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夫山泉有点田》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农夫山泉有点田- 第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第二季的秧苗芒种的时候就得开始育了,等到小暑前收了第一季的稻子,就得翻好土,马上插秧,第二季的秧苗,最晚不能超过大暑,就必须得种好,这样一来,霜降来临之前,第二季的水稻也能收割了。”

对于播种收获的时间,老村长是弄清楚了,可是大棚是什么东西,他就不懂了,“明纸我倒是知道,就是那种半透明的油纸,可这大棚,是什么意思?”

“就是用竹篾扎成的棚子,在冷风天气的时候,罩在育苗的地理,挡住冷风,明纸又能透光,而且,只要不遇到大暴雨,一般也不容易坏。等秧苗育好,天气也就不冷了。”

老村长疑惑的看着黎花枝的脸,觉得好像懂了,又好像没懂,最重要的是,这大棚的样子,他还是不清楚。黎花枝看他一脸疑惑,自己也不好解释,干脆带着村长去了文洋的书房,拿出纸笔将大棚的大致样子画了出来。

而后,两人又就着如何育苗的事情,聊了许久,直到夕阳西下,晚玉上来叫他们吃饭,这才停下。

第60章

黎花枝提出的水稻两季种法,对于村长来说,冲击实在太大。

他晚上回家,翻来覆去的想了一夜,觉得黎花枝的办法好是好,可从来没人试过,就怕万一试种失败,村民们这一年就要饿肚子了。

可若不试上一试就放弃,他又总有些不甘心,毕竟,照黎花枝说的,若是成了,那村民们一年的收成,就提高了一倍。不过,真让全村的人都跟着种了,实在又有点冒险。

这一晚上,村长思来想去,却总也拿不定注意。于是,第二天,村长又早早的来了文家小院。

他和黎花枝商量了半天,决定由他出面,召集所有的村民过来,让他们按照黎花枝的方法试种一年,各家还是种植各家的土地,不过两季种出的粮食,不论多少都要全数交给黎花枝。

而黎花枝根据每家人土地的多少,按比例给一定的银子作为酬劳。

按说,这样的条件对于黎花枝来说,是有些吃亏的,不过她也想过,按照现在一亩地的产量算,杏花村的每户人家最多不超过五两银子。

而她的办法又一定是行的通的,一旦种植出来,那产量就不是现在的产量可以比拟的,折算下来,她至少要比去集市买,便宜一半的银钱。

打定了注意,村长便将村里所有的人都召集到了古醉庄里。趁着秋收刚刚忙完,村长先是宣布了,古醉庄要大量收购粮食的消息。

虽说,黎花枝收粮的价格要比集市上的价格少一层,也把村里的人都喜得不行。

毕竟,他们卖到外面,都是按照批发的价格来的,那价格比黎花枝给的还要少上一层,反正卖给收粮的也是卖,卖给黎花枝她们家,还能多得几百个铜板,何乐而不为!

当下就有人吆喝着要回家去把粮食抗来,村长也没拦着,又趁着大家此时热情高涨,将之前和黎花枝商讨的,关于两季水稻的种植计划,又给大家说了一遍。

而后,指着小宇,道:“若是有人愿意,明年租出自己的土地,回来帮文家种地的,都可以先到沈宇哪里登记姓名,和愿意拿出的土地数量。”

老村长说完,现场却陷入了冷场,众人立马就没有了先前的积极,有些人陷入了沉思,在琢磨着其中的利弊,有些人却在和家里的人商量,可不可行。

片刻过后,下面的议论更甚,一两个已经想明白的,倒是毫不犹豫的去了沈宇身边,签了字,按了手印,这其中就有老刘一家。

老刘本来就是个有手艺的人,走南闯北的,见识也广,平日里除了田地,还能有其他的进项,所以也不担心没有土地吃什么的问题。

再加上这些时日给文家修房,对黎花枝一家人的品行,那是有相当的信心,当下也没多想,就上去签了字,临下来的时候,还朝着大家伙说道。

“你们都等什么,反正土地还是咱们的,只不过是种出的粮食都得交给文家,可人文家也没亏待咱啊,不都按每家人的土地给足了咱们银子嘛,这么稳赚不赔的事,你们还在犹豫个啥!”

'文'老刘果然是见过世面的,这一会功夫,就想通了其中的关键。

'人'有了老刘的这一吆喝,其他村民犹如醍醐灌顶,顿时,醒悟过来,是啊,这么稳赚不赔的好事,那是打着灯笼都找不到的,大家还犹豫个啥?

'书'于是,争先恐后的,就去沈宇处报了名。就在大家踊跃报名的时候,王大柱和二愣子两家,也站了出来。

'屋'他们两家人,现在全家都在古醉庄做事,一家人每月十两银子的月钱拿着,村里的都几乎都知道,也是羡慕了好些时候。

可他们在文家帮忙,哪有时间去种地,这时候跑出来凑热闹,怎么看怎么觉得有些不厚道了。

于是,好些个村民就看不过意了,开始对着两人指指点点。老刘的媳妇——刘赵氏,更是个嫉恶如仇的。她心想着文家这些时日,待她们家老刘不薄,现在跟黎花枝关系也还不错,当下就不客气的开了口。

“王大柱,二愣子,你们两个大老爷们知不知羞的,天天吃文家的,住文家的,现在还跑出来拿你那一亩三分地来骗老文家,我问你们,你们过来报名,有时间种地吗?怎么的,现在上苏城买了宅子,就不打算帮老文家,打算背主了!”

