心瞬间像被什么击中了一般加快着跳动,脸上也立即泛起红霞。
这是小女子遇上了真爱才会出现的表情,光昭帝了然一笑,心下自想——它日她便是朕的媳妇了,那时我们就不仅是君臣关系,还是一家人了。
这般想着,他感到特别的高兴。
“没有,皇上,谢谢您的认可,臣女会回去跟娘讲的。”喜臻甜笑着说。
“朕叫清平王来吧,他也很想见见你呢。”
“他回京了吗?”
“嗯,回来好几天了。”
“好的。”
光昭帝立即派刘公公去宣清平王过来。
清平王正在房里津津有味地看着书,一听说皇上求见,遂放下书,跟着刘公公去了紫宸殿。
当清平王看见沈喜臻正端坐在里面时,心里顿时欣喜万分,差点忘了给光昭帝行礼。
喜臻立即用眼神提醒他,他才赶忙先给光昭帝行礼,再向她问好,然后在离她很近的地方坐下。
看着眼前这对金童玉女,光昭帝仿佛看到了当年的自己和拉扎吉娜,心里又喜又悲,感慨万千。
“好了,你们的亲事朕已经同意了,朕明日便会派人到沈家去定亲。”
“多谢皇上!”“多谢父皇!”两人异口同声地答道,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光辉。
光昭帝又将兴建水利的举措跟喜臻讲了,喜臻听了连连点头称赞。
“你们两个都有谋有识,结合在一起更是如虎添翼,朕甚感欣慰也!”光昭帝由衷地说,忽然又想起太子来,脸色顿时黯淡了些。
两人笑着道谢。
见时候已不早,两人告辞而出。
在送喜臻出宫门的路程中,楚子厚一直强压住想握着她手走路的冲动,默默地与她并肩而行。
这条不短的路在他们看来却是太短了,他们多么希望能一直这么肩并肩地走下去啊。
到得宫门外,两人才依依惜别。
由于次日宫里会派人上沈家来定亲,因此这天喜臻也不用进宫,一大早全府的人便都在紧张地等待着。
杜七娘更是百感交集。
以前,能跟皇家攀上亲戚关系这种事是她从来不敢想的,因此,现在的她既感到荣幸又难免担心,不过,她也知喜臻一向和别的女孩不一样,她相信女儿会有办法谋得安宁富贵的。
只是,作为这般出色的女儿的母亲,也依然会有一种淡淡的忧虑。
又想到如今喜臻都有对象了,二儿子沈喜聪还没有,又不免心忧。
辰时过后不久,一大队人马便浩浩荡荡地来到了沈府门口。
杜七娘盛装出迎。
由于男方是皇子,身份贵重,不用亲自来提亲,所以来的是光昭帝安排的人,他们依照风俗礼仪将三十份大礼依次送上,又由主派人对杜七娘说:“皇上的意思是——先定亲,等沈姑娘满十八岁时再成亲。另,清平王届时会回京来辅助皇上,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