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外面传言萧二公子身体不好,若是以前她或许还会心有顾虑,可是现在她嫁给了雷霆之后,对于婚姻又有了自己的感悟。有些夫妻相处一辈子也未必比的相处几年的。“白发如新,倾盖如故”的道理,她现在也懂了。以任瑶期的聪明,她既然能看得上萧二公子,那么萧二公子身上总有优点,且这优点至少能抵消萧二公子的劣势。
想通了这一点。任瑶华也就释然了。
对于任家还想将任时敏在认回去的事情,母女三人也聊到了,任瑶华难得的没有发表自己的意见,听闻任时敏不想回任家,她也什么也没有说。再深厚的感情,也经不起三番五次的折腾和践踏。
李氏和任瑶期在雷霆和任瑶华的竭力挽留下。留在雷家用了午膳才回去。
离开的时候李氏和任瑶华眼中都有不舍,李氏又重复交代任瑶华要好好养胎,将家务事暂时都交给周嬷嬷她们,千万不要逞强。有什么需要立即派人回去告诉她,周嬷嬷会为孩子挑选好奶娘和伺候的丫鬟。总之凡事都为任瑶华想好了。
任瑶华一一应了,将李氏和任瑶期送到了自己的院子门口,李氏就再也不让她送了。
从雷家回来之后,李氏的心情十分的好。作为父母,没有比看到儿女生活幸福更重要的了妖兽空间全文阅读。
接下来,李氏便带着任瑶期开始准备过年的事情了。好在他们人少,又没有几房人在一起生活,事情就要少很多。
李氏也没有成日里赶着任瑶期去绣嫁妆,燕北王府的婚服是由王府按例准备的,任瑶期不需要自己绣嫁衣,她只需要为自己绣一面红盖头就可以了。
李氏还笑话任瑶期,好在她嫁的是王府,不然以任瑶期的绣工,为了不给娘家和婆家丢人,最后也只能偷偷的请绣娘来绣。
其实任瑶期的女红虽然不算好,但是也没有糟到见不得人的程度。只是比起李氏和任瑶华来说,要寻常得多了。在女红上,她唯一拿得出手的就是画图样和配色了。
也因为在绣嫁妆上,任瑶期要比别人省下不少的时间,所以李氏也没有像当初拘着任瑶华那样拘着她。反而因为想到嫁到王府之后遇到的事情不会少,便常常将她留在自己身边,让周嬷嬷多教教她人情往来。李氏即便算不上多聪明,也知道嫁到普通人家和嫁到王府需要学的东西是截然不同的。
过年前几日,任家又派了人来请任时敏回任家,结果依旧是被任时敏拒绝了。对于要不要往任家送年节礼的事情,李氏请示过任时敏,任时敏表示不用。比起决绝来,或许任家上下谁也比不上任时敏。他说脱离任家,就当真的脱离任家,毫无反旋的余地。
这一年依旧是平平顺顺的过完了,周嬷嬷直到过完了正月才回来,原本李氏还想让周嬷嬷待到任瑶华平安生产才回来的,不过被任瑶华拒绝了。任瑶华向娘家求助也是不得已,现在她腹中的胎儿已经满了三个月,雷家的事情也被周嬷嬷在这段时间里都安排得差不多了,周嬷嬷这个娘家的内院总管事若还是守在雷家,难免会惹人话柄。所以过完正月,周嬷嬷便回来了。好在任瑶华带过去的陪嫁也是个个能干,过完了一个年,经历了周嬷嬷的一番调|教,处理内院的事情也都开始得心应手。
年后,外面便开始传言云家二少爷又要定亲了,这一次定下的姑娘是孟家大小姐。孟家在燕北也算得上是数一数二的大家族,孟家大小姐是长房嫡出,自幼养在孟家老太太跟前,知书达理,温柔贤淑,自然是配得上云二少爷的。
不过郭家大太太,也就是孟家大小姐的生母郭氏原本对这门亲事是有些疙瘩的。上一次郭玉娇和姜家小姐大打出手,郭玉娇在大冬天被推进了池子里,姜家两位小姐更是爆出了大臭温暖,这件事情让郭氏在自己娘家也落了不少的埋怨,偏偏这一切还是因为小姑娘之间为了云文放争风吃醋而引起的。连带着,孟家与云家的关系也远了不少。
不过据说这一回,孟家和云家的婚事还是王妃牵的线,云家也有意修复和孟家郭家的关系,所以这桩婚事最后还是说成了。
只是据说云二少爷因为在战场上受了些伤,还需要在家休养几个月,所以这桩婚事一被爆出,当事人反而没有看到人影。而云家二少爷和孟家大小姐的婚期定在了今年十月。
云文放的亲事定下来之后便轮到了云家大小姐云秋晨。
云秋晨和韩家少爷韩云谦也算得上是郎才女貌,两家之前也有结亲的意向,所以两家又热络了起来。
正当燕州众人都等着看云家双喜临门的时候,又发生了一件大事。
京城那边不知怎么的也听说了燕北的千金宴,还引起了当朝太后的兴趣,所以今年的千金宴,太后娘娘打算派出十名闺秀来参加燕北的千金宴,与燕北的闺秀们比拼比拼才艺。
这个消息一出,燕北上下从豪门贵族到市井小民都惊讶不已,不知道太后这次是不是太闲得慌了。
燕北的千金宴,实质其实就是给燕北各个豪门贵族相看媳妇的,你朝廷派人来掺合是怎么回事?就算你们的南边的闺女个个儿的貌美如花,多才多艺,燕北的世家大族们也不会娶进自家门啊!