刘赵氏虽然说得刻薄,可这话糙理不糙,黎花枝对他俩这时候站出来也是奇怪,不过,她没有说话,经过这些日子的相处,她觉得他俩还是挺靠谱的,于是等着他们的回答。

王大柱和二愣人也没让黎花枝失望,两人出来后,并没有去沈宇那签字画押,王大柱还从怀里掏出了自家的房产地契,放在了黎花枝和老村长身边的小桌上。

“黎姐,你和文大哥对我们的好,我们都记着呢,若是没有你们,我们两家怎么可能,短短几个月就攒够买房的钱,我们只是想趁着大家都在,想请村长做个见证,把这地契就送给黎姐。”

二愣子见王大柱开了口,也赶紧表明立场,免得村里人再继续误会。

“是啊是啊,我们两家已经在苏城,南城门边上,买了两间相邻的宅子,若是我们没有遇上黎姐,这辈子别说上城里买房,那是想都不敢想的。

现在村里的土地房子,我们也用不上,这些也不值几个钱,我们寻思着,黎姐你现在需要田地,我们两家就商量了,决定把这村里房契和地契送给黎姐,也报答你的知遇之恩。”

婉娘怕黎花枝推脱,也赶紧表明态度,“是啊,花枝妹子,我和春娘,也都是这个意思。”

黎花枝一听,却没答应,皱着眉头看向面前几人,“大柱,愣子,你们说这话就不对了。我请你们来做事,给你们工钱,那都是天经地义的事,我早就说过了,只要你们不做对不起我们文家的事,踏踏实实的做事,我绝对不会亏待你们。以后这样的话就别说了,快,把地契都收起来。”

王大柱和二愣子却没有动,两人见黎花枝不肯收,转眼求助的看向了自家媳妇,春娘是个直扭的脾气,打定了的注意,自是不可能改。

她上前两步,拿过二愣子手上的地契,也往小桌子上一放,“花枝姐,反正大家伙都已经知道了,我们家的田地,是我们自愿给你的,我就把地契放这了,要不要那就是你的事了,花枝姐,我那布还没织完,就先去忙了。”

说罢,就要拉着二愣子离开。

黎花枝见她们心意已决,这地契不要是不可能了,也赶忙叫小宇、晚寂和齐忠拦住她们,让村长做了见证,收下了两家的地契。

不过,她却让文洋拿出了一百两银子,给了王大柱和二愣子一家五十两,显然,王大柱和二愣子两家的房契地契,根本不可能值这个价,他们更是万万不可能要。

黎花枝无法,只能转向两个女人,“婉娘,让你家男人拿着,就是将来留给小柱子也好啊,春娘也是,你不是才去庙里求了菩萨,赶紧让你家愣子拿着,将来给我的小侄子,做衣服。”

尽管,黎花枝是如何的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婉娘和春娘两人,就是打定了注意不要,当场就拒绝了文洋递来的银子。

这下黎花枝也急了,将几张契纸往桌上一放,“既然,你们不肯要,那我就万万不能收了。”

最后,还是村长见两边都一脸的坚持,想了个折中的办法,按照那写田地原本的价值,让春娘婉娘,一人收了三十两银子,这事才算是过去。

也正是经过此事,婉娘和春娘两家,更是死心踏地的跟着黎花枝一家,村里的人,除了羡慕她们两家人的好运气,更是对黎花枝一家充满了敬意。当然,更多的是期望着,自己家什么时候也能被文家瞧上。

齐忠收了村里人卖来的粮食,就存在西苑里。

因为齐忠对酿酒的事情有空前的热情,文洋也很乐于教他,于是,古醉庄里的大小事务,黎花枝渐渐也就交给了齐忠去管。

最近这些时候,齐忠每天,不是收收粮食,学学酿酒,就是去找晚玉花前月下,风花雪月。

齐忠和晚玉的事情,现在整个杏花村的人都已经知道,齐忠也当着黎花枝和村长的面,正式的给晚寂提了亲,就连聘礼都已经先给了晚寂。大家见了齐忠和晚玉,除了偶尔还要打趣几句,更多的却是真心的祝福。

而晚寂,因为自己妹控的这点,时不时的会找点齐忠的刺,可内心里,对齐忠这个人还是很欣赏的,又见自己妹妹和他真的情投意合,而他也是真心的对晚玉好,渐渐的,也就放宽了心。

现在,齐忠就等这晚玉及笄后,就立马将她取进门,为此,是望眼欲穿,每天都在念叨着,晚玉怎么还没有及笄,两个人,更是好的跟一个人似的。黎花枝也说了,再过半年晚玉就要及笄,到时候就给他们举行婚礼,而且,晚玉的礼服,她要亲自设计,要让晚玉做云国独一无二的新娘。

而这些天里,布老板那边也传来了不少好消息,说是至从中秋节后,店里的衣服就一售而空,经常还有些官家小姐们,因为一件衣服相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