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臻的豪门生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顾臻的豪门生活- 第1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因为带来的理疗师数目有限,所以顾臻自己也亲自上了场。

    在他的安排下,针对一个人所安排的时间大约是五到十分钟左右。因为有警方帮助,所以基本上问话的过程还算顺利。

    一个少年人在他对面坐下之后,顾臻看了看他的资料,了解了一下对方的家庭背景和犯罪记录,然后开口说道:“王文杰对吧?你好。”

    这名叫做王文杰的青少年,本身是因为伤害罪而入狱,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敲诈勒索,小偷小摸的不良行为,顾臻目前也不打算深究。

    王文杰没什么精神地回答道:“你好。”然后他面带疑惑地观察了顾臻一下,说道,“你是心理医生?感觉也太小了吧?”

    顾臻便笑了笑,说道:“人数不够,我本来只是个打下手的,现在是临时凑数。你不用把我当做医生,直接把我当个发表格的就行。”

    然后他继续开口说道:“你呆在这里半年了吧,想家吗?”

    王文杰问道:“这是医生的问题?”

    “对!”

    “……有点。”

    顾臻说道:“在这边的日子觉得难受吗?有没有觉得特别难以容忍的地方?如果有的话可以说出来,我们会记录下来,然后跟上面沟通一下。”

    “难忍的地方很多啊。”王文杰叹了一口气,说道,“不过你们干不了啥的。”

    顾臻笑说道:“这也说不定。”然后他开始解释道,“虽说是在所里,但是目前来说,上面还是挺关心你们的心理健康的。当然,目前来说你们在这里是受处罚的,所以可能过得不是很愉快,但是说到底,你们都还年轻,最后都还是要出去的。所以你们在这里的这段时间里面,心理和生理上可以保持健康是很重要的。它关系到你们出去之后的生活状态。”

    “你有没有想过,你出去之后想做的第一件事会是什么?”

    少年想了想:“……我想到我家门口的那家拉面馆吃三大碗拉面。”

    他这样说着的时候,忍不住就咽了咽口水。

    顾臻问:“除此之外呢?有没有想过那之后想做什么?”

    王文杰想了半天,才回答道:“……我不知道。”

    ……

    整个交流辅导的过程持续了一整天。中午一行人出去吃了一顿饭,然后又回来继续这个流程,最后到结束的时候,顾臻手上已经有了好几百份的心理卷子。

    晚上专门成立的这个小组还额外开了个会,李会生和几名警员以及少管所的所长也过来旁听了一下。

    顾臻说道:“就我们目前收集的材料来看,基本上可以说明几个问题。第一,这些孩子们目前的心态都比较压抑,而且消极;第二,他们刑满之后想要做的事情多数都和个人**有关,无论是口腹之欲还是其他什么,很少几位才有和学习与工作相关的想法;第三,凡是被关押三个月以上的犯人,他们于家人朋友的感情联系都已经变得非常薄弱,甚至有一部分表示对于出去之后与父母亲人的相见也已经没什么期待感……”

    顾臻开门见山,李会生等一众政府人员都没想到他的言论会这样犀利……而且直接。

    顾臻说道:“就个人来说,我没有研究过关于犯罪心理之类的内容,但是从今天收集到的资料里面,我大致有几个想法:首先,我不是很赞同在目前的少管所所实行的管理方案——当然这是我的个人想法,我理解少管所或者少年监狱这种存在本身就是为了对于犯罪者进行管理和惩罚而建立的。但在某种意义上,它确实磨砺了犯人的意志,但是却并没有对于犯人的思想观念进行合理有效的纠正。”

    “我们暂时还没有充足的时间分析今天取得的所有资料,但是如果光从我今天自己记录的内容里面来看,我觉得你们目前的管理方式有三大特点:一,军队式的作息管理以及苛刻的饮食内容十分磨砺犯人的意志;二,放纵犯人之间彼此竞争和人际往来的做法非常得弱肉强食的精髓;三,与外界完全隔绝的状态完全割裂了犯人的社会联系,让外界对犯人的影响逐渐性地减弱,包括每个人自身的社会联系。”

    他笑吟吟地问道:“我说的对不对?”

    ……没有不对。

    李会生偏过头,咳了两声。所长倒是开口想说些什么,但是却最终想不出说什么好。顾臻的陈述中其实多少带了一些讽刺的味道,可惜在场的人都无法反驳。

    半晌,李会生才开口说道:“你的判断相当正确,这也是我们之所以想要寻求改进的原因……你们这边有没有办法对这方面做出改进?”