第415章 客自远方来
原本预料太后挑选来的那十位闺秀至少要到四月下旬才能抵达云阳城,不想在任瑶期接到云家千金宴的请帖不到两个月,几位闺秀已经抵达沧州。
沧州与燕北的瀛洲相邻,由水路北上来燕的船只一般都会选择在沧州上岸,可做补给,或者选择走陆路还是继续走水路北上。
闺秀们个个娇生惯养,再受不得水上颠簸之苦了,不愿意再坐船,所以从沧州到燕州的云阳城走的是陆路。
这时候才刚四月中旬,沧州到云阳城走得再慢也不过是两三日的路程,预计京都的闺秀们最迟四月十八就能抵达。
燕北自清明节过后就已经一日比一日暖起来了,就连向来怕冷的任瑶期也去了冬服穿起了春装,只是外头风还不小,所以出门的时候会加一件稍微厚实一些的披风。
四月十七这一日,任瑶期正在李氏房里,在李氏和周嬷嬷两人的眼皮子底下,一针一线地绣她的红盖头,却听到外头的檐廊下几个年纪稍小一些的二等和三等丫鬟在一处叽叽喳喳地小声说话,声音虽然刻意压低了,却还是能让人感觉到她们的活力和兴奋。
大丫鬟鹊儿看了周嬷嬷一眼,悄悄挪步出去了。鹊儿的性子比喜儿要柔和许多,对下面那些年纪比她小的丫鬟都比较照顾,怕她们在外头闹得没个分寸惹恼周嬷嬷受罚,所以想要出去提醒那几个小丫鬟一声。
不多会儿,鹊儿却是与喜儿一起回来了。
“太太,小姐,听说京城来的小姐们已经到了城外了,不少人都涌到城门口去看热闹了呢,现在外头的人都在说这件事暗之极全文阅读。”鹊儿一进门就说道。
喜儿也道:“奴婢刚刚特意让人去外头打听了一下,那些小姐们还真是今日就能进城,燕北王府特意安排了一座离王府不远的大别院来安置她们。”
周嬷嬷对与颜太后相关的有所人都厌恶得很,闻言便冷冷道:“叮嘱下头的人,都好好的在府里待着。谁要是私下里跑出去看热闹,小心我板子伺候!”
不想喜儿和鹊儿闻言却是对视了一眼,一副有话想说又不知道该不该说的模样。
周嬷嬷皱眉:“怎么?难不成已经有人跑出去了?”
鹊儿犹豫着道:“下面的婆子丫鬟们倒不曾,不过少爷好像是去了……”
周嬷嬷闻言一愣,不由得看向李氏。鹊儿口中的少爷指的是任时敏的庶子任益鸿,下头的丫鬟婆子们周嬷嬷可以教训,不过任益鸿就轮不到周嬷嬷来管了。
任瑶期闻言惊讶,不由得抬头道:“六弟去城门口看热闹了?”任益鸿向来是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性子也不轻佻。平日里遇到哪家小姐了还会远远的就避开。他竟然会跑去城门口看姑娘?
李氏也狐疑道:“益鸿也去了?他不是向来不喜欢这些热闹吗?”
喜儿道:“少爷不是自己去的。是云阳书院里的同窗过来找他一起去的,孟少爷也在呢。不过听说他们不是冲着那些千金小姐们去的,这次与京都闺秀们同来的还有几位朝廷官员,其中一位姓裴的大人很得那些才子书生们敬仰。他们是一起去迎裴大人了。”
任瑶期手中原本还捏着绣花针,听到喜儿的话心下一跳手一抖,绣花针便刺到了手指头,吓得她连忙将手拿开,免得血迹沾染上没有绣完的盖头不吉利。
李氏正盯着她绣花,见状连忙道:“怎么这么不小心?来让我看看你的手。”
任瑶期让喜儿过来将绣篮子收拾一下拿走,看了看手指对李氏道:“没事,只是刺破了点皮,血都没有流。”
李氏拉着她的手看了看。可能因为绣花针太细了,扎的有不深,还真的没有见血,不由得放了心,又忍不住轻声责备任瑶期道:“你看你。这么大的人了,连绣花针也拿不稳,之前让你来我房里绣,你还不乐意。”
任瑶期连忙态度端正地认了错,李氏现在没有在任家老宅的时候那般沉闷了,话多了起来,不过也喜欢跟女儿唠叨了,任瑶期也不知道这情况是好还是坏,反正她一听李氏念她就要头大。
等李氏终于不念了,任瑶期才问喜儿道:“京都来的是哪一位裴大人?”
喜儿对南边朝廷官员并不了解,闻言想了想才道:“奴婢也不清楚,不过之前听少爷的小厮说这位裴大人来头还挺大的,是皇帝的先生呢。”
任瑶期听了不由得有些愣怔,难道真的是先生来了?
上一世裴之砚确实是来过燕北,具体是什么时候来的任瑶期却是不知。不过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