    “有!”顾臻点点头,非常肯定地回答。

    李会生没想到他会回答得这么爽直,顿时愣住。

    顾臻问道:“我之前提到了社会联系的问题。李局长你知道对大部分人来说,在一个可以以违法行为获得利益的情况下,什么会阻止这个人进行违法的行为吗?”

    李会生问道:“道德观念?”

    顾臻摇了摇头,回答道:“是对于本身所拥有的社会联系可能遭受破坏的恐惧。说得简单点,就是亲友的议论,父母的失望,朋友的鄙视……这世界上不说所有人吧,但是怕也有一小半人的道德感并没有强烈到让他们严守社会规则。而真正迫使他们去遵守的,是他们周围的环境,以及他们对现有环境的重视和联系。”

    “成年人暂且不说,但是所里的少年人大多都缺少一种跟周围环境的健康和紧密联系。要么就是他们本身周围的环境就不健康,要么就是他们与周围环境的联系非常薄弱。”

    “李局长有没有兴趣听一听我的建议?”

    “愿闻其详。”
第93章
    “我认为可以加强犯人和外界的联系。比如周末的时候;局长可以安排一些各行业从业者的就业讲座。其它还有一些想法;目前还需要筛选;暂且不说。但是我强烈建议所长给每个人设立一个上锁的小柜子,空间小一点无所谓;但是要确保安全性。”

    李会生莫名:“理由?”

    “局长知道那种人最容易铤而走险吗?”

    所有人都静静地看着顾臻。

    顾臻本来也就是用的设问句,所以没有等对方回答就自己回答道:“是一无所有的人。不管是哪个时代;最容易铤而走险的永远是一无所有的人。犯人们在外面也许不是一无所有,但是在所里确实是接近一无所有的状态。而一旦刑满释放,他们马上就会接触到一个规则更宽松,人们的警戒心更弱的环境。这就好像从一个戒备森严的城镇走进了一个家家夜不闭户的城镇,再次犯罪几乎是一件极为顺理成章的事情。”

    顾臻的比喻浅显易懂,李会生几乎马上理解了他的意思。

    他问道:“这跟给他们设立上锁的柜子有什么关系?”

    顾臻回答道:“确立私有财产观念。法律的基本职能之一就是保护私有财产安全,而据目前的资料看来;一般来说很多人入狱前多数是意外性的伤害罪为多,但是出狱之后如果再次犯罪;就多数是有预谋的盗窃,抢劫,勒索行为居多了,虽然也会伴有一定的人身伤害行为,但是从目的性和犯罪起因来看,却已经完全不同了。他们比一般没有犯过罪的人更容易犯罪的原因有二:一是因为‘第一次’的心理障碍已经被越过,第二就是落差感和生活断层。”

    “我简单解释一下这个问题。一个人在财富积累和社交积累的过程中,会培养出习惯并获得成就感。而每个人乐于财富积累的前提就是他们对于自己的积累过程有相应的安全感,也就是他们相信自己积累的财富是会长期属于自己,能够被依赖和自主使用的。而他们靠什么来维持这种安全感呢?”

    顾臻露出一个笑容,正打算继续往下讲,结果就听到有名警官开口回答道:“法律?”

    顾臻愣了一愣,然后才打了个响指,说道:“bingo!没错,法律。”

    “有人可能觉得阻止一个人违法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惩罚,这可能也是原因之一。但更多时候,是因为人们依赖于法律来维护他们的利益,给予他们安全感。这种情况下,对法律依赖性越重的人,他们越不容易去犯罪。因为犯罪这个行为过程造成的损失,是他们所不能承受的。”

    “归纳一下,也就是拥有越多的人,越害怕规则被破坏。越是一无所有的人,他们对于规则的敬畏心就越小。”

    “一个可以放置私有物的柜子,哪怕再小,它代表的含义却是不一样的。我不是说军队式的管理有什么不好,如果只是以培养纪律性和服从性作为目的,这种方式是极有效的。不过,如果是要纠正一个人的观念想法,这种方式显然有些不适合。”

    “一旦刑满释放之后,在犯人建立起新的生活联系之前,他们很可能会因为巨大的落差而选择放弃重新建立生活联系,积攒财富,而直接再次犯罪,快速满足**所求。”顾臻说道,“要改善这种情况,我们就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观念上让他们认可‘合法所得的私有财产是受法律维护的’,并不只是让他们理解到侵犯私有财产可能会导致的惩罚与损失,也要让他们感受到守法能够得到的好处……关于这方面我也有些想法,详细内容之后再说。二就是建立和维持他们与外界的生活联系,包括但不限于学习,工作,感情方面……重点是让他们觉得自己的未来是有希望的。”

    所长问道:“教育和工作方面我多少能理解,但是感情方面是什么意思?难道我们还能帮他们找对象?”

    顾臻回答道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